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刘莉莉|(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03-07 10:50:37  49 改革与创新 改革与创新 epub

图书名称:《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作 者】刘莉莉
【丛书名】新工科教育创新改革系列丛书
【页 数】 248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2022.02
【ISBN号】978-7-5124-3615-2
【价 格】59.00
【分 类】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研究-中国
【参考文献】 刘莉莉. 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22.0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内容提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河南工学院确定了“学生中心、精准培育、辐射推广、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思路,新构了基于OBE理念的“3+1”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传统“学生评价、专家评价、院部评价”的三维评价中融入新维度-“教学创新评价”。以“教学创新评价”为杠杆,鼓励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按照“两性一度”标准打造金课,涌现出一批教育教学创新成果。本书以此为背景,从中挑选出1

《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内容试读

第1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教学课程化改革创新

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和建设标准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学生动手能力强这一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自2016年开始,整合原来分散在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专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

1.1方案总体设计

根据整个思政课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基本目标和教学要求,围绕实践育人这个核心,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是为了整合和打通四门思政课教学实践而系统设计和应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教学管理课程化、教学主线明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活动品牌化等多方面改革创新,使思政课实践育人效果真正落到实处。

1.1.1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一门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的一个综合实践过程。课程共2个学分,32个学时,5大教学模块。课程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主题,依托河南工学院理想信念教育体验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课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开展有特色的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系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把握;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提高大学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人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1.1.2所获荣誉

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

“高校思政课‘馆课结合’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平台建设研究”获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立项;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育人体系构建”被教育部遴选为2019年全国高

1

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馆课结合’:提高思政课实效性教学方式改革研究”获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立项;

“大学生理想信念主题演讲赛”被评为2014年度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河工思修课”微信公众平台被评为首届河南省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案例;“青春梦正当年”微信公众平台被评为第二届河南省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案例:

“大学生社会调研活动”被评为2017年度河南工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1.1.3教学创新总体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是为了整合和打通四门思政课实践教学而系统设计和应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其核心要素就是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单独设立2个学分,有独立课程代码,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解决四个问题:①改变实践活动与思政课理论教学的游离状态,真正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

一”;③改变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随意化、碎片化,以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问题,真正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开展。④改变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不规范、不完善、不可持续的问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打造教学模块,培育思政工作品牌。

真正解决以上问题,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创新设计具体如下。

①教学管理课程化。把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标准、教学保障等。

②教学主线明确化。“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始终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主线开展,并注重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各门思政课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选择、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③教学内容模块化。“模块化”指思政实践课的具体实现方式。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主线,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形成五大模块,即大学生活初体验、理想信念教育、红色基因传承、国情社情调研、馆课结合。

④教学活动品牌化。经过探索实践,针对教学效果好的实践活动或模块,要注重对其进行品牌化培育,使其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要做好宣传和总结,提升课程影响力。

⑤教学方式有创新。2017年9月,我校建成“理想信念教育体验馆”,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自主式参与,实现了学习过程由外部输入、被动接受向自主体验、主动内化的转变,达到了“知”与“行”的统一。体验馆以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为主线,分为序言区和五大主题功能区,每个区至少对应一门思政课,对所有思政课和所有在校生的“双覆盖”,使红色教育资源有效地服务于思政课教学。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改革创新

第1章

1.2创新内容及实施

1.2.1教学管理课程化

目前高校本科生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政课,五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从教学目的性和效果的角度来看,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实践教学碎片化。各门思政课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因缺乏统筹规划,还停留在自发的层面上,任课教师兴之所至,开展一些目的性不明确的实践活动,缺乏系统的安排,忽视了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忽视了对大学生“三观”的整体塑造。教育目标和内容没有纳入课程形态,没有从课程化的角度将各种教育因素整合起来,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第二,实践教学虚化和形式化。当前,许多高校领导都很重视思政课教学,每学期都深入课堂听课,并带头讲思政课,但是仍有个别领导没有意识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意义,往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基本上各高校都设计有课内实践教学环节,但是部分教师却没有认真落实,往往有活动而没有效果,有形式而没有内容,导致实践教学停留在形式上,而缺乏实际效果。第三,实践教学组织协调不畅。内容上重复泛化,方式上雷同单一,管理上协调不畅。

针对上述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原来分散在各门思政课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成一门实践课,即“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设置了课程教研室,制定了的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目标,整合了教学内容,规范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标准等。课程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有独立的课程代码,设有2个学分,32学时,分5大模块4个学期来完成(见图1.1)。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安排

教学模块

具体活动

开展时问

学时

大学生活动

新时代新使命DV拍摄

第一学期

2

初体验

道德情景模拟

第一学期

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主题演讲比赛

第一学期

来自家乡的红色基因

第三学期

红色基因传承

红色经典咏传诵主题活动

第四学期

社会调研

大学生社会调研活动

第四学期暑假

8

省结合

主题互动

第一至四学期

8

合计

32

图1.1课程教学安排

3

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课程化建设,真正把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落在实处,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规范化与高质量,克服了实践教学的形式化和随意性。

