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大全》孟爱华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14 10:26:18  50 编著 编著 图书

图书名称:《瑜伽大全》

【作 者】孟爱华编著
【页 数】 591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16.07
【ISBN号】978-7-5152-1053-7
【价 格】78.00
【分 类】瑜伽-基本知识
【参考文献】 孟爱华编著. 瑜伽大全.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6.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瑜伽大全》内容提要:

《瑜伽大全》是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瑜伽、练习瑜伽,进入一个完美的瑜伽世界,并真正爱上瑜伽。它汲取了国内外瑜伽研究的精华,涵盖了瑜伽的方方面面,从瑜伽的历史到现在的分支流派,从最重要的瑜伽传承者到瑜伽的体位法、呼吸法和冥想法,再到瑜伽的生理、心理功效及瑜伽治病的原理,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各个层次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瑜伽百科全书。本书详细讲授了如何一步一步学习瑜伽理论和练习技法,作者详尽细致地描写瑜伽所涵概的所有内容,专业、全面、深入、实用,是瑜伽练习者的完全指导手册,即使是那些没有接触过瑜伽、对瑜伽一无所知的人都能够通过此书很好的理解瑜伽、感悟瑜伽对身体、心灵、精神巨大益处。

《瑜伽大全》内容试读

第一篇

瑜伽

瑜伽大全

简介

什么是瑜伽

瑜伽是一门现实哲学,而不是宗教信仰,不需要练习者对某个特定的信念理论体系忠贞不贰。“瑜伽”(yog)这个词来自梵语“yug”,意思是加人、连接或结合。这是一种传统的印度哲学,以身心结合获取健康和幸福意识(古代印度人相信天人合一,他们将瑜伽修炼方法融入日常生活,奉行不渝)。这种肉体与心灵的紧密联系和高度统一,与个人意识的关系更为密切。

练习瑜伽时,身体、动作、思想和呼吸相互联系,能产生一种平衡、放松、和谐的感觉。练习者利用自己的身体来净化思想。

通过这种彻底的身心训练,肉体和灵魂的每▲有规律地练习瑜伽能够使身心各方面都获

一个细胞都会被唤醒。

益—增强体质补充体能,平和心态.焕发活力。

肢体姿势的练习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增

强肌肉力量,提高柔韧性。姿势中的各种动作能使血液达到饱和状态,并流遍身体最细微的部分,使之获得充分的营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瑜伽还可以

使人集中注意力,镇定心灵,并产生平衡、宁静、满足的感觉。

瑜伽和其他体育运动的不同之处在于,瑜伽既有生理的因素,又有心理的因素,而肢体拉伸仅仅是外部的。瑜伽姿势不仅能锻炼肌肉,提高身体的感知力和柔韧性,还能生成内在意识,稳定心态。般的体育运动只强调外部动作的准确性,而瑜伽在关注准确性的同时,更呼唤深层次的感知,以带来身心的全面平衡。

由于对细节的关注,瑜伽对身

▲初次练习具有挑战性的动作时,最好有位经验丰富的教练心两方面同时提出了挑战,也使练在一旁协助。

2

第一篇瑜伽

习者得到了控制和规范生活各方面的锻炼机会。每天练习当然很好,但是人们往往更愿意改变计划来适应自己的可支配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早晨或晚上腾出一段时间,用来做瑜伽,使之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若能坚持,不仅能使身姿更挺拔,肢体更柔软,更能增强体质,使心智冷静平和。

如果你以前没有练过瑜伽,希望本篇的这些建议能成为教练指导的补充和辅助。不妨报个班来学习瑜伽,因为课堂学习既有趣,又能激发练习的热情,并保证每个姿势的准确性。

每个人都能从瑜伽中获益,包括老人、儿童,以及有各种小病痛及身心健康问题的人群。开始时,他们的身体比较僵硬,思想也很顽固,但是,他们会进步飞快,整个身心都呈现出一种平和安详的状态。

真诚、勤奋、理智而有意识地练习瑜伽体位法和调息法(pranayama,也叫呼吸控制法),能使生活更加明澈、静谧,也更具活力。本章介绍的姿势和动作对初学者和经验丰富的练习者都适用,应该竭尽所能,勤加练习。时间可以从每周1小时到每天数小时不等,只要坚持练习,你将在踏上觉悟之路的同时,体会到瑜伽带来的无限乐趣和极大幸福。

