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张亚宁,祁梅,白晔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25 09:03:24  43

图书名称:《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

【作 者】张亚宁,祁梅,白晔主编
【页 数】 252
【出版社】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06
【ISBN号】978-7-5390-6360-7
【价 格】28.00
【分 类】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
【参考文献】 张亚宁,祁梅,白晔主编. 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06.

图书目录:

《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内容提要:

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的疾病为主。全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呼吸内科、骨科、儿科、慢性病、睡眠问题、心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等。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应用,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具有实用价值。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讲究辨证论治,强调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本书内容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可供医、教、研工作者及医学生等使用。

《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内容试读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近三十年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中西医交流和互补过程中产生的学科。对于其发展史来说,近30年来的研究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科从创立时期进入了体系形成时期。回首197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广州召开医学辩证法讲习会,期间专家联名发起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的倡议:1980年卫生部即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这对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198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及《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创立的重要标志:1985年第一位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土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这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中西医结合”学科,招收硕博士研究生后学位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1993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设置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同年海峡两岸首届中西

医结合学术大会召开,大力将中西医结合事业推出国门:1994年陈士奎、陈维养主编的《中医药现代研究》首先论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以及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建设等问题:之后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出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

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后于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2002年《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及2007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从融合借鉴到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

翻检历史,去除喧嚣和虚浮,发现那些真正坚实有意义的部分,将会作为那段中西医结合医学历史的真实内涵,也作为后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丰富资源,提供方向、方法或经验。

一、基础研究

(一)新概念与新理论

30年的研究历程中,研究者先后提出了一些具有中西医结合特征的新概念或新理论。如“病证结合”这一涵盖诊断、治疗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生理性肾虚”、“病理性肾虚”、“显性证”、“潜隐证”、“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高原血瘀证”、“血瘀证临界状态”、“急性血瘀症”、“陈旧性血瘀证”、“急虚证”、“瘀滞期阑尾炎”、“蕴热期阑尾炎”、“毒热期阑尾炎”等新病名和病理学概念:“动静结合、筋骨并治”等治疗学概念;“宏观辨证”、“微观辨证”、“辨证微观化”以及“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诊断概念和理论。这些新概念、新理论的产生,表明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二)证候研究

继20世纪50年代学者开展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探索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病证结合、方证结合、动物模型为切入点的症候研究经历长期工作取得了成果。

-1-

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

2003年,由陈可冀、李连达两位院士领衔,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课题组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症候研究模式予以示范。

(1)证候实质:证候实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中一个长期的、根本性的问题。30年来,学者时阴虚证与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心气虚证以及寒热证和湿证均进行了深入研究。沈自尹院土从内分泌调节等角度探讨肾阴、肾阳的本质,提出了“阴阳常阈调节论”观点,其成果“肾阳虚证的神经内分泌学基础与临床应用”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脾虚证辨证论治系列研究”,“中医肝的三类证候病理生理学研究”等,都是对证候实质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成果。新思路、新方法一直是证候研究所吸纳并应用的,围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开展的研究应用现有生物医学数据库,结合生物信息学,发现了寒热

证候之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特征。系统生物学与证实质研究有机结合,有望从更完整的疾病分子机制角度解释“证”、“辨证论治”等概念,实现其现代科学诠释。

(2)证候分类:有别于传统证候实质研究,伴随对疾病认识及证候研究的深入,以病证结

合理论为核心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发展与完善,提出了疾病证候分类理论。RA证候分类的

科学基础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证型与基因群相关性研究,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

(PM)证型与血清肌酶谱相关性研究,这类针对具体疾病的症候研究,其目标是寻找更具体

的目标人群,换言之,亦可理解为寻找针对性更强的疗法。在某些疾病过程中,四诊信息在证候分类中起到重要作用,与现代医学病理、生化等信息相比,它们具有非特异性特征,对于这

一类指标的关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对疾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不仅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优势互补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现实的临床价值,可能对生物医学疾病分类产生影响,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贡献。

