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引论》朱移山|(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12 10:31:42  36 epub epub 文学欣赏

图书名称:《文学欣赏引论》

【作 者】朱移山
【页 数】 391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16.10
【ISBN号】978-7-5650-2937-0
【价 格】58.00
【分 类】文学欣赏
【参考文献】 朱移山. 文学欣赏引论.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6.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文学欣赏引论》内容提要:

全书共分为文学欣赏导论、小说欣赏、诗歌欣赏、散文欣赏、戏剧欣赏、影视欣赏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何谓文学与文学欣赏、文学欣赏的性质和意义、文学欣赏的特点和规律、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等。

《文学欣赏引论》内容试读

第一编

001

文学欣赏导论

第一编文学欣赏导论

文学欣赏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感受、体验、感动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精神活动。具体来说,文学欣赏就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并借助联想和想象,去感受作品中描绘的情景,并体会作品的意境。

第一节:何谓文学与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中将一般的文学接受或文学鉴赏活动细化和深化,就是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这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实现、改变、丰富的过程,也是一个融汇了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想象以及审美判断等多种心理活动机制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审美过程。

一、文学的定义和欣赏体征

文学是语言艺术,它可谓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而塑造形象、传情达意的

一种艺术样式。文学又是一个想象虚构的产物,它更带有作家的主观情感和精神个性,丰富灿烂、绚丽多姿、各尽美妙,难以用同一标准加以度量,故而称之为“人文学科”。(一)人文学科的界定

《大英百科全书》关于人文学科的界定是:“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一般人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或曰:“人文学科包括如下研究范畴:现代与古典语言、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艺术实践,等等。”倘若依据这个界定,人文学科就包括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

换言之,探究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审美特点何在?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先生对此曾有过明确的诠释: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文世界,也就是人的

文学欣赏引论

002

WEN XUE XIN SHANG YIN LUN

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的文化世界。事实上,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理当是统一的。从内容来说,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世界的精神性、意义性、价值性决定了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生命特质。①

歌德曾在《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说过:“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已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二)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

关于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古今中外诸家各派的诠释可谓是异彩纷呈。在西方,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诗有字面、譬喻、道德、奥秘的四种意义。其四种意义又可划分为两个层面:字面意义层面和由字面意义表达的超意义层面。但丁把字面意义置于阅读与阐释的优先地位,认为不首先理解字面的意义,便无法掌握其他意义。德国美学家黑格尔把艺术作品分为“外在形状”与“内在意蕴”。认为遇到一件艺术作品,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人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和内容。黑格尔把这种“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称为“外在形状”,而把外在形状所指引的内在的东西称为“意蕴”。延及于二十世纪,波兰现象美学家英加登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文本四层面”说。即文学文本由表及里的四个层面是:语音层、意义单位层、多重图式化面貌层、再现客体层。美国文论家韦勒克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五层面说”:声音、意义单元、形象和隐喻、诗的特殊世界以及模式和技巧。我国的《文学概论》却习惯地套用哲学辩证法而将文学作品分为内容和形式的两部分:内容包括题材和主题:形式包括语言、体裁、结构和表现手法

(三)文学欣赏的特质

文学欣赏中从文学语言决不能仅仅只是获得一种语义理解,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言的理解和玩味,去感受、体悟到某种特殊的意味或韵致。美国学者赫斯曾对文学文本的意义作过“意思”与“意味”的区分。“意思”即作者写进文本并要借助文本加以传达的原意。“意味”则是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所“认定”的文本意义。赫斯对文本这里所做的区分启发我们,与非文学文本的阅读不同,文学文本的阅读和鉴赏,绝不仅仅只是从语义的理解到文本“意思”的把捉这么简单。譬如说,文学欣赏强调“声音与意味”。它特指通过特殊的语音组合,形成丰富多变、和谐凑泊的声音形式,来营造某种情绪氛围或情调,暗示性的传达某种特殊情味韵致。在不同的文学文本类型中,

①叶朗.欲罢不能[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0.

第一编

003

文学欣赏导论

诗最讲究语音组合通过语音组合来传达特殊情味。由于语音的长短、疾徐高低、轻重与人的情感、情绪的运动节奏和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物理层面的声音、节奏的选择、组合等音律技巧的运用,也就能够通过“调质”形成

一种特殊意味的“暗示”,并唤起某种相应的情绪体验。通过选择富于暗示性或象征性的调质,往往能营造出独特的情绪氛围,引导读者去体味文本特殊的情调。因此,文学欣赏注重通过语音组合传达情味的方式。其一,通过语音与语义的配合营构能够引发丰富联想、想象的意象,将读者引导到特定意境之中。其二,通过语音的重复往回,造就循环往复缠绵不尽一唱三叹的审美韵味。

