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旧闻》李浩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01-29 10:42:59  27 epub epub 电子书

图书名称:《蜀中旧闻》

【作 者】李浩著
【页 数】 353
【出版社】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 2018.01
【ISBN号】978-7-5317-4067-4
【分 类】散文集-中国-当代
【参考文献】 李浩著. 蜀中旧闻.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8.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蜀中旧闻》内容提要:

蜀人魏明伦有句云:“巴国出诗酒,布衣傲王侯!”这出诗又出酒的蜀地,自然就有了无限的浪漫与温馨,洒脱与豪迈。书剑快意恩仇,诗酒放歌江湖。一部《花间集》,尽揽清绝之词,写尽了蜀中妖娆之态,让富甲天下的四川盆地,占尽了中华文明的无限风流。一杯剑南春,醉了唐朝,醉了宋朝,香飘古今。一曲蜀道难,壮了巴山,壮了蜀水,惊绝天下。《蜀中旧闻》,无意庙堂王道,也无意教化育人。独喜山野寻古访幽,坊间搜奇猎异,以飨读者诸君。

《蜀中旧闻》内容试读

蜀源探秘

(口

古蜀文明之谜

四川奇怪而神秘。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学究天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然而身为蜀人,目空天下的“谪仙”,居然感慨蜀“开国何茫然”。难道上古之“蜀”,果真“不与秦塞通人烟”,乃方外之地吗?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光辉灿烂,国人时常引以为豪,且深信不疑。偏偏西方学者不认同,笑话中国人胡诌。

五千年?既无信史可凭,又无考古实物佐证。中华民族文明史,何来五千年?!

中国人急啊,急得手足无措。翻箱倒柜一通乱翻,以期找出只言片语,抽外国佬一大耳刮子!然唯一文字论及者,唯地理古籍《山海经》而矣。

《山海经》之叙,可信否?

-001

当然不可信。

书中所叙内容,或神话传说,或神仙活动场所,岂能让人信服!

于是乎,有人指责秦始皇,骂他不仅仅是政治暴君,也是民生暴君,更是文化暴君。

暴秦施霹雳手段,统一六国;又施霹雳手段,统一文字。大量古籍付之一炬,以致于华夏文明,出现了不可饶恕的文字记载断档!

1934年春,四川广汉(今广汉市)鸭子河畔,掘出三星堆古蜀遗址,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改变。

考据国史,史学界普遍认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仅限于黄河流域,然后才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遗址,直接将“古蜀”历史上推至五千年前!

三星堆横空出世,可谓石破天惊。

它向世人宣告,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同为中华文明母体(成都平原即长江上游远古文明中心);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中华5000年文明史,绝非胡编乱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不是因为传说中的炎黄二帝,也不是因为夏商周,而是我们有三星堆!”近年诸多学者,受三星堆文物启示,经考据和多方论证,认为长江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同祖同宗,皆源于一座神秘之山。

这座山,就是华族文化圣山一昆仑山。

1.寻找昆仑山

圣山昆仑,在华夏文化史上,地位十分显赫。

-002_

古人谓之昆仑,乃“万山之祖”,又或曰中华“龙脉之祖”。昆仑山高万仞,始终披着一层面纱,神秘莫测,让人难窥其真实面容。

它究竟在哪里?是神话传说,还是远古历史信息?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昆仑南渊深三百仞。”

文字描述具体而翔实,丝毫没有神话的影子。故而人们普遍认为,昆仑山必定真实存在。

综上所述,前人推测得出,昆仑的大体位置应为:“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一6000米,宽130一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

众多古籍亦言,昆仑或青藏间,又或新藏间。一说天山乃昆仑,一说祁连乃昆仑。争论数千年,始终没有结果。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经航测和实地考察,对照《山海经》所述,人们惊异地发现,四川西北的岷山,竟然位居昆仑的核心区。

岷山,才是昆仑山!