(3)证候规范:证候规范工作长期坚持不懈,1984年中医证候规范研究课题会议明确“证”代表证候,“症”代表症状,“病”代表疾病。王永炎院士带领“中医药基本名词规范化研究”课题组对于证候传统概念的界定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为进一步探讨证候概念的深层次内涵奠定了基础。此后规范化研究在国标、行标、代码、主题词表、教科书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以病证结合作为证候规范研究切入点的研究趋势被再次强调。

(三)四诊方法研究

诊法客观化是中医现代化中的关键问题,也是基础研究的重点之一。四诊方法的学术研究形成相关著作(包括科普)230余部,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项达30多项。舌诊及脉诊是诊法研究的重点,1981年陈泽霖等开展舌象研究,包括对5403名正常人舌象的调查分析,以及对1046例肿瘤患者舌象进行观察。此项大规模研究首次调查了舌像正常值,为舌象的诊断学价值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在融合了多学科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还开发出精准度提高的诊疗仪。“微观辨证”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存在尚未规范化、微观指标单一性与整体性的矛盾、研究与临床治疗比较脱离等局限性,需要发展完善。(四)阴阳学说研究

阴阳学说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现代医学的多个领域,尤其是在阐述生物体内基因调控的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制约关系方面。1973年Goldberg ND发现环磷酸腺苷(cAMP)与环磷

-2-

第一章绪论

酸鸟苷(GMP)通常呈拮抗性,有共同参与调节生物细胞的作用,首次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阴

阳学说”,之后生物医学界相继发表了cAMP和cGMP相关与阴阳对立消长的研究。随着阴

阳研究不断深人,在抗癌药物设计、体重的阴阳调控、补体与阿兹海默症(AD)的关系研究中

均应用了阴阳学说。发表在《科学》(Science)、《细胞》(Cell)和《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体现了阴阳学说对现代医学领域的影响。阴阳学说研究具有其特殊性,由于得到国际高度关注,多学科方法被广泛应用。

(五)针灸机制研究

(1)针刺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韩济生院士团队进行的针麻原理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其研究证明针刺信息可以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激活内阿片肽系统等机体痛觉调制系统,产生生理性镇痛作用。针刺镇痛脊髓机制、针刺治疗休克机制、电针足三里抑制胃气上逆的机制等研究也广泛展开,表明国内针刺机制研究在30年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2)经络实质:经络实质的现代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中一个值得汲取经验及教训的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九家单位通过万人普查筛选经络敏感者,首先肯定了经络现象和循经传感现象的存在。30年中,其物理和化学特征均进行了广泛研究,包括经络与肌电、声波、内脏的相关性等。但是至今此研究领域鲜少突破,更不乏研究缺少可重复性,因此季钟朴提出十六字方略:“肯定现象,探索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这是针对经络研究具体问题而进行的关于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的有益反思。

(六)中西医结合医学方药研究

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中方药研究重点在于开发高效、低毒的中药复方制剂,或从单味中药中研究开发先导化合物、有效成分,并进而纯化合成等方向。药物方面,亚砷酸注射液作为国际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国际研究仍在继续深入。2011年,因应用中药

治疗白血病而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张亭栋荣获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

杰出成就奖。刘耕陶院士带领团队从中药五味子研究中开发出联苯双酯和双环醇抗肝炎创新药,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均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密不可分。

(1)复方药效评价:复方药效评价研究已经成为中药新药研发、复方研究的基础性研究工作。陈竺院士课题组和美国耶鲁大学郑永齐课题组在中药复方药效评价方面的研究成为国际药理研究领域的亮点。陈竺院士课题组从分子水平阐明了中药复方黄黛片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也以此为例阐述了中药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郑永齐课题组在黄芩

汤实验室配方即四种草药复方PHY906合并伊立替康干预实验中发现,PHY906有助减缓大

肠、直肠癌化疗造成的肠道伤害,还能降低发炎反应但不能单独抑制肿瘤的生长。这些研究将带动复方药效评价发展。中药的临床应用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未来药效评价应该建立基于中医证候分类的中药药效评价思路,可能有助于提高复方药效评价研究水平,也是探索药物作用靶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所在。

