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黎杏群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9-07 21:25:25  79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医案

图书名称:《神经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作 者】黎杏群主编
【丛书名】中医临床案例教学系列丛书
【页 数】 643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7.01
【ISBN号】7-5091-0625-7
【价 格】45.00
【分 类】神经系统疾病-验方-汇编-神经系统疾病-医案-汇编
【参考文献】 黎杏群主编. 神经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01.

图书目录:

《神经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内容提要:

本书分别对22种神经系统疾病古今著名名家医案作了系统整理和分析。

《神经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内容试读

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脑出血

脑出血(cerebal haemorrhage)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绝大部分是高血压并发的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形成大小不等的脑内血肿,有时穿破脑实质形成继发性脑室内出血和(或)蛛网膜下隙出血。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起病急骤,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甚至神志昏迷。根据出血部位不同有相应的局灶体征。

在所有脑血管病分类中,我国经流行病学调查脑出血占41%~48%,远远高于欧美国家脑出血10%一20%的发生率。脑出血80%发生在大脑半球,其余20%发生在脑干和小脑,是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常见疾病。

中医并无脑出血这一病名,但众多文献有关中风的描述,症状与脑出血基本相似。中医文献记载中有仆击、偏枯、薄厥、大厥、风痱、类中等病名。唐宋以前认为其病因乃正虚风邪入中所致。《金匮》首创中风之名,并根据病情轻重分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等四证。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尤以金元时代对中风病因学说有了较大发展,其中刘元素力主“心火暴甚,水不制火”,李杲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则主张“湿痰生热”。明清以后,“内

风”致病的观点认识进一步深入,张景岳认为本皆内伤积损,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同代医家李中梓又将中风分为闭证与脱证,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赤气粗,鼻鼾痰鸣,即是闭证;若口开、手撒、眼合、二便自遗、鼻鼾息微,即是脱证。清代叶天士首剑“肝阳化风”学说,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云:“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神

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经

风时起。”王清任则以气虚血瘀为论,并创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科

瘫。其后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等医家进一步发挥,认为该病乃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所致,从而使中风的病因与治法逐步完善。

本病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在情志过极,烦劳恼怒,饮食不节,用力过度,气候骤变均可为诱因,致气血阻滞,气郁化火、酿痰,气火亢盛,肝阳暴亢,风火相煽,气血逆乱,上冲犯脑,络破血滋,发为卒中。病位在脑,与肝、心、脾、肾密切相关。.病机不外风、火、痰、瘀、气(气逆)、虚(阴虚、气虚、血虚)六端。一般在中经络之初期,以风痰或血瘀为主,但脑出血以中脏腑闭证为多见,初起以风火痰为主,闭证好转,趋向恢复,又多以痰瘀虚为主。后期常见肝肾阴虚,气虚血瘀。

一、辨证论治

(一)中经络

1.肝阳暴亢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或滑数。

【分析】素体肝旺,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过食辛辣烟酒刺激之品,致肝阳骤亢,阳化风动,夹痰横窜经络,致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风阳上扰清窍,则见头晕头胀痛,面红目赤,肝经郁热则见口苦咽干,易怒,便秘尿黄,肝火扰心则心中烦热,舌质红或绛,苔黄,脉弦或弦数均为肝阳上亢、肝经实火之象。

【治法】平肝熄风,滋阴潜阳。

【方药】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怀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龟甲、玄参、天冬、白芍、茵陈、生麦芽、川楝子。方中怀牛膝归肝肾之经,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滋补肝肾之效;代赭石与龙骨、牡蛎相配,降逆潜阳,镇肝熄风;龟甲、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以制阳亢;茵陈、生麦芽、川楝子配合怀牛膝清泻肝阳之有余,条达肝气之郁滞,有利于肝阳之平降镇潜,风火亢盛者可加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牡丹皮以凉血泻火;风痰阻络者加地龙祛

1

痰通络。便秘者加生大黄10g(后下)以通腑泻热。

2.痰热腑实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口黏痰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分析】素体气弱痰盛之人,每因饮食不节,致痰浊壅滞,郁而化热,痰热互结而生风,流窜经络而见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中焦失运,痰湿内停,气不化津则见口黏痰多;痰热壅滞,大肠燥热,传化失司,腑气不通而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痰热壅盛、阳明腑实之征象。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通络。

【方药】星蒌承气汤(《临床中医内科学》):全瓜蒌、胆南星、生大黄、芒硝。方中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生大黄、芒硝荡涤肠胃、通腑泄热。本方使用大黄、芒硝剂量应视病情及体质面定,以大便通泄,痰热积滞涤除为度,适时减量或停药,以免过量伤正。腑气通后,应治以清化痰热活络之剂。热盛者加黄芩、栀子,痰盛者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热动肝风见头晕头痛目眩加天麻、钩藤、菊花、珍珠母、石决明以平肝熄风潜阳;若口干舌燥,或少苔,便秘者为热盛伤津,可加生地黄、玄参、麦冬以滋阴液。

(二)中脏腑

1.闭证

(1)风火闭窍证

【证候】突然昏仆,神志障碍多见朦胧嗜睡,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眼㖞斜,面红目赤,口噤,两手握固,甚则抽搐,气粗,便干便秘,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分析】此属阳闭,素体肝旺,情志相激,病势突变,肝阳暴张,阳化风动,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清窍闭塞,故见突然昏仆不知,半身不遂,口眼㖞斜;风火相煽,则面红目赤,肝主筋,则筋脉拘急,肢强口噤,两手握固,甚者可见抽搐;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为里热之象。

