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刘叶涛等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9-04 19:04:17  537 epub epub 电子书

图书名称:《工具论》

【作 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刘叶涛等译
【丛书名】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
【页 数】 501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8.08
【ISBN号】978-7-208-15268-7
【分 类】古希腊罗马哲学
【参考文献】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刘叶涛等译. 工具论.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工具论》内容提要:

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有人说区别在于人是理性的动物,也有人说人是社群的动物……其实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使用语言的动物。这种语言不仅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刻离不开语言,人们依靠语言来实现彼此的理解和相互沟通。然而人们不是总能顺利地明白对方在说什么,误解总是在产生。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作为人类历史上*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一书中系统总结和论述了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及如何同错误说法进行辩驳。他认为语言中*基本的表意单位是句子,也即命题。《解释篇》讨论了命题的构成、性质、分类和真假关系。《范畴篇》讨论了命题经常会用到的十个基本范畴,如实体、数量、性质、关系等。《前分析篇》阐述了如何正确地通过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结论,这也就是后世逻辑学中*基本的三段论演绎法。《后分析篇》讨论了定义、证明、演绎和归纳等问题,厘清了命题中的四种推理类型。《论题篇》研究了著名的四谓词理论,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论证理论,讨论了合理论证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如何在论辩中战胜对手;《辩谬篇》是亚里士多德关于谬误的逻辑理论,揭示和分析了各种谬误和诡辩的种类,并提出了反驳谬误的具体方法。

《工具论》内容试读

范畴篇

§1如果事物(things)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而与这个名字对应1al-1a5的存在(being)的定义却各不相同,它们就被称作同名异义词。因此,比如,一个人和一幅画像(a picture)都是动物。它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而与这个名字对应的存在的定义却是不一样的。因为如果有人试图分辨它们作为动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的时候,他将给出两个

截然不同的定义。

如果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并且与这个名字对应的存在的定义1a6-1a12

也相同时,它们就被称作同名同义的。因此,比如,一个人和一头

牛都被称作动物,它们两个都用一个共同的名字来称呼,即称作动

物,而且相应存在的定义也相同,因为如果有人要给出它们各自的定义—它们作为动物都是什么样的存在—他将给出相同的定义。

如果事物的名字是从某种具有不同词尾的词那里得来的,它们就1a13-1a15被称作派生词,比如语法学家的名字来自语法,勇士这个词来自勇敢。

工具论

lal6-1al9

§2在被谈论的事物中,有些涉及组合(combination),另一些则并非如此。前者的例子有:人奔跑、人获胜;不包含组合的有:人、牛、奔跑、获胜。

1a20-1b9

关于事物,有这样几种:(有些用来述说一个主体,但并不存在于任何主体之中。比如,人用来述说主体,也就是个体的人,但并不存在于任何主体之中。()有些在主体之中,但并不用来述说任何主体。(所谓“存在于主体之中”,我指的不是作为部分处在某些事物之中,而且不能独立于它所处于其中的事物而存在。)比如,个体的语法知识处在一个主体,也就是灵魂之中,但并不用来述说任何主体,而个体的白处在一个主体,即身体之中(因为所有的颜色都存在于身体

之中),但并不用来述说任何主体。(©)有些既用来述说主体,也处在

个主体之中。比如,知识处在一个主体,即灵魂之中,也用来述说

一个主体,也就是语法知识。(有些既不处在一个主体之中,也不用来述说一个主体。比如,个体的人和个体的马,因为这类事物既不

在一个主体之中,也不用来述说一个主体。那些个体而且数量上单

一的东西毫无例外,都不用来述说某个主体,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它们中的某些处在主体之中,个体的语法知识就是处在主体之中的事物之一。

1b101b15

§3当一个事物谓述另一个作为主体的事物时,所有用来述说这个谓述事物的东西也将用来述说这个主体。比如,人用来谓述个

体的人,而动物用来谓述人,所以动物也用来谓述个体的人一因为

个体的人既是人又是动物。

1b161b24

不同属(genera)之间,如果不是从属关系,它们的种差就在于它们

本身在种类上的区别。以动物和知识为例:有足的、有翅的、水生

的、两足的,这些是动物的种差,但它们并不是知识的种差,一种知

2

范畴篇

识并不会因为成为两足的而与另一种知识有差别。但是,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具有从属关系的属之间有相同的种差。因为更高的属被用来谓述比它们低的属,所以用来谓述属的所有种差也是主体的种差。

§4每一个不经任何组合而被述说的事物,其所表示的,或者1b25-2a4

是实体,或者是数量,或者是性质,或者是关系,或者是地点,或者

是时间,或者是姿势(being-in-a-position),或者是所有(having,或者是

所做(doing),或者是承受(being affected。,简单地说,实体的例子有:人、马,数量的例子有:四足、五足,性质的例子有:白的、语法的;关系的例子有:双倍、一半、更大,地点的例子有:在吕克昂、

在市场;时间的例子有:昨天、去年,姿势的例子有:在躺着、在坐着:所有的例子有:穿着鞋子、披着甲;所做的例子有:切割、燃

烧;承受的例子有:被切割、被燃烧。

上述这些没有哪一个凭其自身就可以产生肯定性的断言,而必须

2a52a12

通过与另一个的组合才能产生一个断言。因为似乎任何断言都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但那些未经组合而说出的事物没有一个是或真或

假的(比如人、白的、奔跑、得胜,等等)。

§5实体—在最严格、最初始、最根本意义上被称作实体2a13-2a18(substance)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比如个体的人或个体的马。在最初始意义上称作实体的东西处于其中的种(species)被称作第二实体,这些种的属也一样。比如,个体的人属于

