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欣赏丛书 世界著名交响乐欣赏》黎孟德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12 11:15:39  99 epub epub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图书名称:《中外音乐欣赏丛书 世界著名交响乐欣赏》

【作 者】黎孟德编
【丛书名】中外音乐欣赏丛书
【页 数】 246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16.01
【ISBN号】978-7-5439-6865-3
【分 类】交响乐-音乐欣赏-世界
【参考文献】 黎孟德编. 中外音乐欣赏丛书 世界著名交响乐欣赏.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6.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外音乐欣赏丛书 世界著名交响乐欣赏》内容提要:

交响曲是世界音乐宝库中最伟大、最典雅优美的瑰宝,也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音乐体裁。本书首先向读者介绍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教会大家怎样去欣赏交响乐。然后,精选了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到近代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著名作曲家的经典交响曲作品进行精彩而又简明的赏析,让读者通过阅读,再结合音乐会或唱片的聆听,能够进入交响音乐的殿堂。每一首乐曲,都作……

《中外音乐欣赏丛书 世界著名交响乐欣赏》内容试读

交响乐的发展史与流派

交响乐的发展史与流派

一说到交响乐,许多人就会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大家都知道交响乐是

一种非常高雅、非常美的艺术形式,但是,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欣赏,能够懂得的。就如同法国大餐和满汉全席一样,美则美矣,但不是一般的人能够享用的。其实这种认识是并不正确的。交响乐从一诞生开始,就并不是只在沙龙中供少数人欣赏的艺术,尤其是在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所有的艺术都向着世俗化和平民化的方向发展,音乐也不例外,无论多么高雅的音乐,它最终服务的对象都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许多人爱用“我没有音乐细胞”或者“我缺乏音乐常识”作为自己不能欣赏交响乐的理由。一句话,就是交响乐确实很美,但是我听不懂

《论语·雍也》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冉求的一次对话:“冉求曰:‘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冉求对孔子说:“我不是不喜欢你讲的那些道理,但是我的能力有限,做不到。”孔子批评他说:“给自己找借口说力不足的人,做事都会半途而废。现在你为自己画了一条不进步的线。”我们欣赏音乐,也不要事先给自己“画”一条“我听不懂”的线。

世上的人,像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这样的音乐天才很少,但完全没有音乐细胞的人更少。绝大多数人所缺少的是对音乐的学习和训练,只要稍加学习,是完全可以欣赏那些诸如交响乐一类的高雅艺术的。

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说:“交响乐具有最深刻的内容,它是音乐王国的统帅。”如果不去欣赏交响乐,实在是人生的一个巨大的损失。

要欣赏交响乐,应该学习一些什么基础的知识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交响乐的发展历史,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结构,了解交响乐所涉及的基本音乐常识,了解著名的交响乐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了解一些著名的交响曲。当然,

1

世界著名交响曲欣赏

最重要的还是要去听一听这些交响曲作品。

下面,我们就先介绍一下交响乐的发展历史。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虽然音乐的兴起几乎和人类的诞生一样悠久,虽然音乐从远古就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虽然乐器的出现和使用同样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响乐却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的。在此之前,器乐大多是作为歌唱和舞蹈的伴奏。

在古希腊时期,戏剧非常发达。由于古希腊人热爱和平,崇尚公民自由平等,精神生活富足,使得他们对酒神狄俄尼索斯崇拜不已。一年一度,人们都披着山羊毛皮,化妆成酒神的侍者萨提尔,吹起长笛,敲着羯鼓,饮酒、狂舞、高歌,用“山羊之歌”祭祀酒神。据说悲剧的原意就是“山羊之歌”。当时,已经出现了非常著名的三大悲剧作家一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利斯和欧里庇得斯。当时用作表演的圆形剧场非常巨大,能够容纳数万名观众观看表演。戏剧的表演中也有合唱和音乐伴奏。

公元146年,罗马吞并了古希腊,进入古罗马时期。罗马的统治者恺撒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音乐文化在这一时期也很繁荣。但是这一时期的音乐不再是净化精神的悲剧艺术,而是用来炫耀军威、鼓舞士气,以及为统治者唱赞歌。

