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金振邦,胡蜀鸰,刘玉峰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12 11:23:39  33 文学欣赏

图书名称:《文学欣赏》

【作 者】金振邦,胡蜀鸰,刘玉峰主编
【丛书名】“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页 数】 228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07
【ISBN号】978-7-5602-9735-4
【价 格】33.00
【分 类】文学欣赏-职业教育-教材-文学欣赏
【参考文献】 金振邦,胡蜀鸰,刘玉峰主编. 文学欣赏.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文学欣赏》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包括:诗词欣赏、散文欣赏、小说欣赏、戏剧欣赏和网络文学欣赏五章,每章附有学习任务与目标。

《文学欣赏》内容试读

导论

[学习任务与目标]

一、了解文学欣赏的基本功能

欣赏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文学欣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欣赏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欣赏实践。学生应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特别要珍视独特的自我感受、体验和理解。

文学欣赏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学生应关注自己情感的丰富和发展,接受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文学的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的创作和欣赏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技的创造发明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需要美,要坚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

二、抓住文学欣赏的重点要领

文学欣赏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文学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不同教育学段可能有所侧重,但它们有着各自的任务,绝不能机械地割裂开来。

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学欣赏兴趣,扩大欣赏视野,增加欣赏数量,提倡少做应试题,多读好作品。不仅要好读书、读好书,还要读整本经典的优秀作品。鼓励根据自身的审美趣味,自主选择文学欣赏对象。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欣赏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文学欣赏,利用欣赏期待、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欣赏质量和水平。

三、掌握文学欣赏的主要理论

1.文学欣赏首先是一种文化传承。要认识到任何一个文学欣赏者,实际上都是文化传播者,是文化传承的一个媒介和环节。

2。文学欣赏需要读者来参与。没有读者的接受,文学作品将无法存在,其价值将大打折扣。

3.文学欣赏的方法常常与作品体裁息息相关。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其欣赏的方法和路径也完全不同。

4.文学欣赏存在着多种角度和维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的潜在价值是无限的,永远不会穷尽。

·1…

WENXUE XINSHANG

文学欣赏

5.文学欣赏的水平和深度是一个变量,常常取决于欣赏者的多元文化素养。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内心世界丰富,欣赏才有深度。

四、课程学习目标

1.学会欣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优秀作品,品味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在欣赏过程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感受文学艺术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在欣赏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强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善于领悟。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根据自己的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当代优秀读物,与作品展开对话。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内容,理解其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充分调动个体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具有积极的欣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努力领悟作品中蕴含的人生价值、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借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养成对语言、文学这种文化现象独立思考、探究质疑的习惯,提升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要善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互动中加深感悟,共同提高。

3.探索创新。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注意观察中外语言文学的文化现象,学习从习见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增强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和认识质量。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欣赏,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获取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学习用现代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得出自己全新的看法。在执着的探索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既尊重作品,又勇于提出个人见解。对未知世界永远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标新立异,探索新领域,尝试新方法,追求思维和表达创新。

第一节。文学欣赏的文化传承

文化是一种“物理场”,充斥于人类所有的生存空间。文化是超越个体的,只有被社会的某个群体所共享的行为、价值等,才能成为文化。仅属于个体的行为、习惯,则不属于文化。任何一个文化的发展,其外在有形事物的创造都与其内在心灵世界的开拓相呼应。文学艺术就是人类思想精神、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的具体体现。我们在欣赏

一个文学作品时,应该领略蕴含在这些作品之中的审美情操和文化内涵。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都与一定民族文化的审美取向相联系。只有深刻地理解了艺术作品深层的审美意向,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文学的艺术手法,包括表达技巧、章法结构等,不同文化也独具色彩。朱光潜就曾概括过中西诗歌的差异:“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

WENXUE XINSHANG

以简隽胜。)在小说上,传统中国小说一般故事性强,情节发展注重有头有尾、上下衔接,人物讲究来去清楚,线索明了。·人物刻画往往粗线条勾勒,着墨不多而形象突出;景物描写朴实、精练,但意境丰富。而外国小说则注重多线索并进和复杂的矛盾纠葛,常用工笔描写人物,刻画细致人微;景物描绘,笔墨也比较细腻、渲染。此外,中国古典小说常常通过人物行动和对话来表现人物身份、性格及精神面貌,外国小说则多用叙述和心理描写来加以表现。另外,中国古典戏曲是线状结构,线索明白单一,不存暗线,真实感淡薄,追求某种含蓄性。而欧洲传统戏剧情节集合在一个场面中,互相挂钩排列,形成网状结构,强调舞台的逼真感,符合现实生活的时空逻辑。中西不同的文学手法呈现一种交融互补结构,随着文化的融合,这种差异正在日益缩小。

