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剪辑》崔玉峰|(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10-01 23:02:08  75

图书名称:《影视剪辑》

【作 者】崔玉峰
【丛书名】影视专业“十三五”规划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
【页 数】 321
【出版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2019.08
【ISBN号】978-7-5657-2329-2
【分 类】影视艺术-剪辑-高等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 崔玉峰. 影视剪辑.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9.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影视剪辑》内容提要:

《影视剪辑》系统而完整地讲解了影视剪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剪辑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并辅以相应的影视剪辑实训。本书共分为八个单元,即“影视剪辑概述”、“电影剪辑发展史”、“影视的时间与空间”、“节奏与剪辑”、“运动幻觉与剪辑”、“叙事剪辑”、“场面与段落的转换”、“声音剪辑”等,并附录有“历届奥斯卡最佳剪辑影片”简介。本书在注重理论支撑的同时,更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体现理论与实践、观念与技巧相结合的原则。书中包含有大量的片例分析,以具体的片例分析来言之有据并生动易解地带动理论的表述。本书还配有大量图片、图形、图表,力求以一种简洁而直观的方式,帮助读者掌握剪辑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在每一单元中还设计了针对性的拍摄、编辑“实践训练”项目,添加了“知识链接”、“小贴士”、“实践训练”等趣味性内容,作为学习内容的辅助、补充及延展。

《影视剪辑》内容试读

880

N

第1章

影视剪辑概述

学习目标:

)>认识剪辑的重要性,理解剪辑在影视中的地位、作用及功能。>理解电影与电视的关系,确立“影视同一”“影视并称”的观念。>理解“剪辑”与“编辑”的关系,认识两者在内在含义上的同一性。>了解非线性编辑的概念、发展历程、优势及编辑流程

>了解、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 Pro的基础操作。>了解电视编辑的工作流程及电视编辑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素养。

2丨影视剪辑

从20世纪20年代电影理论家发现剪辑的潜能后,剪辑已成为最被广泛讨论的电影技术。我们不难了解,剪辑对电影美学论者之所以有如此魅力,事实上是因为这项技术具有无限的潜力与可能性。

一部常规的故事影片大约有800至1200个镜头,它们被剪辑在一起,影响着观众对整部影片的感受。剪辑一段影片的方式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假设说我们用6个镜头来拍摄一场三分钟的两人之间的对话。首先,从数学上看,6个镜头就有720种可能的排列组合方式,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其次是长度问题:对这6个镜头来说,每个镜头可以短到

一秒钟,也可以长到一分钟。这就是说,剪辑人员的选择范围是:一个镜头可以短到24个画格,也可以长到1440个画格。如果用720再乘以这么多的可能性,那么这场戏就会有无数种镜头组合方式。当然,这只是数学上的可能性,剪辑镜头必须依据内容表达的需要,而不能随心所欲。

由此可见,剪辑的重要性显然决不次于拍摄,尽管有的影片也可能根本不用剪辑(特别是业余爱好者拍摄的片子),或者只经过最少量的剪辑,就讲一个故事。但是,剪辑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把一个个镜头片段简单地连接起来,讲述一个能够被观众所理解的故事,而主要是使影片更富有表现力。

剪辑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为镜头之间的组接和段落的构成,更关键的还在于它已经上升为影片总体结构的高度。也就是说,宽泛意义上的“剪辑”,绝不仅仅是体现在剪接台上的剪辑,它既体现在剪接台,更体现在剧本阶段和拍摄阶段。这种剪辑观念要求创作者用整体的眼光和观点对作品进行宏观的、总体的审视和把握,要求编剧、导演、摄影等前期创作人员要有剪辑观念。现代意义上的剪辑已经不仅仅是影视制作的某一个具体环节,它已经成为所有影视创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和技能。

