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王绍芳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11 11:03:58  67 epub epub 电子书

图书名称:《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

【作 者】王绍芳著
【页 数】 179
【出版社】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2019.09
【ISBN号】978-7-5670-2373-4
【分 类】农业现代化-现代化建设-研究-中国;农村现代化-现代化建设-研究-中国
【参考文献】 王绍芳著. 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9.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内容提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作用,是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本书的主题是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创新驱动路径进行分析,重点以创新驱动为切入点,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过程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大要求分析创新驱动路径选择,以资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内容试读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这一创新性提法丰富和扩展了“五

个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更加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作用,是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本书的主题是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现状、科学内涵和创新驱动路径进行分析,重点以创新驱动为切入点,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过程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大要求分析创新驱动路径,以资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之所以进行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既有现实的依据,又有深化理论研究的原因。本书研究是基于对创新是引

7第

7章

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基于对深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理论研究的认识。

001

创新驱动农业农村

现代化发展研究···002

一、基于对创新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认识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当前,农业是“四化”同步推进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民还是最大的低收入群体。“三农”问题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显现出来,当前是需要破解“三农”发展的现代性问题。现阶段“三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迫切需要创新理念和思路,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机制。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顺应新常态,谋求新动力,破解“三农”问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核心是推动农村产业兴旺、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和培育新型农民,而这些都离不开科技进步。世界经验表明,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本上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有效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一)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

础上。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和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支持,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动力。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业兴旺关键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这决定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在追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必须发挥生

物技术、自动化工程技术、生态技术等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储备能力,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高科技支撑。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

(二)科技创新促进农民素质的提升和增收新空间的拓展没有农民的现代化转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是美丽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影响着农民的富裕程度。科技进步不断丰富和满足农民的物质、文化等的需要,提升他们的需求层次,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他们的素质,为农村乡风文明引领新风尚。主要体现在:现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农民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以及环保意识得到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农民群众需要的全面发展:现代交通工具以及现代传媒工具的普及和推广,给农村带来了交通和通信条件的改善,扩大了社会交往范围,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思维方式正向着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的方向发展:科技进步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力,把农民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上培训班、学致富技术成为了生活的重要内容,从而推动了农民的素质的提升:科技进步在农民增收创富、脱贫攻坚方面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科技服务和信息化服务不断增强,城乡数字鸿沟不断缩小,农村经济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动和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T第

加快,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素质和增加了收入。

7章

003

创新驱动农业农村

现代化发展研究···004

(三)科技进步增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依然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农村能源消费以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为主,新能源开发严重滞后:农业面生产中化肥、地膜、农药使用面源污染较严重: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排放量增大,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应对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合理开发农业生态资源,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创新的推动,实现百姓富与生

态美的统一。科技进步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了技术基础,为农村生态宜居提供新方案,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首先,科技进步是减少面源污染的必要条件。通过发展科技,强化生态过程,综合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减少面源污染。其次,科技进步是进行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要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低毒高效农药使用率,必须依靠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再次,科技创新是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的必要途径。依靠科技进步不仅可以开发省柴灶、节煤炉等农村生产节能设备和产品,推进农村生产生活节能技术的推广;同时,可以不断开拓可利用能源的领域,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在农村的推广与应用。

二、基于对深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研究的认识和思考(一)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创新驱动要求的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是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现实需要。很多学者对农业

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推进路径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探索。目前主要成果表现如下。

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研究。陆益龙(2018)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要通过农业变革,实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农村现代化的真实内涵则是乡村主体性的维续和乡村新的发展。马晓河(2019)指出农业农村要优先发展,必须打破现有城乡二元结构框架。提出通过构建优先发展机制,改变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在资源配置和公共政策安排上的劣势地位,打通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陈锡文(2018)提出,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要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使得小农户能够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机衔接。陈锡文指出,要认识到中

央对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就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工作中的体现。乡村社会的治理有效,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个别研究。农业农村现代化包括农民、农村、农业三大方面的现代化思想内容,因此相当一部分学者选取了其中的一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一是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张红宇(2014)提出要克服农业现代化短板,落实好“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把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走下去。张正河(2014)强调粮食安全是治

V第

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产安全粮”的

T章

7

农业现代化问题。二是关于农民问题的研究。韩长斌(2014)指

005

创新驱动农业农村

现代化发展研究···006

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核心问题是要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三是关于农村问题的研究。高长武(2014)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际上是正确看待和处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刘义强(2014)指出农村为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给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治理指出了新目标。

(二)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五个振兴”的研究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工作的重心由经济发展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的发展,体现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很多学者以“五个振兴”为抓手开始进行研究。

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研究。李国祥(2018)指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李国祥提出,要在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中,把保护广大普通农民利益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实现双方共同利益,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刘海洋(2018)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我国农村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在分析了我国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着的现实困境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以农业不断优化升级、三产深度融合为现实路径。高帆(2019)指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的实践背景,导源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了农村产业兴旺具有四重内涵,提出了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政策建议。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