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科技文体》郭佩英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1-04 18:09:55  39 epub epub 科学技术

图书名称:《汉英科技文体》

【作 者】郭佩英著
【页 数】 182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19.04
【ISBN号】978-7-5692-4529-5
【价 格】42.00
【分 类】科学技术-英语-翻译-研究;科学技术-英语-写作-研究
【参考文献】 郭佩英著. 汉英科技文体.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9.04.

图书目录:

《汉英科技文体》内容提要:

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本书以“翻译即写作”为理念,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对比英汉两种科技文体的语言特点,阐述科技英语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最后依据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和相关翻译理论,提出科技文体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本书旨在帮助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翻译学习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翻译爱好者提高科技英语写作和翻译水平。

《汉英科技文体》内容试读

第一部分概述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c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翻泽是用最恰当、白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息。

一尤金·奈达(Nida,1964:12)

第1章文体与翻译

翻译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文字转换,它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活动。翻译时译者需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字内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译入语环境的语言表达方式。文体不同,翻译的方法也不同。翻译与译者的文体意识密切相关,“一个好的翻译必须掌握两种文字的不同文体才能应付白如。”(王佐良,1987:512)科技文体与文学文体有着很大差异,了解科技文体的语言特征是做好科技翻译的基础。

1.1文体学概述

1.1.1文体学的定义和内涵

文体学(Stylistics),顾名思义,是研究文体(Style)的学科。文体也可以理解为风格(Style)和片域(Register)。风格针对个人和文风,可以是一个作家运用语言的特色(The Use of Language),也可以看作某个时代盛行的文风:语域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语言的变异(Language Variation),指语言使用的环境。语言的使用受环境的制约

文体学的研究就是对作家语言风格和语言使用环境的研究,因此·文体学可被定义为…运用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语法学(Syntactics)、语义学(Semantics)等语言学科对语言的风格、语域(Register)等进行研究的交叉学科.”(方梦之,2011:1)

文体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定义应包含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因此·丹·麦金泰尔(Dan Mclntyre),毕翠克丝·布塞(Beatrix Busse)认为,文体学是研究语言的风格,以及这种风格如何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作用下产出的。具体定义如下:

2

第1章文休与翻译

"Stylistics in its most general sense is the study of style in languageand how this results from the intra-linguistic features of a text in relationto nonlinguistic factors such as author.genre.historical period.and so on."

Beatrix Busse and Dan Melntyre.2014:6

1.1.2文体学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文体学(Svlistics)始于20世纪初,源于从俄罗斯文学批评发展起来的形式主义传统,其倡导者是罗马·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一1982)。雅各布森认为语言的诗意功能是在那些以信息本身为中心的交际行为中·实现的,他强调语言的诗意功能的发挥。雅各布森于1920年移居捷克斯洛伐克,与知名文学家穆卡洛夫斯基(Mukarovsky,1891一1975)合作,1926年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圈.使其成为著名的结构主义的发源地,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概念的偏差”“平行性”和“超前性”成为当代文体学的基础

与此同时.欧洲的研究者们开始了文学语言的研究,奥地利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列奥·斯皮泽(Leo Spitzer,1887一1960)提出了使用语言分析的方法来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虽然语言与文体的关系受到文体学家们的普遍关注,但研究的对象仍然是语言与文学文体的关系,有关语言与科技文体的关系相对有限。(麦金泰尔.毕翠克丝.2011:6一7)

20世纪50年代后期,国外行关文体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理论探讨进一步深入。基于1958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文体学研讨会”的《调言中的文体》(Scbeok,1960),以及1969年在意大利Bellaigo会议的《文学文体讨论会汇编》((harman,l971),反映了研究者们对文体的定义、文体的特征、语言学与文休研究关系的不同观点。这两部著作也反映了研究者们对“文体学并不只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而是界乎语言学与文艺学之间的一个独立学科。”的一致认可(王佐良,1978)。在英闲,有关文体的研究更加广泛,文体学家们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文体的特点,除了法律文书、宗教读物、体育比赛等,科技文体的表达也受到重视。研究者们注意到科技语言简洁、句式简短的特点

例1:

The computer points out maps which predict pressure patterns.

The computer points out maps predicting pressure patterns.

3

汉英科技文体:对比、写作和翻译

例2:

The depression is causing the rain which has been reported in this area.

The depression is causing the rain reported in this area.研究者们还观察到了科技英语的典型表达方式。

例.3:

The technique adopted was very advanced.

Operated continuously.this huge plant is very cconomical.

Blowing over the carth,the wind picks up as vapour huge quantitics

of water.

