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邱小龙,刘言强主编;吴长青,陈小虎,张文杰副主编;吴文民主审|(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26 23:55:07  36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图书名称:《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作 者】邱小龙,刘言强主编;吴长青,陈小虎,张文杰副主编;吴文民主审
【丛书名】汽车类专业工学结合规划教材
【页 数】 131
【出版社】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2018.12
【ISBN号】7-5672-2702-6
【价 格】25.00
【分 类】汽车-故障修复-教材-故障诊断
【参考文献】 邱小龙,刘言强主编;吴长青,陈小虎,张文杰副主编;吴文民主审.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8.12.

图书目录: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内容提要: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汽车维修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汽车产品中大量采用电子技术,引起了汽车维修技术划时代的变革。传统的维修技术对当代的汽车维修已经无从下手。时代在召唤新型的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维护修理技术,即新的诊断维修观念、新的检测方式和新的维修方法,同时也在召唤着新型的汽车维修技术培训模式以及相关教材。本书主要特点是:从项目引领入手,以故障现象为出发点,综合运用仪器诊断和人工诊断方法,重点阐述了故障检测诊断的思路、关键部件的检测以及维修、调整等操作技能。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内容试读

项目

TEM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的了解

◆项目描述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技术状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改变,汽车故障也就随之出现了。有的汽车故障是突发形成的,而有的是逐渐形成的。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就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故障诊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汽车故障形成的原因、汽车故障的分类和诊断方法、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程序以及汽车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故障的形成原因。

(2)了解汽车故障的分类。

(3)熟悉汽车故障的诊断方法

(4)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程序。

(5)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

(1)熟悉汽车故障诊断的问诊程序。

(2)熟悉所要操作的车辆及相关仪器。

(3)能初步判断出故障原因。

任务

汽车故障形成原因的了解

任务目标

能够对汽车故障原因进行分层归类。

001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必备知识上

汽车故障是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其实质是汽车零件本身或零件之间的配合状态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其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主观方面主要包括设计制造、材料选择、自然老化、装配关系等;客观方面主要包括工作条件、使用情况与维护情况等。

形成汽车故障的主要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和时间因素,而内部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或机械的变化因素,内部因素又被称为故障机理。

一、汽车故障形成的外部因素

外界施加于汽车上的各种环境条件均称为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各种力、温度、湿度、产生的震动、外界污染物等,这些环境因素将以各种能量的形式对汽车产生作用,并使机件发生磨损、变形、裂纹以及腐蚀等各种形式的损伤,最终导致汽车发生故障。同时,外部因素还包括人为因素和时间因素。

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时间因素对汽车的主要影响如表1-1所示。

表1-1影响汽车故障的各种外部因素

环境因素

人为因素

时间因素

机械能损伤:震动、冲击、压力、

设计制造:设计缺陷、装配工艺、

自然老化:橡胶及塑料零部件的

加速度、机械应力等

装配水平

老化、内饰的老化等

热能损伤:高温老化、氧化、软

维修保养不当:保养不及时、保

磨损及疲劳:摩擦表面的自然磨

化、熔化等

养人员工作不到位、故障维修水平不够

损、循环工作的元件开闭次数等

化学能损伤:受潮、腐蚀、化学污

操作使用:驾驶人员的不良驾驶

应力变化:底盘运动协作部件、有

染等

行为、使用人员对汽车功能的不了解等

支撑作用的部件等

二、汽车故障形成的内部因素

根据机械零件的类型、使用环境和故障表现形式,汽车故障形成的内部因素通常可以归纳为磨损、变形、断裂、裂纹和腐蚀等。

1.磨损

磨损是指由于摩擦而使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不断损耗、配合间隙增大的现象。磨损是汽车零件损坏的主要原因。根据零件表面损失的机理,磨损又可以分为磨料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四种。

(1)磨料磨损:在金属表面,由于硬质固体颗粒使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产生磨损,称为磨料磨损。这些硬质固体颗粒称为磨料。

易发生磨料磨损的部位主要有气缸壁、曲轴颈、凸轮轴凸轮表面、气门挺杆等。

(2)黏着磨损:是指金属表面因高温导致的金属局部熔化,发生转移黏附到相接触的零

002

项目一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的了解O

件表面上的现象。黏着磨损会在材料表面发生划擦、撕脱、咬合现象。

黏着磨损是破坏性极强的磨损,黏着磨损一旦发生,便能在很短时间对零件表面造成严重损坏,从而使相应机构的功能立即丧失。在汽车零件中,产生黏着磨损的典型实例是“拉缸”和“烧瓦”。