瑜伽的历史及哲学

瑜伽最早可湖源至史前,在古代密宗文明时期(存在于1万多年前,遍及印度和世界上的其他许多地区)缓慢发展。在古代密宗文明时期,印度圣哲(rishis)从自然中找到灵感和真理,认识到了生活在世俗中并摆脱尘世眷恋与负累以获得自由的技能。首先要意识到人类身心的局限性,然后要用各种方法来超越这些限制以让意识接近更高层的真实。这些方法与技巧通过上师(guu)一代代口耳相传,沿袭至今。

密宗(tantra)是密教的圣书,蕴涵两层意思:扩张(tan-oti)与解放(tra-yati)。密宗哲学视身体为通往内心圣堂的大门,相信通过身体和肉体等外在存在,可以实现内在的意识(Siva)的扩张,释放体内能量(Sakti)。

“瑜伽”一词最早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密教梵语圣歌和赞美诗中,之后在《吠陀经》中也有提及。这些经文最初为圣哲在深度瑜伽冥想状态时所悟,因此被奉为圣典。

关于瑜伽的更清晰的定义出现于之后的《奥义书》(Mandukya

Upanisad,该书名的字面意义为“坐在教义旁边”)中。《奥义书》共有108本真品,是《吠陀经》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吠檀多”(印度六大哲学体系之一)的基础。这些《奥义书》所传颂的精神教义各有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一致的,即揭示了灵魂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因此每个人都不是

3

瑜伽大全

孤独的:

自我乃终极现实

先于创世又是万物之源

但谁又能发现自我找到潜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自我

《卡塔奥义书》(Katha Upanisad)

对自我的认识并不能靠书本理论或主观臆断,‘只能通过内心的沉思和冥想悟得。《奥义书》最早介绍了阿斯汤加瑜伽的起源,但它更多的是给练习者以灵感而不是具体的指导,它包含着深奥的想象与启示,实用的同时处处体现了诗意美。

在瑜伽发展的这个时期(《奥义书》大约完成于公元前400年~公元前200年),修行方法都是靠上师亲授弟子口耳相传的。上师不同,教授的技巧和侧重面也不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圣哲帕檀迦利(Patanjali,也译作钵颠梨,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00年~公元100年)的《瑜伽经》(Yoga Sutra)问世才有

所改变。帕檀迦利结合《吠陀经》和《奥▲瑜伽修行者在恒河岸上练习冥想和瑜伽,在恒河圣义书》,把流传下来的瑜伽修行法系统的河流。

洁的河水中沐浴洁净。印度教徒认为恒河是印度最神圣

归类,汇编成书日《瑜伽经》,其内容

全面,富含哲理,被公认为瑜伽方面最重要的论著之一,也为我们如今的瑜伽提供了最根本的思想基础。在该书中,帕檀迦利为有志于修行瑜伽的人介绍了瑜伽的八支分法结构(梵语“astanga”中的“asta”意为“八”,“anga”意为“分支”),他认为,按照这8个步骤连贯练习,修行者就能获得思想的解放和顿悟。

阿斯汤加喻伽八支分法

1,五持戒(The five yamas)(道德和伦理的自制)

不杀生(Ahimsa):非暴力,不伤害任何生灵。真正的非暴力是一种心境,

一种充满同情的生活态度。

不妄语(Satya):指心灵、言语和行动的诚实,被视为道德的最高法则。

第一篇瑜伽

不偷盗(Asteya):不偷窃,摆脱占有欲与忌妒心。不纵欲(Brahmacharya):节欲,万事有节制

不贪婪(Aparigraha):戒贪欲,勿囤积钱财,简单生活,慷慨大方。

2.五遵行(The five niyamas)(修炼内心的诚实、正直)洁净(Saucha):身、心、灵、环境的纯洁和洁净。

知足(Santosha):培养内心的快乐,不依靠他人寻求快乐。

苦行(Tapas):朝着内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努力,就能洞察一切。伟大的瑜伽行者艾扬格大师就曾说过:“缺乏苦行的生活好似无爱的心灵。”

自省(Svadhyaya):不仅要有对知识的学习,更要有对自我的学习,不断深化对自我本质的认识。

敬神(Isvara-pranidhana):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神。

3.体位法(Asana)(姿势】

“Asana”意为“体位”、“姿势”即经数千年演化而来的身体姿势艺术。练习体位法不仅可以通过加速体内能量流动来塑造体形,还能平定心灵的浮躁,恢复身心健康与活力。同时,练习体位法还反映了我们生活中的趋向、优缺点和动作。

