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美)戴尔·卡耐基著;嘉晟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1-27 22:58:42  24 epub epub 戴尔·卡耐基

图书名称:《人性的弱点》

【作 者】(美)戴尔·卡耐基著;嘉晟译
【页 数】 292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2018.06
【ISBN号】978-7-5176-0326-9
【价 格】22.8
【分 类】心理交往-通俗读物
【参考文献】 (美)戴尔·卡耐基著;嘉晟译. 人性的弱点.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18.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人性的弱点》内容提要:

卡耐基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人性的弱点, 激发并鼓励人们充分认识自己、改造自己, 引导人们勇敢地面对并克服现实中的困难, 从而开创自己崭新的人生。内容包括: 为人处世的诀窍 ; 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技巧 ; 妙赢他人赞同的要诀等。

《人性的弱点》内容试读

卷一

为人处世的诀窍

第一章

少一分责备,多一分理解

1931年5月7日,在美国纽约上演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搜捕战。凶手是

一个烟酒不沾、有着“双枪杀手”之称,名叫克劳雷的罪犯,他在西头大街女友的公寓中被抓获。

150名警卫人员对藏匿在顶楼的克劳雷展开包围式突击。他们先在屋顶刨开一个洞,借用催泪弹的毒气把克劳雷逼出来;与此同时,把急扫式的机枪安置在四周的建筑物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严密部署,这个安静的高级住宅区迎来了一场震耳欲聋的机枪声、手枪声响成一片的战争。上万名市民怀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涌到街道上看这场骇人听闻的警匪之战,这也是纽约前所未有的壮观景象。

当克劳雷被擒获后,纽约市警察局局长发表声明:这位被称为“双枪杀手”的恶徒是纽约屈指可数的危险罪犯,他杀人就像捏死只蚂蚁那样容易。但是,这位“双枪杀手”又是如何为自己辩护的呢?那天,在警务人员包

002I人性的弱点

围他的时候,由于当时伤口流血,因此他写了一封印有自己血痕的公开信。克劳雷在信中这样写道:“在我疲惫的皮囊下隐藏着的是一颗疲倦的、慈爱的,却是一颗永远不愿意伤害别人的心。”

在克劳雷被擒获之前,他曾和女友开车在长岛的一条乡村公路上调情,当时突然一名警察走来,向克劳雷说:“先生,请出示一下您的驾照,例行检查。”那时的克劳雷二话不说拔出手枪就是一阵狂射,警察中枪倒地。这时的克劳雷快速跳下车,从警察身上拿起枪,朝那具倒地不起的尸体上又开了一枪,难道这就是克劳雷口口声声说的“在我疲惫的皮囊下隐藏着

的是一颗疲倦的、慈爱的,却是一颗永远不想伤害别人的心”吗?

克劳雷被判死刑,当他被送到星星监狱(美国关押重要罪犯的监狱),

被放在受刑室电椅上的那一刻时,你可能会认为他会说:“这就是我杀人

所付出的代价!”不,你完全错了,他反而说道:“这就是我选择自我防卫的结果。”

克劳雷的案例诠释关键性的含意是:“双枪杀手”克劳雷没有一点的

自我责备,他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美国赫赫有名的黑社会头子阿尔·卡庞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把一生中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用来为别人谋求幸福,让大家得到快乐,但是到头来我得到的只是一声声的谩骂、一阵阵的侮辱。”卡庞也未曾自责过,在

他内心深处一直认为自己是造福于民,为社会做贡献,只是社会不理解他、

误解他而已。恶名远扬的“纽约之鼠”达奇·舒尔茨的情形也有着极其相

似之处,他接受新闻媒体记者采访时,也自认为是贡献于社会、为群众造福的人,其实,他在纽约是一个人人见而远之的恶霸。

我曾就这个问题与在纽约星星监狱担任过几年监狱长的刘易斯·洛易斯有过几次有趣的通信。他表示:监狱里的罪犯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是好人,他们会为自己辩解,他们会告诉你,为什么打开保险柜、为什么杀人,甚至

卷一为人处世的诀窍I003

他们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护,因此他们还异想天开地坚持他们没有错,不

应该被囚禁于此。

设想“双枪杀手”克劳雷、卡庞、达奇和被关在监狱里的亡命之徒,

他们从来都没有自责过,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又如何强求我们身边

经常接触的人可以意识到他的错误呢?