(2)复方安全性评价:安全性是中药应用与推广的基础和关键。根据证候分类理论和“有故无殒”的思想,对证应用复方是避免或减低毒性的关键。因此,基于对证进行安全性评价才是客观的。但是,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很难建立既具有特异性、又有广适

-3-

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

性的症候模型。针对这个问题,研究者提出以疾病动物模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疾病动物施加一种或多种处理因素,模拟人体疾病状态基础上载有模拟证候的因素,这种基于病证结合思想的评价方法可能成为安全性评价可行途径之一。此外,新技术的兴起,如代谢组学,可以对复方安全性进行科学、综合、精确的评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方证对应:方证对应蕴涵方证原则、药证原则、量证原则、合方原则和类方原则等。研究方证对应有塑实现中医规范,提高临床疗效,深化辨证论治思维模式。“方剂与证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获得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在长期对川芎复方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证治药动学假说。“经方现代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传统经方现代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方证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对应规律。鉴于中药成分、作用靶点的复杂性以及与中医证候的相互关系,基于证候的中药网络药理学,为探索中医复方的作用原理,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剂组学概念的提出将可能有助于推动复方药理研究的规范化。

二、临床研究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概况

既往30年,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重点放在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方面,出现了

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1)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数量:研究发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

1979年至2009年中医药治疗10种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数量

逐步提高。pubmed数据库发表的中医药相关临床试验也逐年增加,随之关于中医药临床干预性评价的系统评价分析(SR)及荟萃(meta-analysis)报告也相应增加,同时应用证候分类原理进行的临床试验也有增多。

(2)探索符合中西医特色的临床研究方法:试验设计方面,1981年陈可冀院士与多家单位临床合作开展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研究论文《精制冠心片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发表在1982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被认为是中医药领域第一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报告。随后30年间,RCT研究在中医药领域广泛开展,为推动临床研究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

的作用。同时,研究者也针对研究现状提出随机对照研究与非随机研究有各自的侧重与价值,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恰当选择及结合运用。由于中医学与西医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如何找到既能发挥中医学特点又被国际医学界认可的临床研究方法是许多中西医

结合医学工作者致力追求的目标。研究者尝试应用实用性RCT、单个病例RCT等多种方法

进行临床研究。病证结合应用于临床试验设计,通过证候信息寻找更加精准适应证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开展多次临床试验,操作上即在干预后出现的有效与无效人群的差别之中寻找证候分类规律,将从该差别中找到与疗效相关的要素列人二次试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再次临床试验来验证。

疗效评价方面,赖世隆提出中医疗效评价的标准制定可从借鉴国际公认的关于人群键康评定的通用生活质量量表入手,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适用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生活质量通用量表。王永炎院士等提出系统科学指导下的综合评价是中医疗效评价的最适方法。这些研究思路的探索,对于客观评价中医药疗效,提高中医药在国际话语权具有积极的

-4-

第一章绪论

意义。

(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医学在多种疾病临床研究均取得一定进展。

1.内科研究

(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领域之

一。以冠心病为例,以中医疗法指导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包括活血化瘀法指导下的三七哌克昔林、心脉通、血府逐瘀浓缩丸、血栓通及血塞通制剂、复方丹参滴丸为代表的药物:芳香开窍法指导下的麝香保心丸、宽胸气雾剂、救心金丹、心痛气雾剂等药物:益气活血法指导下的益气注射液、活血注射液、正心泰等:以及络病理论指导的通心络胶囊,均经过临床研究被证明临床疗效。此外,高血压、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也取得一定进展。

冠心病研究不仅在揭示中医现代化科学内涵、治疗规律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而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其他心血管疾病重复性研究较多,鲜有创新性突破,希望在未来研究中引起更多关注。

