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导论》汤其群,孙向晨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15 18:31:13  36 epub epub 主编

图书名称:《医学人文导论》

【作 者】汤其群,孙向晨主编
【页 数】 269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20.04
【ISBN号】978-7-309-14805-3
【价 格】68.00
【分 类】医学-人文科学-医学院校-教材
【参考文献】 汤其群,孙向晨主编. 医学人文导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医学人文导论》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4个部分,共21个章节。第一部分介绍医学史;第二部分介绍医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第三部分介绍医学伦理学;第四部分介绍医事法学。对医学发展的脉络及现况进行系统和完整的介绍,阐释医学与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的互动关系,从理性的纬度对医学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道德冲击进行反思,使读者(医学生)对今后即将从事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医学人文导论》内容试读

第一篇医学史

第一章古典医学时期

第二章中世纪医学

第三章医学科学与医学革命

第四章疾病、公共卫生与国家保健政策第五章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征与问题第六章中国近现代医学体系的建立

医学人文导论

004

二、古埃及医学

记录埃及医学的纸草文是以尼罗河岸一种植物茎片为载体而缮写的文字。目前,已发现并被翻译出来的有:《史密斯纸草文》(E.Smith Surgical Papyrus)

部以病

案形式,又以人体顺序描述的医学文献,撰写方式有特色,“标题”“检查”“诊断”“治疗”和“备注”都有详细记载,类似今日的临床诊疗手册;《埃伯斯纸草文》(G.Ebers Medical

Papyrus)

部最古老的医学著作之一,文中记录了约250种疾病、700余种药物和

877个方剂;《康氏纸草文》(Kahun Medical Papyrus)一关于妇科、儿科与兽医的医学著作。此外,还有《赫尔斯特医学纸草文》(Hearst Medical Papyrus)、《伦敦医学纸草文》(London Medical Papyrus)以及《柏林医学纸草文》(Berlin Medical Papyrus)。这些纸草文为我们展示了古代埃及人的卫生状况和医学技术。

生活在尼罗河边的埃及人,将气象、河水的变化与人体现象联系起来观察,形成了灵气与血液主导的原始体液病理观念。认为人体由固体的土和液体的水组成,体温是火,呼吸是气。古埃及人相信呼吸决定人的生死,来自空气中的灵气赋予人以活力,红色的血液是生命的象征与希望,古埃及人认为当灵气与血液失去平衡时人体就会生病。古埃及人敬重死亡,为每个人(尤其是国王)的来世做好物质准备,由专门的祭司设计宗教仪式和技术来保管尸体,经特殊处理的尸体被称为木乃伊。目前,这些木乃伊大多收藏在英、美等国的国家博物馆内。病理学家可以从这些木乃伊身体上了解古埃及人的体质及疾病,目前已从中发现了天花、冠心病、血吸虫病、风湿性关节炎、脊椎结核、软骨病、胸膜炎、膀胱结石等疾病,也从中见识到了古代医师外科切割和缝合术。

古埃及的教育与文化对地中海地区的文化发生发展影响很大,希腊人、犹太人、波斯人都曾来埃及学习受业,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也曾到埃及游学。

三、古印度医学

印度传统医学体系又称阿输吠陀(Ayurveda)。在梵文中,“阿输吠陀”源于“ayus”(生命)与“veda”(知识)的组合,其基本含义是“生命之学”一有关生命的知识,或是基于这种知识而形成的生活指导法则。生命吠陀是印度古典医学的主流体系。印度古代医学的2部经典著作一《阔罗迦集》(Caraka Samhita,公元前2世纪)和《妙闻集》(Susruta-samhita)就是阐释“阿输吠陀”所蕴含的知识和思想。这2部著作成型于印度思想的摇篮期,由不同时代的医师思想汇集而成,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改编完成。《阇罗迦集》产生于西北印度,而《妙闻集》形成于中东部。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妙闻集》是

一部以外科学治疗为主的著作,而《阇罗迦集》除外科学相关的知识,还涉及医学的其他知识。2部著作依据不同的地区对土地、水有不同的论述,药物亦有所不同,但在基本医学理论方面没有特别的差别。阿输吠陀医学有三大医圣:周罗迦、妙闻和波拜他(Vagbhat a),波拜他著有《八支心要方本集》(Astanga-Irdaya-Samhita),该著作的特征在于将《阔罗迦集》和《妙闻集》两者的医学思想折衷归一,因此在内容上与2部书多有

第一章古典医学时期

005

相通。

阿输吠陀分为“八术”,既是生命吠陀医术的分类,也是其医术的代表符号。“八术”的梵文复数形式为“astangani'”(直译为“八支”)。《妙闻集》开篇对此有详细说明:依次为论诸疮(salya-tantra)、论针刺首疾(salakya-tantra)、论身患(kaya-cikitsita)、论鬼瘴(bhuta-vidya)、童子方(kaumara-bhrtya)、论恶揭陀药(agada-tantra)、长年方(rasayanatantra)、论足身力方(vajikarana-tantra)。其他几部所论“八术”与《妙闻集》只在次序上略有差异。印度的“八术”早在东晋时期就已通过佛经翻译传入中国,唐代高僧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称之为“八医”。