闻名于世的心理学家B·F·史金勒曾通过一项动物实验验证了一个铁

的事实:行为好同时又受到赞赏的动物,它们的学习速度快且久稳;行为坏的动物,在受到处罚的同时,它们的学习能力以及速度都是极其之差。华纳梅格曾这样说过,他早就明白,责备人是极其愚蠢的事情,即使抱怨上天的不公,没有把智慧平均分给每个人,但是他对克制责备别人的行为感到极其吃力。

自己犯下的错误推给外部,毫无自责之意,就算100次中99次都做错而且不管犯的错误有多大,一般人都不会责备自己。因批评而引起的心理

压抑,会使雇员、朋友和亲人的情绪低落,这样反而使事情的真实情况没

有本质的改变,一点好处也没有。

对于俄克拉荷马州一家营建公司的安全监督员乔治·约翰逊来说,检

查工人在工地上是否佩戴安全帽是他的职责之一。据他观察,他利用职权让未戴安全帽的工人改正时,工人显然不悦,因而等他离开就再次摘下。后来乔治改变了执行的方式,他看见没有戴安全帽的工人,就用温和的言

语询问:是不是安全帽不合适或者是尺寸不合适呢?还用愉悦的语气给他

们讲述戴安全帽的重要性,显然,方式的改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人们也甚是高兴。

追溯历史,批评毫无用处的例子不胜枚举,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那场

世人皆知的争论,最终导致共和党的分裂,而使威尔逊坐收渔翁之利进驻

白宫,一举展现他在世界大战中的智勇双全,促进历史趋势的演变。让我

004‖人性的弱点

们去细细品味当时那惊心的一幕:

1908年,罗斯福搬离白宫,塔夫脱当选总统,然而当罗斯福从非洲狩

猎回来,看到塔夫脱保守的管理作风,很是震怒,抨击塔夫脱的同时他还

想三任总统,组织了勃尔摩斯党,这几乎瓦解了共和党。这一做法让塔夫

脱只赢得了福蒙特州和犹他州两个区的选票,这是共和党有史以来最大的

一次败笔。

罗斯福对塔夫脱的谴责,塔夫脱并不接受,因而没有丝毫悔意,到最

后他还是含着泪说自己没有不对的地方。

阿尔伯特·胡佛的石油贪污案,经过舆论的抨击震惊了整个国家。胡

佛拥有政府的石油保留地的租赁权利,在没有公开招标的情况下,他把这

一令人垂诞三尺的权利交给了他的好朋友爱德华·杜黑尼,当然杜黑尼也

名义上借给胡佛10万美金。胡佛还利用自己的职权,利用联邦的海军陆战

队来驱赶外来油商。处于种种武力的压迫下,油商只好离开油田去法院揭

发这桩贪污案。胡佛的这一行为不仅毁灭了哈丁政权,也几乎瓦解了共和党的势力,胡佛也理所当然地被关入狱。但是在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下,

胡佛还是没有丝毫的悔意。

在事过几年之后,赫伯特·胡佛在一次演讲中揭示:哈丁总统的死因

是因为一个朋友的出卖。在座的胡佛的太太听到时,从座位上跳下来,紧握拳头哭喊着嚎叫道:“什么,胡佛是出卖哈丁的人?从来没有,我丈夫从来没有出卖、辜负过任何人,就算现在屋里满是黄金钞票,他也会无动于衷。他才是被人所出卖,下场落得那么狼狈的。”

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从来都不会自责,不去分析自身的原因,只会一味地怨天尤人,因此在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双枪杀手”

