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演讲与口才》蓝天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16 13:29:47  145 演讲与口才 演讲与口才 口才学

图书名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演讲与口才》

【作 者】蓝天主编
【丛书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页 数】 313
【出版社】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2018.05
【ISBN号】978-7-5686-0076-7
【价 格】42.00
【分 类】演讲-高等学校-教材;口才学-高等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 蓝天主编.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演讲与口才.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8.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演讲与口才》内容提要:

《演讲与口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以可读性、新颖性、典型性为原则,精心选编了大量优秀例文,既有古今中外政治人物、文化名人、专家学者的演讲文稿,也有当下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年轻一代的演讲佳文,风格各异,各有千秋。这些例文起到说明、解释、示范的作用。本教材不仅适用于大专院校的教学,也适用于演讲培训和演讲爱好者自我学习使用。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演讲与口才》内容试读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简洁的语言是智慧的灵魂,冗长的语言是肤浅的藻饰。

一[英]莎士比亚

第一节演讲概述

一、什么叫演讲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口头语言为主要手段,以形体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我国古文献《易经·系辞上》中有一句名言:“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鼓动天下纷纷而动的存在于辞章里面,它将言辞的力量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这里的“辞”指的是言语,这种言语通过口头表达出来就成为演讲,在不少书籍中又称为“演说”。我国古籍最早出现“演说”一词的是《北史·熊安生传》,文中记载:“公正于是有所疑,安生皆为一一演说,咸究其根本。”熊安生是对一个叫“公正”的人“演说”,“演说”的目的是解答他的质疑。再如刘鹗的《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写道:“谁知道除那管船的人搜括众人外,又有一种人在那里高谈阔论的演说。”上述文中提到的“演说”只是私下个人之间的交流,与今天面向公众对一个公共问题发表见解和主张的“演讲”有很大差异。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些古籍中的“演说”往往指称佛教的宣讲,如《莲社高贤传·

‖演讲与口才

慧远法师》中说:“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晋书·姚兴载记上》中有:“兴如逍遥园,引诸沙门于澄玄堂,听鸠摩罗什演说佛经。”唐朝的王勃在《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中写道:“一音演说,本承听受之乡;五日继明,素隔照临之域。”这里“演说”的内容只限于佛经,“演说”的对象则是一些信徒。古籍中“演说”也有“表演叙说”的意思,如清代戏剧家李渔的《蜃中楼·献寿》:“待兄弟手舞足蹈,演说一番,只当做一出戏文。”《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说书的当日听人演说《儿女英雄传》这桩故事的时候就考查过扬子《方言》那部书。”《老残游记》第二回:“这说鼓书本是山东乡下的土调,用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的故事。”无论是个人之间的交流,还是向公众讲解佛经,或是表演叙说,古籍中提到的“演说”三种用法都包含有发表见解、意见,阐明事理的意思,与今天“演讲”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它与现代意义上的演讲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功用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之后,社会形态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社会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观念更新,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加强,崇尚科学、信服真理、追求变革成为人们基本的行为或价值取向。在这样一个开放、民主、竞争、合作的社会,个体价值的实现成为可能。美国著名的演讲家戴尔·卡耐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决于自身的知识和技术,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情的能力”。因此,演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它是个体与社会、群体沟通联系的桥梁。由于人们对演讲的认识和理解角度不同,对演讲的定义也存在差异。根据演讲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近年来比较通用的定义是:演讲人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从而达到感召听众并促使其行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从这个定义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演讲是在特定的时空进行的一种最直接、最灵活、最经济、最有效的口语表达和宣传教育,与一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文章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特定的时空指的是演讲者和听众同处一个时间与空间,这是演讲的重要基础和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同时,特定的时境又对演讲活动起到

第一章》导论

明显的制约作用,随着时空的转移与变化,演讲的内容、语言和表情动作等也要做出调整与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特定时空这一物质要素转移与变化的需要,取得演讲的最佳效果。在演讲中,有声语言是最主要的物质表达手段,它以流动的方式,承载着演讲者经过组织的思想与感情,传入听众的听觉器官,从而产生很强的说服力、吸引力与感召力。好的有声语言,具有准确清晰、清亮圆润、富于变化、有力耐久的特征,它能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美感,勃发一种情趣,形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使听众受到思想上的感染,得到精神上的熏陶和艺术上的享受。

体态语言又称形体语言或无声语言,是指演讲人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体态、举止和礼仪等。演讲人在演讲时如果能将体态语言运用得自然、真实、鲜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增强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也是演讲人与听众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演讲就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借助于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这些物质手段,组合一个和谐、统一的传达系统,从而达到发表意见、抒发情感、启迪和感染听众的目的。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这两大物质手段中,有声语言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体态语言处于辅助地位,两者都是调动听众情绪、引起听众共鸣的手段,以此传达出演讲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悟。如果将二者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就能完成高质量、具有审美价值的演讲活动。

二、演讲的组成要素

演讲的组成要素有演讲主体、演讲客体、演讲内容和演讲载体。它们构成了演讲的整体,缺一不可,各要素有机统一才能使演讲达到理想效果。

(一)演讲主体

演讲主体即演讲者。他是演讲活动的中心,是演讲的内容的生发者和体现者,是演讲成败的决定因素。因此,选择和确定演讲者,是组织演讲的重要环节。

‖演讲与口才

(二)演讲客体

演讲客体就是听众。演讲虽不像日常交谈、辩论那样具有很强的交流相向性,但它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手段,具有交流的双向性特点。演讲的目的在于感动人、鼓动人、说服人,听众是演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听众的演讲便称不上是演讲。听众是演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听众是演讲中非常活跃的积极因素,听众对演讲信息的接收有完全的主动权,并且听众可以对演讲者的演讲内容进行反馈。所以演讲时需要演讲者有强烈的对象意识,有针对性。

