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荷花》踪岩夫,孙涤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04-07 10:06:50  27 epub epub 西苑出版社

图书名称:《简笔荷花》

【作 者】踪岩夫,孙涤著
【丛书名】中国画自习丛书
【页 数】 36
【出版社】 北京:西苑出版社 , 1999.03
【ISBN号】7-80108-194-3
【价 格】15
【分 类】简笔画:花卉画-技法(美术)
【参考文献】 踪岩夫,孙涤著. 简笔荷花. 北京:西苑出版社, 1999.03.

图书目录:

《简笔荷花》内容提要:

《简笔荷花》内容试读

一、认识荷花

荷花,又名莲花或水芙蓉。属睡莲科,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荷花生于浅水中,在我国中原和南方的大小湖泊中都常见荷花生长。每年夏天,开花的季节,荷塘中连绵不断的花和叶亭亭玉立。清风过处,香气袭人,翩翩摇动,姿态万千。

荷花的根部肥大而有节,即是藕,食之味道甘美。藕是地下茎,荷梗即从藕上生出,挺立于水面之上。夏天六、七月间,从荷的根部抽花茎,茎端着以一花,花大且美,有红有白。红花妍而不媚,白荷洁净无瑕。因为荷花的根生长在水下的淤泥中,故而,人们赋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化品质。这也正是诗人和画家多喜以荷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的缘故。

1

二、观察荷花(生长特征)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观察、了解客观物象是再现和表现的前提。学画者,除了临整古人和名家的作品之外,更要深人生活,对所表现的物象认真地进行观察、写生、默记,收集素材、为创作做准备。故而,在学画荷花之前、认真观察、了解荷花的生长特点是极为必要的。

荷叶在初发时,从两边向中央卷曲,状似新芽(如图1)。随着生长,慢慢展开(如图2)。成熟的荷叶状似不规则的圆盘,正面色深,背面色淡;叶筋从中心向四周散发(如图3、4)。入秋后、荷叶渐渐残败,随着荷梗的干枯、弯曲而下垂,颜色也由绿转为褐色(如图5~7)。荷梗细而挺拔,生于荷叶背后中央处,梗上布有小刺。

2

三、运用笔墨

写意花鸟画的核心是笔墨。优秀的写意作品,除了高明的立意与章法之外,最关键的一点便是用笔运墨的精当到家。

中国画的造形达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线条的表现力。线条的好坏,则赖用笔。用笔是指通过对笔锋的多种手法的运用来得到多种形态的线条。用笔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实锋、虚锋等等。绘画时应根据画面的需要,同时考虑笔毫的软硬、长短,宣纸的性能,来选择用笔方法。应多种方法灵活结合,不可机械使用。

用笔和运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墨色的变化靠运笔来体现,笔迹的表现又依赖墨法起作用。

墨色的变化,主要由墨内含水的多少决定。通常有“墨分五彩”之说,“五彩”指的是焦、浓、重、淡、清。而实际作画中,墨与水的结合,以及毛笔蘸墨、馥水的灵活运用所带来的墨色变化又何止“五彩”呢!常用的墨法有泼墨法、破避法、积墨法,还有与用色相结合的水彩墨法等多种表现形式。

写意画的独特性在于依靠用笔运墨对客观物象传神写形。绘画者一笔落在纸上,既要描绘对象的形态,又要表现其神韵和意境,同时笔墨本身也要精当到家,丰富耐看。因此,对笔墨技法的掌握与发掘,是写意画的核心,更是创作的前提。

4

..3

(一)荷叶的画法

画荷叶可以运用各种笔墨技巧。中锋点(即用笔中锋点落在纸上,再用力按下,笔笔相连,合成所要形状),侧笔平抹(即将笔放平,笔锋外露,用抹的方法画出较大面积的墨块),泼墨、破墨、积墨、色墨共用等方法都可以采用。应注意的是,在一幅作品中,为了整体统一,手法不可太多。多片叶子在一幅作品中的组合应浓淡相间、疏密有致、前后有序、大小不同、这样方能达到既有统一,又有变化的艺术效果。同样道理,画一片荷叶时、也应有干湿浓淡,虚实变化。这里,以一片泼墨荷叶的作画步骤为例:

画盛开的荷叶,落笔之前要在心中先计划好叶子的形态与朝向。在四尺三裁大小的纸上,画荷叶可选用京提三号笔。先蘸浓墨,然后用笔尖蘸清水略调,按照荷叶的形态,从中心向边缘侧笔抹去(如图24),然后再稍蘸清水,将笔中墨调淡一点,接着刚才的笔墨画荷叶较远的一侧(如图25),注意笔下的形状暗示着荷叶的形态和方向。最后,完成较近的一边(如图26)。用笔的技法很简单,都是侧笔平抹的泼墨法,笔笔相接。但要分出浓、淡、远、近、干、湿、枯、润,这样才有丰富细腻的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又不可太强烈、太生硬,那样容易导致画面支离破碎。

大块墨色铺陈之后,可换小号硬毫笔(如兰竹)勾叶筋。勾叶筋时也是从中心向四周运笔,空白处用淡墨,荷叶上用浓墨勾叶筋(如图27)。

1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