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诊疗技术与临床处置》孙鹏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9-09 10:55:00  48 epub epub 主编

图书名称:《疼痛诊疗技术与临床处置》

【作 者】孙鹏等主编
【页 数】 117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3
【ISBN号】978-7-5578-0830-3
【价 格】30.00
【分 类】疼痛-诊疗
【参考文献】 孙鹏等主编. 疼痛诊疗技术与临床处置.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疼痛诊疗技术与临床处置》内容提要:

本书首先介绍了疼痛的定义、流行病学、临床诊疗,包括核医学显像技术及核医学检查等;然后详细介绍了临床疼痛学常见疼痛性疾病的诊疗等内容。

《疼痛诊疗技术与临床处置》内容试读

第一篇

基础医学

第一章疼痛的定义和分类

痛觉与其他感觉不同,是一种与伤害及痛苦关联的令人讨厌的复合感觉。疼痛在强度(小、中、强)、性质(锐痛、钝痛或灼痛)、持续时间(瞬时、短时间、持续)和定位(体表、深部组织、定位明确或弥散)等方面有很大的变异性。因此,很难给痛觉下一个令人满意的明确定义。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AS)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

验。”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疼痛提供躯体受到威胁的警报信号,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生命保护功能。但在病理条件下,疼痛是大多数疾病具有的共同症状,往往与自主神经活动、运动反射、心理和情绪反应交织在一起,给患者带来痛苦。事实上,慢性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症状,它本身也可以是一种疾病,是临床的一大难题。

与其他躯体感觉最大的不同是,痛觉没有或极难产生适应,而且痛觉包含“感觉”和“情绪”两种成分。“感觉成分”具有其他感觉的共性特点:有特殊的感受器、感受器激活需要适宜的刺激、感受器有定位分布、具有对刺激强度进行鉴别的能力等。痛觉的“情绪成分”与逃避的驱动密切相关,其变异性极大,极易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痛觉不是简单地与躯体的某一部分的变化有关,也不能认为是由神经系统某个单一的传导束、神经核团和神经递质进行传递,它是一个复杂的感觉系统。

“痛阈”和“耐痛阈”是区分“感觉成分”和“情绪成分”的指标。阈值是感觉系统对刺激反应的一个特性,痛阈是对痛觉刺激的最小感知。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间,痛阈具有可重复性,是相对稳定的。耐痛阈是指忍耐疼痛的最大限度,它有很大的变异性。痛阈(痛觉感觉成分)完全相同的人,耐痛阈(痛觉情绪成分)可以有明显的不同,这与性格和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在有关痛觉的英文文献中经常出现两个词汇:伤害性感受(nociception)和痛觉(pai)。这是两个有密切关系但又不相同的概念。伤害性感受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伤害性传人信息的反应和加工,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提供组织损伤的信息,是从低等动物到人所共有的。痛觉是指发生在躯体某一部分的厌恶和不愿忍受的感觉,属于知觉范畴,发生在脑的高级部位,尤其是大脑皮质,一般认为是人类所特有的。

·1

疼痛诊疗技术与临床处置

根据疼痛的起因、部位、性质和时程,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伤害性痛(nociceptivepain)和病理性痛(pathological pain)(图1-I)。

疼痛

伤害性痛

病理性痛

炎症性痛

神经病理性痛

功能性痛

急性痛

慢性痛

(生理性痛)

(病理性痛)

图1-1疼痛的分类

第一节伤害性痛

伤害性痛是生理状态下,伤害性刺激直接兴奋伤害性感受器引起的疼痛,因此也称为“生理性痛”。有的伤害性刺激(如针刺等)几乎没有引起组织损伤或只引起轻微损伤,疼痛是瞬时的。即使组织损伤严重(如一般的手术创伤等),但损伤修复后,疼痛自行消失,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因此,也往往称作“急性痛”。

伤害性痛又可分为浅表痛和深部痛。

一、浅表痛

浅表痛是由强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有刺痛和灼痛之分,分别由外周神经中细的有髓

鞘(A。)纤维和无髓鞘(C)纤维传导。“刺痛”又称锐痛、快痛或第一痛,定位明确,只

在刺激时存在,刺激停止疼痛消失。“灼痛”也称钝痛、慢痛或第二痛,是定位模糊的持续性疼痛,具有烧灼和跳动感,刺激停止后依然存在,和刺痛不同,重复刺激可引起灼痛强度增加。

二、深部痛

深部痛定位模糊,源于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的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内脏痛具有深部痛的特征。

伤害性痛是正常生理状态下日常体验到的感觉。在表1-1中,从伤害性感受器分布感受器的适宜刺激、疼痛躯体定位和疼痛的性质,总结了浅表痛、深部痛和内脏痛的特点。

·2·

疼痛的定义和分类第一章

表1-1伤害性痛的特性

感受器分布

刺激

痛觉定位

疼痛性质

浅表痛皮肤、皮下组织、黏膜

机械、化学、灼热

明确

锐痛、刺痛、灼烧痛

深部痛肌肉、肌腱、筋膜、关节、骨酪过度牵拉、缺血、机械损伤、痉李弥散、辐射

铠痛、痉李痛

内胜痛内脏器官

膨胀、缺血、肌肉痉李

模糊

深部痛、刺痛、牵涉性痛

(孙鹏)

