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刘慧荣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9-01 10:28:20  83 内科常见病 内科常见病 中医药

图书名称:《内科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作 者】刘慧荣主编
【页 数】 219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20.01
【ISBN号】978-7-5132-6412-9
【分 类】中医内科-常见病-中医治疗法
【参考文献】 刘慧荣主编. 内科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0.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内科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内容提要:

本书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丛书》之内科分册,共8章,分别介绍了肺系、脾胃系、肝胆系、心系、脑系、肾系病证,以及气血津液和肢体经络病证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涉及感冒、咳嗽、哮喘,呕吐、呃逆、胃痛、腹痛、便秘、泄泻、痢疾,胁痛、黄疸,不寐、心悸,眩晕、头痛、中风后遗症,淋证、癃闭、水肿、阳痿、遗精、早泄,内伤发热、肥胖、中暑,面痛、痿证、痹证等近30种疾病;最后补充临床较常见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本书为丛书临床分册之一,以疾病为纲,在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下,介绍适合该病且确有疗效的适宜技术,如针刺、艾灸、推拿(含小儿推拿)、拔罐、刮痧、敷贴、耳穴和熏蒸等疗法。本书内容精炼,实用性和操作性强,适宜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临床工作者选读,也可供中医药适宜技术爱好者阅读参考。

《内科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内容试读

第章肺系病证

内科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第一节感冒

一、概述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为多。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二、病因病机

1.病因

外感六淫、时行病毒

2.病机

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内因),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外因)

外邪侵犯肺卫的途径有二,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内侵。感冒的基本病机是卫表不和,肺失宣肃。感冒病位在肺卫,主要在卫表。病理因素为六淫之邪。感冒的病理性质,常人多属实证,虚体感冒则属虚实夹杂。

NOTE

第一章肺系病证5

【艾灸】

1.取穴

风池、大椎、列缺、风门、身柱、足三里

2.方法

大椎、风门、身柱选用隔姜灸:足三里选择温和灸;风池、列缺选用温和灸。轻者每天1次,每穴5~10分钟;重者每日2~3次,每穴5~10分钟。

[按语]

1.艾灸疗法可以改善感冒所引发的发热、头痛、咳嗽等不适症状。

2.风热证和暑湿证发热较高者不宜艾灸,发热不高者可用艾灸疗法。

3.艾灸疗法期间,宜多饮热水,保持室内通风,少去公共场所。

【推拿】

本病推拿以头面项部为主。

1.头面及项部操作

(1)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侧后方,用一指禅推法在风池、天柱、大椎等穴做重点治疗,5~一10分钟

(2)继上势,用一指禅推头维、太阳、攒竹、印堂等穴,然后分抹前额,约5分钟:拿颈项3~5遍,以酸胀为度

(3)按揉迎香、晴明、颊车等穴,在两侧题部用扫散法操作,结束治疗。

2.背部操作

(1)按揉肺俞2分钟,拿双侧肩井,酸胀为度

NOTE

6内科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2)先掌揉后推擦背部膀胱经、大椎,以透热为度。

3.上肢部操作

术者站于患者侧前方,一手托住患者一侧上肢,另一手拇指按揉曲池、尺泽、列缺、外关、合谷等穴,约5分钟

以上治疗每次约25分钟,每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按语]

1.平时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伴随发热时要注意休息,多饮开水。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辛辣、油腻、鱼腥之物。

【拔罐】

拔罐治疗感冒疗效较好,初期效果更佳。临床一般用常规留罐法,也可用膀胱经走罐或闪罐法。选穴基本方:外关、合谷。风寒感冒,加配风门;风热感冒,加大椎、少商;暑湿感冒,加足三里、中脘。发热较重者,大椎穴刺血罐疗:头痛者,加太阳、印堂穴:腹胀便溏者,加天枢。

【刮痧】

刮痧疗法适用于风寒、风热、暑湿感冒。(一)风寒感冒

1.治法

疏散风寒,宣肺解表。取督脉、足少阳经、足太阳经、手太阴经为主,以泻刮为主。

2.处方与操作

泻刮督脉后发际经大椎穴至命门穴的循行线、足少阳经胆经风池穴经肩井穴至肩峰的循行线、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大杼穴至肾俞穴的循

NOTE

行线,均要求出痧:角揉肺俞穴:采用拍法或叩击法对刮拭之处进行拍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