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王承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21 16:14:28  114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学》

【作 者】王承明主编
【丛书名】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
【页 数】 360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19.01
【ISBN号】978-7-5679-0359-3
【价 格】80.00
【分 类】中医内科学-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王承明主编. 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9.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内科学》内容提要:

本书包含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所有相关内容及考试题型。全书包括A1型题、A2型题、A3A4型题、B型题、X型题、案例分析题,每章习题的参考答案附在最后。本书实用性强,可用于考前复习和自测,以便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中医内科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中医内科基本理论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知识点1:《内经》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组成。它系统客观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诊治方法,结合当时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建立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摄生等学说和理论,中医学的一整套理论已具雏形。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它在阐述这些学说的时候,一直贯穿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及辩证法思想。第一,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第二,强调整体观念;第三,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第四,重视脏腑经络:第五,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总之,《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书中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内经》中有对内科病证的具体认识,对内科病证的记叙多达200多种。虽然有详有略,但多能从病因、病机、转归、传变及预后等方面加以阐述,对有些病种还做了专篇讨论,如“热论”“痿论”“疟论”“痹论”等,对于少数疾病的临床表现描述得相当详细而准确。而就记载病种的范围来说,已包括内科所属的热病与非热病(杂病)两类,其中对热病已认识到有由表入里的传变趋势。此外,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等方面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打下了基础。《内经》中在解剖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形状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的观点,并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

知识点2:《神农本草经》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该书不仅收载了365种药物,并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书中还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这是最早对组方用药等方剂学、中药学理论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记载的药物功效,已经涉及许多内科疾病的治疗,促进了临床内科学的发展。

2中医内科学

知识点3:《伤寒杂病论》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伤寒杂病论》由汉代名医张仲景撰写而成。其论述内容以外感伤寒和杂病两类疾病为主,而这两类疾病现今均属中医内科学研究范畴。该书又可谓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内科学专著,流传迄今,并为历代医家所宗奉。《伤寒杂病论》是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理、法,方、药在内的比较系统的辨证论证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1)“辨证论治”的确立为内科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辨证论治是内科临床理论的基础,它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首先提出并具体应用于临床的。他倡导的辨证论治原理,主要是通过对“伤寒病”的证治来体现的。一方面以“六经”为纲,主要用于外感疾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及各种反映于外的证候,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病位、病性、病机、病势,加以分析综合,归纳为六经病证。一方面以其发展演变的诸证为目的,“随证治之”,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对于每一个具体病证,都根据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情况,来决定治疗原则。如表证当汗、里证当下、虚证用补、实证用泻、热证则清、寒证则温等,并随具体病情选方加减用药。这种以针对病机、证候进行治疗的临床理论,就是后世所称的“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是辨证论治之书,由于当时分科尚不够详细,书中还涉及少数妇、皮、外科疾病为后世治疗内科疾病奠定了规范化的理法方药原则。书中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体现了辨病以明伤寒,而非为伤寒之一病所有。《伤寒杂病论》由于战乱,原著不久即告散失,后人分别搜集其中的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整理成两部书,即现今流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除了分别介绍各经病证的特点和相应的治法之外,还说明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合病、并病,以及因处治不当而引起的变证、坏证与其补救方法等。通过六经证候的归纳,可以分清诸主次,认识证候的属性及其变化,从而在治疗上可以掌握原则性和灵活性。《金匮要略》是以脏腑为纲,通过四诊、八纲等诊断手段和纲领进行辨证,并提出理法方药,治疗未病的脏腑。根据治病求本的精神,重视人体的正气。诸如对内科疟疾、中风、肺痿、心痛、痰饮、消渴、黄疸、吐血、痢疾等病,分类简明,辨证切要,对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的论述均甚精当。它根据疾病传变的情况,强调了治疗不当,会引起变证、坏证的严重性,并很重视采取预防措施。在病因分析方面,它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说,为中医的病因学说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使中医学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后世治疗内科疾病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2)《伤寒杂病论》的方剂学贡献:《伤寒杂病论》共记载方剂374首,使用药物达214种。其中,《伤寒论》载方112首,大致可归纳为12类,如桂枝汤类19首,麻黄汤类6首,葛根汤类3首,等等:《金匮要略》实载方262首,方剂的应用范围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该书被后世誉为“医方之祖,治杂病之宗”。《伤寒杂病论》对方剂的君、臣、佐使及加减变化的配伍,已有较高的要求和发展。在因证立法、以法系方及遣方用药上,都积

