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家长的教养攻略》《写给家长的教养攻略》编写组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1-20 19:29:08  20 教养 教养 写给

图书名称:《写给家长的教养攻略》

【作 者】《写给家长的教养攻略》编写组编著
【页 数】 220
【出版社】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1
【ISBN号】978-7-5341-8568-7
【价 格】58.00
【分 类】小学生-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写给家长的教养攻略》编写组编著. 写给家长的教养攻略.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写给家长的教养攻略》内容提要: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他自己的心理世界,学校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书通过归纳总结初中二年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心理学和教育学上的分析,力图帮助关注学生成长的家长和教师提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与途径。

《写给家长的教养攻略》内容试读

Adaptability

适应力

孩子离开家长京闹怎么办?

方法1建立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方法2帮助孩子形成安全感

好好上学。

小明,我们

起上学去!

妈妈再见。

妈妈线走啦。

乖乖上学,

好好吃

你看别的小朋

妈妈我不

友都很乖。

6

想离开你,你

别走好不好。

我不想吃

。我要妈妈,

我线要妈妈。

开学有一段时间了,每次妈妈送小红到学校,小红总是不让妈妈走,并恳求妈妈留下来。在学校期间,小红想起妈妈就会哭闹,并不断要求老师给妈妈打电话。听老师说起小

孩子离开家长就哭闹怎么办?

红在学校的情况,妈妈也很心疼。

003

小红离开家长就哭闹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孩子在小时候会和父母形成三种常见的亲子依恋关系:安全型依恋关系、回避型依恋关系和焦虑型依恋关系。

妈妈离开后,孩子能恢复平静继续玩要

安全型依恋关系◆妈妈回来时,孩子会上前寻求安慰

感到安全时,孩子能大胆探索周围世界感到不安时,孩子能从亲子关系中寻求安慰

孩子对于妈妈离开或回来漠不关心

回避型依恋关系·孩子对于拥抱、亲吻等身体接触,表现出退缩和回避

孩子认为自己无法获得安慰和照顾,会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孩子放弃对照顾者提出合理的要求

孩子对于妈妈的离开非常警觉,分开后长时间哭闹

焦虑型依恋关系

孩子重新和妈妈相聚时,觉得无法获得安慰

由于无法预测照顾者的行为,孩子常在索求安慰与拒绝安慰之间摇摆

家长的

和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孩子相比,具有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关系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低自卑、缺乏主动性、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养攻略

家长(尤其是妈妈)要和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敏感地回应孩子的需求,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安全型依恋关系会让孩子在大脑中形成安全体验的神经回路,有助于培养孩子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帮助孩子形成安全感的小方法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形成可以预期的作息和活动规律,给予孩子高质量的

陪伴,努力为孩子提供心理安全感。其次,家长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敢于独立探索新环境。再次,平时,家长要让孩子对学校产生积极印象,不说

“再哭就送你到学校”“不听话就叫老师”等话。最后,当孩子表现出对新环境

的适应时,要及时鼓励,并与孩子一起总结经验。

004

亲子活动

活动1对视时间

·目的通过肢体和感情的连接,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要点睡前或者起床时,相互看着对方的双眼,然后分别说说看到了什么。

·过程可以用直接的形式,说看到了“可爱的孩子”,看到了“自己”;也可以用比喻的形式,说看到了“月

亮”,看到了“大海”。对视时,双方要有肢体接触,比如握着孩子的手,抚摸孩子的头或脸庞,将手轻轻放在孩子的肚子上或肩膀上。

活动2安抚玩偶

·目的借助玩偶作为过渡性物品,帮助孩子应对现实中的分离情境。

·要点选择孩子喜欢的手掌大小的柔软布偶或小物件。

·过程告诉孩子,家长不在的时候,玩偶可以陪着他。当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时,家长可以借助玩偶和孩子交流。

孩子离开家长就哭闹怎么办?/1

活动3共情式沟通

·目的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

提示当孩子出现不

·要点沟通的焦点在情绪,而非事件。

安和焦虑的情绪时,

·过程用平静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孩子需

家长要保持平静,不

要上学,家长需要离开。用温和接纳的语气,回

要“淹没”在孩子的

应孩子种种的情绪反应。

情绪中。

情境1:孩子不愿妈妈离开时,妈妈要倾听孩子的感受

听话,妈妈要去上班,大家都去上学,你

我不要上学,

怎么能不上学,要讲道理。

页我不要妈妈走。

◇刚到新学校,你有些害怕和担心,妈妈能感觉到。一个人到新环境,有这样的感觉很正常。

情境2:分别时,妈妈拥抱孩子后要坚定地离开。

写给家长的教养攻略

别哭,妈妈也舍不得你。

宝妈妈,你别走

妈Q来,和妈妈再拥抱一次。妈妈放学来接你,

好不好。

到时候告诉我,用了什么办法坚持在学校好不好?

情境3:妈妈接孩子时,要对孩子积极的表现给予支持和鼓励。

子校园生活的桃战与应对

宝贝,妈妈也好想你,妈妈一下班就来接你了。

宝妈妈,我好想你。》

宝贝今天在学校表现很好,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做到的?

00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