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研究论丛》蒋颖贤,王坚德,叶洵钊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05 13:14:40  51 世界史研究 世界史研究 epub

图书名称:《世界史研究论丛》

【作 者】蒋颖贤,王坚德,叶洵钊主编
【页 数】 380
【出版社】 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 2008.12
【ISBN号】978-7-80691-477-9
【价 格】33.00
【分 类】世界史-研究-世界史
【参考文献】 蒋颖贤,王坚德,叶洵钊主编. 世界史研究论丛. 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8.12.

《世界史研究论丛》内容提要:

本书对世界史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英国经济近代化的农业前提、试论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美国开发大西部及其历史借鉴等26篇论文。

《世界史研究论丛》内容试读

从批判尼罗河的一则史料,来认识埃及文化是其广大人民劳动的果实

从批判尼罗河的一则史料,来认识埃及

文化是其广大人民劳动的果实

世界史研究论丛

蔡维藩

一、引言

古史家写古代埃及史,多半神化了尼罗河。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里,甚多世界古代史作家,写到古埃及文化,一样的流行着“埃及为尼罗河之赐予”这种论调,他们和古埃及统治阶级同样的否认了埃及人民的劳动及其价值,这是应受批判的。本文先批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世界古代史教授波辞福特(Bos-ford)①等编辑的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②中关于尼罗河的一则史料,再进而阐述埃及广大人民劳动创造文化的具体史实。

二、波辞福特等选辑的关于尼罗河的史料

波辞福特等编辑的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古代东方”第一章是古代东方史料介绍,第二章是“埃及”,其第一、二两节是:

(一)尼罗河

尼罗河,从离开爱西屋皮亚(Ethiopia)③边界起,成直线的向北流,流到称为三角洲的地方,分为二支流,如柏拉图说,它形成这三角地区的顶端,而这地区的两边则为这二支流所形成,…为海和尼罗河如此形成的一岛,其所以被称为三角洲,因其形象之故。

在尼罗河泛滥的时候,除山丘地带居民区域外,全流域泛滥,形同大海,从远处看,较大城镇形同岛屿。

·1

从批判尼罗河的一则史料,来认识埃及文化是其广大人民劳动的果实

在夏季,泛滥40天之后,潮水退,渐渐的退,也和潮水涨,

渐渐的涨一样。再经过60天,田地完全露出来,并晒干。只要

田地一经晒干,耕耘和播种工作即完成,凡是日光热力较强的

地方,干起来也较早,在三角洲以上的地方也是这样灌溉着,

除非一直不溯到400埃尺④距离的地方,有岛屿才改变。

后来埃及人根据目睹的经验,看出尼罗河之所以泛滥,是由于爱西屋皮亚,尤其由于极远山区夏季甚大雨量所致。当那些地方雨季终了,河水就渐退。从前有些人前往东印度桂香产区远,航行经过阿拉伯湾,有些人被派往东方去捕象,或者还有些人被托雷密诸王.(Ptolemies)为这类目的派往东方,他们皆对尼罗河涨落情况特别看得清楚⑥。

(二)地土肥沃

他们(埃及人)在农田收获方面的劳动较任何其他地方的人为少,…因而他们不要辛劳的做耕地和锄地的工作,也不要做人们从事生产所做的任何其他工作:而只是等着河水循其自己意愿,流满田地,并灌溉田地,再退回自己的河床之后.每一农夫在他的田里播撒谷种,并把猪群赶到田里去;在猪群将谷种践踏下去之后,他就等待收获。到时,他用猪群把谷子打下来,他再去把谷子捡拾起来⑦。

第…节选自公元前1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斯特累菩的地理学者著作®、第二节选自公元前5世纪被称为“史学之父”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的《希波战争史》著作⑨,前者关于尼罗河地理方面的记述,和后世探险家的发现与历史学家的研究比较起来,出入不大,但后者关于埃及农人耕耘和收获方面的记述,从希罗多德的这节记述到波辞福特等的编辑,都有需要分析批判的地方。