4.呼吸法(Pranayama)(呼吸调节,也作调息法)】

“普拉纳”(Prana)指的是呼吸中的生命能量,因此也可称为“生命之气”。“亚玛”(Ayama)在梵语中意为“扩展”、“延伸”,因此,

“pranayama”就是指通过对呼吸的▲以"莲花坐坐好.双手呈“手指契合法,这是练

习冥想的较舒适的传统姿势,能够使心神集中。头脑平静。

调控来扩张生命能量。在梵语中,呼

吸的自然声音“soh一hum”有“我啊…超越了身心的束缚”之意,每呼吸

一次,体内回响起曼特拉(mantra,梵咒)的共鸣,因此在瑜伽修行中,静听自己的呼吸就能体会到这种静默的神恩。

5.制感法(Pratyahara)(感官收敛)

古经文认为,整个宇宙存在于人体内,因此快乐之源也蕴藏于每个人内心。把感官从外在刺激撤回内心,我们就能得到内心的自足,而非依靠外在感官刺激和物质占有来满足我们永难满足的欲望。通过一些姿势(如龟式)练习来引导的自省和制感法也可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我,接受自我。

6.执持法(Dharana)(精神集中)

执持法或者说专注法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完全专注于与身体活动相协调一

瑜伽大全

致的呼吸气流上,或把注意力集中在蜡烛火苗上,凝视着火苗的摇曳,感受其微光。不管哪种形式,目标都一样,即增强心智,聚集精神能量,为进入冥想境界做准备。

7.入定法(Dhyana)(静坐冥想)

通过单向的心神流动(ekatanata)或集中注意力,一定时间后自然会开始进入冥想状态。冥想是

一种超越了时间、空间、各种条件和限制的绝对状态,可以扩张我们的个体意识核心,与无限的宇宙意识联系起来。古代圣哲把冥想描述为与自然的结合,同时认为无限的宇宙是生命与死亡的本质的一

▲在开始练习瑜伽之前应先诵曼特拉。图中

是练习山式的传统姿势,双手合十成合十礼,部分。掌心相对,如做析祷

8.三摩地(Samadhi)(开悟,独一的极乐状态)

三摩地是瑜伽的终极境界,前7个分支在这里达到了顶峰。这个阶段超越了冥想本身:它超越了开始与结束,超越了时间;这是一种完全的解放与极乐状态,无所求,无所欲,因为自我将一切都融合在一起了。

真正的阿斯汤加瑜伽修行需要努力把上述八大分支结合到一起:既要有身体部分的练习,即体位法和呼吸法,又要做到其他几个部分如五持戒、

五遵行、制感法等。瑜伽大师斯瑞·克·帕塔比·乔伊斯(SriK,Pattabhi

J0is)就曾描述说,瑜伽是99%的练习加上1%的理论。这里的练习包括八大分支,不仅仅是姿势练习。

斯瑞·特·克瑞斯那玛查雅(SriT.Krishnamacharya),斯瑞·克·帕塔比·乔伊斯与《瑜伽合集》(The Yoga Korunta)

20世纪30年代初,我们这个时代最受尊敬的两位瑜伽上师在加尔各答国家图书馆的一个僻静角落发现了一份失传已久的古老手稿。该手稿为梵语所写,记载在树叶上,虽然距今有1000~1500年的历史了,但是依然完好无缺。在上师克瑞斯那玛查雅的指点下,帕塔比·乔伊斯协助考订日期、校对整理,破解了这份手稿,于是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知道的《瑜伽合集》。

《瑜伽合集》为上师瓦玛塔(Vamana Rishi)所著,他以自己的亲身练习为基础,首次系统介绍了哈他瑜

伽(Hatha y0ga)。该手稿由几百个诗节组成,提▲读图为谕伽上师帕塔比,乔伊斯和他

的孙子沙拉夫于2001年在印度迈索尔所

倡通过呼吸的方法将帕檀迦利《瑜伽经》中的八个分拍。他们身后是瑜伽弟子自我修行的屋

子,在这里弟子们根据呼吸的节奏进行

支结合起来。书中详细记录了每个姿势中呼吸与动作各个姿势的练习,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