和胡佛等人的例子。很多历史的谴责让我们真正地看清:批评就像飞翔的

家鸽,不管经历多少的狂风暴雨,始终都要飞回家中。历史的沧桑让我们

卷一为人处世的诀窍I005

清晰地记得,当我们去责备、批评或埋怨别人的时候,他们都会利用本能的人性去为自己辩护,甚至会反过来抨击我们,就像塔夫脱那样认为自己没有不对的地方。

1865年4月15日的早上,亚伯拉罕·林肯以瘦长的身躯,躺在福特别

墅对街一家简陋租房内松垮的睡床上,这就是他遇袭的福特戏院的对面,

此时的他正在死亡的边缘挣扎。一张罗莎·彭浩尔的复制名画《马集》悬

挂在墙上,屋里煤油灯的光是那样的幽暗,发出淡淡的黄光。

当林肯奄奄一息断气的时刻,陆军部长斯坦顿哀痛地说道:“人类史无前例的完美统治元首就躺在这里。”

我花了十年的光阴探究林肯的一生,从真正意义上去解读他为人处世的秘决是什么;花费三年的时间用文字来诠释人们尚未清楚的另一面的林肯,我把撰写的这本书叫作《林肯鲜为人知的秘密》。我自信,对林肯的所有生活阅历、性格以及为人处世的做法了如指掌,剖析得也极其深刻。

林肯也曾过分地批评别人,住在印第安纳州湾谷年轻时代的林肯,评论万

事的是非,用信与诗的方式讽刺别人,他喜欢把写好的信笺放在当事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在伊利诺伊州的春田镇当过见习律师的林肯,仍然喜欢抨击别人,还偶尔地公开刊登到报纸上。但是仅有一封信,让人们对他产生厌恶,还让他刻骨铭心。

在1842年秋季的一天,林肯在《春田日报》上以一封匿名信讽刺了一位自命清高的政客詹姆斯·席尔斯。这使敏感而自傲的席尔斯愤怒不已,当他彻查到信是林肯所写后,立即骑马追逐林肯,并要和他决一死战。一向不爱动武的林肯,在面子与荣誉的驱动下,接受挑战。借助手臂长的优势,林肯选择了腰刀,并向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请教刀术。当约定日期来临,

在密西西比河碰面的林肯和席尔斯正准备决一死战的危急时刻,有人出来

阻止,才终结了这场决斗。

006‖人性的弱点

这桩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事件,让林肯懂得了为人处世的艺术。在那次教训以后,林肯不再写讽刺人的信函,也不再去侮辱别人。从此以后,他不再因为任何事而批评指责别人。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几次换将统领波多马克军队,由于调兵遣将的失利,军队屡次惨败让林肯险些陷入绝境。全国数以千计的人哗然指责林肯的用人不当,但林肯没有垂头丧气、怨天尤人,而是以宽容的心态保持自己的缄默。林肯当时的态度用他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来诠释更为合适:“不要评断别人,免得被人评断。”

当林肯夫人和一些国人刻薄地谴责南方人时,林肯总是平和地答道“不要批评指责别人,假如我们在那种情景下,也不过如此而已。”

1863年7月1日,盖茨堡战役打响了历史性的一枪,直到7月4日晚,战争的硝烟冲击着李将军的队伍南下撤退。在李将军带着自己的余部来到波多马克河边时,眼前的一幕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乌云密布、暴雨倾盆、河水暴涨,无法前行,后面还有联军,他就像笼中之鸟被困于此。

林肯见状,知道这是天赐良机,俘虏李将军的军队,就昭示着这场战争即

将结束。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林肯满怀希望地下命令给米地将军,不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要他马上讨伐李将军。林肯先用电报传达命令,然后又派特使让米地将军迅速出兵。而这个米地将军完全违背林肯的命令,他现行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为了达到拒绝攻打李军的目的,他犹豫不决、信口雌黄,故意拖延时间。最后,河水降退,李将军及他的军队顺利南逃,跨越波多马克河。

林肯得知此事,震怒不已,对着自己的儿子劳勃特大声咆哮道:“这是上天在跟我开玩笑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只要进攻,他们就在劫难逃。难道我说的话没有一点威慑力,不能让军队

进攻?在这种天赐良机下,任何一个将领都可以把李将军的军队擒获,就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