与此相关,文学欣赏特别注重“隐喻与象征”的审美感悟。文学理论中使用“隐喻”的术语,一般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对文学反映现实的特征的个描述性属于,如我们确认文学对现实的反映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是指文学描写的现实图景并不能与现实等同,而是经由作家主体的能动关照之后的艺术化的再现于表现的统一。其二则是指一种重要的文学修辞手段或表情形态,是一种文学意象构成方法。这一层面上所说的隐喻,与修辞学中所说的隐喻类似,指直接将本体和喻体组合在一起,构成文学意象。与一般修辞学所说隐喻不同,诗(或文学)中的隐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不是说明性的,即不仅仅是要依靠喻体来说明本体的某种性质,而是本体和喻体相互连接构成一项整体,本体和喻体都成为意象的组成部分。因此,对诗中隐喻性意象的理解,也要在本体和喻体的连接中来完成。譬如说,诗中隐喻的特征包括:诗中隐喻(也包括通常的比喻)构成的突出的修辞特征,在于喻体和喻旨间的不确定性。构成隐喻(或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间要求“远距”“异质”形成“暴力连接”,即将完全不在同一个经验领域中的对象强行组合在一起的特点,从而形成更能充分地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的独特而清新的意象。隐喻中喻体和喻旨之间的关系超出简单的类比和替代,形成相互融合,因而也使诗歌语言及意象组合更充满张力,隐喻性意象成为负载多重意义复合体,大大扩展了诗的表意、表情空间

文学象征作为一种表情形态或诗法的象征,它是指不直接摹写诗人自己心中体验到的某种情绪、情感,而是通过对那些与诗人自我内心体验相应合的外物(或景物)的描摹,使客观物象成为一个传达内心情感体验的符号,形成一种托物言志的传达。倘若从形态上看,象征很有些类似中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托物寄兴”“依微拟义”。可以说,“象征的类型”包括:象征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普遍的象征和特定的象征。所谓普遍的象征,是指那些象征意义在一个文化背景中已经确定,象征物与它的象征对象之间已经形成

文学欣赏引论

004

WEN XUE XIN SHANG YIN LUN

一种比较固定的关系的象征,如绿色象征生命和生机,黑夜象征恐怖和死亡,英诗中的玫瑰象征爱情,鸽子和橄榄枝象征和平等。由于这些象征已经在一个文化史中被固定下来,因而在进入文学文本之后一般也不受上下文控制,即不会因为语境的作用而发生象征意义的改变,所谓特定的象征,又称“个人象征”,指诗人为表达自己特定思想情感创造的独特的象征意象,是诗人独特的审美联想的产物。这一类象征意象的象征意蕴往往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借助诗人的经历、思想乃至时代背景等更大的意义系统来加以解读。值得注意的是,特定象征也有可能在一个文化史中被固定下来而成为普遍的象征。

总之,隐喻和象征在表现形态上常常彼此渗透,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这两者其实是很难加以区分的。不过,仔细辨析,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它们之间的明显区别。从表达方式上看,隐喻的本体、喻体都是具体的,它们结合在

一起构成隐喻性意象的组成部分。而象征意象则是通过象征物的直接描摹,由象征物的描摹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形象或形象体系,来意指被象征的对象(某种思想感情或抽象意义)。因此,象征意象与被象征的对象之间是一种暗示性的,而非比喻性的关系。而从存在形式上看,隐喻是独特的,唯一的,而象征是固定的,程式化的:隐喻充满个人的智慧与机巧,而象征则可能会成为集体语言的审美共识

二、文学欣赏的特点和条件

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读者是主体,文学是对象。如若要把握这

一审美对象,首先就要对它有一个宏观认识,即了解它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属于什么性质的学科。简而言之,文学欣赏的基本方式是阅读。阅读活动涉及的范围相当广阔,几乎可以说凡是用文字写成的东西都可以是阅读的审美对象。但作为人类阅读活动之一的文学欣赏,其对象却远没有如此的广阔,它仅限于文学作品。即从文体观之,它主要就是指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文学样式

(一)文学欣赏的条件

文学的意象、意境、意蕴、意味始终弥漫充溢于作品的诸多艺术因素以及各艺术因素的有机组合之中。总之,文学意味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感受品味,只要打开作品,意味就会散发着迷人的温馨气息扑面而来。简而言之,文学欣赏者的艺术素养涵括:

1.艺术感受力。即读者对于艺术形象的感觉能力、审美能力。是读者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文学欣赏者的艺术感受力的基本内容,即语感能力,

第一编

005

文学欣赏导论

也即读者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特别是对特殊语境中语词特殊意蕴、情味、旨趣、色彩、意象等的领悟能力,包括对于文学语言的音韵、节奏,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语言的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等形式美的感受力。

