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影像学基础与诊断实践》郭丽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9-06 08:17:28  279

图书名称:《现代医学影像学基础与诊断实践》

【作 者】郭丽主编
【页 数】 417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2019.07
【ISBN号】978-7-5587-2234-9
【分 类】影像诊断
【参考文献】 郭丽主编. 现代医学影像学基础与诊断实践.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9.07.

图书目录:

《现代医学影像学基础与诊断实践》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讲述了现代影像学概论、X线技术与X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技术与CT诊断、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与MRI诊断,介入放射技术与介入治疗,还详细阐述了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各系统临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征像与影像学诊断。

《现代医学影像学基础与诊断实践》内容试读

第一篇

现代医学影像学概论

第一章

影像医学的主要进展

1895年,X线的发现为放射影像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各种新型成像技术的不断诵现,

放射学由单纯的X线摄影发展到包括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log罗,CR)、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logy,DR)、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 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 on angiography,DSA)、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G)、Y闪烁成像(y-scintigraphy)、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如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各种数字化成像技术的现代影像学阶段。21世纪,医学影像设备及技术进入蓬勃发展的新历史时期,更优质的图像质量、更低的辐射剂量、更快的成像速度、多功能的集成、多种影像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基本态势。

第一节放射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放射学的形成

19世纪的理论成果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热力学、电磁感应、原子论、细胞学说等科学理论相继取得重大进展。19世纪末,实验物理学的三大成果为放射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①1895年,伦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发现X线;②l896年,贝克勒耳(Antoine Henri Becquerel)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轴:③1897年,汤姆孙(Joseph John Thomson)发现电子。

1895年11月8日,伦琴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实验室中发现X线并很快应用于临床医学。这一划

时代的科研成果开创了揭示人类内部结构的先河。正如英国《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所述:“这一发现

宣布了现代物理学时代的到来,使医学发生了革命。”20世纪初,涵盖X线诊断学和放射治疗学两大板

块的放射学即告形成,但是由于两项技术均处于萌芽时期,所以早年从事放射学的专业人员一般都兼做

诊断与治疗工作。历经100多年的发展,X线诊断学在设备的发展方面和技术方法的创新方面均取得飞

速发展,使其在临床医学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提高,并仍沿用“放射学”这一名称至今。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对正常细胞/组织也有很强杀伤作用的治疗手段,仅限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良性疾病均不采用放射疗法而由其他效果更佳的治疗方法取代。学科则成为放射学的分支之一,名为“放射肿瘤学”。

加速器的应用为制备人工放射性核素提供了可能,同时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用于人体脏器显像及功能测定等方面,使核技术与医学相结合形成“核医学”这一新的学科分支。核医学包括基础(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临床核医学既有各种核素显像与功能测定的诊断检查,又有以不断发展的放射性药物治疗为主的核医学治疗。

综上所述,放射学至此已发展成为涵盖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及核医学三大分支的学科。

一3—

现代医学影像学基础与诊断实线

二、放射学的发展

20世纪,放射学经历了孕育、成长、发展的过程。这一阶段的放射诊断以影像与病理对照为技术手段,主要进行的是人体解剖及病理水平的研究。21世纪,影像学的发展趋向于对功能、代谢及生化的研究,融解剖、功能及分子信息于一体。近年来,MRl结合频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可同时研究人体器官的解剖结构及生化情况。

20世纪前的放射学以模拟技术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CT、CR、DR、DSA、MRI、PET等一

系列数字化成像技术相继投入应用,放射学进入数字化阶段。特别是CR、DR等的逐步普及应用,使

放射学检查中量大面广的X线摄影进人数字化放射学体系,为无片化放射科提供技术上的可能性。由

于X线摄影技术的根本性改变,使承载影像的载体也由沿用的胶片向光盘等数字化介质过渡。同时医

学影像的阅读方式也由硬拷贝阅读转为软阅读,因此高质量的专业图像显示器成为影像阅读的重要设备,与其相关的一系列认知学研究也随之深人开展。

随着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科跨越诊断范畴向治疗领域延伸为介入治疗。新兴的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为基础,主要利用血管或非血管穿刺技术及导管介入技术,在影像监控下对一些疾病施行治疗,或采集活体标本以更好地明确诊断,使之发展成融诊治于一体的介入放射学,从而使放射科从临床辅助科室转成“临床科室”。一般区县级以上医院均设有独立的门诊及病区。

人体解剖学的历史可追潮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期,CT的发明给古老的解剖学增添了新的内涵,带

来新的生机,衍生出以研究某一器官不同断面结构

的断层解剖学。世界上第一台CT扫描机(图1-

1)出现于1972年,其在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投入

临床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CT成功应用于临

床医学,使放射学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促使放射学的三大分支产生新的飞跃。传统的与数字化