公元476年,罗马的最后一位皇帝被日耳曼人废诎,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方(主要是欧洲)进入了中世纪。直到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历时千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国灭亡。英国驻波尔多的军队投降,法国收复除加莱以外的所有领土,百年战争结束。这一年,也被认为是中世纪结束。

中世纪的一千年,被后代的学者称为“黑暗的一千年”。欧洲出现了许多封建国家,国王是最高封建领主,其下有公爵、伯爵、主教等大封建主,再下是中小封建主,至此形成西欧完整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一时期,基督教广泛传播,教会势力强大。教会把音乐作为传播信仰的工具,使音乐成为礼拜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禁止人民群众的一切音乐活动。当时可以从事音乐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服务于教会和王公贵族的乐工,一种是流浪的民间艺人。这样的环境和制度,极大地扼杀了音乐(也包括其他许多艺术)的发展。

2

交响乐的发展史与流派

1430年至1600年,是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

资本主义的萌生和发展,形成了进步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一人文主义。人们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与普通人,而不再满足于神学虚构的为上帝服务的艺术诉求,人们力图摆脱宗教的禁欲主义的束缚,恢复古希腊的自由艺术精神,面向现实人生进行创作。在整个文化艺术领域,人们不仅在探索自由的人生精神,也在尝试着艺术形式的突破。比如以达·芬奇为代表的画家对光的研究和因此而产生的对条件色的认识。在音乐领域,中世纪后期出现的复调音乐被大量应用。

16世纪中叶,也就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交响乐队的萌芽。新的乐器大量出现,作曲家们开始创作由这些乐器,包括弦乐器、管乐器和键盘乐器组合表演的乐曲。但是,这种乐队的组合还非常简单,而且非常随意,乐队的组合不是固定的,往往是根据现有的演奏员组合起来的。但是,这种被称为“世俗乐队”的器乐组合,却得到作曲家的青睐,以蒙特威乐弟为代表的作曲家们尝试用新的手法进行创作,为后来的交响乐打下了基础。

1600年至1750年,是西方的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是17世纪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诞生于意大利的罗马,首先是在美术的领域,以其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的特征,区别于16世纪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庄重典雅相。以卡拉瓦乔、鲁本斯、普桑、委拉士贵兹等为代表的画家,抛弃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注重素描的特点,而更注视色彩、光影和透视等,并且更注重动态的描绘。这种更为艳丽的风格适合天主教宣传民众的需要,也更适合富豪的贵族奢侈生活的装点。

巴洛克风格不仅影响到美术,而且还影响到其他的艺术领域,如雕塑、建筑、服装、文学、音乐等。

这一时期,音乐开始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多声部复调音乐转向和声性主调音乐。在调性上,则打破了教会调式而采用了大小调式。

在音乐表现形式方面,巴洛克时期要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裁丰富得多。皇室以及贵族对音乐的需求,促使许多巴洛克音乐家开拓出很多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歌剧的兴起尤为重要。声乐领域的其他表现形式还有神剧、经文歌、清唱剧、受难曲和弥撒曲等。

这一时期,是管弦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意大利制琴名家阿马蒂和斯

3

世界著名交响曲欣赏

特拉迪瓦里等对提琴的改良,使提琴成为管弦乐队中的重要角色。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这样伟大的作曲家。虽然巴赫和亨德尔的贡献更多的是在后来的古典音乐时期。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曲发展很迅速,出现了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管弦乐组曲、各种舞曲、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赋格和奏鸣曲等诸多表现形式。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发展、演变,成为后来更为成熟的形式

17世纪末,阿·斯卡拉蒂确立了由“快一慢一快”三段体结构的歌剧序曲,这种结构被认为是近代交响乐的源头。

1750年至1820年,是西方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是17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被称为“古典主义”。而在音乐方面主要指的是1730至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维也纳古典乐派指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个乐派,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

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奏鸣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古典主义音乐承继着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巨匠,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乐团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

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基本确立了交响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的形式,并基本确立了主调音乐风格。他的另一个贡献,是基本确立了乐队的双管编制和近代配器法原则。

