《学会生存生活读本》李长征|(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04-10 11:52:23  93 epub epub 成就人生

图书名称:《学会生存生活读本》

【作 者】李长征
【丛书名】“‘三会’成就人生”系列丛书
【页 数】 126
【出版社】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2019.09
【ISBN号】978-7-5670-2355-0
【价 格】38.00
【分 类】生存能力-中等专业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 李长征. 学会生存生活读本.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9.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学会生存生活读本》内容提要:

“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三会教育成就学生蓝色梦想。本书“学会生存生活”作为三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案例方式诠释技能人才成长道路。“四通道、五方向、N素质”是青岛海洋技师学院通过多年教育实践构建起来的技能人才成长路径。学生从走进职校到走入职场正是在“四通道、五方向、N素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来实现的。

《学会生存生活读本》内容试读

学会生活上篇

[学会生存生活读本

走进学校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新学校,新起点,新征程!

同学们跨入新的学校,迈向人生新的征程,要认清现实,适应环境变化,确立奋斗目标,为美好的未来奋力拼搏。

进入职业学校,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很重要。

接纳自己

李安读中专

高考的时候,李安落榜。他的父亲李升是我国台湾地区台南高中校长,费钱费力对他进行各方面的培养,然而他的成绩一直差到极点,以至于他在校园里看到父亲,都远远地绕开走。

父亲李升逼着他复读,他给李安请家教,其中辅导数学的是一个年轻老师,喜欢艺术,经常跟李安一起听古典

音乐,有一次还带他去看瑞典导演拍的电影《处女泉》。但当他第二次参加高考的时候,他再次落榜,这一次差0.67分。

后来他进了艺专,父亲李升很不满意。有一年暑假,李安参加环岛巡回公演,父子俩吃饭,李升训他:“什么鬼样子!巡演跟跑江湖、耍马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

2

国学会生活了

好好读书,将来当戏剧教授?”李安回应:“戏里边,爸爸打儿子,如果一个耳光下去,儿子马上认错,就不算好戏;要看好戏,儿子就不能认错,就是要跟爸爸吵,然后再冲出去。我如果什么都听你的,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好戏看。”

后来成为著名电影导演的李安因当时高考没有考好,进入艺专,他认清现状,接纳自己,在艺术道路上拼搏奋斗,成为世界著名的导演,作品多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皮尔·卡丹的奋斗

法国少年皮尔·卡丹从小就喜欢舞蹈,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可是因为家境贫寒,维持基本生活都非常艰难的父母,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送皮尔上舞蹈学校。皮尔的父母不得不将他送到一家缝纫店当学徒工,希望他学一门手艺后能帮家里减轻点经济负担。

一天要在缝纫店工作十多个小时的皮尔,非常厌恶这份工作,这不但是因为繁重的工作所得的报酬还不够他的生活费和学徒费,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是在虚度光阴,他为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而苦闷。于是,皮尔给自己从小就崇拜的有“芭蕾音乐之父”美誉的布德里写了一封信,他希望布德里能收下他这个学生。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如果布德里在一个星期内不回他的信,不肯收他这个学生,他便只好“为艺术献身”,跳河自尽了。

很快,年少轻狂的皮尔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皮尔以为布德里被他的执着打动终于答应收下他这个学生了,谁知布德里并没提收他做学生的事,也没有被他“为艺术献身”的精神所感动,而是讲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布德里说他小时候很想当科学家,因为家境贫穷父母无法送他上学,他只得跟一个街头艺人过起了卖唱的日子。最后,他说,人生在世,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人首先要选择生存。只有好好地活下来,才能让理想之星闪闪发光。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布德里的回信让皮尔猛然醒悟。后来,他努力学习缝纫技术,从23岁那年起,他在巴黎开始了自己的服装事业,后来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装品牌。他就是著名的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

认真读书

同学们,学校是个读书的地方,认真读书是同学们最该干的事情。有些同学谈到读书,谈到吃苦,犹如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最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一帮不学无

3

[学会生存生活读本上

术的女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姐妹,以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在一起聊吃的、聊穿的、聊化妆品,想的是网上购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韩剧;一帮无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哥们儿,以为有了哥们儿就有了天下,在一起逃课、抽烟、打扑克、玩游戏、看玄幻甚至约架,以为这就是疯狂,这就是该有的青春。

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吗》演讲中说过:“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

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人80岁都能

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吗?”