(3)疲劳磨损:是指在长时间交变载荷的作用下,金属表面产生裂纹、金属剥落凹陷的现象。

汽车上轮毂轴承处滚道金属剥落、变速箱内啮合齿轮表面出现的金属裂纹和剥落、发动机配气凸轮表面出现的金属裂纹和剥落均是疲劳磨损的典型实例。

(4)腐蚀磨损:是指零件的材料与周围介质发生物理、化学作用,在腐蚀和摩擦共同作用下导致零件表面物质的损失。实际上,任何摩擦副都存在腐蚀磨损,其磨损速度主要受腐蚀介质的影响。

2.变形

变形是指在外部载荷以及内部应力作用下,机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的现象。变形又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1)弹性变形:是指机件在外载荷消除后变形自行消失,恢复到原来形态的情况。例如,汽车上的一些弹簧以及轮胎的变形均为弹性变形。

(2)塑性变形:是指机件在外载荷消除后变形依然存在,不能恢复到原来形态的情况。例如,汽车在碰撞时产生的车身变形等。

3.断裂

断裂是指机件在承受较大静载荷、动载荷,达到材料的强度极限值或疲劳极限值时,零件断成两部分或多部分的现象。断裂是一种最危险的零件破坏形式,往往造成严重的机械事故。断裂又可分为疲劳断裂、静载断裂和环境断裂三种情况。

(1)疲劳断裂:是指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经历反复多次应力循环后发生的断裂。汽车零件的断裂故障中,60%一80%属于疲劳断裂。

(2)静载断裂:是指机件在恒定载荷或一次冲击作用下,外部载荷超过了材料的强度极限值,机件发生断裂的现象。

(3)环境断裂:是指机件在腐蚀环境中,材料表面或裂纹前端经过氧化、腐蚀或其他过程,使断裂表面的强度下降所导致的断裂现象。

4.裂纹

裂纹是指机件表面出现局部断裂的现象。裂纹的发展过程分为裂纹产生、裂纹扩展和最终裂纹三个阶段。裂纹属于可挽救故障,断裂属于不可挽救故障。裂纹的形态和成因都很复杂,其类型很难区分。为了讨论方便,可将裂纹分为工艺裂纹和使用裂纹两种。

(1)工艺裂纹:主要是指俦造裂纹、锻造裂纹、焊接裂纹、热处理裂纹和磨削裂纹五种,也常指还未使用就已经产生的裂纹。

(2)使用裂纹:是指机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裂纹,主要有疲劳裂纹、应力腐蚀裂纹和蠕变裂纹三种。

5.腐蚀

腐蚀是指金属机件表面与周围介质起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发生的表面破坏现象。腐蚀

003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损伤总是从金属表面开始,然后或快或慢地往里深入,并使表面的外形发生变化,出现不规则形状的凹坑、斑点等破坏区域。根据腐蚀机理的不同,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两种。

(1)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外部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零件表面不断腐蚀、脱落的过程。外部介质多数为非电解质溶液,如干燥空气、有机液体、汽油、润滑剂等。

(2)电化学腐蚀:是指由金属外表面与周围电解质发生电化学作用而产生电流的腐蚀现象。如金属在酸、碱、盐溶液及潮湿空气中的腐蚀就属于这类腐蚀。两种金属相当于

一对电极,形成微电池,产生电化学反应,使得阴极金属因有电子流向阳极而受到腐蚀。例如,汽车电气设备中的铜制接头或螺柱与车身车架的紧固处,与水接触就构成微电池,使车架本身遭受腐蚀;铜制节温器与其铝外壳之间的电化学腐蚀等。

三、汽车故障的表现

现代汽车结构复杂,故障多种多样,对其归纳分类,有助于对故障成因和部位进行诊断。

1.工况异常

工况异常是指汽车的工作状况突然出现了不正常现象,这是比较常见的故障症状。例如,发动机突然熄火后再次启动困难,甚至不能启动;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动力性突然下降,行驶无力;水箱开锅;制动跑偏;转向沉重;转向灯不亮;等等。有些故障现象明显,容易察觉,但其原因复杂,而且往往是由渐变到突变,涉及较多的系统。如启动困难的故障,其原因涉及发动机启动系统、点火系统、供给系统及机械部分。因此,在诊断时应认真分析突变前有无可疑现象,去伪存真,判明故障的位置。

2.声响异常

有些故障,往往可以引起汽车发动机或底盘部分的不正常响声,这种故障症状明显,一般可及时发现。一些声响异常的故障往往能酿成大事故,因此要认真对待。经验表明,凡响声沉重,并伴有明显震抖现象的故障多为恶性故障,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一般地,原因不同,响声也就不同,在判断时,正确分辨、仔细查听,出现异响部位预示着配合零件可能装配不当、零件变形、配合副磨损造成配合副间隙不正常等。