华夏史前时代,沿岷江上溯,直抵青海祁连,生活着华族先民一最古老的羌族。神农、伏羲、黄帝、炎帝、鲧、大禹

_003_

中华人文先祖,个个都是羌人。

羌族姬姓黄帝一族,与氐族(同源于羌)姜姓炎帝一族,世代通婚,形成强大的政治联盟。后因生存环境变化,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居住在岷山的羌人,分成两支东迁。一支迁往黄河流域,一支迁往成都平原。

迁往黄河流域之羌,经过反复征战,最终与土著融合,创造了夏商王朝,以及殷墟文明。

迁往成都平原之羌,同样经过战争,得以与土著融合,创造了古蜀国,以及三星堆文明。

殷墟青铜纹饰,三星堆铜塑像,皆有“羌人”影子,便是明证。考据华夏历史,追根溯源,唯“羌”一族,堪称民族活化石。而今之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境内。岷江流域之汶川、茂县、理县、黑水,以及北川地区,皆羌人栖息地。

通观这一地区,实乃“岷”之核心区域也。

龙门山横亘岷东,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东南方湿润气流,无法侵袭;邛崃山横亘岷西,呈南北走向,西南方潮湿气流,亦无法侵袭。

在二者拱卫下,该核心区域内,年平均降雨量多在400毫米内(今日气象记录)。气候干燥,相对温和,且无洪水威胁(那时人类尚无力抵御洪水,山地相对安全),是远古人类理想的栖息地。

时至今日,溯岷江而行,随处可见羌人村落。间或能见到碉楼(古称邛笼),高耸入云。

碉楼动辄高达上百米,全部用片石夹黄泥砌成。没有地基,没有柱子,也没有施工图纸,全凭羌人目测,手工码砌而成。

-004

虽历时千百年,又经多次大地震考验,迄今仍完好无损。静穆的羌寨,雄伟的碉楼,神奇的藤桥…蜀人祖先的故事,遥远而神秘。

2.昆仑神话揭谜

溯岷江至茂县,叠溪海子在焉,十分著名。叠溪何以名显?原因有三。

一为汉时,此设蚕陵县(古时也称西陵),较之他邑者早;

二因1933年8月25日,此间突发大地震,蚕陵古城因之没于叠溪中;三乃古之西陵,为嫘祖故里(一说四川盐亭)。

嫘祖乃黄帝元妃,当之无愧华夏之母。

据《山海经》载:黄帝居昆仑,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育子二,长子青阳,次子昌意。

“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

黄帝远赴中原拓疆后,两个儿子均留在四川。一在绵阳地区(江水)①,一在雅安地区(若水)。

嫘祖家居西陵,能与黄帝通婚,表明“西陵氏”部落十分强大,且与黄帝部落相邻或相距不远。

以此推论,岷山即昆仑说,便可顺理成立。

设若昆仑之虚,真在新疆、西藏、青海诸地。以当时交通条件论,黄帝何以千里入蜀,跑到青衣江畔,建立轩辕国(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总不可能从天而降,娶得西陵氏女吧?!

昌意长大成人后,娶蜀山氏女为妻。在叠溪石室中,生下

①古人误将涪水为长江,今四川大英因之故,历史上长期名长江县

-005_

儿子颛项。

颛项十分了得,从小跟随黄帝,学习治国之道。黄帝死后,被族众推为长,位列五帝之一,为中华人文始祖。

沿岷江继续上行,至岷山雪宝顶,即岷水发源地。雪宝顶弓杠岭,为岷水和嘉陵水分水岭。

过了弓杠岭,“童话世界”九寨沟,豁然呈现眼前。

九寨沟似天国女儿,美得纯粹,美得圣洁。

114个高山海子,散落幽谷间。湖光山色,四季迥异。浅绿、深绿、墨绿、翠绿…魔镜般不可名状。

黄龙之于九寨,双璧绝艳于世。九寨婉约,如妖。黄龙则不同,更有气势,也更加妖娆。

飞瀑流辉,金沙铺地,天国浴池…无不气象万千,壮阔恢宏。

传穆天子西进狩猎,与西王母会于瑶池。纵观广袤的华夏大地,能配得“瑶池”称谓者,唯九寨一黄龙耳!

●撩开昆仑山神秘面纱

古籍《山海经》一书,多次论及神山昆仑,为河水、黑水、青水、赤水、弱水、洋水的发源地。

考中国地理,能为众多江河源头者,唯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山区。

河水即黄河。

《山海经·海内西经》言:“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指明昆仑之虚,位于黄河以南。

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一路跌宕曲折向东,越过青海阿尼玛卿山后,呈东北向流入四川,绕若尔盖大草原,界分川甘

-00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