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危重症护理学》邵小平,黄海燕,胡三莲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9-29 07:57:07  102 护理学 护理学 333

图书名称:《实用危重症护理学》

【作 者】邵小平,黄海燕,胡三莲主编
【丛书名】ICU专科护士文库
【页 数】 333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1.04
【ISBN号】7-5478-5289-7
【分 类】急性病-护理学-教材;险症-护理学-教材
【参考文献】 邵小平,黄海燕,胡三莲主编. 实用危重症护理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04.

图书目录:

《实用危重症护理学》内容提要: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是现代化医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护理技术过硬的ICU专科护士,是ICU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本书是“ICU专科护士文库”之一,旨在通过对各系统危重症护理的阐述,为广大危重症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提供规范的指导。全书从危重症护理学的必备基础理论出发,结合临床操作实践,阐述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各系统危重症以及儿科、产科、烧伤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同时立足临床实际,阐述了重症人文、流行性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本书可供临床危重症护理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各类危重症护理培训的教材。

《实用危重症护理学》内容试读

总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危重症护理学(critical care nursing)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危重症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病情呈现严重化的趋势,使得危重症医学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与之相关的危重症护理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其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

一、国际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为使一些病情严重的伤病员得到更密切地观察,要求把他们的床位集中放置在护士站附近,确定了早期在单独区域内集中护理和治疗危重伤病员的重要性。1923年,沃尔特·丹迪博士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为危重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开通了含3张床位的护理单元,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护士监护管理。1930年,马丁克氏博士在德国图宾根大学的外科病房设计并建立了一个联合术后恢复和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病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专门的休克单元被用于为严重创伤的士兵提供有效的复苏。20世纪50年代,脊髓灰质炎大流行,特别是在哥本哈根,因许多患者需要机械通气,促进了呼吸监护病房的建立。1958年,麦克斯·哈利韦尔博士和赫伯特·舒宾博士在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开设了含4张床位的休克病房,提高了对危重症伤病员并发

症识别和处理的能力。同年,彼得博士在巴尔的摩城市医院开创了一个多学科ICU,在接下来

的十年中,ICU在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各国的医院中相继建立。

二、我国危重症护理学的建立

在我国危重症护理实践的早期,并没有专门的急诊、急救和危重症护理学概念,急诊只是

第一章绪论003

医院的一个部门。直到1980年,国家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和《城市

医院急诊室建立》的文件后,我国于1982年建立了首个ICU,1984年正式成立了作为独立专

科的综合性ICU。然而,由于当时包括医学界在内的整个社会对重症医学缺乏深刻认识,致使

其发展缓慢,甚至举步维艰。但经过几代重症医学人的努力,中国的重症医学,无论是在临床还是在科研方面,都已经走向了世界前列。

三、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策略

(一)促进危重症护理学的平衡发展

由于我国各地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并不平衡,针对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需要借鉴北京、上海等发展快速地区的危重症护理学经验,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全国各地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以确保发展的平衡性。

(二)建立健全危重症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在建立完善的危重症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制订规范化的管理方案,其中制度与管理是促进危重症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同时,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首先,需要制订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对于危重症科室的诊断、监护以及治疗设备需要加强规范化的管理,以便为提高危重症护理水平提供依据。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护制度,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连续以及动态地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和规范的护理服务,提高治愈率。相关危重症学科建设方案的提出需要以循证护理为基础,对危重症护理质量进行提高与改进,从而有效地规范我国危重症护理实践的标准。再次,还需要针对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明确规定,以确保护理人员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在建立危重症护理管理体系的时候,还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对护理流程以及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强调针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与职责,从而有效地满足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同时,还需要将医院感染与预防工作放在首位,减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另外,需要对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加强与各个医疗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建立医疗、护理以及后勤等一体化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护理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异常现象以及各种问题需要及时上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三)加强危重症护理人员的培养

1.优化危重症护理人员的资源配置·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的优化配置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的资源配置与人才培养是今后工作的中心。要想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医院需要根据护理岗位的职责与设置情况、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强度以及对护理专业技能的要求等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针对目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通过开展学术交流、讲座、自学、专科护士、进修等活动,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针对自身护理中薄

04实用危重症护理学

弱的环节不断提升与改进,以便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完成危重症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3.完善护理人员的培训制度与资格认证制度·首先,在护理人员的培训制度方面,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来完善。在现代化医学发展中,危重症科室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在不地提高,需要符合专业化的标准。同时,需要具备相关的监护技能与应急能力,需要对临床检测系统及常用参考值进行全面的掌握。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根据护理培训工作的相关内容开展了专科护理培训工作,目的在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护理能力。其次,需要不断地完善护理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由于我国目前急缺符合先进监护要求的危重症护理专业人员,因此需要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对于符合要求的护理人员均给予危重症护士证书。在护士的资格认证方面,还需要加强与完善规范的认证标准,明确好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需要制订出绮合的评价制度,对护理人员是否符合危重症护理要求进行全面的评价,确保护理人员的能力与资格认证相符。

第二节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与要求

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以研究各类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监测、护理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临床护理学科。护士在面对危重症患者时,能否及时无误地对患者作出判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抢救的成败。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有窒息性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yndrome,.MODS)、急性中毒、热射病、淹溺、昏迷、器官衰竭等。

一、学科特点

我国在学科体系建设和管理中将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这给护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凸显护理学科特点的重要标志就是护理的专科化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的转变,使得危重症疾病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严重程度上都日趋增加,危重症医学已经成为日趋成熟的新兴独立学科,依傍这新兴学科的危重症护理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危重症护理学是在长期的护理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而逐步形成的,