1.11电影与电视

本教材是把电影与电视二者相结合来讨论剪辑的,所以有必要讨论这两种媒体之间的关系。

在历史上,电影与电视曾处于对立的状态。电影与电视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本质的区别,例如胶片与磁带不同、电影银幕与电视屏幕不同、影院观影方式与家庭收视行为不同;等等,这些似乎都决定了电影与电视的不同。在学术界,一种强调电影与电视之间差异的理论一“影视分说”曾经占据上风,蔚为流行。

第1章影视剪辑概述「3

“影视分说”的比较普遍的理由是:电影与电视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它们在制作手段、传播途径、表现形式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这种说法似乎是从本质上来区分电影与电视的不同,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尤其是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审视,它本身就是比较机械的和有局限性的,从而也反映出时代的局限性。

在制作手段方面,我们知道,最初的电视传播也是相当机械的。早期的电视制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摄像机直接把信号传送出去;另一种方式就是用电影的方法把节目拍摄到胶片上,经过冲洗之后再通过电子扫描播出。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磁带录像机发明之初,磁带编辑采用了与电影胶片剪辑相似的方法,这就是在物理实体上用极薄的金属胶带把两段录像带粘接起来完成镜头的组接。而今天,电影的制作不再是纯机械的了,而是越来越多地采用了电子技术。例如电影可以先拍在胶片上,再转录到录像带上进行电子编辑:或者也可以先拍在磁带上,再转录到胶片上进行播放。在胶片和磁带之间,能够很容易地进行互相转换,这种技术导致了电影与电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一部电影,当它用电影摄影机拍摄,然后拷贝到磁带上,进行电子编辑,再在电视上播放而不在剧场里放映,你说它是电影还是电视?再例如,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执导的电视短片《烟花》《梦旅人》(《野餐》),先是用电视设备拍摄,用电子设备编辑,然后拷贝到胶卷上分发到影院放映,还能说这是电视片吗?其答案是根据拍摄原始素材时所用的介质来回答,还是根据放映时所用的技术来回答?显然,对于大多数影片观众而言,这种区分是没有意义的。

有人认为电影与电视是相异的,例如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认为电影、照片是以高清晰度延伸人的感觉的,可称之为“热媒介”,电视是以低清晰度延伸人的感觉的,可称之为“冷媒介”。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高清晰度

电视已经出现,HDTV的扫描线数已达1500根以上。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这种观点也不攻自破。如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影视行业已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中国的影视制作也正在向这方面转换。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推广,不久之后我们也会全面进入数字领域,电影与电视在制作手段和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将会越来越小

至于说到传播途径,一种传统的区分是:电影是在电影院里集体欣赏的,电视是在家里自己看的,所以看电影本身就具有一种仪式性,而看电视是纯休闲的、随意的。(见图1-1)但实际上这种差别的心理机制今天也在逐渐淡化。许多电影(包括老电影、新电

影及专门为电视制作的所谓“电视电影”)在电视上播放,或者以录像带、VCD、DVD碟

4丨影视剪辑

片的方式进入每一个普通家庭。“家庭影院”的诞生,进一步促使影视合流成为一种事实,而且人人都可在家里选择自己所喜爱的片子,独自或与家人一起观看,过去进电影院的那种所谓“仪式”感,现今也正在趋于淡化。而某些电视节目,例如时事政治教育节目、意识形态宣传节目等,有时也会组织特定观众群在公众场合以大屏幕投影的方式进行集体观看。因此,观看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已经不能作为区分电影和电视的理由。

还有人认为“电视艺术是一种即时传真的艺术”,把电视看作一种传真媒介,这当然没有错。电视有些是即时传真的,例如现场直播的文艺节目、马上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实况录像的综艺节目等,但也有些不是,例如有些因为各方面原因一时不能播放的电视剧、专题节目等,就不可能都那么“即时”,却反而往往是“过时”的,即过了一段时间才会播出的。只有排除门户之见,消除“影”与“视”的人为对立,电影与电视的互动和互补的必要性才会真正得到体现。