第二节病理性痛

病理性痛按其起因分为“炎症性痛”(inflammatory pain)、“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pain)和“功能性痛”(functional pain),在躯体和内脏组织均可产生。由于在病灶修复后疼痛仍存在,时程长达数月、数年乃至终生,因此也称为“慢性痛”,是临床的顽症。

一、炎症性痛

由创伤、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外科手术等引起的外周组织损伤,刺激损伤细胞、免疫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和神经末梢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导致局部组织炎症。伴随局部红、肿、灼热感和功能障碍,出现强烈的损伤区的原发痛和损伤区周围的继发痛。这种由炎症引起的疼痛,表现为:①对伤害性刺激敏感性增强和反应阈值降低的“痛觉过敏(hyperalgesia)”;②非痛刺激(如触或冷刺激)引起的“触冷诱发痛(allodyn-

)”(也称为“痛觉超敏”);③无刺激诱导而自发产生的“自发痛”。当炎症消失或组织修复后,炎症性痛随之减弱。

二、神经病理性痛

由创伤、感染或代谢病引起的外周神经、脊髓和脑损伤所造成,也表现为痛觉过敏、触冷诱发痛和自发痛。多发于临床多种疾病,如糖尿病、带状疱疹恢复期、腰段神经根损伤艾滋病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疾病、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和脑中风等。图1-2表明,神经病理性痛又可分为: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单一性或多发性神经疾病的疼痛、去传入疼痛、交感神经性疼痛)和中枢痛。它们的产生机制是多样和复杂的,在后面的章节中有详细描述。

三、功能性痛

功能性痛是在没有明显的神经学病变和外周异常的条件下,神经系统功能和反应异常引起的疼痛。临床上见到的纤维肌痛、肠应激综合征、非心脏性胸痛和紧张性头痛(不包括偏头痛)等可以归入这一类。

癌症痛属于病理性痛的范畴,起因既包括炎症,也有神经损伤等多种因素(肿瘤组织浸润、压迫神经、缺血、脏器梗死、化疗和放射治疗的毒性等),是兼有炎症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的复合类型,机制更为复杂,因此有其特殊性。

·3·

疼痛诊疗技术与临床处置

神经病理性痛

单一性或多发性神经疾病的

去传入痛

交感神经性疼痛

中枢痛

疼痛

神经损伤

传入缺失

交感活动

中枢损伤或失调

持续性深部痛

痛觉过敏

痛觉过敏

痛觉过敏

突发性剧痛

触冷诱发痛

触冷诱发痛

触冷诱发痛

皮肤感觉异常

自发痛

自发痛

自发痛

代谢病(糖尿病

外周神经损伤

外周神经损伤

缺血(脑卒中)

感染(HIV等)

幻肢痛

带状疱疹后痛

肿瘤

化疗酒精中毒

中枢疾病或损伤

幻肢痛

去髓鞘

图1-2神经病理性痛的特性

(孙鹏】

。4

第二章疼痛的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在不同人群中如何发生和为何发生,流行病学资料可用于制订预防疾病的计划和策略,并指导对已经发生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疾病的流行病学是描述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另外一个方面阐述了疾病的概况。随着疼痛医学的发展,针对疼痛的临床诊疗已经广泛开展,并进行了临床和基础研究。但如缺乏疼痛的流行病学资料和数据,则对疼痛和疼痛性疾病的发病率和发生率知之不详,更无法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疼痛的流行病学研究系新近开展的项目,研究疼痛流行病学的方法有许多,各有其优缺点。与其他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一样,疼痛的流行病学同样具有独特的数据收集和解释,并有许多专业用语,涉及许多方法、内容和参数。研究总体中的所有个体应当具有相同的某些特征,包括地理、职业、年龄以及相同疾病等:同时在样本选择和资料收集中有许多的误差,包括样本选择误差、资料误差、统计误差等。现有的许多疼痛流行病学研究系在各种特殊领域进行,存在不少缺陷,许多资料不能推论到普通人群。尽管如此,疼痛的流行病学资料对于疼痛的发病率(incidence)、患病率(prevalence)、疼痛的病因与诱因、疼痛类型疼痛诊断、疼痛治疗、疼痛的转归以及疼痛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个体方面不同年龄性别、生活史、工作史与疼痛的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对于疼痛的发病率和疼痛的诊疗均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目前循证医学为上述资料提供了大量的依据。国内开展疼痛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目前缺乏相应的资料,国外的疼痛流行病学研究和结果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疼痛发病率和患病率的调查结果很大程度上受疼痛的定义和采用调查方法的影响,不同的调查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问题和内容,因此,在某种疼痛的发病率和忠病率上有相当的差异。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群某种疾病新发病例的比率;患病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患有某种疾病的比率。疼痛的患病率可进一步分为:点患病率(pointprevalence rate)系指某一时间点人群中发生疼痛的个体人数;区间患病率(period prevalence rate)系指某一时间段内人群中发生疼痛的个体人数:终生患病率(lifetime prevalence rate)系指人群中个体一生中发生疼痛的人数。患病率的分子是在某一时间内发生疼痛的个体,分母是人群的总人数或样本的总体人数。疼痛作为疾病的伴随症状与疼痛作为疾病的定义不同,两者的总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不同的调查中会有很大差异。疼痛作为症状在不同的年龄组、不同的疾病有明显的差别,疼痛的发病率和发生率会很高;而疼痛作为一种疾病,则差异更大,与人们对疼痛的认识、疼痛的时间长短、疼痛的程度、调查方法、统计方法等有密切关系,因此,疼痛的发病率和发生率各家报道差异很大,即或是同种疼痛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差别也很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疼痛的理解和认识的加深,疼痛将是人们就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慢性疼痛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它明显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大量消耗着卫生医疗资源。

