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性》麦奎利|(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1-27 22:14:03  18 丛书 丛书 epub

图书名称:《探索人性》

【作 者】麦奎利
【丛书名】信仰与文明丛书
【页 数】 409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2019.11
【ISBN号】978-7-5207-1177-7
【价 格】68.00
【分 类】人性-研究
【参考文献】 麦奎利. 探索人性.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9.1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探索人性》内容提要:

麦奎利是当代杰出的神学家兼哲学家,在因“探索神性”而登上吉福德讲座之前,麦奎利进行了另一项探索,即“探索人性”,从而有了读者手里这本精彩的书。其实,这两项探索的顺序,是同麦奎利一贯的思考方法及其整体思想一致的,那就是先对人的实存进行现象学描述,在发现人生的局限性、依赖性以及超越性等等之后,自然地引向或探索存在启示或上帝神启的意义,最后达致对人性的深度高度或人生另一维度的认识,达致对宇宙本源或存在本身的领悟。为了进行这项探索,麦奎利采用了各种哲学的方法,借鉴了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的成果,分别就一个个的人性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原来是为吉福德讲座做准备而后来换了题目,他还是就此问题包括各个子问题在欧洲、北美、亚洲等地不少国家的大学进行演讲,对听众的反应和评论者的批评进行了反思,用了好些年才写成此书。在书中,麦奎利在详尽而又深入地剖析人生各个侧面的基础上,麦奎利最后表明,人生的种种现象都指向了上帝的存在。在本书的结束处,他将此表述为关于上帝存在的六项人类学论证。他总结说:对人生不同方面的研究“引导我们走向了同时成为人性之根源、支持和目标的一种精神实在”。这种精神实在就是上帝,而上帝的超越性,则成了人性超越的目标与鼓舞。

《探索人性》内容试读

中译本导言

什么是人?人是具有“人性”的动物。那么,“人性”又是什么?我们是人,那么,我们生来都具有人性,一劳永逸地具有人性吗?假如是这样,为什么会看见一些人“灭绝人性”,一些人“禽兽不如”?我们都是“凡人”,都相信“人人平等”,不过,我们也都看到“人同人不一样”一为什么有些人的行动可以“超凡脱俗”,有些人的人格令人“高山仰止”?

我们都知道“做人”很难,都知道人生艰辛。正如无人不会犯错,无人不会生病,同样无人没有苦楚,无人不会死亡一一那么,亿万苍生,千百年来,为何还要行此险路,受此磨难,为何还要乐此不疲,努力“做人”?这样的艰苦卓绝,意义何在?这样的不畏险阻,目标何在?

所有这些问题,所有这些难题,已经有无数的人做了无数的回答,也有无数的人并不在意,或并不满意那些回答。

但是我想,读者手里这本书给出的回答,肯定值得你注意,值得千千万万的人注意;肯定值得你思考,值得千千万万的人思考。我甚至可

探索人性002

以说,即使你对其中的回答不全满意,你也会再次对这些生死攸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这位作者探索人性难题时不惧繁难、直面一切的坚毅沉着,分析人生处境时抽丝剥茧、鞭辟入里的透彻精辟,还有他对已有种种理论学说的了然于胸,对各家各派哲学神学的取精用宏,眼光之高远,境界之开阔,论述之平易,语言之朴实…所有这些,使得此书成了我见过的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启发性、最值得反复阅读再三思考的探索人性、分析人生的杰作。

作者麦奎利(John Macquarrie,1919一2007)是当代最杰出的神学家兼哲学家之一,不过我还想说,他更是现在和将来在这世上行走的所有人很难遇到的一位和蔼可亲又能答疑解惑的好老师、一位善解人意又能鼓舞人心的好旅伴!

麦奎利(他的朋友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早年的凯尔特语[Celtic]名字“伊安”一Ian)1919年6月生于苏格兰闭塞的海岸小镇伦弗卢(Renfrew)。在那个几乎“天然地”具有宗教虔诚的边远地区,他在长老教会的主日学校接受最早的教育。他在自传性的《论做神学家》(On Being a Theologian)中回忆说:在家乡的凯尔特人基督徒看来,“上帝并不是远在高天之上的

一种力量,而是近在自己周围的一种存在…凯尔特人基督徒每天都生活在同圣徒们的交流共融之中。即便是划着小船去钓鱼的时候,圣徒们也伴

003中译本导言

随在身边”。①这种从爱留根纳(Eriugena)直到贝利(John Baillie)的众多苏格兰神学家所表现的凯尔特传统,对麦奎利后来用上帝之“内在性”(Immanence)来平衡上帝之“超越性”(Transcendence)的神学思想,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优异的成绩从佩斯利文法学校(Paisley Grammar School)毕业之后,麦奎利十七岁时进入格拉斯哥大学(Glasgow University)。他二十一岁毕业时,获得了心灵哲学领域一级优等学位,以后又学了三年神学,并取得了长老会牧师资格。但他当时对哲学兴趣更大,而且因为不愿利用牧师身份合法逃避兵役(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谢绝了到剑桥大学研究神学的奖学金,并在二十四岁时(1943年)自愿加入皇家陆军的牧职部门。1945年他曾在被俘的德国牧师帮助下,协调为德国战俘提供宗教服务的工作(他少年时代曾依靠英国广播公司广播自学了德语)。1948年他担任教区牧师,1949年同家乡的姑娘珍妮(Jenny)结婚。

此时,他已按格拉斯哥大学神学教授里德尔(John Riddle)的建议,在该校师从著名神学家亨德森(Ian Henderson)攻读博士学位。他l954年提交的博士论文在1955年出版,题为《一种实存神学一海德格尔与布尔特曼之比较》(An Existential Theology:A Comparison of Heidegger and

