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袁兴明,王超,王贵珍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01-14 16:28:10  21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epub

图书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作 者】袁兴明,王超,王贵珍主编
【页 数】 306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19.03
【ISBN号】978-7-5647-6947-5
【价 格】35.00
【分 类】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 袁兴明,王超,王贵珍主编. 计算机应用基础.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03.

图书目录:

《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提要:

本书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编写,坚持学以致用、做中学理念,采用最新的计算机知识,结合操作讲解每一个环节,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婚的特点。本书共分6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机;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7;文字处理-Word2010软件应用;数据处理-Excel2010电子表格的应用;演示文稿制作-PowerPoint2010的应用;因特网基础等。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试读

模块1信息科学与计算机

模块1信息科学与计算机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从信息的海洋中获取信息,已是信息时代人们应该具有的基本技能。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人们需要掌握数据的获取、整理、存储、统计与发布等基本信息知识和技能。

从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开始,计算机由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中的少数人使用,发展到现在计算机普及到千家万户,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到现在已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的应用与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了解计算机知识、具备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成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

单元索引

基本内容:

知识与技能

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应用领域:计算机数制:计算机系统与常用设备:键盘的使用。

项目1.1初识计算机任务1.1.1计算机的发展

任务1.1.2我国的计算机发展历程任务1.1.3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任务1.1.4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项目1.2计算机数制任务1.2.1进制

项目与任务

任务1.2二进制转换任务1.2.3字符编码

项目1.3计算机系统与常用设备任务1.3.1计算机工作原理任务1.3.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任务1.3.3计算机指令

任务1.3.4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刻录机、扫描仪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项日1.1初识计算机

【项目描述】

项目1.1包括四个实训任务:任务1.1.1计算机的发展

任务1.1.2我国的计算机发展历程任务1.1.3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任务1.1.4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交【项阳目标】

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理解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重点:

计算机的发展与特点。难点:

计算机的分类与计算机特点的理解。

y任务1.1.1计算机的发展

【任务要求】

掌握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重要时代

【知识建构】

计算机的诞生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

国加州问世,ENIAC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他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

大,运算速度却只有每秒300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耗资100万美元以上。尽管

ENIAC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毕竟是计算机的始祖,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计算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四个时代,从1946年到1959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由于一部计算机需要几千个电子管,每个电子管都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如何散热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从1960年到1964年,由于在计算机中采用了比电子管更先进的晶体管,所以我们将这段时期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

2

模块1信息科学与计算机

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

从1965年到1970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却包含了几千个晶体管元件。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

从1971年到现在,被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电路,人们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VLSI)。lg75年,美国I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从此,人们对计算机不再陌生,计算机开始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y任务1.1.2我国的计算机发展历程

【任务要求】

掌握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计算机的发展;了解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知识建构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

我国从1957年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该机可以进行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纪念这个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

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研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中科院计算所、四机部、七机部和部队的科研人员与738厂密切配合,于1959年国庆节前完成了研制任务。在研制104机同时,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于1960年4月研制成功一台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一107机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平均浮点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参加119机研制的科研人员约有250人,有十几个单位参与协作。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年)

我国在研制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同时,已开始研制晶体管计算机,1965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实际上从1958年起计算所就开始酝酿启动。在国外禁运条件下要造晶体管计算机,必须先建立一个生产晶体管的半导体厂(109厂)。经过两年努力,109厂就提供了机器所需的全部晶体管(109乙机共用2万多支三极管,3万多支二极管)。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为用户运行了15年,有效运算时间10万小时以上,在我国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3

计算机应用基础

我国工业部门在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与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华北计算所

先后研制成功108机、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6),并在

738厂等五家工厂生产。哈军工(国防科大前身)于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体

管计算机并小批量生产了40多台。

第三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1973-20世纪80年代初)

IBM公司1964年推出360系列大型机是美国进入第三代计算机时代的标志,我国

到1970年初期才陆续推出大、中、小型采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197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速计算机,特别是向量计算机有了新的发展。1983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完成我国第一台大型向量机-757机,计算速度达到每秒1000万次。

这一记录同年就被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

-I亿次巨型计算机打破。银河-I(见图1-1)

