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刘建勋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28 09:14:07  55 中药药理学

图书名称:《中药药理学》

【作 者】刘建勋主编
【页 数】 483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20.01
【ISBN号】978-7-5679-1295-3
【价 格】250.00
【分 类】中药学-药理学
【参考文献】 刘建勋主编. 中药药理学.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20.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药药理学》内容提要:

本卷书的内容包括中药学学科总论知识体系和各论七百余种常用中药。总论部分介绍了中药学整个学科的结构以及与中药相关的重点知识体系;各论部分是以功效分类叙述,如解表、清热、泻下等,细致地介绍了每一味中药的药理作用等内容。整卷图书知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专业性兼顾科普性,是供非本专业的医药卫生工作者以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普通读者专业性科普图书。

《中药药理学》内容试读

中药药理学/

zhongyàyaolixue

管炎有治疗作用的紫金牛、杜鹃以整体动物试验为主,但各种新

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花等,防治冠心病的丹参、川芎、技术、新方法不断开始在中药药

triditional Chinese materia medi-

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抗肿瘤药莪理研究中应用。但一直困扰着学

ca)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

术、薏苡仁、长春新碱等,抗生术界的中药粗制剂体外研究的方

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研究中药

育药棉酚等,抗疟药青蒿素等,法学问题,随着中药血清药理学

和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

并且日益重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

的引进和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程

学科。

下进行药理研究。20世纪80年度的解决。复方、作用机制和不

形成与发展中药药理学起

代,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中医扶

良反应的研究增多。复方研究在

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4年,正固本为基础的整体观与现代医

20世纪60~70年代已经开始,并

中国学者陈克恢在研究中药麻黄

学神经内分泌激素、免疫功能调

且取得显著成果,如四君子汤、

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发表了关于

节网络系统学说。于1984年提出

生脉散等的研究,到20世纪90

麻黄碱药理作用的论文“麻黄有神经、内分泌激素与免疫功能网

年代,有关复方研究的思路和方

效成分—麻黄碱的作用”。这是

络三结合作为中医药整体思想的法渐成体系,进一步明确中药复

第一篇具有重要影响的中药药理

现代医学基础。同时,通过复方

方药理作用多层次、多靶点的概

研究的论文。

实验研究,部分阐明了中医药理

念,强调中药复方作用的多效性,

形成阶段20世纪20~40年论(如活血化瘀、扶正培本等治并通过整体复方的分离提取寻找代,中药药理学初步形成,研究则),明确了某些中药的药理作用有效部位或单体。作用机制研究的中药品种主要有当归、草乌、(如延胡索镇痛,镇静;桔梗、满

在此阶段有较明显提高,许多单

延胡索、黄连、常山、延胡索、

山红祛痰,镇咳),改良了某些剂

味药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水平、

仙鹤草、防己、贝母、鸦胆子等

型(如感冒冲剂、生脉注射液

分子水平,以至基因水平。同时,

几十种。其中常山、鸦胆子在抗

等),发现了某些药的新用途(如

不良反应及毒性问题受到国内外

日战争期间,作为抗疟、止痢药枳实、青皮、鹤草芽等),研发了学者的关注,中药毒理作用研究物。此时期中药药理通过开创性

丹参、川芎、冠心Ⅱ号方等活血

有了较大发展,对雷公藤、关木

研究,形成了以提取化学成分为

化瘀方药;确定了中药的有效成

通、朱砂等中药的毒性问题,已

主的研究思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分,如小檗碱、苦参碱、川芎嗪、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成立(1949年)后,中国政府对

丹参酮、青蒿素、葛根黄酮、麝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中药药理

中医中药的整理研究和发展十分

香酮等。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

重视,中药药理研究进入了一个

完善与成熟阶段随着国内

较晚,始于中国学者20世纪60

快速发展阶段,研究范围从单方

外中药药理研究的深入研究,常

年代对中药大黄有效成分体内过

发展到复方,研究品种多、研究用中药药理研究逐渐系统化,中程的研究。早期的中药药代动力范围广,对延胡索、粉防己、人药药理学学科的形成已经成熟。

学研究主要进行活性成分的体内

参、黄连、葛根、川芎、丹参、

20世纪50年代,王筠默主编出版

过程研究,并未应用现代药代动

三七、枳实、枳壳、灵芝、莪术、了《中药药理学》,系统整理了当

力学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动力

大黄、青蒿、青木香、益母草、时中药药理的研究成果。20世纪学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天花粉等均有较深入研究。20世80年代初,国家正式将中药药理