图1-1电影与电视

从本体论意义上看,电影、电视都有相同的属性,都使用视听语言,都是视听艺术如果我们跳出影视圈的门户之见,就不难看出,电影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技术及美学积淀,本来就适用于电视。电影与电视有其先天的本质上的趋同性。电视所具有的一切艺术可能性,电影也都具备;电视的表现力在其本性上与电影相同;电影银幕与电视屏幕的画面服从于同一艺术规律。电影与电视—这是同一种艺术,它们都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依据“视觉暂留”原理,并且有相似的音像操作系统。

“影视”合称,“影视”并提,在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似乎早已成为公论。今天,影视

一体化的走向已越来越显现为一种国际潮流。

第1章影视剪辑概述|5

议一议

有人说,“电影等于故事片”“电影就是用来讲故事的”,你觉得呢?

1.2、剪辑与编辑

剪辑,顾名思义即“剪接”+“编辑”。它是对影像素材和声音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创造性地把它们组接成一部影片。

在最初的时候,所谓剪辑无非就是根据分镜头剧本的规定,把一段胶片与另一段胶片粘接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起实质作用的是“剪”和“接”的技术,因此,当时这道工序就称作“剪接”(cutting),它侧重于单纯的技术层面和物理效果。后来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组接技巧的不断丰富及蒙太奇艺术手段的不断拓展,在这一过程中,编辑的创造的成分越来越多,不仅包容了这种技术因素,而且更强调了创作者的创作意识,因而“剪接”一词也就逐渐被剪辑(editing)所代替。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时仍然将这两个名词混用。

在传统的概念中,剪辑好像只应该是电影的专用名词一在机械平台上直观性地剪切和拼接画面,而在电视中则通常用“电视编辑”一词以示有别于电影剪辑。但是作为一种制作手法,电视编辑和电影剪辑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它们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是大同小异的,而且它们在技术手段上曾经存在的巨大差异,在电子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平台上正在

逐渐弥合,呈现出趋同的态势。

如前所述,电视编辑最初也沿用了电影的剪辑方式。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人们用放大镜对磁带上的磁迹进行定位,然后使用切片器在标明画面界限的磁迹上进行剪切,最后再把录像带粘接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机械编辑,与电影的剪辑一样,也被称之为剪辑。安培公司于1958年推出了一种录像带剪接机,使这种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其他厂家纷纷仿效安培公司的做法,专业化的磁带编辑方法就这样诞生了。这种磁带编辑方法与电影剪辑有相似之处,也是在物理实体上用极薄的金属胶带把两段录像带粘接起来完成镜头的组接。早期的录像带剪辑是一个冗长乏味且需要一定技巧的工作。1967年,计时码系统问世。有了电子编辑系统,电视编辑工作才大大地简易化了。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电影剪辑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电子编辑方式来剪辑影片及制作特技效果。从发展的角度来

6丨影视剪辑

看,影视之间所有因为技术而产生的差别都必然只是历史性的和暂时的。

图1-2早期的电影剪辑师们

在英语国家里,就没有剪辑和编辑的概念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影剪辑”“电视编辑”,在英文里只用一个词语“editing”来表示。英语editing的原形edit,本义是动词,表示编辑、编纂之意。跟剪辑和编辑相类似的一个词是蒙太奇(montage)。蒙太奇来自法语,原是建筑学中的一个术语,意为把各种建筑材料按照某种设计和规划,组接、装配结构起来,成为一座完整的建筑物。后被借用到电影中来,表示镜头的组接与构成。在蒙太奇出现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是剪辑的同义词。在今天的法国和俄罗斯,仍把影视的剪辑称为蒙太奇。

此外,用来表示剪辑的词汇还包括剪切、切换、组接等,在宽泛的意义上,如果没有特别的界定和说明,这些词汇都是表示镜头的分切与组接之意。

想一想

如何理解剪辑与蒙太奇的关系?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