【治法】清热熄风,解毒开窍。

【方药】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合羚羊钩藤汤(《通俗

伤寒论》)加减,配合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天麻、钩藤、羚羊

角、生石决明、牡蛎、黄苓、栀子、牡丹皮、生地黄、白芍、川牛膝。其中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清热凉血、解毒开窍。羚羊角、天麻、钩藤清热熄风,石决明、牡蛎重镇潜阳;黄芩、栀子清热解毒:生地黄、牡丹皮凉血泻火:白芍敛阴柔肝;川牛膝引血下行。若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蜈蚣以熄风止痉;夹痰热者加竹沥、天竺黄、石菖蒲以清热涤痰,热甚迫血安行,症见鼻衄,呕血者加三七活血止血:腹胀便秘者加大黄以通腑泄热。

(2)痰火闭窍证

【证候】起病急骤,神志昏愦,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眼㖞斜,鼻肝痰鸣,项强身热,躁扰不宁,或见抽搐,大便秘结,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厚干,脉弦滑数。

【分析】此属阳闭。患者素体痰湿内盛,郁而化热,复因劳累,饮食偏嗜,情志过极等致心火炽盛,痰随火升,上逆闭阻清窍。痰火闭窍,故见神昏,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眼㖞斜,项强,抽搐;痰火上扰,气道受阻故鼻肝痰鸣;痰火扰心,则躁扰不宁;痰火内结阳明,腑气不通,故身热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腻或黄厚干,脉弦滑数为痰火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医醇賸义》)加减配合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羚羊角、龟甲、石决明、生地黄、白芍、牡丹皮、夏枯草、菊花、柴胡、薄荷、蝉蜕。方中羚羊角为主药,配合菊花、夏枯草、蝉蜕以清肝熄风;石决明、龟甲滋阴潜阳;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白芍敛阴柔肝:柴胡、薄荷疏肝解郁。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有辛凉

开醒脑之效。

加减:痰热盛者加鲜竹沥汁、胆南星、猴枣散以清热化痰;火盛者加黄芩、栀子、石膏以清热泻火;烦扰不宁者加石菖蒲、郁金、珍珠母以化痰开窍、镇心安神;大便秘结加生大黄。

(3)痰浊蒙窍证

【证候】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

厥冷,口眼㖞斜,痰诞壅盛,面白唇暗,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分析】此属阴闭。素体气弱痰盛,或年老体衰,气不化津,致痰湿内生,复因劳累、饮食、情志不调而引动伏痰,痰湿上犯,蒙蔽清窍,故见昏仆;痰湿流窜经络而见半身不遂,口眼㖞斜;湿性黏滞重着,易伤阳气故见肢体松懈;湿伤阳气,阳气受郁,故见四肢不温,甚则厥冷,卫阳之气不充肌肤,故面白唇暗。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为阳气不足,湿痰内盛之证。

【方药】涤痰汤(《济生方》)加减配合苏合香丸(鼻饲)。制半夏、胆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方中半夏、陈皮、茯苓、竹茹化痰燥湿;胆南星、石暮蒲豁痰开窍;枳实降气和中消痰;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杜绝生痰之源。苏合香丸则有辛香解郁开窍之功。

加减:舌质暗有瘀斑,脉涩者加桃仁、红花、丹参以活血化瘀;

四肢厥冷者加附子、桂枝以温阳散寒。

2.脱证

元气败脱证

【证候】突然神昏,昏愦,汗出如珠,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气息微弱,面色苍白,瞳孔散大,二便失禁,舌质淡紫,或舌体卷缩,苔白腻,脉微欲绝。

【分析】脏腑精气衰弱,复因情志、饮食不节等诱因,突致阳浮于上,阴竭于下,阴阳离绝。元气已脱,神志失守,故见神昏;五脏精气藏于内而开窍于外,五脏真气脱,四肢百骸皆无真气充养而失用,故见气息微弱,瞳神散大,手撒肢厥,汗出如油,舌卷缩,面色苍白,二便失禁诸症。舌质淡紫为真阳外脱,阴寒凝滞之征;

阳气大虚,脉道鼓动无力,故见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正体类要》)加减:人参、制附子、干姜、炙甘草。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回阳救逆,干姜助附子伸发阳气,炙甘草益气温中,共奏回阳救逆之功。加减:汗出不止者加黄芪、煅

龙骨、煅牡蛎、山萸肉、五味子以敛汗固脱;真阴不足,阴不敛阳,经

虚阳外越,出现面赤足冷,虚烦不安,脉极虚弱或浮大无根者,治科

以峻补真阴,佐以扶阳,用生脉散加味:人参、麦冬、五味子补元气生精固脱;加熟地黄、麦冬、石斛、巴戟天、肉苁蓉补肾滋阴,益脑填精;石菖蒲、远志豁痰开窍,加少量附子肉桂温养真元,摄纳浮阳。

在上述分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研究结果,凡属实热证者,无论中经络或中脏腑,均可用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若属虚证者,可根据阳气败脱的不同,分别用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三)后遗症

1.气虚血瘀证

【证候】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眼喝斜,面色觥白,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舌胖边瘀,苔白,脉大或涩。

【分析】年老体虚,或久病伤气,气虚则血脉运行乏力,脉络不畅,瘀阻脑脉,则见半身不遂,肢体瘫软,口眼㖞斜,言语不利;血行不畅,经脉失养,则肢体麻木;气虚血不上荣见面色觥白;心脉失养则心悸,气虚不摄则自汗,短气乏力。舌质暗或见瘀斑,舌胖大,脉大或涩为气虚血瘀之象。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方中重用黄芪(30~60g)以补气: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芎、赤芍、地龙、丹参养血活血化瘀;气虚明显者加党参或人参;言语不利,口角流诞者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宜窍;心悸气短、失眠者加炙甘草、桂枝、酸枣仁、龙眼肉以温经通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