我们教材中推荐的欣赏篇目,都凝聚着优秀的文化内涵。如蔡金才《父亲的歌声》,传递出一种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都洋滋着人生乐观的精神。黑可可《凯瑟林杜大小姐》,主要人物的高度自信、对工作的执着精神、享受当下人生快乐的性格,力透纸背。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作者对逆境和负面事物的辩证认识,那种乐观开朗的态度,令人叹服。柯莱瑞家人《致卢刚家人的信》,展示出那种对人,哪怕是仇敌的无比宽容的心胸。干宝《古巢老姥》和星新一《天罚》,让我们体悟到作品中那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理,引导人们去扬善惩恶。冰心《笑》充满着人间无所不在的至爱情怀和博爱精神。王实甫《西厢记》则显示了年轻人对爱情自由追求的价值取向。贾平凹《猎手》,表达了物种的丰富性是人类生存重要前提的科学观念,我们肆无忌惮地猎杀动物,实际上是在灭绝人类自己。微情书百字令,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冷静思索。可以说,每一篇推荐作品都值得我们去体味其中普世性的文化价值。

文学欣赏是人类接受前人文化的最基本手段之一。这里所说的文化传统,不仅包括中国的,也囊括世界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精神。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人生的主要学习阶段,常常会通过阅读欣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来接受前人创造的文化遗产人们通过文学欣赏源源不断地给自己增加思想的源泉和能量,使自己充满生命的活力;观念不断得到更新和提升,思想不断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就像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所说,文学作品中所携带的文化传统精神,只有在你欣赏的过程中,手电照到了房间里你感兴趣的部分,它才能够得到传承。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对各种文学精品的解读和欣赏,他的手电没有关注的目标,那么文化精神就会在他那里中断,他的思想和观念就会失去活力。

第二节文学欣赏的读者接受

文学欣赏允许读者个性化的接受和多元化的欣赏。萨特指出:“精神产品这个既是具体的又是想象出来的对象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之下才能出现。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幻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康士坦茨大学的五位教授,姚斯和伊索尔是学派的创始人。美国斯坦利·费什主张“充分重视读

·3·:

WENXUE XINSHANG

文学欣赏

者积极的中介作用,因而着重研究话语的‘心理效果’的分析方法的解释能力”[)。他认为意义的理解是欣赏的结果,文学文本中的句子不提供作品的客观意义,文本的意义是读者欣赏作品的经验和反应。美国乔纳森·卡勒则侧重于读者欣赏的潜在能力。他认为:“文学作品具有结构和意义,其原因在于人们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来阅读它,在于这种可能的特性,隐藏在对象自身之中,被运用于阅读活动中的叙述原则所现实化了.”幻

一、以读者为中心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读者及其具体化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作品意义的源泉,而未定性文本只不过是承载意义的载体。读者不仅仅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是作家,因为批评、鉴赏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和再生产。文学文本绝不可能只存在一种意义,其真正的价值在于读者所作出的种种不同解释。作品的真正生命在于永无止境的读者的解读之中。正如姚斯所说:“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是在这过程中得以确定,它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过程中得以证实,”[们25-8当然,读者解读也不能完全离开文本、超越文本。德国伊索尔在《阅读过程的现象学研究》中认为:“我们只能想见文本中没有的东西;文本写出的东西给我们以知识,但只有没有写出的部分才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分,没有文本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们8作品就像一个“内核”,指示着读者。要发现文本的审美特征,读者就必须遵循文本构成过程的审美感觉、形式特征等规律来逐步完成。

二、文本的召唤结构

它指作品具有一种能够召唤读者来进行阅读的结构机制。或者换句话说就是,作品内在的结构对欣赏者如何解读和理解的一种暗示。这种暗示默默地引导着欣赏者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英伽登认为,作品充满了未定点和空白图式结构,其中作品的未定点需要读者去确定,空白图式结构需要读者去填补。伊索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未定点和空白本身就是一种能够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并认为,文本中空白图式的连接存在着非连续性,或者叫空缺,它常常需要读者丰富而具体的想象去进行衔接和连续化。文本的召唤结构绝不是外在于文本的东西,而是文本自身的一种结构特征。

三、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

任何一个文本都存在着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性。美国霍拉勃认为,根据现象学的理论,一部文学作品中的对象必须保持某种程度的未定性,因为它们是意义方面的意向性的投射。文本中不可能使用尽可能多的细节来填补所有的“间隙”和“空白”。但是,无论多少细节或暗示都无法消除未定点。在理论上,每一部文学作品,每一个表现的客体或方面,都包含着无数的未定之处。因此,读者最重要的活动就在于排除或填补未定点、空白或文本中的图式化环节。这个过程称之为“具体化”。任何的具体化都同读者

。4·

WENXUE XINSHANG

的个人经验、心境和其他偶然因素相联系,'是一种读者个体的独特介人,因此必然纷繁多样、各呈异趣,绝不会存在相同的具体化,即使它们是同一读者具体化的产物。作品的意义绝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从阅读的具体化过程中产生的。]15