Bultmann)。②布尔特曼亲自为之写了“鉴定书”,称年轻的麦奎利为“一流的思想家”,具有“杰出的阐释能力”,又说很少看到对自己的意图与工作如此不带偏见而又深入透彻的理解。他不同意麦奎利对他的批评,但又说:“必须承认其批评不仅公平、敏锐,而且触及的确成问题的、必须在今后的

①John Macquarrie,《论做t神学家》(On Being a Theologian:SCM,1999),页8-9。

②中译本由成穷译出,香港道风书社2007年出版,题作《存在主义神学》。

探索人性004

讨论中加以澄清的那些方面。”①这位大师还称赞麦奎利对海德格尔“常常很难理解的思想”,具有“简明清晰地展开呈现的罕见才能”。⑦确实,笔者在多年前读到麦奎利写的小册子《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时,那感觉就好像一颗费了很多力气却敲不开的核桃,被他轻松地剥开,并把分成两半的核仁,送到了我的嘴边!

当然,他之所以有如此功夫,除了他那“探讨一个难题,就要把它解决”的天性和天资,还由于他翻译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it)所付出的“汗水、眼泪”和所获得的成功。海德格尔此书号称“不可翻译”,德国人也很难读懂,但是帕蒂森(George Pattison)评论说:正如第欧根尼(Diogenes)用自己走上走下的动作,反驳了爱利亚学派(Eleatic School)对运动的否定,麦奎利和罗宾逊(Edward Robinson)的翻译本身,也驳倒了这种“不可翻译性”。③麦奎利对海德格尔的钻研,当然对他早年的“实存主义”倾向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也应该看到,他后来对另外两位大师蒂里希(Paul Tillich)和拉纳尔(Karl Rahner)的研究(当时拉纳尔的著作还没有英译本,英国人一般不知道他),对于他形成自己的神学和人学也有影响。当然,麦奎利从来是眼光开阔、胸怀开放的“世界主义神学家”,从来不局限于一家一派,而是不拘一格、博采众长的学者。

整体而言,在麦奎利学术生涯的第一阶段(1948一1962),即他在格拉斯哥大学攻读、教学、翻译、写作的早年时期,他的兴趣先是英美的新黑

①Macquarrie,《论做神学家》,页18。

②同上。

③George Pattison,《译海德格尔》(Translating Heidegger),载Robert Morgan编,《探索人性与神性》(In Search of Humanity and Deity,London:SCM,2006),页57.。

005中译本导言

格尔主义或绝对观念主义,后又转向欧陆的实存主义。他对欧陆的实存主义哲学尤其是海德格尔的哲学,以及实存主义神学尤其是布尔特曼的“非神话化”神学的深入研究,不但在英语世界领先,而且有引进之功。但他并不局限于所谓实存关切(existential concern),不局限于对实存或人生(existence)①的分析,而是同晚期海德格尔类似,要从人生分析走向本体论(ontology)或存在论。另一方面,他通过比较研究海德格尔和布尔特曼,肯定了在现代世俗社会中用实存主义哲学方法来表达基督教信仰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在这一时期,他除写作了许多哲学和神学论文之外,还出版了《一种实存神学》(London:SCM,1955)和《非神话化的限度》(The Scope of Demythologizing;:London:SCM,1960),基本上完成了《二十世纪宗教思想》(Twentieth-Century Religious Thought,:London:SCM,1963,2001)的写作,并与罗宾逊合作翻译出版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London:SCM,1962)。对于一些以为麦奎利只是在重复海德格尔的人来说,帕蒂森的这一评论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本真性一信仰一的一种基督教体验,看来也会质疑《存在与时间》本身的许多观点。因为,正如麦奎利对于布尔特曼把海德格尔的实存主义‘翻译'成基督教神学的批判性评价所表明的,要公正地判断基督教本身要说的一切,不仅仅是关于上帝,而且还有关于人生要说的一切,海德格尔所提供的关于人生的观点是太贫弱、太简单化了(《一种实存神学》,尤其见页233一246)。”②他还继续评论道:“基督教神学对海德格尔的翻译(‘翻译’一词既要理解为通常意义的翻译,还要理解为‘翻译一解释')将永远是同海德格尔自身文本的批判性

①本文所谓“人生”,实际上就是有关哲学术语“human existence”之所指。

②George Pattison,《译海德格尔》,载Robert Morgan编,《探索人性与神性》,页65。

探索人性006

和论证性的相遇…这是能够为翻译事业提供适当基础的唯一可能的对文本的理解…《一种实存神学》恰恰是对于海德格尔的人论和存在论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吸收到基督教神学的世界之中所做的一种批判性说明。”①

1962年,麦奎利应邀到纽约协和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担任系统神学教授,这可视为他的学术生涯第二阶段(1962一1970)的开始。

纽约协和神学院以自由开放著称。世界顶级神学家蒂里希和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都曾在此任教,他们的学说都同实存主义思想有某种关联。该院教授希恩(Roger Shinn)和诺克斯(John Knox)也接近实存主义或布尔特曼的《新约》诠释学。所以,麦奎利到此工作,真可谓得其所哉。

麦奎利在该校教神学导论,另外还讲授终末论、救赎论、19和20世纪的宗教思想、《存在与时间》和海德格尔晚期著作等课程。这些教学和研究的成果包括前面提到过的《二十世纪宗教思想》(1963,1971,1981,1988,2001),③《基督教实存主义研究》(Studies in Christian Existentialism,.1965,1966),《基督教神学原理》(Principles of Christian Theolog,1966,1977,

①George Pattison,《译海德格尔》,载Robert Morgan编,《探索人性与神性》,页65。

②中译本由何光沪译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