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急危重症救治手册》赵性泉主编;王翠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9-07 20:44:42  7 赵性泉

图书名称:《神经科急危重症救治手册》

【作 者】赵性泉主编;王翠副主编
【丛书名】临床急危重症救治手册系列
【页 数】 330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7
【ISBN号】978-7-5349-9533-0
【价 格】45.00
【分 类】神经系统疾病-急性病-诊疗-手册;神经系统疾病-险症-诊疗-手册
【参考文献】 赵性泉主编;王翠副主编. 神经科急危重症救治手册.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神经科急危重症救治手册》内容提要:

遵循“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理念,从临床实用出发,笔者编写了一套《临床急危重症救治手册系列》,共8个分册。每册分别介绍了诊断、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急救要点、抢救相关基本操作技术及药物应用等。本册重点介绍了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神经系统的定位诊断、神经内科常用检查技术与治疗技术、头痛、脑神经疾病、周围神经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及变性疾病、脊神经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脊髓疾病、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癫痫等。

《神经科急危重症救治手册》内容试读

第1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第一节病史采集

一、常见症状的问诊

1.头痛

(1)部位:整个头痛、局部头痛,还是部位变化不定的头痛;如为局限性头痛应询问具体部位。

(2)形式:是突然发生,还是缓慢加重;是发作性,还是持续性;发作时间及在一天中的变化;头痛发作是波动性、持续性,还是周期性,如是周期性发作应注意与季节、气候、饮食、睡眠的关系,女性患者应询问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3)性质:胀痛、钝痛、隐痛、跳痛,还是刀剖样、烧灼样、箍紧样、爆裂样或雷击样疼痛。

(4)加重因素:头痛症状有无在用力、低头、咳嗽和喷嚏等使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加重,与月经周期是否有关,与睡眠、劳累、气候、咀嚼和吞咽动作是否有关。

(5)程度:是否影响睡眠和工作,但应注意头痛程度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伴随症状:有无伴闪光感、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视物双影。头痛一般无耳鸣,失语、偏瘫应该是主诉等。

(7)先兆症状:有无暗点、眼前闪光、亮点、异彩等视觉先兆。

。1。

神经科急危重症救治手册

2.疼痛

(1)部位:是表浅还是深部,是皮肤、肌肉、关节,还是难以描述的部位;是固定性,还是游走性,有无沿着神经根或周围神经支配区放射的现象。

(2)性质:是酸痛、胀痛、刺痛、烧灼痛,还是闪电样疼痛;是放射性疼痛、扩散性疼痛,还是牵涉痛。

(3)发生情况:是急性,还是慢性;是发作性,还是持续性。

(4)影响因素:触摸、按压是否加重疼痛,活动是否诱发或加重疼痛,疼痛与气候变化有无关系等。

(5)伴随症状:是否伴有肢体瘫痪、感觉减退或异常,是否伴有皮肤的变化。

3.眩晕

(1)注意鉴别是眩晕,还是头晕、头昏。

(2)确定患者发作时是否有自身旋转或移动(主观性眩晕)或外界旋转或移动(客观性眩晕)的感觉。

(3)有无伴发症状,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平衡不稳、晕厥、耳鸣和听力改变、心悸、血压和脉搏改变等,以及发作诱因、持续时间、眩晕与体位的关系。

4.抽搐

(1)诱发因素:抽搐发作与睡眠、饮食、情绪和月经等的关系。

(2)发病年龄:抽搐最初发病的年龄。

(3)发作先兆:有无眼前闪光、闻到怪异气味、心悸、胸腹内气流上升的异常感觉及不自主咀嚼等。

(4)以往的诊疗情况:既往诊治情况,发作间歇期有无症状。

(5)相关病史:发病前有无颅内病变、中毒、外伤、代谢性疾病等。

(6)抽搐形式:肢体是伸直、屈曲,还是阵挛,有无颈部或躯干向一侧的扭转等。

(7)抽搐部位:是全身抽搐、局部抽搐,还是由局部扩展至全

·2·

第1章神经系统疾病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身的抽搐。

(8)抽搐发作频率:每年、每月、每周或每天的发作次数,以及最近一次发作的时间。

(9)伴随症状:有无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摔伤或舌咬伤等。

(10)抽搐后症状:有无昏睡、头痛或肢体一过性瘫痪。

5.视力障碍

(1)发生情况:急性、慢性、渐进性,是否有缓解和复发。

(2)发生视力障碍持续的时间。

(3)具体表现:视物不清还是完全失明;双眼视力下降的程度;是否伴有视物双影;视野缺损的范围是局部还是全部;有无单眼黑矇或双眼黑矇。

6.瘫痪

(1)发病形式:是急性起病,还是慢性起病,起病的诱因及症状的波动和进展。如为慢性起病,应问及发展的速度和过程。

(2)瘫痪部位:四肢瘫、偏瘫、单瘫,还是仅累及部分肌群的瘫痪,如为肢体瘫痪还应注意远端和近端的比较。

(3)性质和程度:是痉挛性瘫痪,还是弛缓性瘫痪;应仔细检查瘫痪肢体的无力程度,询问瘫痪是否影响坐、立、行走、进食、言语、呼吸、上下楼等日常活动,是否影响精细动作。