三、希罗多德(公元前484至425年)及其《希波战争史》著作中关于尼罗河泛滥的记述

·2

从批判尼罗河的一则史料,来认识埃及文化是其广大人民劳动的果实

希罗多德生在小亚细亚哈利卡那萨斯城(Halicannassus)。

少年时,他因反对那城为波斯傀儡的统治者被放逐到海外,从

此,开始其游历生涯D,这也让他得着后来史书著作的丰富资

料。②后来,他移居雅典,视雅典为其第二故乡,并成为极力维护雅典社会政治制度的思想家。⑧他最亲密的朋友是古代希腊著

究论

名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利(Sophocles)和政治家伯里克利,希罗多德曾于公元前446年,即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之前一年,参与了伯里克利策动雅典殖民者前往南意大利建立修利爱(Thurii)殖民地(故又称“伯里克利殖民地”),在晚年,他多半居于雅典和修利爱两地。他的社会地位也颇高,在奥林匹亚竞赛会上朗诵历史作品,他是第一人,并获甚高赞誉,由此,名声远播,成为全希腊推崇的学者。⑧希罗多德属于希腊社会上层阶层,是雅典全盛时代统治阶级的一分子,这是我们参考或引用他这部史著的时候所必须注意的一点。

约在公元前460至公元前450年间,希罗多德去埃及并在埃及游历甚久。这是希波战争结束约20年之后,雅典建立起海上霸权,进入全盛时代的时期,雅典一面陷入和斯巴达争霸的第

-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59至公元前445年),另一面又以协助埃及反抗波斯为理由,于公元前459年,与波斯相战于埃及国内。这期间,埃及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公元前522年,波斯征服埃及,将埃及变为波斯帝国版图之一部分,可是经过希波战争之后,又经埃及人民一再起义反抗波斯,波斯在埃及的统治已大大衰弱。相反的,希腊人在埃及的势力却始终在增长中。在波斯征服埃及前约一世纪多的时期,希腊人在埃及的势力己甚雄厚,他们几乎操纵了埃及的全部商业,在埃及雇佣军中,希腊人成为埃及统治阶级所依仗的主干力量,再看希罗多德在其《希波战争史》中关于埃及第26王朝末王阿美斯(Amasis)给予瑙克拉提斯城(Naucnatis)的希腊人以种种优惠待遇与他和

·3·

从批判尼罗河的一则史料,来认识埃及文化是其广大人民劳动的果实

希腊的北非殖民地赛利尼(Cysene))维持亲善邦交并缔结同盟等

情的记载6,便知希腊人在埃及的势力已达到埃及统治阶级既不能排斥而又不得不依仗的程度。公元前525年,波斯欲征服埃

及,因在埃及的希腊人势力发展遭遇挫折,约50年后,希波战

争的结局又予希腊人以在埃及继续扩张势力的机会,到了公元

前5世纪中叶,希腊人以“埃及解放者”自居,武力进入埃及,与波斯相战,在这时期,希罗多德到了埃及,并游历甚久,那么所谓“他在埃及,是以学者姿态出现的,所以颇获埃及人对他的重视和好感”,⑧是容易理解的。希罗多德著作中关于尼罗河的记述,即是这时期他访问埃及,和僧侣谈话的记录,现将其全部谈话介绍于后:

“我(希罗多德一一编者)从僧侣们知道了足为他们国土起源之有力证明的一件事实。他们说,在密利斯(Moeris)为王的时候,尼罗河的水只要一涨到12尺这点高的高度,在孟斐斯城(Memphis)以下的地区全部泛滥。到现在我听僧侣们述说这话

的时候,密利斯王已死了900年;B今日,除非河水涨至34尺高,

或至少涨至22尺高,那地区不会泛滥。因此,在我看来,如果陆地仍然这样继续的升高,那末密利斯湖以下的埃及人,无论住在三角洲的或他处的,怕有一天,因尼罗河停止泛滥而必然的要遭遇到如他们对我说的以为迟早要落到希腊人身上的那样恶劣命运”。为补述埃及僧侣所谓“迟早要落到希腊人身上的那样恶劣命运”,希罗多德接着写道:“在听到希腊全境不像他们靠河水泛滥而靠天空落雨来灌溉这情况的时候”,他们评论说:“终有一天,希腊人要大失所望,要遭受可怕的饥馑”。这很像是说:“倘若有一天上帝看出不宜降雨给希腊人,而要给他们受一次长期旱灾,那末,希腊人将为一次灾荒消灭净尽,因为他们只靠宙斯神降雨,水的方面没有其他来源。”9