(王佐良,1978)

我国对文体学的研究可追潮到1961年,当时,一位名叫周煦良(1961)的学者在英国《泰晤十报文学增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风格学是一种文学的科学吗?”的文章。这里提到的风格学(Stylistics)就是现在"受关注的文体学。根据周煦良的观点,语言学是“语言的科学”,而风格学(文体学)是”一种表达的科学”或“文学的科学”。他借用学者乌尔曼(Stephen

Ullmann)和查尔斯巴莱(Charles Bally)的观点,提出风格学(文体学)不应该被看作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风格学(文体学)应该是和语言学平行的门科学。前者研究一般语言的表达性,不管艺术价值:后者研究个别作家的表达手段。因此.文学的研究不只局限于文学的语言特征,应该包含作者的风格、艺术审关等因素

国内真正开始文体学研究的应该是王佐良先生·他是第一个将文体学和翻译结合起来的学者。王佐良先生于1963年馔文探讨英语文体和风格,1978年发表的“文体学研究及其他”一文,奠定了英语文体学研究在国的地位。在这篇文章中.他总结了欧美国家20世纪60到70年代文体学研究的成果,深人分析了语言环境和社会因素对文体的影响,提出“适合就是一切”的文体学翻译观,强调培养国学生义体意识的重要性

王佐良的文体翻译观对中闲的文体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国际化,我国的文体学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更多学者开始关注文体和翻译的文体,2010仟后文体与翻译的研究进入高潮,研究范围也从文学扩展到商务、法律、医疗、建筑等不同领域·在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探讨科技文体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第1章文体与翻译

1.1.3文体类别的划分

语域是文体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按照韩礼德对语域的定义(M.A.K,

lalliday,2010:117).语言变体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语言变体在语篇中产生.影响语域的三个变体为语场(Field of Discourse)、语旨(Tenor of

Discourse)和语式(Mode of Discourse).

语场指语言交际中实际发生的事情.包折语言交际发生的环境、谈话的口的和内容。语场可以是日常会话、私人邮件往来,也可以是专门领域的学术交流、商务谈判、法律文案。

语台是交际小的角色关系,包括参与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和谈话立场。语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使用的正式和非正式程度以及语言使用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方式和手段。言语(Speech)和文字(Writing)是语言交际的媒介,因此,语式可以是口语体和书面体。两种语式都有正式和相正式之分

因此.文体学研究的内容是语在不用语境中的变体,分为口诉体和书面体,如会议发言和学术报告:口语和书面交流可发生在不同场合·受交际

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影响.因而又可分为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如表I一

所示

表1一1文体学的类别

类别

语体形式

举例

止式

会议发言、演讲、商务谈判

口语体

非正式

册友聚会闲谈

广告语体、商务信函、学术报告、法律语体、科技语

书面体

体等

非正式

私人邮件、信函等

1.2科技文体比较

本书的科技文体主要指科技英语文体(English[or Science and

汉英科技文体:对比、写作和翻译

Technology,简称EST)。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交往不断扩大,科技英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英语文体。根据文体使用的语域.科技文体可分为专用科技文体和普通科技文体。这两种文体在语言上既有差异也有共同之处,了解两种文体的异同,对掌握科技英语的翻译有着重要的意义。

1.2.1科技文体的概念、类别划分

科技文体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满足一定行业需求而产生的

一种语言变体。科技文体可以泛指一切论及科学和技术的书面语和口语(刘必庆,2015:198,方梦之.2011:160)。

科技文体涵盖医疗卫生、商务金融、农业、工业、建筑等众多领域。根据文体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分为以下几种文体:

学术文体.包括科研论文、论著、报告等:法律文体.包括专利说明书、建筑技术合同等:

技术文体.包括产品说明书、产:品宣传手册、工程文本等:科普文休.包括科普小说、电影等:

科技新闻文体,包括科技报道、科技新闻等。

根据文体使川的语域和语旨.科技文体可分为专川科技英语(Englishfor Specializ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ST)和普通科技英语(Englishfor Common Scicnce and Technology ECST).

区分专川科技文体和普通科技文体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看两者交际发生的环境、交际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际的目的。按照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就是专用科技文体和普通科技文体在语场、语旨和语式方面所表现出的专业性的强弱。

1.2.2文学文体、科技文体、普通文体的差异

1,义学文体和科技义体

受语言风格和语域的影响,不同文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学文体和科技文体的区分尤为显著。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李长栓,2)1:18)文学作品源于生活,但高于牛活。是真实生活的再创造,具有艺术性和虚构性。科技文体是非文学的内涵,具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