着大量高灵敏的现代分析仪器和

纪50~60年代,主要在强心、降

学列人有关专业的教学计划,标

测定方法的应用,中药药代动力

压、抗菌、驱虫、镇痛、抗炎、

志着中药药理学学科被国家教育

学研究的论文数目急剧增加,动

利尿、解热等方面寻找有效中药,

管理部门正式接受。20世纪80年

力学模型理论在许多中药有效成

发现了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穿心代末,在周金黄和王筠默主持下

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普遍应用,

莲、黄连等中药。20世纪70年

编写了全国第一本《中药药理学》

如丹参、人参、银杏叶、甘草等

代,主要从防治冠心病、防治慢

教材,奠定了中药药理学的学科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20世纪

性支气管炎、抗肿瘤、松弛肌肉、

基础。

90年代以后,伴随中药药代动力

抗肝炎、中药麻醉、抗生育等方

现代技术应用与研究阶段

学的研究,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

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了对气20世纪90年代,虽然中药药理仍

药药代动力学的新理论不断出现,

2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证治药代动力学、辨证药代动力

因子、神经递质等生物活性物质

阐述、发展和完善中医药理论

学、霰弹理论、中药胃肠动力学、

测定以及离子通道、基因、受体

指导中药临床安全有效应用,推

中药指征药代动力学等丰富与活

功能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均已

动中药新药研发,促进中药现代

跃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对

进入中药药理学领域。新发展起

化和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具有重要

于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形成与发展来的基因探针、细胞重组技术等

的作用。

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中药药代动用于中药对基因表达与调控影响

发展水平与研究意义经过

力学的研究方法,早期主要以生的研究亦已成为热点,能得到大

几十年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物效应法为主,血药浓度测定法家公认的适合中药特点的研究方

中药药理学已从引进西药药理的

已经成为主流,药代动力学与药法仍在不断的研究发展之中。尽

阶段,不断朝向中药药理学自身

效动力学(PK/PD)结合的研究管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的出

发展规律的方向发展。中药药理

方法也成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现,为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带来新

学不仅要验证中药的传统功效,

的发展趋势。中药药代动力学的

的曙光,但该方面仍有许多的研

更重要的是解释中药产生功效的

发展对于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

究技术与方法仍面临众多问题需

机制,阐释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道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优选用药方

要解决。

理,这已成为中药药理学发展的

案、指导剂型改进和新药研究设

研究任务中药药理学的主

必然趋势。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应

计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要研究任务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与

在单味中药研究的基础上,大力

研究范围中药药理学从其

社会的需求而有所变化,但基本提倡中药复方药理及其物质基础

学科的属性来讲仍属于中医药范任务有3个方面。①揭示中药防的研究;进一步体现中医辨证论畴,其研究范围主要是针对中药、治疾病的科学内涵:应用现代科治,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特点,方剂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学技术方法,结合物质基础的研

加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与

体内过程。其基本研究范畴包括究,阐明中药主要治疗作用及作

应用;在还原论研究的基础上

中药药效学、中药药代动力学和用机制,揭示中药治病的现代科

不断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方法,

中药毒理学。但中药药理学与中

学基础,并指导临床更为合理用

开展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非线

医药理论密不可分,因此,中药

药。②研究中药新药:基于传统

性的药理作用模式与机制的研究,

药理学的研究范围不仅仅是研究

用药经验和现代药理-化学相结合

从分子层面揭示中药功效的科学

中药,而是与中医药理论结合,的研究结果,推动传统中药的进

内涵,提升中药药理的研究水平。

扩展了研究范围。比如治法药理步,发展现代中药与创新中药。

(刘建助)