的X线透射型成像,向断面成像过渡。加上临床核

医学中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SPEC、PET),

以及非电离辐射的MRL、超声成像(实时灰阶B超

和彩色多普勒成像)等各种医学成像技术彼此互补又相互交融,形成了可充分发挥综合诊断优势的大

图1-11972年世界第一台CT扫描机

影像医学。需说明的是,MRI虽为非电离辐射源成像方法,但是由于其技术特征接近放射学成像,所

以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在统计放射学数据时,也将MR!设备数及其应用频率等归入放射学

栏目下。此外,医院行政编制、相关的权威性学术团体及书刊等均将MI界定在放射学范畴内。但是,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医学影像学(含X线摄影、CT、MRI、介人等)中,超声及

核医学虽同属医学影像范畴,但目前尚处于“分隔”状态,这是与国际现状不相适应之处。有识之士刘玉清先生等均曾敏锐地提出现代医学影像学应为“大影像”的概念。期盼学界同道共同努力,得以早日付诸实施,使医学影像学成为临床医学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公共学科平台,从而在人群健康保障及疾病治疗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放射影像技术发展的时序

放射影像技术是一门设备从属型学科,因此从影像设备的发展时序中可以反映出学科的发展。

X线的发现及其特性给人们巨大的吸引力,致使该项研究迅速普及全世界。在伦琴发现X线之后

不久,X线成像的一些改进型的基本设备就不断涌现。从20世纪30年代起,X线成像技术的发展主要

表现在部件方面,而非X线机成像系统的整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像技术进入一个新时期,各

一4

第一章彩像医学的主要进展

种新型的诊断系统相继出现,并应用于解剖学研究和诊断疾病。这些诊断系统的研制涉及多门学科,包括物理学、化学、医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其中大部分成像技术是当代高科技的结晶。

上述诊断系统革命性变化的起点是核医学和医用超声技术,它们打破了以往的成像局限性并提供了

无创伤地显示疾病的新手段。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CT的问世,医学成像技术更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借助CT技术所获得的三维可视化图像信息甚至可与手术解剖标本相媲美。这是自1895年伦琴发现X

线以来,在放射影像学诊断学上最重大的成就。由此,两位有突出贡献的学者: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Allan MacLeod Cormack)和英国工程师豪斯费尔德(Godfrey Newbold Hounsfield),荣获197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继X线、CT之后,出现了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成像的装置,称为磁共振成像(MRI)系统。1978

年,MRI的质量已达到早期X线、CT的水平,1981年获得全身扫描图像。目前,该项技术仍处于积极

发展阶段。MRI进行分子结构的微观分析,有助于对肿瘤进行超早期诊断。MRI进人临床应用被视为

科学理论上升到实际应用的典范,因此在RI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多达6位。至今,

MRI已成为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目前,医学成像技术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其任务是:一方面要努力改进前述各种系统的性能;另

一方面则应探索新的成像技术。

(钟志伟)】

第二节我国放射影像技术的发展

一、我国放射影像技术发展的早期史实

1898年,在山东登州(现蓬莱市)美国北长老会所办学校任教的美国传教士赫士(Watson Me-millen Hayes)曾编译一本中文讲义:《光学揭要》(美籍人士傅兰雅译,上海美体书店出版)。该讲义

第2版时已编入关于X线的知识,当时译为“然根光”。在注释中,赫士写道:“虽名为光,亦关乎电,

终难知其属何类,以其与光略近,故权名为之光。”1899年,美国科学家莫尔顿等编著《X-Ry》专著,1899年由国人王季烈将美籍科学家傅兰雅口述的该书翻译成中文,由江南制造局出版(全书共4卷,计101页,插图91帧),书名被译为《通物电光》。书中有一段文字专门叙述“通物电光”的命名由来:“爱克司即华文代表式中所用之‘天’字也,今用‘天光’二字,文义太晦,故译时改名通物电

光。”由此可见,我国早期并无“X光”,更无“X线”这个名词。因明清时期撰文不用外文字母,而

用10个“天干”,12个“地支”,再加上“天”“地”“人”等作为代号。当时虽然对X线的性质还知

之甚少,但“通物电光”这一译名已能形象地反映出X线所具有的穿透特性。莫尔顿在该书中还写道:

“格致家尚未查得通物电光由何处发起。如有人能查得此光之性情与根源,而有一定之根据,则可为大有名望之格致家。”[我国原先曾将“science(科学)”一词译为“格致”]。我国第一本放射学专著为苏达立(Stephen Douglas Sturtan)和傅维德合编的《X光线引偕》,由中华医学会出版。该书于1949年

由杭州新医书局再版,改名为《X光学手册》,作者改为苏达立及徐行敏。1951年,时任美国柯达公司

高级职员的沈昌培翻译了《X光摄影纲要》,由美国柯达公司印刷发行。该书所述及的许多基本原理及

图解被沿用至今。1953年笔者接触本专业时,邻居沈昌培先生即将该书相赠,使笔者得以启蒙并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本专业的发展历程。

