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通议》武砺兴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01-29 11:40:29  37 epub epub 《周易》

图书名称:《周易通议》

【作 者】武砺兴著
【页 数】 428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2013.01
【ISBN号】978-7-226-04389-9
【价 格】48.00
【分 类】《周易》-研究
【参考文献】 武砺兴著. 周易通议.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3.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周易通议》内容提要:

本书是对《周易》的解读,对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均有新解。并附有对《周易》原文的校正。可用于大学教材和人文学科类的研究。

《周易通议》内容试读

上卷:《周易》延异

第一章伏羲“一画开天”

周易延异

在深邃的远古时代,隐显于苍茫云海之中的赤县神州,这是中国人神圣的皇天后土。《周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那时,我想:初民没有什么心计或技术,天地呈现出保合太和的景象。天空因为纯净而清澈,大地因为坦荡而宁静,人类因为诚实而安详,初民享受着清福。那时,在没有思想和有为的自由自在中,中国的圣人感觉和观察着天和地的心。《周易·系辞上》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周易·象传上·复》:“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他们的生命活动,预演着无限和永恒,创化出旷世的学问。这就是庄子所谓内圣外王的圣哲之学之所本。另外,人还有一种存在是另外的,即精神的存在。人就是这另外的那一部分,这也正就是为我所理解的易学人生。只是,正如《周易·系辞》所云:“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据说,中国最初开天辟地、首出创世的人神盘古,打破了

一万八千年的太和一元。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

一丈,身长九万里,一日九变,高兴时天气晴朗,愤怒时天气阴暗。等到他快要离去的时候,气息变成风和云,声音变成雷霆,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四肢五体变成四极五岳,血液变成江河,筋脉变成道路,肌肉变成田土,头发胡子变成星辰,皮肤汗毛变成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变成金属、石头,

易通

精髓变成珠玉,汗流变成雨泽。他大哭了一场,哭破了天地,造成满世界的动荡,他就不见了。(参见《太平御览》、《述

异记》等。)这实际上也是我国神话传说中最早的有关“天人之际”的意象。当时,伏羲和女娲这两位混生的兄妹,生活在

一个巨大的葫芦里面,躲避了灾难。(据闻一多《伏羲考》所引《路史后纪》二注引《风俗通》:“女娲,伏希之妹。”)伏羲和女娲的形状在神话传说中都是龙身人首,直到汉代武梁祠画像砖上还是这种形状。容庚《武梁祠画像考释》:“第一段画二人,右为伏羲…下身鳞尾环绕,向左;左为女娲面…同伏羲尾,亦环绕与右相交。中间一小儿,右向,手曳二人之袖,两脚卷走。”为了滋生繁衍人类,他们祈祷天神做媒,置办婚姻,经天营地,创化人类,化育万物。后世中国分别把伏羲尊为上古之圣,把女娲尊为皋媒之神。《淮南子》高诱注:“女娲,阴帝,佐伏羲治者也。”其系统考证可参见闻一多《伏羲考》。

中国人把伏羲尊为上古之圣,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因为他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周易》的第一位创作圣人。这就是中国人经常传说的“伏羲一画开天地”或“伏羲画卦”的事情的来由。

伏羲统治和领导天下人民,发明渔网,结绳记事,最主要的就是创造八卦。《周易·彖传上·观》:“圣人以神道设教,

种是“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一种是“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后世学者对“易”的类型含义比较大的说法也有两种:一种是东汉学者郑玄《周易·乾凿度》的说法,“·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郑玄又在《易赞》、《易论》中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

易通

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而按照孔圣《周易·3系辞》的说法,“生生之谓易”,这又说明“易”也是“生

易”,是生生不已的易。一种是清代毛奇龄《仲氏易》中的说法,说“易”含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这五种意思。另外,现代尚秉和先生根据《史记·礼书》“能虑勿易”句,认为“易”就是指“占卜”的名称。我综合古今学人对“易”的看法,得出“易”的定义当有十几种之多,如:简易、变易、不易、交易、反易、对易、推易、转易、移易、卜易、形易(借易)、象易、正易、倒易、迁易。如将环、包、互、错、综等方法也纳入《周易》要领之中,那就更多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因此,上述多种解释,其词义都有合理的可能性。对于词语的解释,要尽量穷尽它的所有的意义,才可能有真理的光辉出现。而郑玄研《易》之说,它却可谓是直接照亮我们的智慧,因它几乎穷尽一切或所有。再比如说,蜥易,根据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说文解字的学者汉朝许慎的说法,它是一个“象形”字,像蜥易或壁虎之类动物的形状。《说文》:“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有学者认为,因为蜥易能够在十二个时辰中变色,所以把它假借过来,表示和象征变易的“易”的意思。根据大唐经学家孔颖达推测,一切的变化,都由于阴

阳二气。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

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阴”、“阳”二字,本指幽暗与明亮、或黑夜与白日,在西周与东周之交,始被赋予“气”的涵义。如《国语·周语上》记载:“幽王二年,西周三

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

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

塞,源塞,国必亡。”在春秋战国时,阴与阳的概念已是日常用语类的常识性概念了。如《左传·昭公元年》:“夫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老子》(四十二章)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庚桑楚》:“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根据《说文》,“阴”为“水之南、山之北也。”则“阳”为水之北、山之南。《庄子·天下》“《易》以道阴阳。”这正如《周易·系辞》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由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论辩过程,而凝结为一种系统的思想和理论,深远地影响着后世。正如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所说:“·阴阳'这一源于自然、并且在其最初的意义上,主要是企图摆脱鬼神、‘天命’的思想,在其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与周文化或儒家思想合流后,就被广泛地运用于解释社会的存在的变化,为现存的社会制度、秩序的存在而辩解,和提供理论上的依据。…这最集中地表现在理论体系更为严密、出现得更晚,却打着避口不谈‘阴阳’的孔子旗号而撰写的《周易·系辞》中。”尽管其后面的言辞颇有过激之处,但其前面的言辞却不无道理。其实,《周易》的本质就是阴阳。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云:“日月为《易》,刚柔相当。”伏羲当初画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