四、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常常由两极组合而成:一极是具有未定性的文学文本,一极是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这两极的合璧才是文学作品的完整价值。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充满空白的图式结构。如果离开了读者的介人,它无法产生独立的意义。文本的意义产生,只有靠读者阅读的具体化才能实现。有人认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空筐,它需要读者往里充填意义和内容。文本本身的价值和视域是有限的,而读者的具体化结果和充填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则是无限的,读者的视域也可以说是永无止境。我们可以说离开了读者,任何文本都无法存在,只是一个未完成的文学作品。甚至还可以说,延续不断的读者所创造的价值,要远远超过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因此,在接受美学看来,读者对文本的具体化也是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就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是文学作品实现其价值的必要过程。

第三节文学欣赏的体裁视野

作品欣赏因体裁而异,因为不同类型的体裁其主题呈现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可表现为一种思想,有的可体现为一个概念或某种观点、主张,有的显示为某种直觉、情感,有的却表现为一种形象。另外,文本结构、语言题材也会因体裁表达方式的影响而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欣赏作品时,就应根据不同的体裁来运用相应的方法。正如英国的特伦斯·霍克斯所说:“事实上,正如乔纳森·卡勒指出的那样,体裁的概念提供了‘指导读者同文本遭遇时的标准或期望’。写在书籍封面上的‘小说’、‘诗歌’、‘悲剧’这些标明体裁的词,把我们对它的阅读‘纳人规划’,减少了它的复杂性,或确切地说,它以可知的形式,使我们严格地按照它的原意来‘阅读’,赋予它以语境和框架,允许整齐划一和错综复杂的现象出现。”[6们姚斯在《走向接受美学》中也写道:“读者可期待的视野是由传统或以前掌握的作品构成的,由一种特殊的态度构成的。这种态度接受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调节,并消解在新作品中。[10可见体裁观念对解读欣赏的先导作用。

只有先确定了作品体裁性质,才能根据它的基本规格来判作品的高下、优劣,否则文艺批评就会失去体裁规格这根准绳。苏联的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所说:“我们越是充分地在体裁方面评定一部作品,就越是具体地把握它的许多重要特点,这些特点正是由作者为它所选择的各种体裁的交点所决定的。[刀刘勰《文心雕龙》的上半部专论文体,下半部才论及文学创作和批评,体例上的这种安排是富有深意的。可见,要进行文学欣赏和批评,必须首先了解文学体裁理论知识,刘勰就是具有丰富体裁知识的文

·5·

WENXUE XINSHANG

文学欣

学欣赏和批评者。一个文学批评家,只有通贯古今各体,并对所评论对象的体裁规格、要求熟烂于心,才能在对比中恰如其分地评价他人的作品。

比如张晓凤《高处何所有一赠给毕业同学》这篇散文,如果不能精确地进行文体定位,就很难进行解读与欣赏,也就无法理解文中三个年轻人去攀登山峰的内在文化含义。此文确切地说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散文诗。这种文体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1.虚构性。就是说,作品中老酋长及三个登山的年轻人完全是一种艺术的虚构和创造,并非现实中的真实人物。作者是要通过讲故事来给毕业同学传递一种文化理念。

2.象征性。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象征故事。三个年轻人的经历,就是象征着做学问的三个境界。第一个年轻人的所见所闻,象征做学问的第一境界。繁花、流泉、鸟鸣,是每一个做学问的人首先要接触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它可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第二个年轻人的所见所闻,象征做学问的第二境界。“高大肃穆的松树林”,象征着

一个学科中比较权威的学者和著述。一个学生只有经过了一定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以后,才有能力判断出一个学科中的佼佼者和学术巅峰。山上“秃鹰盘旋”,常常意味着山峰险峻。这里象征着学术领域中难于攀登的空间和课题,它充满着未知和莫测,探索的风险和坎坷。第三个年轻人的所见所闻,象征做学问的最高境界。一个学术探索者,一旦踏人了无人涉足的新领域,他常常会感到孤单和无助,有时甚至连对话者都没有,只能自己孤单地披荆斩棘。在这个时候,与需要探索的巨大未知领域相比,一个个体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和有限。

3.哲理性。作品渗透着耐人寻味的哲理内涵。作品中所谓“神圣的大山”,就是做学问的探索目标,而“最高的、最凌越的地方”,应是做探索学问的无人区、最高境界。

一个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和学者常常十分谨慎和谦虚,并不是一种有意的做作,而是因为只有他们才真正地知道学术领域的深浅和险阻。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才常常会夸夸其谈、自吹自擂。文末,“他遇到的是全身伤痕,是孤单的长途,以及愈来愈真切的渺小感”,就是对这一深层含义最确切的描述和点睛。

可见,古人所说的“定体然后可以言工拙”的观点,是我们解读、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借鉴。

第四节文学欣赏的角度维面

一、历史学

把文学当作一种形象的历史来欣赏。历史观点着眼于文学作品在纵向空间中的地位和价值,特别重视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文学就是一种艺术化的历史,它是世界和各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比起历史书籍来说,更加细致,更加形象,更加真实,能够更加深刻地再现历史的文化内涵。许多著名的文学理论家,都有过极为重要的论述。

·6·

WENXUE XINSHANG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