与ICU的兴起和完善紧密相关。我国危重症护理学起步较晚,ICU专科领域涉及的内容多、

范围广,ICU的规范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ICU护理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有待进一步挖掘。

(一)早期特点

早期的监护理念源自现代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1854一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前线战伤的英国士兵的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前线医院进行救护,使病死率明显下降至2%左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各地纷纷建立创伤治疗中

心,救治许多战伤和失血性休克患者,促进了创伤与休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从而形成了ICU

第一章绪论005

的原始模式。我国急救护理事业在早期只是将危重患者集中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或急救室,以便于护士密切观察与护理。将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先送到术后复苏室,清醒后再转人病房。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使从国外引进危重病医学成为可能。1984年,北京协和医

院率先按照现代危重症医学概念和欧美国家的模式建立了综合性ICU,此后各专科ICU也

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危重症护理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发展水平不平衡,管理模式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指南,专业人员比率低,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专科培训体制不完善,危重症监护的实用性、循证研究相对较少等。

(二)目前特点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危重症护理方面的理念和设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目标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将提高护理质量作为危重症护理的核心,将医学发展作为危重症护理的导向,将教育作为危重症护理的阶梯,将人文作为危重症护理的着眼点,从而将这个学科逐步完善。

1.将危重症患者作为护理的根本·护理工作不应只是技术方面的工作还应该将人的护理作为重点。危重症护理指的是患者身边的护士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服务应该全面到位,尤其是应该配备充足的注册护士并且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同时应该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和生命权。对于患者的隐私应该充分地尊重,在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更应该做好相应的工作,关怀危重症患者和亲属也是护理人员的责任。在日常的护理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身体护理都应该做到位,护士应该做危重症患者的好朋友,并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完善危重症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规范化管理指南·健全的CU制度与管理是发

挥ICU的功能,避免医疗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重要保证,制度与管理的完善直接影响ICU

的护理质量,而护理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安危紧密相关,关系着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病死

率和致残率。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

定量观察,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危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活质量。根据全国危重症学科建设指南,以循证护理为根本,完善危重症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进

一步规范我国的危重症护理实践标准、各级人员岗位说明书、绩效考核标准、重症专科护理管

理制度等。我国的ICU质量管理应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护理流程,重视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

满足患者危重症期的基本生理需求,把专科护理和医院感染预防工作作为危重症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其次,可以参考护理质量管理创新模式进行管理,加强与多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医疗、护理、医技、后勤为一体的全面质量管理

体系。最后,根据指南加强执行力度的检查,ICU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应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

将问题录入到数据库,使用数据库进行规范化管理、分析和整改。

3.统筹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和能力培养·护理人力配置与护理质量和医院效率密切相

关。如何进行合理的ICU护理人力资源建设和培养是今后学科发展的关键点。在ICU的运

行中,医护人员的个体资质是控制的重点,人员素质对ICU的工作质量与安全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因而应实施人员准入制。我国目前根据量表或评分系统计算的工作量来进行护理人

0)6实用危重症护理学

力配置的较少,多采用床护比来配置护理人力。另一方面,危重症护理学士级教育、硕士级教育不断发展,教育课程和教学的模式并不千篇一律。但教学均强调效果和实用,注重打好技术和技能的基础。教学中采用了信息电子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有些医

院ICU的护士每年有一定的带薪培训时间,可根据个人的不足,进行脱产培训。危重症护理

学的教育向高而实的方向发展,高即高层次,从学士到硕士以至博士迈进。实即实用,强调效果与应用。逐渐完善的危重症护理教育是提高危重病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4.进一步完善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制度和资格认证·专科护士的培训制度对危重症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正确的判断和实施救护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的安危和以后的康复。

现阶段已呈现“高技术装备和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的矛盾局面,因此,现代ICU对护士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按专业化标准培养符合现代化监护要求的ICU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当

务之急。展开专科培训工作,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借助发达城市专业化实力带动我国护理的

发展,并将专科护士的培养纳入医学人才培养范畴,给予专项经费支持。此外,国内外对CU

专科护士的培养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和研究。继美国之后,加拿大、英国等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也开始实施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在欧洲,英国护士从专科学校毕业后需进行6~12

个月的CU专业训练,结业者授予ICU护士证书,待遇方面优于普通病房护士。《中国护理事

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一2010年)》中指出,在2005年至2010年内,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等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目前我国危重症专科护士的发展还有待更加系统的专科培训、规范的专科认证标准、明确专科护士的岗位职责、完善实践能力的评价手段。

5.引入新的技术·新技术是危重症护理的手段和支撑。电子计算机的引入方便了相应文件的处理。护理信息的检索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护理工作的远程交流也变得日益普遍。

6.发展导向·各个医学学科的发展均促进了危重护理技术的发展,目前危重患者的复苏器官移植和介入技术的发展使得危重症护理的工作越来越繁重,给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的同时也促进了护理人员新的工作经验的积累。结合历史上的工作经验并参考相应的文献进而制订出比较有序的护理程序,对于提高护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循证护理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医疗花费。血管介入治疗中抗凝的护理,可以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术前心理探访和术后监护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严重顿脑损伤的患者,总结出全面快速的生理复苏方案,降低颅内压(intraoranial pressure,ICP),加强基础护理,减少了死亡和致残,降低了经济费用。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水平的护理技术也在逐步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给患者带来了健康的福音。

(三)要求

危重症护理是一门涵盖了临床各科常见的危重症急救护理理论及常用急救、监测技术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注重急救技术和危重监护的训练与操作,同时注意学生急救意识与应变能力的培养。理论讲授并结合多媒体、标本、模型、图表、幻灯、投影、影像等多种教学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