2.艺术推想力。即体味作品的语言内涵,将语言符号转换成为艺术符号,由之进行再建想象,以准确把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并对它有所补充、有所丰富、有所发展的能力。这是任何一个文学欣赏者都应该具备一种思维能力。文学欣赏实践中艺术推想力的作用,首先体现于通过再建性想象的发挥,帮助读者填补艺术“空白”,把握整体形象。同时,还体现于欣赏过程中对作品人物、内涵、主题意蕴以及艺术构想的发掘,引导读者深入发掘作品意义,并对作品艺术上的成败得失,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

3.艺术涵养力。包括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读者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是判断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性、艺术描写的生动性的很重要的依据,也是我们深入体验和理解作品情感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而文学欣赏者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是十分广泛的,其中相应的文史知识和关于文学语言、文学文本的知识尤其重要。对于相关文史知识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关于文学语言及文学文本的专业知识,对解读相应的文本一定会有很好地帮助。

(二)文学欣赏的特点

文学欣赏中崇尚修辞的通感与接受的联觉

1.修辞中的通感。通感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联觉(synaesthesia)”或“通觉”“移觉”,是一种由不同感觉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指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兴奋而发生感觉的“挪移”,或一种感觉的作用借助另一种感觉的同时兴奋而得到加强的心理现象。艺术通感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修辞手段,被诗人、作家经常使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艺术思维高度发挥,由于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必然会突破单一的感觉经验,而表现为各种感觉建立起相应联系并达到沟通,各种感觉、表象交叠、转化、渗透、互通,会很容易地形成一种“感觉挪移”,以至于“鼻有尝音之察,耳有嗅息之神”。因此,在文学的世界里,声音能够产生气味,如“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声随风结,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也会有颜色、形状、味道,如“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严遂成《满城道中》),如“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贾岛《病蝉》。与此相应,本来没有声音的对象,在诗人的眼里心中,也会发出声音,如“三月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陈与义:《舟抵华容县夜赋》),如“天河夜转漂回屋,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

文学欣赏引论

006

WEN XUE XIN SHANG YIN LUN

2.艺术中的比喻。在理解作为文学修辞的通感时,要注意将通感与类似的比喻区别开来。通感是两种或多种不同感觉经验的相互挪移、沟通,因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比喻,虽然它有时也可能与比喻类似。如“促织声尖尖似针”,诗句中甚至用了“似”这样的喻词,但因“尖似针”是紧承前面的“听声类形”的“声尖”,强调的是由听觉转化为触觉之后的“尖”的状态,重点仍在“声尖”,因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比喻,而是通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摹写琵琶大、小弦声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用雨声、私语声、珠玉落盘声、鸟声等状琵琶声,是典型的“以彼物比此物”,这里突出的只是一种听觉与听觉的联系,因而只是比喻。

3.欣赏中的联觉。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种艺术的欣赏都需要我们有相应的艺术感受能力,相对不同的艺术作品而言,欣赏者需要的感受能力也有相应的不同。如对绘画和音乐的欣赏,由于绘画艺术本身以其空间造型形象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因此要求欣赏者具备相应的对于色彩、线条、敏锐的感觉。由于音乐直接作用与欣赏者的听觉,因此也要求欣赏者具备对于音响、旋律、节奏等的敏感。从常理上看,我们似乎是不能用视觉来“看”音乐或用听觉来“听”绘画的。但是,我们的欣赏实践证明,即使在绘画、音乐的欣赏中,我们往往也需要调动我们的各种感觉,形成各种感觉的相互沟通,从而更好地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论语·述而》说“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说的是韶乐之美使人感到唇齿流香,回味悠长。这是孔子听音乐时的感觉。唐人李颀《听董丈弹胡笳》:“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胡笳弹奏出的乐曲让人似乎看到百鸟在空山之中的翔集聚散,让人感到万里晴空浮云的来去。这是诗人听音乐时的感觉。宋代画家李公麟所绘《阳关图》,刻画“惜别悲歌情状,惟妙惟肖”,因此题诗者众。黄庭坚《题阳关图》云:“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古人送别时往往咏唱《阳关

三叠》之类的送别曲,这《阳关三叠》自然是有声无形的,李公麟《阳关图》当然也不可能画出咏唱送别曲的音响和旋律,自是“无形”。但诗人赏画,却从画上听出了“断肠声”,送别时深情吟唱出的断肠声虽“无形”却有“影”,因而“无声亦断肠”。诗人这里“纪录”的赏画的感受也让我们看到诗人赏画时视觉与听觉的沟通。

总之,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与意象性(或“心象性”),更需要欣赏者有效地沟通各种感觉去感知文学形象。文学欣赏中,欣赏者也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使自己的各种感觉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学描声绘形的生命妙处。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