学、中药时辰药理学、中药临床

③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以中

zhongyao shiyan yaolixue

药理学等。

药药理作用的研究为基础,总结、

中药实验药理学(experimen-

研究方法中药药理学主要

发现中药作用的规律、特点与优

tal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采用以整体动物反应及基本的药

势,联系中医药基本理论的发展

Chinese materia medica)在中

理实验方法和设备进行研究。21

与进步,创建现代中药药性理论。医理论指导下,以模式生物为研

世纪以来,虽然仍以整体动物试

与相关学科关系中药药理

究对象,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与手

验为主,但计算机自动控制、图

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中

段,研究中药及复方的药理作用

像分析处理和多媒体等多种现代西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药学和

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最新的方法和技术开始在中药药

药理学的分支学科,是连接传统

形成和发展中药实验药理

理研究中应用,中药体外实验方

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纽带,是沟通

学是中药药理学的起源,其形成

法学的兴起亦引起中国中药药理

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是

与发展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内容。

学界的注意和重视。膜片钳、细

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学科,是

随着现代科学实验技术的发展,

胞内微电极和离子选择性微电极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鉴中药实验药理学的发展也更为迅等已用于研究中药对动作电位、定学等其他中药相关基础学科研

速,中药的药理研究呈现单味药、

跨膜电位、离子通道等的影响。究中药结果的判定标准,也为中

有效成分、中药复方等多方面研

研究手段除利用整体反应、组织医临床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

究的情形,许多新技术、新方法

和细胞反应、生化测定外,细胞的中药药效基础。中药药理学在

在中药药理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

中药药理学3

应用,尤其是基因组学、蛋白质

研究任务中药实验药理学

法,从分子层面揭示中药作用的

组学、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等

的基本研究任务:①建立反映中

科学内涵,提升中药药理的研究

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在中药复方药

医临床证候、疾病、病理环节、

水平。

理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解

分子靶点的动物模型、细胞模型

(刘建勋)】

决中药多成分复杂的作用机制提及其评价技术体系,为中药药理

zhongyao linchuang yaolixue

供了有用的方法。

研究提供技术支撑。②揭示中药

中药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

研究范围与方法中药实验

防治疾病的科学内涵,通过研究

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理学研范围主要指中药对实验动

中药对动物、组织器官、细胞的materia medica)在中医理论指

物的药理作用及体内过程。基本作用来揭示中药药理作用的机制导下,以人体为研究对象,运用研究范畴包括中药药效学、中药

和物质基础,并指导临床更为合

现代科学方法与手段,研究中药

药代动力学和中药毒理学。

理用药和准确用药。③研究中药

及复方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

中药实验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新药,运用中药实验药理学的技学科。是从药理学发展而来,它

主要是采用现代医学的多学科手

术开展中药新药的药效学评价,将药理学的发展与临床研究相结

段,指标涉及生理学、生化学、为新药的临床试验提供相关的实

合,成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免疫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

验数据与参考。④促进中医药理

新兴学科。中国在20世纪60年

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等。虽论的发展,以中药药理作用的研

代就已经开始进行临床药理研究,

然与西药药理的研究方法基本相究为基础,总结、发现中药作用1979年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临床药同,但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在研的规律、特点与优势,联系中医

理讨论会。1983年卫生部在全国

究中也会与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相

药基本理论的发展与进步,创建

范围内建立了14个临床药理基

结合建立符合中医药理论、具有

现代中药药性理论。

地,包括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

中医特色的动物模型,如气虚证

与相关学科关系中药实验

院、广安门医院的临床药理基地。

模型、血瘀证模型、气虚血瘀证

药理学与中药临床药理学同属于1995年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学会中

冠心病模型。此外,根据中药的

中药药理学的范畴,二者相互补药临床药理学会,后更名为中华

特点,创新实验方法,如血清药

充,相互支持。中药实验药理学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

理学、脑脊液药理学、中药网络与中药学其他的实验学科,如中全国已经形成涉及中医临床,中药理学等等。因此,中药实验药药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鉴定