听了埃及僧侣评论之后,希罗多德又承认又反驳的继续写

·4…

从批判尼罗河的一则史料,来认识埃及文化是其广大人民劳动的果实

道:

“在这样谈论关于希腊人的方面,埃及人说的是真实的。然

而现在让我来说一说埃及人自身面临着什么情形。如我在上面

所说的,倘若那在孟斐斯以下的地区,原为老在升高的地区,

今后仍然继续升高,一直高到像过去那样的高度,那时他们当

然没有雨水,而河水又不能泛滥到他们田地上去,试问那地区

的居民怎样可能逃避饥饿?”作了这像反驳埃及僧侣的表达之后,希罗多德接着又写,即本文要批判的一段,他写道:“目前,必得承认,他们在收获方面的困难较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人,包括其余的埃及人在内,为少,因为他们没有需要,要用犁耕地,要用锄锄地,或要作所有人类要求得收获的任何工作;而农夫只要等待这河循其自己的意愿,把水满布在田地上,再把水退回自己的河床,然后他把谷种播在他的田里,播过之后,将他的猪群赶到田里去(猪群把谷种践踏下去),这之后,他只等待收获,猪群也能帮他打谷子,然后让他把谷子搬进仓去。”@

这以后,希罗多德以20节的篇幅④记述尼罗河地理形势和泛滥情况,其中关于泛滥情况的访问,他写道:

“关于这河的特性,我未能从僧侣或其他的人得着任何知识。我尤其急于要从他们那里知道,为什么在夏至之初,尼罗河开始涨水,并继续的涨上100天之多,又为什么100天一过去,它就立即退水,并且缩小河面,在整个冬季,河水一直低落,直等到夏至再来为止。在这些问题上面,我虽然为要知道一般的认识,作了各种询问,但终未能从居民当中得着任何解释,他们既不能知识我,尼罗河究竞有什么特别地方,能够使它在性质上和所有其他河流如此不同,也不能告诉我,它为什么不像每一其他河流,能从河面上吹起一些微风出来。”②

希罗多德接着写希腊方面已有的解释和他自己的看法:

·5

从批判尼罗河的一则史料,来认识埃及文化是其广大人民劳动的果实

“然而希腊人当中有些人要凭聪明来求出名,提出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解释。…一种是自以为定季风⑧阻止尼罗河流入

地中海,致使河水涨起…第二种甚至较上述一种为更不科学…它说,尼罗河甚为奇怪,它的水由地中海流入…第三

种解释似乎远较其他任何一种为合理,但为最不合乎事实的,

因其所说内容实是空无所有,绝不较其他理论为有实际。它说,尼罗河泛滥是由于雪的溶化所致。既然尼罗河由利比亚,经过爱西屋皮亚,流入埃及,那末它怎样可能由溶雪关系,而从世界上最热地区流入气候较冷的国家?任何利用好多证明能来理解这问题的人,都会相信事实最不是像这样的…”

最后,希罗多德述说自己意见,写道:

“…让我来解释我之认为尼罗河夏季涨水的理由,在冬季,太阳被风暴吹出他的正常轨道,而移往上利比亚地区上面去。这就是以最少的几字道出来的全部秘密;因为理由是太阳神最靠近的,又在上面经过最直接的境土,其水量为最少,而其流入河流的水源也最萎缩。”

“再说清楚些,情形是这样,在太阳走过上利比亚地区上空的期间,他这样影响了他们。那些地方气候常常是晴朗的,没有寒风,全境温暖,太阳走过他们上空所给予他们的影响恰如他在夏季走在天空正中,所给予他处的影响一样一那就是,他吸收水分。太阳在这地区吸收了水分之后,再在上利比亚地区排泄出来,那地区的风吹起来,把水散开,变成雾,它很自然的流动起来,而来自南方和西南的风全都充满了雨量。我认为太阳并不把他一年又一年从尼罗河吸收的水分全部排泄出去,而还保留一些继续存留在他的周围,当冬季开始转暖的时候,太阳又转回他原在天空正中的位置,并开始平均的吸收全世界的水分。到那时,别的河流,因雨量大,陆地尽成沟渠,而涨水;但在夏季,阵雨停止,太阳吸收水分,那些河又低落下去。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