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和免疫接种手册》庄汉澜,牟兆钦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06 10:36:10  104 手册 手册 编著

图书名称:《疫苗和免疫接种手册》

【作 者】庄汉澜,牟兆钦编著
【页 数】 161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0.01
【ISBN号】7-80020-999-7
【价 格】9.00
【分 类】疫苗(学科: 手册) 预防接种(学科: 手册)
【参考文献】 庄汉澜,牟兆钦编著. 疫苗和免疫接种手册.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01.

图书目录:

《疫苗和免疫接种手册》内容提要:

本书在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目前使用的各种疫苗的性能、效果、适应证、禁忌证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疫苗和免疫接种手册》内容试读

第一章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黄帝内经》中即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记载。预防工作的内容很广,包括环境卫生、食品卫生、消除传染源、消灭老鼠、医学昆虫等媒介宿主、药物预防、疫苗接种预防等。历史经验已证明疫苗接种在预防多种传染病中起着关键作用,疫苗接种是控制、消除有关传染病的最方便、经济、有效的一项重要措施。采用疫苗接种防病、灭病已是各级领导、广大防疫、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共同的心声。但是预防接种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强、管理水平要求高、技术操作要求符合规范的系统工程,涉及疫情管理、免疫策略,组织管理,计划制定,疫苗质控,接种实施,效果评估等内容,彼此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只有各个环节协同配合,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预防接种的目的和重大意义

预防接种是用免疫手段将预防传染病的抗原(疫苗、类毒素)或抗体(免疫血清)等多种制品,通过适宜途径(皮内、皮下、肌肉、口服、气溶胶)种入人体(机体)模拟一个轻度的自然感染或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诱发、促使机体处于免疫状态,产生自动或被动免疫力。从而增强个体和群体的对抗相应传染病的能力,以达到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控制或消除相应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1

人类在同传染病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发现了免疫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从1876年琴纳发现痘苗预防天花至今已逾百年。历史经验证明,在预防多种传染病中疫苗接种起着关键作用。如全球普遍接种痘苗,进而消灭天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效果得到肯定,伤员的破伤风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军中破伤风发病率从一

次大战中的13.4/10万降至0.447/10万;大力推行WH0的

脊髓灰质炎疫苗儿童接种计划,使小儿麻痹这一不可治的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并有望消灭;现又提出控制和消除麻疹的计划。随着人们对预防制品的渴求,人们在与传染病作斗争的进程中疫苗的质量和品种也不断提高、发展和增加。据

WHO估计每年有近400万儿童死于麻疹、风疹、B型流感嗜

血杆菌(Hb)感染、乙肝病毒感染,这些都可被现有的疫苗预防。由于疫苗是通过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的特异性免疫力而起预防作用,所以疫苗无论在控制烈性传染病鼠疫、炭疽、霍乱等的传播,还是在常见病、多发病、甲、乙肝炎、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传染病的防治方面起到其他防治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物制品事业也得到积极的发展。生物制品在防病、治病、保獐人民健康、保证战争和祖国建设的胜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国内目前推行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为例,据一些地区调查报告10岁以下儿童HBs抗原携带率由免疫前的10%左右下降至1.2%左右,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则降至0.41%,成绩颇为显著。预防接种工作的重大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由此可见。

40年代抗菌素问世,医药界依赖药物来控制传染病,预防接种逐渐被冷落。进入80年代,由于抗生素滥用,耐药株病原不断出现,给药物控制、治疗传染病蒙上阴影。同时生物技

·2

术进入分子水平,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深入,多种病原的致病原理和机体防御机理逐渐被人们认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巴斯德时期建立的疫苗制备原理获得了改进和创新,结合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多种新型疫苗制品如肽苗、基因工

程苗、DNA苗等被研制出来。过去效果、安全不理想的疫苗得

到了改进。疫苗接种方法改向易被人们尤其是儿童接受的口服途径,疫苗生产工艺经过改进和创新,已转向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疫苗工作出现了新的转机。8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提出“疫苗学”这一新学科。当今疫苗的应用已突破传染病范畴,指向预防肿瘤、寄生虫病、免疫病、遗传病等多种领域;免疫接种的革命时代来临了。