1.2.2教学主线明确化

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目的是服务理论教学,让学生通过认知感受型、参与体验型、社会调研型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认同,增强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题既要与各门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同时又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始终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主线开展,并注重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各门思政课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选择、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具体而言,在大一新生中开展“新时代新使命DV拍摄”“道德情景模拟”“理想信念

主题演讲赛”等活动,帮助学生认清大学生活的真正意义,选择科学的理想信念。大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通过开展“来自家乡的红色基因调查”“红色经典咏传诵”“大学生社会调研活动”等,坚定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馆课结合”模块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实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无间断。

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主线,各模块根据各门思政课程特点和国家重大政治事件,与时俱进地进一步细化主题,完成教学目标。下面以近年理想信念演讲比赛(见表1.1)、红色经典咏传诵主题活动(见表1.2)、“馆课结合”实践活动(见表1.3)的主题为例进行说明。

表1.1理想信念演讲比赛主题

近五届理想信念演讲比赛主题

年份

届别

主题

意义

“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引导结合疫情防控和自身实际,深度挖掘抗疫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

第二十届理想

2020年

砥砺青春,我们正好

型,正确认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坚定中国特色社

信念演讲比赛

会主义制度自信,坚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

通过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的辉煌成就,激发学

第十九届理想

壮丽七十年,青春献

2019年

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坚定党的领导,坚定“四

信念演讲比赛

祖国

个自信”

贯彻落实河南省委十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实现中原更

第十八届理想

2018年

我与中原共出彩

加出彩”的奋斗目标,引导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建

信念演讲比赛

设家乡

第十七届理想

青春献礼十九大,不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矛盾新任务新目

2017年

信念演讲比赛

忘初心跟党走

标,自觉听党话、跟党走

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关

第十六届理想

2016年

我的中国梦

系,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中华民族伟

信念演讲比赛

大复兴的奋斗中

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改革创新第1章

表1.2红色经典咏传诵活动主题

近四届红色经典咏传诵活动主题

年份

届别

主题

意义

要求学生通过深情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以朗诵、演

第四届红色经

百年心向党

唱、话剧、情景剧等多种表现形式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

2021年

典咏传诵活动

青春追梦人

经典人物、经典瞬间,感悟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抒发对党的热爱之情、赞美之意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疫情时期,通过让学生分组温习和诵读红色家书,制作朗诵视频,引导学生

第三届红色经

2020年

红色家书朗诵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和道德风范,了解革命

典咏传诵活动

先烈的人生观、事业观、价值观,感悟家书字里行间饱含着的人间大爱,增强学生的家国使命与担当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第二届红色经

2019年

革命诗词朗诵

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激励他们

典咏传诵活动

爱国奋进,自强不息

重温红色经典,回顾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弘扬革

第一届红色经

2018年

毛泽东诗词朗诵

命文化,进一步增强对党与祖国的热爱,坚定中国特色

典咏传诵活动

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表1.3“馆课结合”实践活动主题

近两年“馆课结合”实践活动主题

时间

课程

活动主题

意义

结合理想信念教育体验馆第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此次实践使广大学生切身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中国

2021年

“马克思主义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

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从而进

上半年

本原理”

“行”?

一步激发其自觉用实际行动书写其应有的历史使命与担当,努力做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结合理想信念教育体验馆第二部分,让学生了解中国

“毛泽东思想和

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

2020年

中国特色社会

“百年大党的现代化

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接力探索,在理论和实践层面

上半年

主义理论体系

求索”

取得的丰硕成果,引导学生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

概论”

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自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凝聚力量、不懈奋斗

5

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续表1.3

时间

课程

活动主题

意义

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结合理想信念体验馆长征沙

继承伟大长征精神,

盘进行教学设计,激励青年一代继承和弘扬伟大长征

2020年

“中国近现代史

走好新时代的长

精神,发愤图强、奋发有为,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下半年

纲要”

征路

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重点结合展馆第五部分“不忘初心青春建功”,以课

2019年

“思想道德修养

程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为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认

壮丽七十年青春

识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自觉把个人

下半年

与法律基础”

献祖国

理想与社会理想、国家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2.3教学内容模块化

“模块化”指思政实践课的具体实现方式。为了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有必要通过不同的形式,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在不同的空间场域展开,这就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多年来,根据整个思政课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基本目标和教学要求,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主线,我们已经设计和运行了五大模块,即第一学期开展的大学生初体验模块、理想信念教育模块实践教学;第三、四学期开展的“红色基因传承”模块实践教学;第四学期开展的“国情社情调研”模块实践教学;“馆课结合”模块实践教学贯穿第

一至四学期。

模块一:大学生活初体验模块。

目的任务:该模块包括“新时代新青年新使命DV摄影(见图1.2)”和道德情景剧

表演(见图1.3)。DV摄影通过组织学生拍摄短片展现对新时代新青年使命的认识,并

通过课堂展示和交流,认清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担当。道德情景剧表演是学生通过自我创作、自我表演情景剧,感受到道德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要求:学生根据任课教师的要求,通过个人或者自由结合成小组来拍摄短片;短片要真实地反映个人对大学新生活的认识;按班级在课堂上汇报。

模块二:理想信念教育模块。

目的任务:加深学生对理想信念重要性的认识,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仅可以引导大学生做好人,还可以指引大学生走好路,更可以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更可以让同学们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