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临床药物学》史宗道主编;王晓娟副主编;陈智,丁一,甘业华等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07 11:32:47  69 陈智 陈智 丁一

图书名称:《口腔临床药物学》

【作 者】史宗道主编;王晓娟副主编;陈智,丁一,甘业华等编
【丛书名】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页 数】 242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2.05
【ISBN号】978-7-117-15704-9
【价 格】35.00
【分 类】口腔颌面部疾病-药物学-医学院校-教材
【参考文献】 史宗道主编;王晓娟副主编;陈智,丁一,甘业华等编. 口腔临床药物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口腔临床药物学》内容提要:

本教材为第7轮口腔医学专业本科2012年新版修订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内含配套教学光盘。本教材为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本教材28万字,共分21章,第四版教材在充分反映国内外口腔临床药物学最新进展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全体编委在查找最新文献,努力反映国内外口腔临床药物……

《口腔临床药物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

概.论

[提要]

口腔临床药物学是新的临床应用型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应用药理学、药物学的理论指导口腔临床用药实践,总结口腔临床应用药物的经验和规律,推进口腔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口腔临床药物学的任务,我国在药物学领域的法规及有关进展。

第一节口腔临床药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药物是指引入机体后能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用以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增强机体及精神功能,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药物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工具,是维护生命与健康不可或缺的武器。药物又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发挥疗效,也可带来不利影响。

口腔临床药物学是现代药学与口腔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产物,主要研究在口腔疾病预防、诊治和康复中应用药物的药理学、药剂学及治疗学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并为医护人员及患者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指导。

药物治疗口腔疾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汉初著名医学家淳于意(公元前205年一前150.年)曾用苦参汤漱口治疗龋齿疼痛。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许多祖国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中医中药治疗口腔疾病的丰富经验。从20世纪初引入西方医学治疗口腔疾病的技术和方法至今,药物在口腔疾病的治疗中始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抗微生物药、抗肿瘤药、局部麻醉药己作为口腔临床的常用药物,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促凝血药等亦是不可缺少的药物。口腔科医师对于药物学的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例如美国口腔科医师威尔斯(Horas Wells).早在1844年应用氧化亚氮(笑气)进行拔牙,被尊为现代麻醉医学的首创者。

随着对口腔疾病病因、发生机制、疾病转归影响因素认识的不断深入,口腔临床药物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疗效相对不佳或不良反应严重的药物被迅速淘汰,而新的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的药物被迅速用于临床。例如,甲醛甲酚曾被作为口腔常用的根管消毒剂,但对根尖周组织有较大刺激性,且易引起过敏反应,现已逐渐减少使用,而不良反应少且能

1

第一章概论

达到根管消毒效果的氢氧化钙已用于临床实践。

口腔临床治疗中常常需要局部用药,因此探索提高局部用药疗效的研究方兴未艾。近年来,多种局部缀释剂已成功应用于牙周炎治疗。

实验和临床实践证实,多种中药对口腔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如有作者通过临床研究证实黄连和黄柏配伍制成的中药漱口剂对口腔幽门螺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五倍子和蜂房有效成分组成的实验药物对口腔生物膜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还可能通过抑制细菌生物膜中葡萄糖转移酶活性,改变或调整生物膜的细菌组成和结构。从祖国医学宝库中挖掘有效的药物是口腔临床药物学有待进一步探索的新领域。

口腔临床药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口腔医学生系统地开展口腔临床药物学研究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

口腔临床药物学的任务是:

1.介绍有关药物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使口腔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的临床实践中自觉地遵纪守法。

2.介绍口腔临床常用药物介绍口腔临床常用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点、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

3.运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合理用药循证医学的精髓在于重视科学证据,强调从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关文献中收集经过临床验证的药物治疗学证据,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及具体条件,以及病人的病情和喜好,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使患者以较小代价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康复。

4.培养规范的临床处方行为针对临床处方的全过程,引导口腔医学生熟悉合理的药物治疗程序:①明确疾病诊断,准确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②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药物治疗的目标,根据文献证据、他人和自己的临床经验预计药物治疗可能达到的、效果:③列出可能的药物治疗方案,根据预期疗效、不良反应的利弊比及价格,综合比较,优选治疗方案;④处方实施药物治疗;⑤在整个药物治疗期内,对治疗药物进行监测,必要时调整药物的品种、剂量和给药途径;⑥适时停药,合理终止药物治疗。