药药理、毒理,中药植物化学,

理学与药理学具有共性,也具有

学等也存在紧密的关系,也为中中药制剂,生物统计等多学科的

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

医临床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临床药理专业队伍。中药临床药

面:①体现中医药理论的指导。

的中药药效基础。

理通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

中药实验药理学的结果要与中药

发展水平与研究意义经过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对中国的中

的药性、配伍、功效等结合。几十年中药实验药理学的研究与药新药研制、中药管理、医疗临

②中药实验药理研究的对象是中

发展,中药实验药理学已从引进

床、临床科研水平的提高及中医

药。因此,还要注意炮制、配伍、西药药理的阶段,不断朝中药药

药走向国际市场起到了不可忽视

辨证论治,以及品种、采收季节、

理学自身发展规律的方向发展,

的作用。

地点等对中药药理的影响,与单

中药实验药理学无论是研究中药

研究范围与方法中药临床

一成分的西药、生物药相比较为

的数量,还是研究的深度与水平,

药理学是研究中药与人体相互作

复杂与困难。③病证结合研究。

与西药相比已无较大差异。由于

用规律的一门学科,阐述中药代

证是中药药理学的基础,辨证论

中药多成分的复杂特点,中药复

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效

治,病证结合是中医临床治病的

方的作用机制研究仍有待深入,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

特点,中药实验药理学多建立证

在研究过程中还应进一步注意体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

或病证结合模型开展研究,既保

现中医辨证论治,病证结合的临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

持了中医药的特色,也促进了中

床诊疗特点,加强中医证候或病

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医药的发展,与一般的药理学研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

究具有较大的不同。

进一步吸收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方

药理学发展的目的。中药临床药

4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理研究是评价新药最重要的内容

zhongyao yaowu xiaoying donglixue

药物作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最常

之一。中药临床药理学的基础是

中药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

用正常动物。如将动物的行为分

基础药理学和中医临床医学,其

macodynamics of traditional Chi-

级,对用药组和对照组动物进行

范围涉及临床用药科学研究的各nese materia medica)研究中细心观察,并按分级法打分,求个领域,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对机体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物

出平均数,进行显著性检验,从

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临床试验、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与规律的学

而可判定药物是中枢抑制作用还

临床疗效评价、不良反应监测、科。即研究药物的效应及其作用机是中枢兴奋作用。用转棒法观察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病原体对药物制,是中药药理学的理论基础。