巨型机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

图1-1银河-I

碑,它标志着我国“文革”动乱时期与国外拉大的距离又缩小到7年左右(银河-I的参

考机克雷-1于1976年推出)。

第四代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和国外一样,我国第四代计算机研制也是从微型计算机开始的。1980年初,我国不

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M6800芯片研制计算机。1983年12月电子部六所研制

成功与IBMP℃机兼容的DJS-0520计算机。10多年来我国计算机产业走过了一段不

平凡道路,现在以联想计算机为代表的国产计算机已占领一大半国内市场。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成功银河-Ⅱ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总体上达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际上采用主流的微处理机芯片研制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于1993年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1995年,国家智能机中心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大规模

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

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达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

1997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银河-Ⅲ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智能机中心与曙光公司于1997至1999年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的

曙光1000A,曙光2000-L,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

模块1信息科学与计算机

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已超过160个处理机,2000年推出每秒浮点运算速度3000亿次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2004年上半年推出每秒浮点运算速度1万亿次的曙光4000超级服务器。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中国在超级计算机榜单中有着上佳表现,“天河一号”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部署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其实测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570万亿次(这意味着,它计算

一天,相当于一台家用计算机计算800年,当然,其花费和占据的空间,能耗也是惊人的)。排在第二的是美国的“美洲虎”,实测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750万亿次。排名第三的是中国曙光公司研制的“星云”高性能计算机,其实测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270万亿次。前三占据了2名。

与美国“美洲虎”超级计算机相比,“天河一号”的实测性能是它的1.425倍。与诞生于一年前的“天河一号”一期系统相比,二期系统的峰值性能和持续性能分别提高了

2.89倍和3.45倍。

作为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业务主机,“天河一号”已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部署并投入使用,在石油勘探、高端装备研制、生物医药、动漫设计、新能源、新材料、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气象预报、遥感数据处理、金融风险分析等领域获得了成功应用。

“天河一号”一期系统于2009年9月研制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目前,我国拥有“天河一号”和“曙光星云”两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

2013年6月,在德国莱比锡召开的2013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世界超级计算机

T0P500组织正式发布了第41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

中国超级计算机继天河一号之后,第二次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天河二号成为当今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综合技术领先的超级计算机,中国超级计算机研制水平继续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y任务1.1.3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任务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特点;理解计算机的分类。

【知识建构】

1.1.3.1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

1.运算速度快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指令数,可以用每秒钟完成多少次操作来描述。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运算万亿次,普通家用计算机每秒也可处理上百万条指令。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时限性强的复杂处理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

2.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是计算机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计算机是由程序控制其操作过程的,只要根据应用的需要,事先编制好程序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自动、连续地工作,完成预定的处理任务。计算机中可以存储大量的程序和数据。存储程序是计算机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是计算机能自动处理的基础。

3.记忆能力强

计算机的存储器类似于人的大脑,可以记忆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程序,随时提供信息查询。当计算机运行时,能够高速地从存储的地方将其依次取出,加以执行,不需要人工干预就能自动地完成运算。

4.能进行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是计算机的又一重要特点,是计算机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原因。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就是将程序预先存储在计算机中,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计算机根据上一步的处理结果,能运用逻辑判断能力自动决定下一步应该执行哪一条指令。这样,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记忆能力三者的结合,使得计算机的能力远远超过了任何一种计算工具而成为人类脑力延伸的有力助手。

5.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由于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字进行计算,因此可以用增加表示数字的设备和运用计算技巧等手段,使数值计算的精度越来越高,可根据需要获得千分之一到几百万分之

一,甚至更高的精度。

6.能够支持人机交互

计算机具有多种输入输出设备,配上适当的软件后可支持用户进行方便的人机交互。以广泛使用的鼠标为例,当用户手握鼠标时,只需将手指轻轻一点,计算机便随之完成某种操作。当这种交互与音像技术结合形成多媒体用户界面时,更可使用户的操作达到自然、方便、丰富多彩的效果。

7.具有极强的通用性

计算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现在已经被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可以将任何复杂的信息处理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的基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反映在计算机的指令操作中。按照各种规律要求的先后次序把它们组织成各种不同的程序,存人到存储器中。在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中,这种存储指挥和控制计算机进行自动、快速的信息处理

十分灵活、方便、易于变更,这就使计算机具有极大的通用性。同一台计算机,只要安装不同的软件或连接不同的设备,就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