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诊疗常规》朱鹏立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9-09 08:34:02  78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疾病 常规

图书名称:《新生儿诊疗常规》

【作 者】朱鹏立主编
【页 数】 289
【出版社】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03
【ISBN号】978-7-5335-6082-9
【价 格】68.00
【分 类】新生儿疾病-诊疗
【参考文献】 朱鹏立主编. 新生儿诊疗常规.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新生儿诊疗常规》内容提要:

本书由福建省立医院专家共同撰写完成,他们结合国内外相关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认真编写、精益求精,内容包括新生儿黄疸、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新生儿血液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代谢和内分泌疾病、新生儿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皮肤疾病、新生儿外科疾病及其他疾病的诊疗。本书不仅包括新生儿内外科的常见疾病,同时包括新生儿疑难危重症的诊治。力求突出临床医生需要掌握和了解的针对新生儿患者特有的诊治思路和诊治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新生儿诊疗常规》内容试读

第一章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诊疗常规

第一节黄疸概述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死亡率高,多存在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需要及时正确判断黄疸性质,早诊断早治疗。

【胆红素代谢】

1.胆红素形成

胆红素是血红素降解的最终产物,来源有三个方面:

(1)衰老红细胞的血红蛋白。

(2)旁路胆红素。

(3)其他:肝脏和其他组织内含血红素的血红蛋白。

2.胆红素在血清中存在的形式及其生理特性

胆红素在血清中存在的形式及其生理特性共有4种不同形式:

(1)未结合胆红素:大部分与血清白蛋白呈可逆性的联结,是血清中的主要部分,在血液中运输,又称间接胆红素。

(2)游离胆红素:极少部分未与血清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称未联结胆红素,即游离胆红素,有毒性。

(3)结合胆红素:主要为胆红素单葡萄糖苷酸和胆红素双葡萄糖苷酸,为亲水性,又称直接胆红素。

(4)与血清白蛋白共价联结的结合胆红素,又称delta胆红素。

3.胆红素在肝内代谢过程

(1)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2)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

(3)胆红素的排泄与肠肝循环。

4.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过多增多的原因:红细胞寿命短;旁路和其他组织来源的胆红素增多;新生儿红细胞数量过多。

(2)肝摄取胆红素能力低下。

2

(3)肝细胞结合胆红素能力不足。

(4)肝细胞排泄胆红素的功能不成熟。

(5)肠肝循环的特殊性。

总之,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功能不成熟,肠肝循环的特点,都容易导致血胆红素浓度增高,易出现黄疸。

【诊断】

1.临床表现

(1)黄疸色泽。

(2)黄疸分布情况。

(3)一般情况:有无病态;有无皮肤苍白、出血点或脓疱疹;有无呼吸困难、肺部啰音;肝脾是否肿大、脐周有无红肿、脐部有无分泌物。

(4)神经系统症状:精神萎靡或激惹、前囟是否紧张、有无凝视、肌张力有无减低或增高、新生儿各种生理反射是否减弱或消失。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胆红素检测、静脉血胆红素值、微量血胆红素值、经皮测胆红素值。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筛查。

2)血型、红细胞脆性试验、尿三胆检查、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

3)疑为感染所致黄疸,应做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

血沉、血常规等。

4)肝功能检查。

5)基因检测:了解与胆红素代谢有关的UGT基因突变情况,有助于Gilbert综合征的基因诊断。

(2)影像诊断:超声、放射性核素肝扫描、计算机断层摄影(CT)、磁共振

胰胆管造影(MRCP)

(3)其他检查:肝活检、呼气中一氧化碳测定及听、视功能电生理检查。

【治疗】

干预治疗的目的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光疗是最常用的有效又安全的方法。换血疗法可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及致敏红细胞,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溶血症或已出现早期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者。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3

新生儿诊疗常规

1.光照疗法

(1)光疗指征:光疗标准很难用单一的数值来界定,不同胎龄、不同日龄的新生儿都应该有不同的光疗指征,另外还需考虑是否存在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出生胎龄35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可参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光疗参考标准(图l-1),或将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超过

Bhutani曲线(图1-2)95百分位数作为光疗干预标准。在尚未具备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的医疗机构可适当放宽光疗标准。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光疗标准亦应放宽,可以参考表1-1。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或皮肤挤压后存在淤斑、血肿的新生儿,可以给予预防性光疗,但对于<1000g早产儿,应注意过度光疗的潜在危害。在结合胆红素增高的患儿,光疗可以引起“青铜症”,但无严重不良后果。