二、疫苗接种发展史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类一直在与传染病作斗争。早在千年之前中国民间已有种人痘衣和人痘浆预防天花的记载。此法虽危险,不完善,但被传到中东、欧洲。这是预防天花的先导。l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Edward Jenner)根据挤牛奶妇不患天花这一现象,采用痘苗病毒预防天花获得成功,开创了较安全、合理、可控条件预防人类传染病的先例。

近代免疫学奠基人巴斯德于1881年用高温方法培养出炭疽减毒株,成功地用于家畜预防,创立用减毒方法制造疫苗的原理,为弱毒活苗的免疫保护奠定了里程碑。接着,又于1885年研制出人用减毒狂犬疫苗,这是第一个人工研制的人用疫苗,并使人们认识到疫苗将在人和家畜的某些疾病防治方面起到其他手段所不能相比的作用。开创了免疫预防由经

·3

验阶段向科学阶段发展的过程。

出于安全考虑,19世纪90年代疫苗研制转向灭活苗(除卡介苗),直至本世纪50年代活疫苗又重新引起重视。20世纪初期,大量灭活疫苗被研制出来,包括细菌、病毒和半纯化、脱毒的细菌毒素(类毒素),有些至今仍在广泛应用,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伤寒、霍乱菌苗等。

1949年病毒组织培养成功,使病毒疫苗研制领域发生革命,不但病毒可大量连续获得而且可以通过连续培养而减毒。1955年,Salk首先研制出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1962年,

Sabin制出人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可口服接种,从而控制了小儿麻痹症。不久针对麻疹、腮腺炎、风疹的活减毒苗也相继地被研制出来。自1977年10月26日索马里报道最后一例天花患者后,全球再没有发现天花病例。1979年12月“全球消灭天花证实委员会”21位委员签名证实全球消灭了天花。从琴纳发现疫苗到全民普遍接种痘苗消灭天花历时18年,中国也在1961年消灭了天花。这一人类采用预防接种手段与传染病作斗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人类消灭其它传染病提供宝贵经验和光辉前景,预计不久只有人类是唯一宿主的、可防不可治的小儿麻痹症也将被大规模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而消灭。现在预防接种工作者又满怀信心地提出消除麻疹的计划。

1974~1987年间针对三种细菌病原,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B型嗜血流感杆菌(Hb)的高度提纯荚膜多糖苗研制成功,为联合多价菌苗的制备和使用奠定了基础和开辟了应用前景。本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到疫苗研究

领域,1986年批准通过第个应用DNA技术构建的人用乙

肝疫苗,为控制和降低乙肝病毒的发病率,提供了有效手段。

采用免疫球蛋白控制传染病的被动免疫手段几乎与疫苗

·4·

研究平行发展,1892年德国首先有白喉抗毒素商品,不久破伤风抗毒素也问世,接着是抗狂犬病、气性坏疽血清。这些抗血清都来自马匹免疫血清,会发生危及生命的血清病,于是进行了消化、提纯以降低异体蛋白,研制出精制品。目前,发达国家已采用超免疫人源血浆,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成本原因仍采用马源血浆来研制被动免疫生物制品。

表1-1人用疫苗年表

启用日期

疾病名称

疫苗型别

1721

天花

“人痘”活天花病毒

1798

天花

“天然减毒”痘苗病毒

1885

狂犬病

“不同程度”减毒活的和灭活病毒

1896

伤寒

灭活全菌

1896

霍乱

灭活全菌

1897

鼠疫

灭活全菌

1923

白喉

部分纯化的福尔马林脱毒类毒素

1926

百日咳

灭活全菌

1926

破伤风

部分纯化的福尔马林脱毒类毒素

1927

结核

活减毒BCG株

1936

黄热

活减毒病毒

1936

流感

灭活全病毒

1938

斑疹伤寒

灭活全普氏立克次体

1943

流感

灭活完整(whole)病毒

1955

小儿麻痹

灭活病毒

1957

狂犬病

灭活病毒,鸭胚培养

1961

小儿麻痹

活减毒病毒

1963

麻疹

灭活病毒和活减毒病毒

1967

腮腺炎

活减毒病毒

·5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