国人最早接受X线检查者为近代史上权倾一时的李鸿章(1823一1901)。当时李鸿章在德国柏林逗

留,有机会进行此新方法检查,时距X线发现仅半年。与其他先进设备的引进一样,先有知识的传人

而实际应用却较迟。X线设备的引进,最早在1911年由英籍医师肯特(H.B.Kt)的患者捐赠给创立

于1892年的河北省中华医院(现开滦医院)一架小型X线机,其X线管为冷阴极式三极管,高压裸

露。此为在我国第一台临床应用的X线机。稍后,广州博济医院(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也

引进X线机一台。1914年,汉口天主堂医院(现武汉市中心医院)购置Fisher30mAX线机一台,据

—5-

现代医学影像学基础与诊断实线

称该机曾使用长达近百年。史载1915年霍奇斯(PulC.Hodges,时在上海哈佛医学院教授生理学)在参观上海医学院红十字会医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时发现有一台德国造Snook Roentgen X线机损坏,霍奇斯主动与德国西门子电机工程师施密特(Herr Schmidt)联系,请求协助维修。可见这台X线机1915年前已在该院使用。1917年,浙江省甬江吴莲艇先生建议浙江省慈溪保黎医院(现宁波市第

四人民医院)董事会购买X线机,经过一年多的劝募集资,以4369枚银圆向美国慎昌洋行购买X线

机一台,1919年在宁波保黎医院正式启用。

二、我国早期X线知识的传播及设备的引进与制造

由于早年上海为我国主要的医疗器械工业基地之一,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上海放射学界密切配合

高等院校及工厂做了大量的临床应用试验乃至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我国自制X线检查用器材设备的试

制及生产多在20世纪50年代。1951年起,华东工业部器械二厂(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前身)闻尧、严家莹等首先试制成功200mA四管全波整流型X线机。1953年以“建设牌”命名,批量生产。同期,杨午、王佳雨等也在沈阳市医药公司工厂试制成功200mAX线机。此前,我国大量应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联合国救济总署赠送的Keleket及Philips200mAX线机。1954年,在物理学家沈尚贤、周同庆(原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教授,新中国成立后高校院系调整,所在院系并入复旦大学)指导下,上

海复旦大学试制成功固定阳极X线管。1954年,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先后试制成功钨酸钙增感屏、透

视用荧光屏、高压电缆、毫安秒表等X线机配套用品。1958年,X线摄影用胶片由上海感光胶片厂首

先研制成功并投人批量生产。X线照片冲洗加工用显、定影药于1954年由上海冠龙照相器材商店配制

成干粉包装出售,使X线照片的冲洗得以规范化。20世纪60年代,旋转阳极X线管由上海医疗器械九

厂李祖根等试制成功。

1978年,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与有关工厂、医院合作,研制成稀土材料增感屏,当时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不大,美国《纽约时报》等国外报刊曾予以报道。“第一届全国稀土会议”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的方毅听取课题组代表曹厚德的汇报。在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上参与该项目的曹厚德、陈星荣等获重大科技成果合作奖。1973年,徐开垫等与有关研究单位合作,试制成功钼靶乳腺摄

影X线机。1983年,第一台颅脑CT装置由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等试制成功。1995年,第一台国产多

功能数字化X线机在朱大成教授建议下,由中科集团试制成功并在上海投入临床应用。此后,DSA、

MRI等大型精密影像设备相继试制成功。同期,国产胆系造影剂(胆影葡胺)由上海淮海制药厂史玉

亭工程师等研制成功,主持临床应用试验项目的上海华山医院陈星荣成为第一例试用者。

三、早年从事X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及有关研究

1911年在开滦中华医院最初由英籍医师肯特操作X线机,并培训两名助手。由肯特担任诊断工作,

助手负责摄片及冲洗工作。在此阶段,从事X线工作的人员都非专职,诊断工作由临床医师兼任,技

术工作则由药房调剂人员或化验人员等兼任。1925年肯特病故于唐山后,由外科医师马永乾兼做X线

诊断。1930年前后,药房司药李绍棠兼任摄片工作。李绍棠曾将增感暗盒放于冰箱使温度降低以提高

增感屏的增感效率,可减低摄影时的管电压,相对地提高了小型X线机的使用效率。这一使用经验撰

文发表于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上,此文应为可追溯到的最早由技术人员撰写并正式作为文献发表的文章。此外,1936年我国放射学主要奠基人之一谢志光教授倡用髋关节侧位摄影方法,被国际专业教科书中称为“谢氏位”沿用至今。

我国最早的技术专业教育首推“北京大学医学院附设的放射技术班”,该班由我国放射物理学、放射技术学的奠基人徐海超、陈玉人等负责教学工作。当年的多位学员如史元明、杨午等后来均在放射专业的不同岗位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1944年,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奠基人蒋大宗先生时在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就读。因抗日战争的

需要投笔从戎,先后在军队中担任译员、电信工程师、X线技术员等工作。当时虽为战地医院,但器

材、设备、人员培训及运作方式均由美国方面提供及主持。实际上蒋先生应为我国最早经过规范化培训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