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马惠萍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07 11:37:45  32 口腔科学 口腔科学 图书

图书名称:《口腔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

【作 者】马惠萍著
【丛书名】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页 数】 204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10.04
【ISBN号】978-7-5091-3484-9
【价 格】26.00
【分 类】口腔科学:护理学-专业学校-教材-口腔保健
【参考文献】 马惠萍著. 口腔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口腔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内容提要:

本教材共分11章,即绪论、口腔颌面部解剖和生理学基础、口腔及颌面部的一般检查、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口腔内科患者的护理、口腔修复患者的护理、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护理、种植义齿患者的护理、口腔正畸患者的护理、口腔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口腔预防保健。实践指导包括了10项口腔护理必须掌握的技能,附录包括了口腔常用药物、材料以及教学大纲。书中配有95幅黑白插图,在每章内容的编写上,都有学习要点、重点提示、讨论与思考,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书的知识点,及时反馈与校正。

《口腔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内容试读

第1章

绪论

一、口腔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的定义

口腔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有关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口腔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从护理学的角度观察口腔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运用护理程序及护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协同口腔医师做好各种治疗护理工作,促使其从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二、口腔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的发展简史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口腔护理活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生活和生存的需要,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就已经积累了不少护理知识。早在公元前14世纪,我国商朝武丁时代(公元前1324一1266年)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口腔疾病的文字记载,如“口疾”“齿疾”“舌疾”等。公元前1100年的西周时期《礼记·内则》中记载:“鸡初鸣,咸盥漱”,说明当时已有早起漱口的卫生习惯。公元前500年简帛医书《养身方》中曾记载:“朝夕啄齿不鲡”,“鸡鸣时叩齿30下,长行无齿虫,令人齿坚”,“叩齿百遍,咽唾3次,常数行子,用齿不痛,发不白”,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按摩保健、维护口腔功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元前215年汉代司马迁编著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得之风,食而不漱”,指出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不注意口腔卫生。公元25年《金丹全书》记载:“今人漱齿每以早晨,是倒置也,凡一日饮食之毒,积于齿缝,当于夜晚洗刷,则污垢尽去,齿自不坏,故云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养齿者。”此时的古人已初步认识到,早晚刷牙,可使牙齿洁白、坚固,不生牙病。公元317年东晋释法显撰《佛国记》中有拿杨枝当牙刷的记载。公元900年的晚唐敦煌壁画《劳度叉斗圣图》中的《揩齿图》,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有关口腔卫生方面的绘图。公元916年我国出现了牙刷的雏形;1953年出土的辽驸马卫国的墓中陪葬品里,发现了两把骨制的牙刷柄,其形状和现代牙刷极为相似。到了宋代,使用牙签洁齿已较为普遍。清代吴谦著《医宗金鉴》一书中,记载了口腔和牙齿疾病治疗及护理、对面部诸骨的外伤骨折进行护理等口腔护理内容。18世纪末,欧洲已出现受过系统医学教育而从事牙医专业的人员,同时,口腔预防、口腔护理等方面也有了初步发展。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开始创办牙医教育。20世纪初,牙医学传人我国,他们相继在我国开办牙医诊所和牙医学校,开始培养高级牙医学人才,同时也有了牙医专科护士。此后,有关专著相继问世。

但由于我国长期遭受封建及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的束缚,口腔医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口腔护理学的发展几乎停滞。口腔医学书刊偶带护理内容,口腔护理专

口腔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

淡清儒双3术湖装家5门书刊几乎没有。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仅有5所牙医学校,从事口腔护理及预防保健的教学和科研人员更是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后,口腔医学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经过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地医学院校成立了口腔医学系,195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套口腔专业教材。同时,口腔护理及预防医学专科护士开始出现。1982年由绕立本、熊志忠主编的《口腔护理》首次出版,填补了国内口腔护理的空白。1990年,中华护理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目前,口腔护理高职、中职班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等院校已经开设,并培养了一批口腔护理专业人才。

三、口腔科护士的任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要求意识的增强,口腔治疗与保健服务的质量也应相应提高。而高素质的口腔护理专业人员,在提升口腔医疗服务及预防保健服务品质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已越来越为口腔科医师所认知。

口腔科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就诊的全过程。口腔科护士的主要任务包括辅助行政事物、导诊预约、分诊、医疗配合、财务管理、健康指导、回访及整个诊疗过程中交叉感染的控制等。

四、学习方法

口腔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践,勒动脑,反复观察,注重实际操作,刻苦练习护理技术,切实掌握口腔护理的规范操作技能,熟练进行四手操作。熟悉不同厂家不同牌子的设备、器械、材料。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以便胜任口腔护理的各项工作,成为口腔医师的好助手。

(马惠萍)

2

第2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和生理学基础

学习要点

1.牙的组成、分类及牙位记录方法

2.覆盖、覆殆的概念

3.上下颌骨的位置、主要结构及颓下颌关节的组成

4.三叉神经的主要分支及主要分布范围

5.口腔的分部及口腔前庭的结构,颌面部、颈部的表面标志

6.给力的概念

7.睡液的性质和功能

第一节牙体及牙周组织的解剖和生理

重点提示

①掌握牙的组成、分类。②学会临床常用牙位记录方法。

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重点提示

牙的组成可从两个方面观察。从外观上看,牙由牙冠、牙根及牙颈3部分组成;从牙的纵剖面观察,牙由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3种硬组织和牙髓一种软组织组成。

(一)牙的组成

1.外形观察从外观上看,牙由牙冠、牙根及牙颈3部分组成(图2-1)。

(1)牙冠:是指牙体表面被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暴露于口腔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正常情况下,牙冠的大部分显露于口腔。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龈萎缩或增生等,造成暴露