25

428

20

高危区

95百分位

342

75百分位

中-高危区

40百分位

257

/[oun)

中一低危区

10

171

低危区

85昌

1224364860728496108120132144

年龄(h)

图1-1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Bhutani等)

=低危新生儿(≥38周,一般情况好)

中危新生儿(≥38周+高危因素:或35~37周+高危因素,一般情况好)

428

高危新生儿(胎龄35~37周+高危因素)

342

/s0

(1/lown)

257

171

85

0

出生

3

4

6

年龄(d)

图1-2胎龄≥35周的光疗参考曲线

表1-1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生后不同时间光疗和换血血清总胆红素参考标准

(mg/d,1mg=17.1μmo/L)

<24h

24~<48h

48<72h

72~<96h

96<120h

≥120h

出生体重(g)光疗换血光疗换血

光疗换血

光疗换血光疗换血

光疗换血

<1000

4

8

5

10

6

12

7

12

8

15

8

15

1000~1249

5

10

6

12

7

15

9

15

10

18

10

18

1250~1999

6

10

7

12

9

15

10

15

12

18

12

18

20002299

7

12

f

15

10

18

12

20

13

20

14

20

2300~2499

12

12

18

14

20

16

22

17

23

18

23

(2)光疗副作用:发热、腹泻、皮疹、青铜症、DNA损伤、血清核黄素浓度减低

低钙血症等。

2.换血疗法

(1)换血指征:

1)出生胎龄≥35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可参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换血参考标准(图1-3),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换血标准可参考表1-1。在准备换血的同时先给予患儿强光疗4~6h,若TSB水平未下降甚至持续上升,或对于免疫性溶血患儿在光疗后TSB下降幅度未达到34~50μmol/L(2~3mg/dl)立即给予换血。

2)严重溶血,出生时脐血胆红素>76mmol/L(4.5mg/dl),血红蛋白<110g/L,伴有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

3)已有急性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者无论胆红素水平是否达到换血标准,

或TSB在准备换血期间已明显下降,都应换血。

·低危新生儿(≥38周,一般情况好)

30

一一中危新生儿(≥38周+高危因素):

1513

或35~37周,一般情况好)

高危新生儿(胎龄3537周+高危因素)

25

城20

342照

15

257目

10

171

出生

34

5

6

7

年龄(d)

85

图1-3胎龄35周以上早产儿以及足月儿换血参考标准

5

新生儿诊疗常规

(2)换血方法:血源的选择:Rh溶血病换血选择Rh血型同母亲,ABO血

型同患儿,紧急情况下也可选择O型血。ABO溶血病如母亲O型血,子为A型

或B型,首选O型红细胞和AB型血浆的混合血。紧急情况下也可选择O型血

或同型血。建议红细胞与血浆比例为(2~3):1。

(3)换血量:为新生儿血容量的2倍(150~160mL/kg)。

(4)换血途径:可选用脐静脉或其他较粗的外周静脉,也可选用脐动脉或外周动脉、外周静脉同步换血。

(5)换血中应注意的问题:换血过程中应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注意监测血气、血糖、电解质、血钙、血常规。换血时需等容量匀速地抽出和输入血液。一般控制全程在90~120min内。换血后可发生TSB反弹,应继续光疗,并每4h监测TSB。如

果监测TSB超过换血前水平应再次换血。

3.药物治疗

(1)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确诊新生儿溶血病者可采用IVIG

0.5~1.0g/kg于2~4h静脉持续输注。必要时可12h后重复使用1剂。

(2)白蛋白:当血清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值,且白蛋白水平<25gL的新生儿,可补充白蛋白1gkg,以增加胆红素和白蛋白的联结,减少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若白蛋白水平正常,则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白蛋白。但如存在酸中毒,应首先予以纠正。

(3)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能诱导肝细胞微粒体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

增加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能力,尚可增加肝细胞内Y蛋白含量及

增加肝细胞膜通透性而增加肝细胞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苯巴比妥5mgkg,分2次口服,连服4~5d。

(4)碳酸氢钠:酸中毒时可使用碳酸氢钠纠正,碱化血液促进胆红素代谢。

第二节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早期,由于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致,除外各种病理因素,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到一定范围内的黄疸,是正常发育过程中发生的

一过性胆红素血症。由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程度与许多因素有关,且有些病理

因素难以确定,致使生理性黄疸的正常T$B值很难有统一标准。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