(4)伴随症状:有无皮肤改变、肢体感觉异常、疼痛、麻木、抽搐、肌肉萎缩等,以及有无语言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7.其他症状

(1)感觉异常:询问时应注意鉴别是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还是复合感觉(形体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的异常。注意询问感觉异常分布的范围、出现的形式(发作性或持续性)及加重的因素等。

(2)语言障碍:发音障碍或语言表达、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障碍。

·3·

神经科急危重症救治手册

(3)睡眠障碍:询问是思睡,还是失眠。如有失眠,询问是入睡困难、易醒还是早醒,是否有多梦或醒后再次入睡困难,以及失眠的诱因或影响因素,睡眠中有无肢体不自主运动及呼吸暂停等。

二、既往史及家族史的问诊

1.感染是否患过流行病、传染病和地方病,有无慢性感染性疾病。

2.过敏有无荨麻疹、药疹、支气管哮喘及其他过敏史。

3.糖尿病从何时发病,治疗情况,血糖控制情况,是否有其他并发症。

4.心血管疾病有无心脏疾病,如心房颤动(房颤)、周围血管栓塞等。

5.高血压何时发病及治疗情况、血压控制情况,是否有其他并发症。

6.肿瘤有无恶性肿瘤病史。

7.外伤有无头部或脊椎外伤史和手术史。

8.癫疴有无癫痌发作史。

9.中毒有无铅、汞、苯、砷、锰、有机磷等毒物接触或中毒史。

10.婴幼儿患者应询问母亲妊娠期情况、出生情况、生长发育情况。

三、家族史的重点问诊

神经系统遗传病发生在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中,如两代以上出现相似疾病或同胞中有两个相近年龄者出现相似疾病,应考虑到遗传病的可能。发现遗传病后,应绘制家系图谱,供临床参考。

。4·

第1章神经系统疾病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四、总结重点

1.症状发生情况初发症状的发生时间、发病形式(急性、亚急性、慢性、隐袭性、发作性、间歇性或周期性)、发病前的可能诱因和原因。

2.症状特点症状的部位、范围、性质和严重程度等。

3.症状的发展和演变症状的加重、减轻、持续进展或无变化等。症状加重、减轻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等。

4.伴随症状及相互关联伴随症状的特点、发生时间及与主要症状的相互影响。

5.既往诊治情况病程中各阶段检查的结果、诊断和治疗过程、具体的治疗用药或方法以及疗效等。

6.与目前疾病有关的其他疾病情况是否合并存在其他系统疾病,这些疾病与目前疾病的关系。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精神状态、饮食、睡眠、体重及大小便的情况等。对儿童患者或幼年起病的成人患者还需要了解营养和发育情况。

8.病程经过注意有无恶化、停滞、改善、缓解、复发和周期性发作等。

五、注意事项

1.病史应注意来源于患者,只有患者不能叙述时(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智能缺陷、小儿),才由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客观详尽的资料。

2.影响因素,如诱发因素、加重因素、减轻因素。

3.病史也应有空间概念,如疼痛的具体部位、无力的部位、头痛的部位、导致眩晕出现的体位等。

4.仔细聆听患者描述症状的性质,如规则性跳动性疼痛一般提示有血管因素参与;而不规则闪电样出现、剧烈而短促的疼痛,

·5

神经科急危重症救治手册

则为神经痛的特点。

5.听取患者叙述时,不可主观臆断,应准确地分析其所用名词的实际含义,如“头晕”“昏倒”“意识不清”“昏迷”“瘫”“麻痹”“麻木”等。

6.应注意追问病前的近期有无发热、感冒、腹泻等全身感染史、外伤史、过劳史,以及既往有无与现病史类似的症状。

7.采集急症患者病史,更应抓住重点,把握轻重缓急,不能长时间拘泥于细节问题上,必要时,应针对患者出现的紧急情况采取急救措施,再继续详问病史。

8.询问病史时应避免暗示性提示。

9.不要忽视阴性症状,阴性症状对排除某些疾病有意义。

10.完整准确的病史是确诊的必要前提。

第二节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是对患者全身健康状况的概括性观察,包括一般状况、意识、精神状态及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检查。

1.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发育、营养、面容表情)、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意识状态、皮肤黏膜、头面部、胸腹部和脊柱四肢、体位、姿势、步态等。

2.其他注意患者服饰仪容、个人卫生、呼吸或身体气味,以及患者精神状态、对周围环境反应、全身状况等。

二、运动系统检查

运动系统检查包括肌营养、肌张力、肌力、共济运动、不自主运动等。

1.肌肉形态和肌容积观察和比较双侧对称部位肌肉外形。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