(2)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王宝恩团队应用中药逆转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取得了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一些富有成效的药物也被研发并投入临床应用。大黄醇提片、紫地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胃肠分溶双层丸的补脾益肠丸治疗慢性肠炎;以及针对胃炎的三九胃泰。此外,在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3)糖尿病:糖尿病临床研究方面,林兰提出“三型辨证”,制定糖尿病辨证和治疗规范!建立治疗糖尿病中成药研发平台。仝小林课题组“开郁清热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课题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探索治疗糖尿病有效药物方面,包括复方研究,如降糖通脉宁、养阴二甲双胍等,以及中药及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的研究,主要有齐墩果酸、桑叶总黄酮、五倍子、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4)风湿免疫疾病:RA临床研究由既往以大量观察性研究为主,到现在RCT广泛实施。

中草药对比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中草药在改善患者症状、不良事件发生数

量相对较低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近年RA临床研究重点包括通过多中心研究探索证候分布

规律,寻找疗效与一些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创新性地提出将症状纳人药物治疗的适应证等。

此外,$LE等多种免疫疾病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风湿免疫领

域,许多有效的新药被陆续研发,如雷公藤制剂、正清风痛宁片、白芍总甙、益肾蠲痹丸等。其

中雷公藤制剂的应用,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干预RA的重要突破。

(5)血液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干预血液病临床研究继续深入。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复发型白血病取得突破。复方黄黛片经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了其对于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疗效。此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从蚕沙提取物中研制的生血宁片研究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这些成果为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奠定了坚

实基础。

(6)肿瘤:肿瘤临床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改善和控制临床症状,对放、化疗的增效减毒,改善骨髓抑制,提高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等方

-5-

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

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益气养阴清热等治法亦被提出。中药新药如康莱特注射液在临床上被应用。尽管肿瘤研究显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临床研究仍以多种复方评价为主,缺少理论创新突破,且缺乏大样本可重复的临床证据。研究者指出创新性的进行临床设计,并严格控制质量,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7)肾脏疾病:肾脏疾病研究方面,黎磊石院士团队借鉴雷公藤的免疫抑制效应,首创应用雷公藤治疗肾炎:张大宁等研制“肾衰系列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陈香美院士和她的课题组在诊治gA肾病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双模拟、中西药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肾华治疗气阴两虚证的1gA肾病,具有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同样的疗效和安全性。

(8)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医学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尤其是脑血管疾病。张伯礼院土与王永炎院士带领团队进行的“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获得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健脑益智颗粒经临床研究证明可以改善

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智能障碍的核心症状及智能障碍所致的功能活动下降、减轻或

消除周边症状,疗效确切。谢雁鸣等对中医康复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的时间窗进行研究,为中风的中医康复治疗最佳时机提供了临床依据。石学敏院士课题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为“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提供了科学依据。

2.外科研究

中西医结合外科这一新学科发展迅速,在急腹症、骨伤、泌尿外科等领域从提出理论,治法结合到新药研发应用,提高了疗效。吴咸中院士首创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急腹症王今达提出“三证三法”理论是危重症重要的研究思路。辛育龄院士倡导在胸外科治疗中引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成绩斐然,举要如下。

(1)急腹症:急腹症治疗方面成绩卓著,非手术疗法研究广泛开展。王金达等提出“菌毒、炎并治”理论,并开展中西医结合救治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研究。研制成功具有拮抗内毒素、炎性介质、改善免疫功能、保护组织细胞功效的中药二类新药血必净注射液。

(2)骨伤:中西医结合为骨伤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尚天裕在继承发扬中医治疗骨折的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内外用中药等基础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治内外兼治、医患配合”理论,以及及时功能训练等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方法。对于感染性开放性骨折研究以及加速骨折愈合药物的临床应用有了新成果。骨科器械的研制也取得了进步。

3.妇产科研究

中医妇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理论方面,在中医“肾主生殖”理论指导下,提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概念,丰富了理论内涵。临床研究方面,对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性不孕症、自然流产等疾病的疗效进行了进一步的科学验证。

4.儿科研究

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从探索到逐渐发展。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黄疸等新生儿疾病,以及小儿发热、肺炎、腹泻、厌食症、急性肾炎等疾病均进行了相关临床研究。叶孝礼等专家医疗学术思想和临床独到的医疗经验得到了总结,这也反映近年儿科部分的中西医结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