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现代教育 广东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专题征文优秀成果汇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项目组组编;谢绍熹主编;黄志红,姚轶洁,余奇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16 13:15:57  93 黄志红 黄志红 义务教育

图书名称:《迈向现代教育 广东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专题征文优秀成果汇编》

【作 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项目组组编;谢绍熹主编;黄志红,姚轶洁,余奇副主编
【页 数】 479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20.07
【ISBN号】978-7-5361-6026-2
【分 类】义务教育-素质教育-教学研究-文集
【参考文献】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项目组组编;谢绍熹主编;黄志红,姚轶洁,余奇副主编. 迈向现代教育 广东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专题征文优秀成果汇编.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迈向现代教育 广东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专题征文优秀成果汇编》内容提要:

本书是广东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专题征文优秀成果汇编。项目组试图从教育教学实践和办学活动中挖掘成功做法、总结先进经验、发现典型案例、培育优秀成果,以更好地指导全省中小学在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迈向现代教育 广东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专题征文优秀成果汇编》内容试读

学术论文类曲

城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为例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韩展羽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儿童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行为习惯还没有发展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行为习惯主要受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然而,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是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另一方面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使得当前城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有必要立足于城镇化进程的社会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城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导致城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各方面原因,并探讨能够矫正城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

二、城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现状

(一)问卷和访谈的设计与实施1,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的“小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共有20道题。本调查问卷的研究对象是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的部分学生,采取便利样本的形式。考虑到中低年级学生在认字以及对问卷理解能力尚有不足的问题,故本学生调查问卷的样本选取为五、六年级学生。调查对象的情况见表1。

表1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项目

五年级/人

六年级/人

总人数/人

152

90

242

性别

101

73

174

147

69

216

是否独生子女

106

94

200

3

迈向现代教育

2.访谈的设计

为了弥补单一调查问卷方法的局限性,丰富研究数据,在放学后和对家长进行家访的时候,笔者也对8名学生、8位家长、8位教师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城镇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和不良生活习惯的现状以及他们对此的一些观点和改进的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第1题至第6题用于调查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现状(包括传统学习习惯创造性学习习惯和合作学习习惯),第7题至第12题用于调查小学生不良生活习惯的现状(包括学校生活习惯、家庭生活习惯和社会生活习惯),第13题至第20题是用于调查城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别从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学生自身

因素方面进行。在统计时,四个选项(A、B、C、D)分别赋予4分、3分、2分和1分

得到不同学生样本类型的平均值。在第1题至第12题中,若平均值越高,则表明这方面学生的行为习惯越好。在第13题至第20题中,若平均值越高,则表示这方面的因素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正面影响越显著。

为了检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其成因在性别、年级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笔者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了t检验。结果如表2至表7所示。

表2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性别差异检验

方差方程的

均值的

项目

性别

均值

标准差

Levene检验

Sig.

标准误

(双侧)

F

Sig.

不良学习

242

2.773

0.485

0.031

0.249

0.618

-2.998

0.003…

习惯

174

2.919

0.497

0.037

不良生活

242

3.298

0.349

0.022

0.202

0.653

-3.907

0.000

习惯

174

3.435

0.361

0.027

注:*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1。下同。

表3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的性别差异检验

方差方程的

均值的

项目

性别

N

均值

标准差

Levene检验

Sig.

标准误

(双侧)

F

Sig.

242

2.981

0.652

0.041

0.077

0.781

-0.991

0.322

学校因素

174

3.045

0.659

0.049

242

3.014

0.698

0.044

0.007

0.932

-0.544

0.587

家庭因素

174

3.051

0.675

0.051

242

2.566

0.645

0.041

0.002

0.969

-0.453

0.651

社会因素

174

2.594

0.625

0.047

4

续上表

方差方程的

均值的

Sig.

项目

性别

均值

标准差

Levene检验

标准误

(双侧)

F

Sig.

学生自身

242

2.526

0.629

0.040

0.749

0.387

-2.949

0.003

因素

174

2.709

0.615

0.046

242

2.772

0.382

0.024

0.3400.560

-2.101

0.036

成因分析

174

2.850

0.366

0.027

表4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年级差异检验

方差方程的

均值的

项目

年级

均值

标准差

Levene检验

Sig.

标准误

(双侧)

F

Sig.

不良学习

五年级

253

2.772

0.486

0.030

1.058

0.304

-3.243

0.001“

习惯

六年级

163

2.931

0.494

0.038

不良生活

五年级

253

3.342

0.366

0.023

0.111

0.739

-0.931

0.352

习惯

六年级

163

3.376

0.351

0.027

表5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的年级差异检验

方差方程的

均值的

Levene检验

Sig.

项目

性别

N

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

(双侧)

F

Sig.

五年级

253

2.970

0.654

0.041

0.191

0.662

-1.478

0.140

学校因素

六年级

163

3.067

0.653

0.051

五年级

253

3.029

0.728

0.045

7.869

0.005

-0.015

0.988

家庭因素

六年级

163

3.030

0.625

0.048

五年级

253

2.606

0.631

0.039

0.200

0.655

1.142

0.254

社会因素

六年级

163

2.533

0.643

0.050

学生自身

五年级

253

2.569

0.620

0.039

0.330

0.566

-1.381

0.168

因素

六年级

163

2.656

0.642

0.050

五年级

253

2.794

0.389

0.024

1.5100.220

-0.742

0.458

成因分析

六年级

163

2.822

0.356

0.027

5

迈向现代教育

表6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检验

方差方程的

是否

均值的

Sig.

项目

标准差

Levene检验

独生

均值

标准误

(双侧)

F

Sig.

不良学习

独生

216

2.834

0.497

0.033

0.001

0.973

-0.018

0.985

习惯

非独生

200

2.835

0.493

0.034

不良生活

独生

216

3.273

0.349

0.023

0.011

0.917

-4.998

0.000

习惯

非独生

200

3.445

0.351

0.024

表7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检验

方差方程的

是否

均值的

项目

均值

标准差

Levene检验

Sig.

独生

标准误

(双侧)

F

Sig.

独生

216

2.983

0.674

0.045

0.190

0.663

-0.796

0.427

学校因素

非独生

200

3.035

0.635

0.044

独生

216

3.076

0.708

0.048

3.481

0.063

1.428

0.154

家庭因素

非独生

200

2.980

0.664

0.047

独生

216

2.571

0.638

0.043

0.113

0.736

-0.212

0.832

社会因素

非独生

200

2.585

0.636

0.044

学生自身

独生

216

2.611

0.649

0.044

1.6170.204

0.260

0.795

因素

非独生

200

2.595

0.608

0.043

独生

216

2.811

0.389

0.026

2.395

0.122

0.324

0.746

成因分析

非独生

200

2.799

0.363

0.025

为了检验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这四种因素对于小学生

不良行为习惯影响的差异,笔者运用了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卡方检验。

皮尔逊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四种因素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00(见表8)。

表8卡方检验

df

渐进Sig.(双侧)

Pearson卡方

245.532

9

0.000

似然比

252.393

9

0.000

线性和线性组合

133.971

1

0.000

有效案例中的N

3330

为进一步了解在城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几个成因中,哪个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更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