(三)演讲内容

演讲内容是演讲要反映的客观事物以及这些事物在演讲主体心灵中形成的意识成果。演讲活动对演讲内容有较高的要求:首先,演讲内容必须正确,观点鲜明,符合事物的一般规律,立场坚定。其次,演讲内容必须真实。只有内容真实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人、激励人的作用,演讲才有价值。最后,演讲内容必须符合时代精神。演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理应为社会服务,为社会进步摇旗呐喊,不合时宜的演讲,甚至是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演讲最终只能遭到人们的唾弃和指责。

作为欧洲政治文明的一部分的葬礼演讲曾经盛行一时,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演讲。这种演讲不单单是把逝者夸奖一番,然后逝者入土了事。很多葬礼演说不仅对逝者的生平和贡献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更结合现实挖掘出了对生者有益的启示。比如古希腊杰出的政治家伯里克利在

一次纪念死去的战争英雄的集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葬礼演说”,他在怀念这些英雄的同时,呼吁全体希腊人民恪守爱国、正义、民主的政治理念:“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作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所掌握。当私人纠纷产生时,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正像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开放的那样,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在这里每一个个人不但对他自己的私事感兴趣,也对整个社稷的大事感兴趣。”伯里克利这篇“葬礼演说”对那些为国牺牲的人充满敬意,同时向民众完整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凝聚了社会力量。

第一章。导论

(四)演讲载体

演讲载体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两大类。演讲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运用不好,演讲便很难成功。演讲需要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说过:“人的感情表达由三个方面组成:55%的体态,38%的声调及7%的语气词。”这说明了体态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感觉印象的77%来自眼睛,14%来自耳朵,视觉印象在头脑中保持时间超过其他器官。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狄摩西尼认为:“演讲的秘诀在于姿态。”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演讲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矣。”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演讲中发挥着“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法国大作家狄德罗曾说过:“要知道幻觉起于这无数的小事情:想象这些事情非常困难,表达它们困难还要大些。手势有时和说话一样巧妙,再说,正是这些细节的真实使心灵容易接受伟大事件的强烈印象。”

三、演讲的特征

(一)社会实践性

演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它不是茶余饭后的闲谈和私聊,它是出于社会现实的需要,旨在解答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演讲者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判断与评价,直接面向广大听众发表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抒发情感,表达爱憎。演讲者通过演讲帮助听众弄清复杂的社会现实,并达到鼓舞、说服听众的目的。因此,演讲不是个人的言语沟通的行为,而是一种具有较强现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人类发展历史的一些转折性时刻,不少杰出的人物往往通过演讲启迪和鼓舞民众,为民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世纪40年代初,法西斯德国已经占领了大半个欧洲,紧接着又将侵略的目标锁定了隔海相望的英国。此时,在野10多年的丘吉尔临危受命,以战时首相的身份领导反德国纳粹侵略的战争。在不列颠战役进入高潮阶段时,他发表了名为《少数人》的著名演讲。这篇演讲让士兵军心大振,百姓备受鼓舞,英国军民顶住了德军的狂轰滥炸,为最

演讲与口才

终战胜希特勒的法西斯政权奠定了基础。同样,20世纪30年代,当罗斯福就任总统时,美国正面临经济危机的困境。面对几乎绝望的人民,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鼓励人民忍耐并支持他的领导:“首先请让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不得不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一种莫名其妙的、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罗斯福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当时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悲观失望的心理,他号召人民克服内心的恐惧,坚定信念,用自身的努力摆脱危机。丘吉尔、罗斯福在演讲中解答了国民的困惑,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获得了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二)表达的艺术性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什么是“艺术活动”有过这样的叙述:“在自己心里唤起并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语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一这就是艺术活动。”和小说、戏剧、绘画、舞蹈这些创造性艺术形式相比,演讲属于现实活动的范畴,它的艺术性在于自身具有统

一的整体感和协调感,即演讲中的各种因素(语言、声音、表演、形象、时间、环境)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美感。同时,演讲不单纯是现实活动,它还具备戏剧、曲艺、舞蹈、雕塑等艺术门类的某些特点,并将其融为一体,形成具有独立特征的演讲活动。

演讲是演讲人将自己真实的感情及感受,利用经过加工的艺术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演讲的有声语言表达虽不像朗诵、戏剧那样讲求丰富、多变,但是在语速、语调的处理上强调高、低、快、慢,讲求节奏的弛缓,同时,也要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在语速、语调上进行适当的艺术处理。演讲

十分重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配合。“演讲”包括“演”与“讲”两部分,但“演讲”中的“演”并不等同于“演戏”的“演”,它是演讲者根据演讲内容的需要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表现出来的姿态、手势、表情等,是一种感情到极致态势必然出现的无声语言,是与有声语言紧密联合、协调一致的,演讲者的喜怒哀乐、举手投足、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要做到与演讲内容浑然一体,给人艺术的美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充满了感情的演说者,常常使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