慢性疼痛系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缺乏流行病学数据和资

·5·

疼痛诊疗技术与临床处置

料。2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宣称不适当的疼痛治疗是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欧洲15国和以色列共16国对慢性疼痛的发病率、疼痛的严重程度、治疗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电话调查,并对疼痛人群中年龄在18岁以上者作了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在被调查的46394人中,慢性疼痛发病率[疼痛持续超过6个月,上个月发生疼痛或上周发生多次疼痛,而且疼痛评分

按照数字等级评分(NRS)大于5]有4839人(19%),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其中66%为中

度疼痛(NRS5~7),34%为严重疼痛(NRS8~10);46%的人疼痛呈持续性,54%为间断

性;59%的人疼痛病史2年至15年,21%的人诊断有抑郁症;61%的人很少能或不能外出工作,19%的人失去了工作,13%的人因疼痛调换了工作;60%的人在过去的6个月内2~9次看医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社会活动和工作质量。4839名慢性疼痛患者中,只有2%目前接受疼痛专科医师的诊疗,而40%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30%的人没有接受过治疗。在欧洲这些发达的国家,慢性疼痛仍然是一个很主要的卫生保健、医疗和社会问题,需要卫生保健机构和制定政策的人员关注和认真对待。

美国的慢性疼痛患病率成人约40%,在疗养院的居民可高达45%~80%。慢性疼痛的发生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超过80%的人在一生中会发生腰背疼痛,60~72岁达发病率高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有腰痛病史的人易患腰背疼痛。初次发病的原因、儿童时期的腰痛与成年后的症状具有相关性。加拿大对2055名20~69岁随机抽样人群进行了6个月区间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发病率为54.2%,其中4.1%的人为致残性疼痛。颈部疼痛与教育、合并疾病、吸烟以及颈部外伤史有关。美国的一项5438人调查显示持续性疼痛(疼痛超过6个月或前一年多次发作)的总发病率为21.5%,美国中部为17.3%。不同国家总发病率相差很大,从5.5%(尼日利亚)到33%(智利)。持续疼痛中背痛占47.8%,头痛占45.2%,关节痛占41.7%,有三分之二的疼痛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疼痛。而且,持续疼痛的患者多伴有抑郁或焦虑。背部和颈部疼痛的就诊率比心脏病和高血压病高。美国全国疗养院调查,有3.7%的患者每天经历“难以忍受”的疼痛,常见病因包括癌症、溃疡和髋关节骨折。疼痛患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肌肉骨骼疾病疼痛是最常见的非癌性慢性疼痛,关节炎和其他风湿性疾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关节炎中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

瑞典进行的一项调查,内容为是否有过任何疼痛和疼痛的程度。1009名被调查者,年龄18~84岁,发生过任何疼痛包括短时疼痛者为66%,40%报告有明显的疼痛并持续6个月以上;持续性疼痛者比短时间者发生率高。疼痛部位以颈部、肩、上肢、下腰背和下肢多见,这些部位疼痛明显者占15%~20%。疼痛患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45~64岁,男女各占50%,65岁以上者疼痛的发病率降低。1990一1993年瑞典的一项调查,复杂性区域疼痛综

合征(CRPS)的发病率在肢体疼痛患者为5%,全国人群发病率为100万分之一。丹麦的

4000人邮件问卷调查显示持续疼痛的发病率为30%。美国1254名电话调查表明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者,头痛为5%,背痛9%,肌肉痛5%,关节痛10%。Von Korff等人进行的一项随机邮件问卷调查,仅询问疼痛持续一天或以上,或一年中发生数次的疼痛,被调查的1500人,年龄15~75岁,前6个月的疼痛患病率为头痛26%,背痛41%,腹痛17%,面部痛12%,胸部痛12%。

后背疼痛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国家差异很大,在北美为6.8%,瑞典12%,丹麦13.7%,英国14%,加拿大28.4%,比利时33%。这与诊断标准、调查方法、地区差异、文化差异等有密切关系。后背痛在儿童的发病率很低为1%~6%,但随年龄增长,发病率迅速增加,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