动物的协调运动,是测定药物对

的耐药性等方面。药物治疗是临

研究范围药效学研究主要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和对骨骼

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临

指对其药理作用的观测和作用机肌松弛张作用的最简单而经典的

床药理学为药物治疗学提供理论

制的探讨。内容包括:①观测生

方法。观察药物对记忆力和影响,

基础。从新药研究的角度看,临理功能的改变。如新药对中枢神以及测定药物的依赖性实验都是床药理学是新药研究的最后阶段,经系统产生兴奋还是抑制;对心

用正常动物。

对新药的临床疗效、体内过程及肌收缩力或胃肠道运动是加强还

病理模型动物观测药物对

安全性等做出评价,为制订给药

是减弱;对血管或支气管是扩张

疾病的疗效,常用病理模型动物。

方案,药物生产、管理以及指导还是收缩等。②测定生化指标的

①研究抗精神病药:常用阿扑吗

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等。

变化,如血糖、电解质;生理活啡造成大鼠舔、嗅、咬等定向行

研究任务①主要研究任务

性物质,如血管紧张素、前列腺为,从而观测中药的安定作用。

是进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与评价,素、环磷酸腺苷浓度的改变等。

②研究抗惊厥药物:常用电惊厥

对中药新药使用的安全性、有效

③观测组织形态学变化,如血细法,化学物质引起的惊厥法,如

性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作为新药

胞大小、甲状腺大小、肾上腺皮戊四氨、苦味毒等造成动物惊厥

申报、审批的重要依据。②对中药

质萎缩等。

模型,从而观测药物的抗惊厥作

不良反应的监察。③对市场汇总中

研究目标主要达到两个目用。③研究镇痛药物:常用热刺

成药进行再评价,包括评价疗效、

的:一是确定中药的治疗作用,激法,如小鼠热板法,电刺激小

评价安全性、评价经济性以及国

二是确定中药的一般药理作用。鼠尾部法以及化学刺激法,如用

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评估。④参与

为新药临床试验提供可靠依据。

酒石酸锑钾腹腔注射造成扭体反

制定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

研究方法药效学研究方法应,从而观测镇痛药的作用。

⑤中药技术咨询和中医药教育。

很多,概括讲可分综合法和分析

④研究抗炎药物:用定量的致炎

发展水平和研究意义中药法。①综合法:在整体动物身上剂如鸡蛋清、右旋糖酐等注入大临床药理研究的发展,表现在中进行,是在若干其他因素综合参

鼠踝部皮下,造成关节肿胀,测

药毒性、中成药引申应用、中西与下考察中药作用,根据实验动

定用药前后的肿胀程度,从而观

药物联用以及中药临床药理分析物情况不同,可分为正常动物法

测抗炎药物的作用。⑤研究抗高

等不同的方面。随着中医药、中和实验治疗法。②分析法:采用血压药物:用线结扎犬或家兔肾西医结合临床学术研究和进展,离体脏器,例如离体肠管、离体

动脉,造成肾性高血压。或使大

中药临床药理理论亟待进一步提心脏、血管、子宫及离体神经肌鼠长期处在噪声刺激中,以诱发高和发展。中药临床药理的研究肉制备等,单一地考察药物对某

神经源性高血压等,是观察抗高

成果,对中药临床药理的发展提

一部分的作用。深入研究还包括

血压药物最常用的动物模型。

供了广阔的思路,有相当数量的

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分析研究。⑥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用氯仿、

中药尚缺乏临床药理实验资料。

整体动物实验一般应用小

肾上腺素、乌头碱等诱发小鼠或

中药需从各个方面加大力度,研鼠、大鼠、兔、猫、猴、犬,根

大鼠心律失常,或将电极直接联

究深度,保证中药临床药理研究

据不同情况可用正常动物、病理

在心房或心室诱发房领或室领,

向纵深发展,使临床病人用药更

模型动物、麻醉动物。

是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的常用模型。

加合理、安全、有效。

正常动物观察中药对动物

⑦研究抗溃疡药物:常采用大鼠

(刘建助)

行为影响,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

或豚鼠制备实验性溃疡模型。方

中药药理学5

法有应激性刺激法(如将大鼠浸

标本。兔主动脉条对仪受体激动

以空气就可以了。

于20℃水中)、组胺法、幽门结药十分敏感,是测定作用于α受

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培养是

扎法等诱发溃疡。其中以应激性体药作用的一个理想标本。已被

在细胞水平,甚至亚细胞水平研

刺激法较优,成功率达100%,更

广泛用来鉴定和分析拟交感药和究药物作用并分析作用机制的实

为常用。⑧研究镇咳药:猫静脉其对抗药的作用。豚鼠回肠自发

验方法。①抗肿瘤药物体外研究:

注射致咳物二甲苯基哌嗪,引起

活动较少,描记时有稳定的基线,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根据不同原

咳嗽,发生咳嗽次数在一定范围可用来测定拟胆碱药的剂量-反应

理测定药物抗肿瘤作用。亚甲蓝

内与致咳物剂量呈线性关系。是曲线。而兔空肠具有规律收缩活(美蓝)试管法是根据癌细胞含有研究评价镇咳药的常用模型。动,可观测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