5.熟悉建立个人常用药物处方集的程序大多数临床医生常用药物为数十种,在临床工作中建立个人常用药物处方集很有必要。选择这些药物的程序是:①首先确定具体的临床环境中常见疾病:②其次确定治疗的目标;③然后从基本药物目录中选择药物,编制候选治疗药物清单,其主要原则是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适宜性和经济性:④最后通过文献复习进行比较,确定适于进入药物处方集的药物,熟悉其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

6.介绍血药浓度监测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对于安全范围较小、血药浓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产生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如庆大霉素血药峰浓度超过12mgL,谷浓度超过2mg/L以上可出现毒性反应,对此类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国内外大量资料显示,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严重的卫生问题。随着临床治疗中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增多,联合给药方案大量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有上升趋势。口腔临床医生应能准确地判定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关注临床发生的任何用药问题与药源性损害,在“药物警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对造成严重危害的药物生产、经营和使用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2

41218211118115996484443448821888881184412418253555914448

第一章概论

7.介绍药物临床试验原则和方法口腔医务人员不但是药物的使用者,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者,也应能承担寻找新药和进行新药临床试验的责任。新药临床试验一般要求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准确测量和观察结局指标,在设计和实施中尽可能避免和减少系统误差。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检验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论证强度最高的方法。口腔临床医务人员必须掌握这种方法,为新药进入口腔临床把好关。

第二节我国有关药物的法规

国家的药物政策是健康和保健政策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政府对公众的承诺,其基本目标是向人民群众供应买得起的基本药物,保证提供优质、安全和有效的药物,组织医护人员和公众共同推动合理用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1984年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我国第一部药品管理法,其目的是规范药物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其实施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吸纳了药品管理法首次颁布以后16年的法律建设成果,通过并颁发了新的药品管理法,增加了基本药物管理制度,扩大了对药物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规范与调整的范围,强化了对违法行为制裁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3月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是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的纲领性文件,指出医药卫生事业的宗旨是保障人民健康,应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我国到2020年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战略任务是,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的体系,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一、建立医疗保障体系

至2011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政府统一规划、支持投入和监管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而相对均衡的发展,正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为在全国范围内向民众提供合格药品,推动合理用药建立良好的组织基础。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关键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将其作各级政府核心药物政策。即通过制定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基本医疗卫生保健需要的基本药物目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保证这些药物在任何时候都能以适当的数量和准确的剂量、剂型供应。《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规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进行药物遴选。

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首次编辑出版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并很快得到许多国家的响应。1982年我国颁布西药基本药物目录(第1版),1992年我国政府决定制定并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996年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和化学药

3

第一章概论

物目录,在1998至2004年间每两年进行了一次调整,现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2009年发布,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两个部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由政府制定基本药物采购价格和零售指导价格,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鼓励制定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规范基本药物使用。

三、建立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

为了建立完善的药物生产供应保障体系,鼓励创制新药,在研制新药及其审评机制中要贯彻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充分发挥专家在新药审评中的技术监督、咨询和参谋助手作用,确保药物研究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要求药物生产企业实行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GMP),医疗机构生产药剂时要贯彻医疗机构药剂使用质量管理规范(Good Use Practice,GUP),药物经营企业要实施药物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GSP)。严厉查处假劣药物,政府对药物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进行抽查检验,定期发布质量公告。

四、实行新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

从1994年开始,我国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以适应药品监督管理事业的需要。国家对执业药师的要求是通过继续学习达到知识结构的优化,提高依法执业能力,促进药物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改变公众的不良用药习惯,并鼓励其进行治疗药物的监测及药物疗效的评价。

发展方向是医院药学部(药剂科)的工作,从传统保证药物供应的模式改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要求医院药师参加临床药物治疗,与临床医师共同为患者的药物治疗负责。

口腔医师应加强对本专业用药证据的搜集和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能力,加强与执业药师的合作,减少用药风险。