一个种—人,而动物是这个种的属,所以,这些一人和动物—一都被称作第二实体。

由上述可以清楚看出来,如果某些事物述说一个主体,那么它的

2a192a34

名字和定义都必然谓述这个主体。比如,人述说一个主体一个体

工具论

的人,其名字当然就会谓述个体的人(因为你会谓述个体的人是人),而且人的定义也谓述个体的人(因为个体的人也是人)。所以名字和定义都谓述这个主体。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于主体之中的事物,其名字和定义都不谓述主体。在有些情况下,也许无法阻止名字谓述主体,但定义却不可能谓述主体。比如,白的就存在于一个主体,也就是身体之中,它谓述这个主体,因为一个身体被称作白的,但白的定义却绝不会谓述这个身体。

2a352b7

所有其他事物或者述说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或者存在于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之中。这一点通过检验一些例子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比如,动物谓述人,并因此也谓述个体的人,因为如果它不谓述任何个体的人,它也就根本不会谓述人了。此外,颜色存在于物体之中,并因此也在个体物体之中,因为如果它不存在于某个个体物体之中,它也根本就不会存在于任何物体之中了。因此,所有其他事物或者述说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或者存在于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之中。所以如果第一实体不存在,那么其他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282b22

关于第二实体,种比属更像是实体,因为它距离第一实体更近。

因为如果有人述说第一实体是什么,给出种比给出属所提供的信息量会更多,而且倾向性也更强。比如,说个体的人是人比说他是动物信息量更多(因为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一个更有区分性,而另一个则更一般);而且,说个体的一棵树是树比说它是植物信息量更多。另外,因为第一实体对于所有其他事物来说都是主体,而且所有其他事物都会谓述它们或处在它们之中,所以它们被称作最重要的实体。但是,种与属的关系就像第一实体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一样:种是属的主体(因为属谓述种,但种并不反过来谓述属)。也是出于这个理由,

种比属更是实体。

4

范畴篇

但是,就种自身来说—那些不是属的种—一个并不比另一个2b232b28更是实体:在个体的人是人和个体的马是马之间,我们不会更倾向于

说出前者。类似地,关于第一实体,一个并不比另一个更是实体:个体的人并不比个体的牛更是实体。

有理由认为,在第一实体之后,它们的种和属应该是唯一被称作2b29-3a7第二实体的东西。因为只有它们被谓述的事物揭示第一实体。因为如果有人说个体的人是什么,那么,给出种和属就会是恰

当的(尽管给出人比给出动物信息量更大),但给出任何其他事物都会

是不恰当的—比如,说白的或奔跑或任何诸如此类的东西。因此,有理由认为这些是其他唯一被称作实体的东西。此外,因为第一实体是其他任何东西的主体,它们也被称作最严格的实体。但是,第

一实体的种和属与剩下的其他事物的关系,就像第一实体与任何其他

事物的关系一样:所有其他事物都谓述它们。因为如果你称个体的

人是有语法知识的,那么你也将称一个人和一个动物是有语法知识

的,其他情况也一样。

每一个实体的共同特点不存在于任何主体之中。因为第一实体3a83a21

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在一个主体之中。关于第二实体,马上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它们不在一个主体之中。因为人述说作为主体的个体的人,但并不存在于主体之中:人不在个别人之中。类似,动物也述说作为主体的个体人,但动物不在个体的人之中。进

一步说,虽然没有什么可以妨碍处在主体之中的东西的名字能谓述这个主体,但其定义却不可能谓述主体。但是,第二实体的定义和它的名字一样谓述主体:你将谓述个体人的人的定义,同样也将谓述个体人的动物的定义。因此,没有实体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

但是,这并不是实体所特有的,因为种差也不存在于主体之中。

3a223a29

因为有足的和两足的都是述说作为主体的人的,但并不在主体之中,

5

工具论

两足的和有足的都不在人之中。另外,种差的定义谓述种差所述说的事物。比如,如果有足的述说人,有足的定义也将述说人,因为人是有足的。

3a303a33

我们不必为下面的担忧表示困惑:我们可能不得不说,实体的组成部分存在于主体(整个实体)之中,不是实体。因为当我们谈论主体之中的事物时,我们并不意味着事物作为部分属于某物。

3a343b9

实体和种差的一个特点是,所有从它们那里命名的事物都是同义词。因为所有来自它们的谓词都或者是对个体的谓述,或者是对种的谓述。(没有谓词来自第一实体,因为它不述说任何主体;而关于第

二实体,种谓述个体,属既谓述种也谓述个体。类似地,种差也既谓述种,也谓述个体。)第一实体容纳种和属的定义,种容纳属的定义,因为任何述说被谓述之物的也都将述说主体。与此类似,种和个体都接受种差的定义。但是,同义的事物恰恰是那些既有共同名字又有相同定义的事物。因此,从实体和种差那里命名的所有事物都是同义词。

3b103b23

每一个实体似乎都表示某个“这个”。关于第一实体,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即它们每一个都指称某个“这个”,因为被揭示的事物是个体的,而且在数量上是单一的。但关于第二实体,尽管从名字的形式上看似乎一当有人说到人或动物时一第二实体同样表示某个“这个”,但这并不是真的;相反,它指称某个特定的性质—因为主体不像第一实体那样是一个事物,相反,人和动物谓述很多事物。然而,它并不像“白的”那样仅仅用于表示某个性质。白只是指称一个性质,而种和属则标记出了实体的性质一它们表示有某种限制条件的实体。(属勾勒出来的边界比种勾勒出的更宽,因为谈论

动物比谈论人所容纳的信息量更多。)

3b243b31

实体的另一个特点是没有什么和它们相反。什么会与第一实体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