脱氢酶,该酶可使代谢底物脱氢

⑨研究抗糖尿病药:给兔、大鼠、

上腺素药,拟胆碱药和胆碱药对

使亚甲蓝还原变为无色这一原理,

犬、猫、猴、羊静脉注射四氧嘧

活动的影响。未孕兔子宫对:受

将肿瘤细胞悬液与受试药物混合,

啶,选择性地损伤胰岛B细胞,体激动药十分敏感,可用于鉴定

加放亚甲蓝孵育。如亚甲蓝不褪

引起实验动物糖尿病,是经典的

α:受体激动药或拮抗药。豚鼠离色,即初步判定该药具有抗癌作

研究抗糖尿病的动物模型。0研

体气管片主要含B受体,广泛用用。②免疫药理学研究方法:在

究抗肿瘤病药:动物移植肿瘤,

于鉴定和分析作用于B受体的药

细胞水平观察免疫功能改变。如

用来评价研究肿瘤药,是发现肿

物的作用。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

小鼠腹腔区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

瘤药最多的途径。①研究抗微生

本,小鸡颈半棘肌,大鼠膈神经胞实验及玫瑰花结试验,可用于

物药:将致病微生物接种小鼠、

标本常用来评价作用于骨骼肌的初步评价免疫增强剂或免疫抑制

计数死亡数,是抗微生物药实验

药物。

剂。③抗生素作用机制研究:利

室评价的常用方法。

在离体器官法中,不同动物

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对金黄色葡

麻醉动物用整体动物实验

的不同器官都要求最适宜的营养

萄球菌超薄片进行观察,可以看

时,常用麻醉动物,但应注意麻

环境,因此各种动物的人工生理

到青霉素类抗生素使其细胞形态

醉深度的控制和麻醉药物的选择。

溶液成分和配制都有区别。在离

发生改变,还可看到氨基苷类抗

如在研究评价镇咳药物时,麻醉

体器官研究中应特别引起重视。

生素使肺炎杆菌核糖体数目减少,

过深则明显抑制咳嗽反射,从而①渗透压:要等渗,但不同动物这些都是在亚细胞水平对药物作影响实验结果。在研究药物对子对同一物质的等渗浓度要求不同。用机制的探索。宫影响时,最好不用乙醚和氯仿,

如生理盐水溶液,变温动物(冷

生化实验随着药理研究不

而选用戊巴比妥钠。因前者对子血动物)用0.60%~0.75%;恒断深入,药理研究手段逐渐由生宫有明显抑制,而后者只要剂量温动物(温血动物)用理转变为生化或酶学手段。成为适当,不影响子宫活动。

0.80%~0.90%。②各种离子:溶分子药理学的主要内容。①用离

离体器官实验常用的离体液中含有一定比例的不同电解质体脂肪组织研究作用于B受体的

器官有心脏、血管、肠段、子宫离子Na、K、Ca2+、Mg2、H、药物:脂肪组织存在B受体,如

及神经肌肉标本,用离体标本可OH等是维持组织器官功能所必

果药物对B受体有激动作用,则

比较直观地观测药物的作用。不须。组织器官不同,对生理溶液

引起游离脂肪酸释放增加。预先

同的动物标本用于测定不同类的中离子的成分和浓度要求亦不同。加入B受体拮抗剂,则可使游离

药物作用。离体蛙心和兔心是观③pH值影响:人工生理盐水中

脂肪酸释放量明显减少,甚至完

测药物对心脏活动(包括心率、pH值一般要求为中性。对于哺乳全阻断。因此通过测定游离脂肪心排血量、收缩力等)的影响最

动物心脏冠状动脉,酸性可使平酸含量,可评价作用于B受体的

常用的标本;猫、兔、豚鼠和犬滑肌松弛:碱性则可使节律加快,药物。②抗过敏药物研究:先腹乳头肌标本制备比较简单,在适

振幅缩小。④其他条件:葡萄糖腔注射抗原致敏,24小时后注射

宜条件下,可较长时间保持良好

提供组织活动所需能量,临用时受试药物,再次注射抗原攻击,

的实验状态,是观测药物对心肌

再加人,以防变质:有的离体器然后处死动物,收集腹腔液并离

基本生理特性(如收缩性、兴奋

官需要氧气,如离体子宫、离体心,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组胺

性、自律性)的影响较好的实验

兔心、乳头肌等。而离体肠管通含量,从而评价受试药物抗变态

6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反应的作用。③分析鉴定作用于

征与反映。

腺苷(cAMP)系统”的功能偏

B受体的药物作用机制:利用蛋

历史沿革四气是《黄帝内

高:寒凉药可抑制甲状腺、肾上

白激酶与一定量氚标记的环磷腺经》最早明确提出,之后《神农

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功能,而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本草经》补充了平性。在20世纪温热药能提高这些内分泌功能」phate,cAMP)结合,而内源性