第一章中医内科基本理论3

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系统的方剂学理论知识。所用剂型有汤、丸、散、酒、洗、浴、熏、滴、灌、吹等12种之多。更是远远地超过了以往医籍和简牍所载医方内容。书中所列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如内科常用白虎汤治暑温,白头翁汤治痢疾,茵陈蒿汤治黄疸,肾气丸治消渴,栝楼薤白汤治疗胸痹、心痛彻背等,一直沿用至今而不衰。

第二节病

知识点1:六淫的概念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古人把一年之中季节性气候特点归纳和排列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人类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气候的变动因素有关,尤其是六气的太过或不及,常是引起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于是采用类比的方法,将致病特点与自然属性相类似的病邪称为“六淫”。

知识点2:六淫的致病特点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1)具有外感性:病邪从外界客于机体,多先犯肌表,经肌肤口鼻而入,由表人里由浅至深

(2)和季节、时令及环境有关:无论是正常气候还是异常气候,都与季节、时令的变化相关,所以六淫致病与季节、时令有关。

(3)六淫可单独致病,亦可相兼致病:六淫可单独致病,比如暑邪致暑病,寒邪致寒病:也可相兼致病,如暑夹湿致暑湿病,寒与风致风寒病,风寒湿杂合致痹病等

(4)病邪可以转化:病变过程中,六淫病邪可以发生变化。比如寒邪化热、风邪化燥等。变化的原因是受体质、治疗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3: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风为阳邪,有以下致病特点:

(1)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四时皆可致病,是外感病的先导,寒、湿、燥、火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故临床上风邪为患很多

(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轻扬升散,有向上的趋势,故易伤人上部,易犯肌表。凡先起于头面、肌表或上部、阳侧的病证,均可认为是风邪所致。肺为五脏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风阳上扰清空,则头晕头痛,或目赤涩痛。风邪犯表则营卫失和,腠理开泄,症见汗出、恶风、发热或身痒身痛。

(3)风性善行数变:善行指风善于流动:数变指风起止迅速,变化较快。因此,风邪致病常表现为病位游走不定,变幻无常,如“行痹”“荨麻疹”“风疹”等,或痛无定处,或

4中医内科学

瘙痒此伏彼起。此由卫气与风邪相搏,游行于肌肤肢节经络之间所致

(4)风性动摇振掉:因风邪性动不定,所以凡表现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亦归属于风邪所致。这是由于邪伤营血,筋脉失养,以导致肝风内动。如“流脑“乙脑”等见以上症状,多属热极生风。在发病过程中,凡具此类以动摇为特征的病证

知识,点4: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寒为阴邪,有以下致病特点:

(1)易伤阳气:由于寒邪束表,卫阳郁遏,而无汗恶寒:寒邪直中,伤及脾胃,则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脾肺受寒,宣降运化失职,而咳喘气短,痰涎清稀,或白带清冷皆属寒邪致病。

(2)寒邪凝滞:冷痛,得温则减,遇寒增剧

(3)寒主收引:无汗,脉紧,关节挛急作痛。

(4)寒性清澈:表现为排泄物清稀者,皆属寒邪致病。如感冒初起,鼻流清涕,属“风寒”:兼见咳痰稀薄者,多为“寒邪犯肺”:又如泛吐清水冷涎者为胃受寒邪:小便清长,大便澄澈清冷者,多属寒从内生,性属虚寒。

知识点5: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暑为阳邪,有以下致病特点:

(1)其性炎热:暑为火热,火热属阳,故暑邪伤人,可造成人体阳热亢盛,如热迫津液外泄则大汗:阳热鼓动,气血沸涌则脉洪大,气血上涌而面红耳赤,热扰心神则心烦闷乱。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所以暑邪伤人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伤津,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所以常见汗出、口渴引饮、唇口干燥、小便短赤及气短乏力、懒言等津伤气耗之证。暑气通心,轻则扰动心神而致烦躁,重则蒙蔽而致闷乱,或致昏倒不省人事。

(3)暑多夹湿:暑天气候炎热,溽湿熏蒸,所以暑邪致病,常兼夹湿邪。暑湿困脾运化失职,所以可见纳呆、呕恶、便溏、尿少。湿阻清阳则胸闷、肢倦、苔腻、脉濡。暑湿内闭气机,则闷乱神昏,身热肢冷。

知识点6: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湿为阴邪,有以下致病特点:

(1)湿性黏滞:大便排泄不爽,小便滞涩不畅,口黏:起病隐缓,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2)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与风性轻扬上浮有别,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

第一章中医内科基本理论5

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故久坐湿地,涉水行走,水中作业等,易感湿邪而为下肢痹病、下肢湿疹及湿性脚气等

(3)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的升降出入:湿邪阻遏,清阳不升,在上则头身困重:在中则胸脘痞闷,胃纳不香:湿滞经络则四肢困重,倦怠乏力。

(4)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邪阻遏气机,易伤阳气,气化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的病证,在上则多清涕唾涎诞,舌苔浊腻:在下则小便浑浊,带下清稀腥秽

知识点7: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燥性干涩,有以下致病特点:

(1)易伤津液:燥为秋凉之气,秋季主收,阳气内收,阴津不布,所以草木枯萎,人受秋凉燥邪,更使阳气内收,阴津不布,外见干涩之象。如症见发热头痛、无汗、皮肤干燥、口干、咽燥、鼻干、舌上少津、干咳无痰、大便燥结者,叫做“秋燥”;如燥与温邪相合,温热之邪伤人阴津,亦可使津伤水少而见燥,因此上症若兼有舌红、鼻衄、音嘶等热性症状明显者,为“温燥”:其发于秋末,天气转凉,症见恶寒、舌苔薄白而干者,为“凉燥”

(2)燥易伤肺:肺开窍于鼻,喜清润而恶燥。燥邪多由口鼻呼吸而入,最先伤肺,使肺失清肃之职,若肺脏虚弱者,则更易招致燥邪入侵,受邪后病情亦较严重。患者可表现为鼻咽干燥,声嘶,干咳无痰,或痰黏稠而咯吐不爽,或痰中带血等。

知识点8: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火为阳邪,有以下致病特点:

(1)其性炎上:火性燔灼焚焰,蒸腾炎上,阳热亢盛则发热恶热、烦渴、汗出、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洪数等。心火上炎则面赤舌疮、心烦失眠、狂躁神昏、疮疡红肿。胃火上炎则牙龈肿痛,或口臭苔黄垢浊。肝火上炎则头痛耳鸣、目赤涩痛。

(2)火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耗劫肝阴,筋脉失养,致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抽搐项强,直视上吊。若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则发生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咯血和非时行经出血,以及发斑、肌衄等。若热甚则气血壅滞,肉腐为脓,则疮疡红肿热痛,流脓黄而黏稠

(3)火易消烁阴津火性燔灼,灼津耗液,引水自救则口渴喜冷饮,津伤则咽干唇燥。阴液亏耗则大便干结,尿短赤。

知识点9:疠气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疠气是一种具有一定季节性和强烈传染性的致病因素。不似六淫那样可为感官所直接感

6中医内科学

受,通过口鼻进入体内,便感受而发生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传变快,致病酷烈。其致病特点包括:

(1)致病后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病情来势凶猛,传变快,表证短暂,病情危重,较快出现高热(且热势较高)、烦渴等为特点的实热证。在热甚伤阴的情况下,极易逆变,出现痉、厥、脱等入营入血的危证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疠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入”,其传染源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与人互相传染。《温疫论》中说“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大约偏于一方,沿门阖户,众人相同”。

(3)致病的多样性:其气不一,一气一病,即感受某种疠气,便导致某种疾病。诸如大头瘟、疫疹、疫疠、白喉、烂喉丹痧等。

知识点10:虫毒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中医病因学把一部分生物性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称为虫毒。虫毒的种类较多,如沙虱、射工、水毒、蛊毒、尸虫、痨虫、就虫、白虫(绦虫)、蛲虫等。虫毒致病的特点有:

(1)传染性和流行性。

(2)耗人精血。

知识点11:情志失常

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因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简称“七情”。七情变化与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又称为“五志”。

其发病特点有:

(1)情志致病必有十分明显的精神刺激。

(2)情志致病直接影响有关内脏,引起气机紊乱,成为内伤病的主要病因:一般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引起的症候亦不相同。随着气机紊乱,五脏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的营运发生障碍,而内脏功能失调,也可能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

(3)情志致病损伤五脏与否,决定于心:心伤为情志所伤之关键,即决定于人对精神刺激所持的态度。而肝失疏泄,气机紊乱,又是情志病发病机制的关键。另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则又有不同的影响,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但不可机械而论,应视具体病情而定。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