五、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2000年我国正式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按照药物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的不同,对药物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保证供应高质量的药物,控制药物发售和使用,提高效率,减少药物滥用带来的危害,这也是国际通用的药物管理模式。其要点是:①建立明确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管理法规以及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互相转换的机制;②经营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机构应配备执业药师和药学技术人员,承担处方药的审核及监督调配、提供用药咨询与信息、指导合理用药、开展治疗药物的监测及药物疗效的评价等临床药学工作:③鼓励民众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药疗,促进实现人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第三节·促进口腔临床合理用药

不合理用药可诱发药源性疾病,增加微生物抗药性,增加住院率、治疗和预防服务的工

0e888899992a73gaatnr999ataa4aa7aataa9999999第一章概论作量,增加病人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死亡,也会增加公众对医疗服务的不信任度,并在经济上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

合理用药是最优治疗方案的体现,在口腔临床要大力提倡审慎用药,用药时必须根据病情、治疗潜在的风险与效益、疗程和费用等,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宜的药物,合理用药的标准是:①用药对象适当(无禁忌证):②用药指征适当:③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满意,价格适当;④发放药物正确无误;⑤剂量、用法、疗程妥当:⑥调配无误(包括提供适宜的用药信息):⑦患者依从性良好。总的原则是应用合适的方法,将合适的药物用于合适的患者,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的目标。

合理用药与基本药物制度密不可分,口腔医师应从调查本地区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及药物供应情况入手,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基本药物目录及使用手册,而对不同亚专业的口腔医师来说,建立个人常用药物处方集是很有意义的。

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种类繁多,复杂多变,既与全身疾病有密切关系,也有很多独特之处。药物治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就其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而言,尚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之处。在不断寻找新的药物治疗手段,及时淘汰效果差、毒副作用强、疗程长或价格高昂的药物方面口腔医师负有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掌握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应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放眼国内外,及时了解和掌握口腔药物治疗的新进展、新证据,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做到合理用药。

口腔医师应积极参与临床治疗指南以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制定,对治疗措施和用药的选择,还应考虑当地经济状况和病人支付能力。临床治疗指南以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定期修订,作为口腔临床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和监督审查口腔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

卫生部在关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要求,达到一定规模的医疗机构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承担监测和提高用药质量的任务,这对口腔合理用药将起到积极的组织保障作用。

思考题

1.口腔医学生学习口腔临床药物学的重要性?

2.试述我国在药物学领域的主要法规?

3.基本药物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4,针对需要药物治疗的口腔疾病尝试建立个人药物处方集。

(史宗道编写王晓娟审阅)

参考文献

1.彭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合理性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38-39

2.唐镜波,袁进.基本药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理用药的实践与依存性[J】.中国药房,2010(12):

1065-1069.

3.王莉,喻佳洁,周帮旻,等.17国国家药物政策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7):715-729.

4.卫医政发(2011)11号-201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

理规定》的通知[S].

5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治疗药物监测

…[提要]…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也就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及量变规律,计算及预测血药浓度。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治疗药物监测,通过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剂量并及时予以调整,使给药个体化,达到合理用药及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第一节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简称药动学,它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运转及代谢变化的过程和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从广义上讲,泛指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量变规律。狭义的药动学则是指以数学模型和公式,研究体内药物随时间的量变规律。

一、药动学基本过程

(一)吸收

吸收(absorption)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药物吸收是药物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其吸收速度和程度都会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起始时间和强弱。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有药物理化性质、剂型及给药途径等。

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最为重要。血管内给药直接进入血液,不存在吸收。血管外注射给药时,常以简单扩散及以滤过方式迅速进入血液。口服药物的吸收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为药物本身的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等理化性质,药物的剂型及崩解速度、溶出度,胃排空速度、肠蠕动等胃肠道功能状态以及胃肠血流动力学状况等。

口服药物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减少进入体循环的药量,这一现象称为“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舌下(sublingual)给药可经舌下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无首过消除,特别适合于口服给药易被破坏(如异丙肾上腺素片)或首过消除明显(如硝酸甘油片)的药物。传统观点认为,直肠(per rectum)给药的最大优点可避开肝脏的首过消除,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部分药物可经痔上静脉进入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