恰同学少年,在你最能学习的时候选择恋爱,在你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自恃年少,却韶华倾负,不知道青春易逝,再无少年之时。读书虽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我现在努力读书,还来得及吗?”同学们,只要是读书,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晚。40岁的柳传志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缔造了联想集团;高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考上北大并打造了“教育航母”一新东方;经过两次创业失败的马云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书写了电商传奇,改变了世界。所以,我们不能在该读书的时候选择放弃,而是要在该读书的年纪珍惜和努力。

苏洵发奋读书

北宋时期,四川有一个名叫苏序的人,从小不爱读书,晚年却读起书来,还写了不少诗。苏序有三子,依序是苏澹、苏涣、苏洵。苏澹和苏涣都以文学举进士,苏涣更是进士及第。两个哥哥高中进士,应该对苏洵来说是一个有力的鞭

策,但是苏洵还是游荡四方,不用功读书。

苏洵18岁时赴京赶考,名落孙山,19岁结婚以后干脆就不再读书了。苏洵的妻子程氏,是大理事承程文应之女,出身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颇有文化修养。她对苏洵的所作所为非常忧心,常常为此闷闷不乐,担心她的夫君会从此断送了前程。

苏洵也察觉到了妻子的忧虑,开始悔改少时不学之过。27岁的时候,他终于幡然悔悟,终日端坐,奋发力学,不再出游。苏洵在29岁时再度赴京考进士没有考中。37

围学会生活了

岁时,宋仁宗举办特考,他再度赴试,还是没有考上。就在此时,他在异乡接到父亲苏序的死讯,急急赶回家中奔丧,心中非常难过。

常人受到这样的刺激,通常都会放弃读书,但是苏淘却由此领悟到,人不应该为了考试而读书,故此绝意功名,不再走科举之路,开始为读书而读书了。苏洵毅然烧掉过去为考试而做的几百篇文章,重新阅读古书。

他忽然发现不为考试而读书,书中的精华反而尽赴眼底,真正尝到了读书的乐趣。苏洵如此用功八年,前五年养精蓄锐,不写一文。五年之后,方才动笔将心中的所积所感一吐为快。他的文章文风古朴、文理深邃、文意幽远,得到欧阳修等文坛领袖的赏识。

嘉祐元年,苏洵亲自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赴试,一举成功,双双及第。

两个儿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父亲纯朴的文风。苏洵与苏轼、苏澈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继“三曹”以后的“三苏”,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

同学们,读书不分先后,努力没有早晚,拼搏终有收获,人生不枉此行。《三字经》言:“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诗书。”只要努力,任何时候读书都不会晚。汉代刘向在《说苑·建本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秉烛夜读

晋平公问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青少年好学,像太阳初升,光芒四射;壮年好学,像中午的阳光,明媚而艳丽:老年好学,像燃着的蜡烛,也会放出一缕光明。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鬓发花白的老年人依然勤奋地读书学习,不因年华的老去而停步不前,而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分早晚,人生永远走在学习的路上。

5

[学会生存生活读本

据资料记载,乾隆元年(1736年),80岁以上参加科举考试的有3人,70岁以上的有40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的应试者中,80岁以上的有7人,70岁以上的19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乡试,80岁以上的达94人。第二年会试,90岁以上的有4人,80岁以上的有73人。清嘉庆六年(1801年),80岁以上的乡试考生竞达251人。次年会试,70岁至90岁的举人达到180人,95岁以上的还有6人。最让人敬佩的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广东的黄章100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凌晨开始向考场走,由他的曾孙提灯开路,灯上写着“百岁观场”四个大字。

适应环境

同学们进入新学校,人生走入新阶段,需要适应环境变化,既要顺势而行,也要顺势而为。在接受学校环境熏陶的同时,也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创造好的班风、学风、校风。

寻找水的形状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落魄,不得志,有人便向他推荐了一位智者,于是,他找到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中,这人恍然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不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

瓶,这人又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缓缓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里。清清的水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智者低身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失了,这也是一生!”这个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各处如同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这人说完,紧盯着智者的眼睛,急于想得到智者的肯定。“是这样,”智者捋须,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说完,智者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智者俯下身,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这人把手指伸向刚才智者手指所触之地,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迷惑,他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石阶上的“小窝”藏着什么玄机。智者说:“一到雨天,雨水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