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物理竞赛题》初三上学期电荷及电路问题专项练习视频课程|百度云网盘

时间: 2022-12-14 14:45:25  19 电荷 电荷 物体

本课件是初三上学期物理电荷与电路的专题课。里面有讲解视频和讲义材料,一定能帮助学生全面的学习这部分内容。

1、带电(charge):被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我们说物体带电。

小而轻的物体有碎纸、毛发、草球、灰尘、轻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定义: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结合电子的能力不同。

本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时,正电荷和负电荷分开。

能量转换: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与带电体接触带电。如果带电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使其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靠近带电体的物体带电。

3.两次收费:

正电荷: 定义: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本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电子

负电荷:规定:皮毛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

本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额外的电子。

4、电荷相互作用规律:同类电荷相互排斥,异类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结构:金属球、金属棒、金属箔

功能:检查对象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量称为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素电荷e

7、中和:同量不同电荷放在一起完全抵消的现象。

展开:①如果物体的正负电荷不相等,也会出现中和现象。这时,电荷大的物体先用一部分电荷和电荷小的物体中和,剩下的电荷可以使两个物体带相同的电荷。

② 中和并不意味着等量的正电荷和负电荷被消除。事实上,电荷的总量是不变的,只是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量相同,使物体整体不带电。

有兴趣的请下载学习。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对你以后的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的帮助。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