3

口腔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草

保安3资2还

根尖

牙根

牙颈

牙冠

切缘

图2-1牙的外形观察

于口腔的牙体部分长短不一,故可将牙冠分为以牙颈为界的解剖冠和暴露于口腔内以龈缘为界的临床冠。牙冠由5个面组成。

重点提示

掌握牙冠各面的名称。

①唇面及颊面:前牙牙冠接近口唇的一面,称唇面;后牙牙冠接近面颊的一面,称颊面。

②舌面:前后牙的牙冠接近舌的一面,均称为舌面。上颌者因靠近鹏部,又称为腭面。

③近中面及远中面:牙与牙相邻接的两个面称为邻面。牙冠两邻面中离中线较近的一面,称为近中面;离中线较远的一面,称为远中面。

④切缘及殆面:前牙牙冠对刃接触的部分,称为切缘。上、下颌后牙牙冠咬合时发生接触的一面,称为殆面。

(2)牙根:是指牙体表面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在正常情况下,牙根包埋于牙槽骨内,是牙的支持部分。

(3)牙颈:牙冠与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因其呈一弧形曲线,又称颈曲线。

2.剖面观察从牙的纵剖面观察,牙由3种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组成(图22)。

(1)牙釉质:是覆盖于牙冠表层的半透明状的白色硬组织,是人体硬组织中高度矿化最坚硬的组织。

(2)牙骨质:是覆盖在牙根表层的淡黄色的硬组织。其硬度较牙本质低。

(3)牙本质:是位于牙釉质及牙骨质内层的谈黄色硬组织,它构成了牙的主体部分,质地不如釉质坚硬,但比骨组织稍高。其内部有一空腔,称牙髓腔。

重点提示

牙本质中有神经末梢,当牙本质外露后,遇冷、热、酸、甜刺激时,会产生酸痛。

第2章口腔颌面部解剖和生理学基础

减的要

(4)牙髓:牙髓是充满在髓腔中的疏松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仅借根尖孔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相连通。正常牙髓的颜色为粉红色。

牙釉质

牙本质

牙髓

牙龈

牙档骨

牙骨质

牙周膜

根尖孔

图2-2牙的剖面观

(二)牙的分类

牙的分类有以下2种方法:一种是依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另一种是依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

重点提示

按形态和功能可把牙分为4类,即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每类牙的数目要知道

1.根据牙的形态及功能分类牙的形态和功能是相互适应的,依此可将其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及磨牙4类。

(1)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中线两侧,左、右、上、下共8颗。邻面观牙冠呈楔形,牙颈部厚而切缘薄。其主要功能为切割食物。一般不需较大的作用力,故牙根为单根,牙冠的形态也简单。

(2)尖牙:位于口角处,左、右、上、下共4颗,牙冠邻面仍为楔形,其特点是切缘上有一个突出的牙尖,以利穿刺和撕裂食物。牙根为单根长而粗大,以适应其功能的需要。

(3)前磨牙: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左、右、上、下共8颗。牙冠呈立方形,有一个与对颌牙接触的殆面,其上一般有2个牙尖(下颌第二前磨牙有3尖者),故又称“双尖牙”。前磨牙有协助尖牙撕裂及协助磨牙捣碎食物的作用,其牙根扁,多为单根。

(4)磨牙:位于前磨牙之后,左、右、上、下共12颗。牙冠大,有一宽大的验面,其上有4~5个牙尖,结构较复杂,主要功能是磨细食物。一般上颌磨牙为3根,下颌磨牙为2根。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角之前,统称为前牙;前磨牙和磨牙位于口角之后,统称为后牙。

5

口腔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

2.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牙可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类。

(1)乳牙:20颗。是人的第一副牙齿。自婴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乳牙开始萌出,至2.5岁左右萌出完成。乳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短者为5一6年,长者可达10年左右。自

2.5一6岁,口腔内只有乳牙,这段时期称为乳牙列时期。此期正值儿童全身及颌面部发育的重要阶段。自6一7岁至12一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被恒牙所代替。在此时期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称为混牙列时期。乳牙在口腔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是儿童的主要咀嚼器官,对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刺激领骨正常发育及引导恒牙的正常萌出,极为重要。

重点提示

如在乳牙列期间出现外伤、放疗、化疗和药物等因素,可影响牙的生长发育及乳恒牙的正常替换,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乳牙依形态和功能可分为乳切牙、乳尖牙及乳磨牙3类。

(2)恒牙:28~32颗。是人的第二副牙列,也是永久性的牙列。如无疾病或意外损伤,一般不会脱落,脱落后也无其他牙来替代。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岁左右萌出完成。

重点提示

近代人由于咀嚼功能的减弱,领骨发育受限,第三磨牙有退化趋势,常因埋伏、阻生,使其萌出受限,有人已出现第三磨牙的缺失(甚至第二磨牙也有缺失的趋势)。因此,口腔内常见恒牙数目可在28一32颗。

恒牙依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4类。12一13岁以后,乳牙已全部被恒牙所替代,故称为恒牙列时期。

(三)牙的功能

牙是直接行使咀嚼功能的器官,同时可协助发音及言语,并在保持颌面部正常形态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二、牙位记录

牙位记录是指将各牙用一定的格式,符号、数字,并结合文字记录下来。牙位记录主要用于病史记录。

(一)牙列分区

为了简明地表示牙的名称和部位,常以“十”符号将上下牙列分为4个区。符号中的水平

线用以区分上下颌;垂直线表示中线,用以划分左右侧。☐代表患者的右上颌区,又称A区:

L代表患者的左上颌区,又称B区;☐代表患者的右下颌区,又称C区;厂代表患者的左

下颌区,又称D区。因此,上下牙列又可分为A、B、C、D4个区。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