《妙闻集》全书6卷,总计186章,是阿输吠陀的基础文献之一,为印度阿输吠陀教育的正统教科书。《妙闻集》中记载了阿输吠陀起源、行医资格、外科手术法等多种内容。《妙闻集》是印度外科学的代表,记录印度外科学八法(切除、切开、乱刺、穿刺、拔除、刺络、缝合、包扎),介绍了鼻成形术、白内障摘除术、疝气手术等多种外科手术,以及“疾病的说明”。

根据《妙闻集》记录,印度医学由“人、病、药、医与时”4个部分组成。“人,成于五元素之结合,是由肢体(头、胴、四肢)及体部(额、鼻、颐、指、耳等)、皮、肉、脉、腱、韧带、神经等的集合而构成之物。其次病,是指因体风素、胆汗素、粘液素、血液之某一,或二三,或全部之不调而引起的所有病性现象。其次药,论药物性质,味、效能及消化。医疗,论截除、切开等外科性手术及油脂药涂擦法;又时,论所有治疗的时季也。”疾病之根源归终还是回归到“风”“胆汁”和“痰”的不平衡与变化。这3种体液又被称为“三毒”(threepoisions)或者“三病”,造成7种疾病,即风性、胆汁性、痰性、风与胆汁和合性、风与痰和合性、痰与胆汁和合性、三液聚合性。

印度对医师施行外科手术也有明确规定,分为术前准备、疗法选择与术后护理。有8种外科手术法:切除、切开、乱刺、穿刺、拔除、刺络、缝合、包扎。印度最常采用的外科治疗方法是烧灼法和“水蛭吸法”。印度外科医师在穿耳、接鼻、补唇、眼科手术治疗等方面手法精湛。

由印度内科医学奠基人阔罗迦所著的《阇罗迦集》是阿输吠陀经典内科学的代表作,记载了1000余种药物,并提出营养、睡眠和节食是保健的三大要素。强调医师治病不能为已、不能利欲,应为人谋福利的医学伦理精神。

诞生于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所创造的传统医药文化,对东方国家尤其是南亚各国的医学,包括中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中国学者对印度的医学与历史了解得并不多,仍然缺乏专门的研究。

四、中国古代医学

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医学信息是刻在甲骨文上的疾病认识和人体结构资料,就目前阅读出的甲骨文上所载疾病名称就有20余种,如疾首、疾目。与东方其他文明国家相同,中国上古时期医学中也有神话、志怪,比如神农尝百草,《山海经》中也记载了各种医药和巫医疗法。中国医学的基本框架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世纪)已见雏形,至公元

医学人文导论

006

2世纪前后成型。

《周易》中的阴阳、八卦理论对中医学理论形成影响深远,《周易》中还涉及疾病治疗整体观念和医药卫生保健知识。春秋名医医和提出“阴、阳、风、雨、晦、明”的“六气”病因论。周代宫廷医师已有专业区分,分别是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还建立了一整套医政组织和医疗考核制度。

诞生于战国和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以对话形式阐述了战国前中国医学家和哲学家关于生命、身体构造和疾病的认识,以及治疗的原则与方法。全书由《灵枢》与《素问》两部分组成,涉及阴阳五行的整体观、经络学、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等。相传秦越人撰写的《难经》包括脉诊、脏腑、阴阳、五行、病证、营卫、证候、诊断、针灸和治疗。其诊断方法和针灸技术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公元1世纪前后面世的《神农本草经》,收录了植物、动物和矿物药共计365种,确立了中国药物学分类法,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提出“君臣佐使、七情合和”的原则,明确了性味产地、真伪鉴别、各种剂型、服用宜忌、服用剂量和服用时辰。《神农本草经》集东汉前药物学术经验之大成,被后世誉为“本草经典”,对后世历代本草学和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辨证论治的医疗思想出现在先秦,历经无数医家实践与努力,至汉代,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形成理法方药齐备、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体系,建立辨证论治的基本规范,确立四诊、八纲、脏腑、经络、三因、八法等辨证理论。

在世界医药发展史上,唯有中国医药文化历经千余年的变迁与重构,从上古延续至今。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医疗方法和医学伦理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继续维护着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中国医学文化史应当是一部大写特写的史书,不是本篇可能论述完成的。

【第二节希腊的自然哲学观与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

公元前5一前4世纪,被认为是古典希腊时期,也是古典医学的成型时期。相传在希腊阿波罗神庙上有3句箴言,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认识你自己”(Y@0,oEaUπ6v)。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哲学家将他们的关注点从物质世界转移到人和有关人的各种问题上,由哲学层面转向探究生命的构成,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古希腊医神

古希腊的文明和历史始于神话,古希腊医学亦是如此。神话中的诸多神具有致病或医病能力,最早的医神是阿波罗,之后被他儿子阿斯克勒庇俄斯所取代,阿斯克勒庇俄斯家族掌管着希腊众神的健康卫生,“现代卫生”一词便是来自他女儿海吉雅(Hygieia)之名,在希腊神话中她就是健康女神。他的另一个女儿帕那刻亚(Panacea)则是治愈女神。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