这种双管编制的乐队在莫扎特手里基本上完全成形。海顿和莫扎特都为这种编制的乐队创作了许多交响曲,奠定了现代交响乐发展的基础。经过萨尔玛蒂尼和施塔米茨等作曲家的尝试,这种三个段落的结构形式被划分为独立的三个乐章,即“快板抒情性的慢板一快板”。1740年,维也纳作曲家蒙恩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一个小步舞曲的乐章,这样,形成了“快板一慢板一小快板一快

4

交响乐的发展史与流派

板”这样四个乐章的基本形式,奠定了近代交响曲的基本雏形。

1820年至1910年,是西方的浪漫主义时期。

1789年在法国爆发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3年内土崩瓦解。以往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所取代。

引起社会及思想逐渐改变的,还有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并且迅速扩大到美术、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基本上都依附于宫廷贵族,没有精神和物质上的自由。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曾为摆脱贵族的控制进行过艰苦的斗争。至19世纪,作曲家的命运已不再被宫廷贵族所掌控。于是,以往被禁锢、压抑的个性化情感开始在音乐中得到张扬与发挥。所以,这一时期的音乐一反古典主义的秩序、平衡、控制,而珍视自由、运动、激情和永不休止地向往和追求那不可攀登的高度,表现出感性多于理性、想象超越现实、本能超过理智的特点。由于作曲家的反叛,这一时期音乐总是和青春与梦幻、梦想与激情、生与死、人类的命运、神与自然、对祖国的骄傲、对自由的渴望、当时的政治斗争以及善对恶的最后胜利等题材联系在一起。

这一时期可谓群星璀璨,在歌剧、歌曲、器乐曲等各个领域都有大师和名作出现。在交响乐领域也是一样

这个时期,新的乐器不断出现,旧的乐器不断改良,最终形成了以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为主的弦乐组,以长笛(包括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包括英国管)、大管为主的木管乐组,以小号、法国号、长号、大号为主的铜管乐组和以定音鼓为主的打击乐组构成的现代交响乐队。同时,乐队从古典主义时期较小规模得到扩大。在有的作曲家手里,这种乐队甚至被扩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比如柏辽兹的《安魂曲》乐队,仅弦乐器组就有一百零八人。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英雄的一生》所用的乐队,弦乐器也有六十二个之多。

虽然每个作曲家在创作时所采用的乐队和乐器的数量都不相同,虽然在某

5

世界著名交响曲欣赏

些特定的场合乐队的数量甚至还有扩大,但是,从19世纪开始,乐队的编制还是相对得到固定。交响乐队有大、小两种建制。在介绍交响乐队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大交响乐队和几种编制及依据。

交响乐队的编制以木管乐器的数量作为编制的标准,其他的乐器则根据木管乐器的数量进行增减,以保持各声部音响之间的平衡。

比如乐队中每种木管乐器基本上都是一支,这种乐队就是“单管编制”乐队;如果木管乐器每种都是两支,就被称为“双管编制”乐队。这种乐队最为常见,被称为“普通乐队”;如果木管乐器每种都是三支,这种乐队就是“三管编制”乐队,这种乐队被称为“大型乐队”;如果木管乐器每种都是四支,这种乐队就是“四管编制”乐队,这种乐队被称为“超大型乐队”。

小交响乐队(单管编制,约40人):

弦乐组:第一小提琴8~10、第二小提琴6~8、中提琴4~6、大提琴3~4、倍大提琴2~3。

木管组: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各1。铜管组:小号1~2、法国号2~3。打击组:定音鼓一组。

普通乐队(双管编制,约60人):

弦乐组:第一小提琴14~16、第二小提琴12~14、中提琴8~10、大提琴6~8、倍大提琴4~16。

木管组:长笛2、单簧管2、双簧管2、大管各2。铜管组:小号2~3、法国号4、长号2~3、大号1。打击组:定音鼓、三角铁、小鼓、军鼓、钹、大鼓等。

大型乐队(四管编制,约110人):

弦乐组:第一小提琴20~22、第二小提琴18~20、中提琴14~16、大提琴10~12、倍大提琴8~10。

木管组:短笛1、长笛3、单簧管3、低音单簧管1、双簧管2、英国管1、大管2、低音大管1。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