60年代报道寒证、热证患者的代

寒凉药或温热药还可通过影响垂

cAMP可竞争置换出氚标记的谢功能有很大变化,认为寒、热、

体甲状腺轴功能和细胞膜钠泵

CAMP,再通过微孔滤膜把结合的温、凉药性最本质的属性是对体(Na-K-ATP酶)活性,来纠正和游离的氚标记的cAMP分开,内产热过程的影响:而温热药和

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

再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放射性,寒凉药作用于机体调节产热过程证)异常的能量代谢,给“药从而可换算成体内cAMP含量。的不同环节(交感-肾上腺系统、性”赋予了一些“效应”的内

④研究受体的分布和数量:将配肌肉活动等),或同时作用于几个

涵。②化学方法。从多个不同层

基(如药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环节,影响体内的热生成。20世次阐明构成中药四气的药效物质。记,应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测定受纪末,对于中药四气的药理研究研究发现,多数温性药含有挥发体的分布和数量。总之,这些技主要从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

油,热性药所含化学成分种类较

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使中药药理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功能

多,或含更多的挥发油,或含强

学的研究达到崭新的境界

等的影响进行研究。如有学者研

烈刺激性的脂肪油,或含生物碱:

作用机制的研究是对一个药

究发现热药附子、干姜能兴奋神

寒性药含苷类,以皂苷、蒽苷为

物最本质的研究,但由于机体的经-内分泌系统。四气研究多结合

多见,也含有一些极苦的生物碱

复杂性,使之耗时、费功、致使

分子生物学、生物热力学、代谢

中药所含的无机元素、微量元素

大部分药物在分子水平的作用尚

组学等进行深入研究。如有学者稀土元素也是影响中药四性的物

不清楚。然而,尽管一个药物作结合生物热力学和代谢组学研究

质基础,这些元素与药性之间存

用机制还不清楚,只能在临床上发现热性中药高良姜能使机体产

在一定的相关性。也有研究认为,

有适应证而毒副反应小,就可以热增加,基础代谢增高:此外,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相对分子质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再进行深

还有学者结合分子生物学通过临

量与药性相关。③物理学方法:

入地研究。不少药物,通过基础

床观察来研究热药治疗寒证的差

主要应用红外成像技术、电子得

研究一临床应用一基础研究的途

异基因表达谱。

失、热力学、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径,加深了对药物作用本质的了

范围与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四气。如采用红外

解,还发现了新的用途,即所谓

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间的相互成像技术应用于中药寒热药性研

的老药新用。

渗透,以及多学科研究人员的广

究,在人体服用不同寒、热中药

(刘建勋)泛参与,四气研究的新思路、新

前后2小时分别进行红外成像的

zhongyao siqi yu yaoxiao

方法不断提出和开展。主要采用对比观测,分析结果用来解释服

中药四气与药效(four nature

的方法:①药理学方法。主要从

用中药后的机体热变化,进而推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teria

整体、组织器官、细胞、分子不

导出所服中药的寒热属性。又如

medica and their relationships同层次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寒

根据量子理论提出电子得失吸推

with pharmacodynamics)四气凉药主要是抑制机体功能活动,偏移能级升降说,将量子理论引是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

温热药主要是兴奋机体功能活动:

人到四气研究中,认为中药之所

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中药

寒凉药能降低动物的自主神经平

以有四性也许在于其所含的化学

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

衡指数,抑制交感神经-肾上腺系元素具有寒、凉、热、温四性。

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统功能,热温药能提高动物的自一般说来给出电子为碱为寒凉,部分,是说明中药作用的主要理

主神经平衡指数,兴奋交感神接受电子为酸为热温。酸碱有强

论依据之一。中药四气与药效之

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寒凉药使

弱之分,故有四性,酸碱平衡者

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复杂,

“副交感神经-M受体环磷酸鸟苷即为平性。此外,热力学理论在

四气是对中药某些药效的概括与

(cGMP)系统”的功能亢进,热

中药四性研究中也有应用,利用

总结,药效是四气科学内涵的表

温药使“交感神经-β受体-环磷酸

微量热法测定寒热中药生物热效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