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宁《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

时间: 2022-08-27 08:00:34  439 语言学

南方口音:中国方言.jpg

一本你可以“阅读”的书!来自世界各地的有趣方言话题,解锁中国历史文化。名词例句通俗解读,从方言入手,探寻语言学的奥秘。

关于《南方曲调》的作者:

郑子宁,毕业于墨尔本大学。语言学专家,通晓英语、法语、土耳其语、老挝语等多种语言,熟悉常州话、上海话、西安话、粤语、海口话等汉语方言。在各种媒体上发表历史、文化、民族特别是语言方面的文章近百篇,着有《东语西语》和《汉语》。

《南北刁》内容介绍:

三英里是不同的音调,十英里是不同的声音。 “南北”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维系着各民族的历史记忆。本书将公众熟悉的31个有趣话题分为8个部分,并解读其内在的语言学原理;还从各个话题延伸,阐明同一话题在不同方言中的变化,勾勒出一幅民族历史文化的图景。图片滚动。读者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可以从各自方言的角度找到共鸣,在方言中发现不一样的中国。

推荐理由:

◎古人到底是怎么说的?

- 没有拼音,中国古字母长什么样?

——今天的“洪武移民”对云南、宁夏、四川等地的方言产生了哪些影响?

—— 张居正纠正万历皇帝的读音是开玩笑的?

——周公济丹名字的读音真的和“蛋”一样吗?

◎这些地名你真的知道吗?

——为什么瓦窑堡的“炮台”是bǔ,而十里堡的“炮台”是pù?

——“陆安”为什么读作“陆安”?

——唐代的“莒州”是怎么变成现在的“贵州”的?

——“乐亭”“活路”怎么读?

◎网络流行语的读音合理吗?

——“小公主”为“小公举”,“猪猪”为“举举”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鞋”为“haizi”,“上街”为“going gai”?

——上海人为什么把“盛健宝”念成“背包”?

——《Cha Bad Money》中的“Cha”是如何从“Eat”演变而来的?

◎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常识你知道吗?

——北方话的反射是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带进来的吗?

——“胭脂”居然是错字?

——“粳米”的正确读音应该是“gēng rice”?

——为什么“Ni”的发音旁边有“er(er)”?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