3.温度异常

过热现象通常表现在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制动器等总成以及一些电器元件上。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汽车工作多长时间,这些系统、机构的温度均应保持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超过这个工作范围,即为温度异常。如载重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正常温度为80℃~90℃、轿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正常温度为85℃~115℃,超过此温度范围为发动机过热。对于变速器、主减速器、制动器、电器元件,这些部位正常的工作温度为50℃左右,若用手触试感到烫手难忍,即表明该处过热。

4.排气异常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正常的燃烧生成物是CO2和水蒸气,烟雾应无明显的颜色。若燃

烧不正常,烟雾的颜色将发生改变,即通常所说的汽车冒黑烟、蓝烟、白烟。冒黑烟主要是燃

料燃烧不完全,含有大量的碳粒、碳氢化合物、CO;冒蓝烟主要是因为机油进入燃烧室燃烧

004

项目一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的了解○

所致;冒白烟是因为燃油中进水。排气异常已成为发动机故障诊断的重要依据。

5.消耗异常

燃料、润滑油消耗异常也是一种故障现象,燃油消耗增多,一般为发动机工作不良或底盘(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调整不当所致。润滑油消耗异常,除了渗漏原因外,多为发动机存在故障,同时若伴有冒蓝烟,一般为润滑油进入燃烧室被燃烧所致。如果发动机在运行中,机油量有增无减,可能是渗入了冷却水或汽油。因此,燃油、润滑油消耗异常是发动机存在故障的一个标志。

6.气味异常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出现制动拖滞、离合器打滑现象,则会散发出摩擦片的焦臭味;发动机过热、机油或制动液燃烧时,会散发出一种特殊气味;电路断路、搭铁导线烧毁也有异味。行车中一经发觉,应停车,查明故障所在。

7.失拉或抖动

汽车或总成工作时,可能会出现不能操纵、操纵困难或失灵,有时会出现震抖。例如,定位不正确而出现的前轮摆震或跑偏;由于曲轴或传动轴动平衡不好而产生的发动机或传动系统在运转中的震抖。

8.渗漏

渗漏是指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制动液(或压缩空气)、动力转向油的渗漏现象,也是一种明显的故障现象。渗漏易造成过热、烧损及转向、制动失灵的故障。

9.外观异常

将汽车停放在平坦路面上,检查外观,如有横向或纵向的倾斜,其原因多为车架、车身、悬挂、轮胎等出现异常,这样会引起方向不稳、行驶跑偏、轮胎早磨等故障。也有一些电气系统故障呈现出外观异常,如大灯不亮、转向灯不亮等。

任务二

汽车故障的分类与诊断

任务目标

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对汽车故障进行分类,并且能够熟悉汽车故障的诊断方法。

必备知识

绝大多数故障产生的原因,都是汽车零件本身或零件之间配合状态发生了异常变化。汽车故障类型较多,表面上看故障的产生似乎有很大的偶然性,令人难以捉摸,其实绝大多数故障都是有迹可循的。

一、汽车故障的分类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汽车故障分为不同类型,见表1-2。

005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表1-2汽车故障的类型

分类方法

故障类型

定义

局部故障

汽车部分系统或总成丧失工作能力,而其他功能正常

按照丧失工作能力程度

完全故障

尽管故障只发生在某一系统或总成,但导致汽车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故障

一般故障

能及时、方便排除的故障,或不影响行驶的故障

按照故障的性质

严重故障

影响汽车行驶的故障,或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故障

在发生故障前没有征兆,故障现象是突然出现的,这是各种不利因素

突发性故障

以及偶然的外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超出了产品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故障发生,如轮胎爆裂、钢板弹簧断裂等

按照故障发展速度

故障现象的发生是循序渐进的,其程度由弱到强逐渐形成,通常与使

渐变性故障

用时间相关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故障逐渐显现,如发动机异响、燃油消耗增大等

偶发性故障

故障发生后,故障现象时有时无,在诊断这种故障时需要模拟故障发

按照故障存在的

生时的工况条件和环境,获取故障汽车技术状况参数比较困难

时间

永久性故障

故障发生后,故障现象始终存在,这样的故障可以很方便地对汽车技术状况参数进行在线采集,如发动机某个气缸始终不工作等

功能故障

致使预定功能不能实现的故障,这种故障往往是由于个别零件损坏造成的,如发动机损坏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

按照故障影响性质

某个器件工作参数超出标准值,但并未导致功能完全丧失的故障,如

参数故障

点火正时稍微超出标准值,但并未导致点火过早或过晚的故障现象出现

单系统故障

在汽车某一部分或某个总成上只有一个系统出现故障,如故障只发

按照故障发生系统

生在发动机点火系统,但故障现象为发动机无法启动

的数量

多系统故障

在汽车某一部分或某个总成有多个系统同时出现故障,如发动机点火和燃油系统同时出现故障造成发动机无法启动

非危险

性故障

不会引起车辆零部件损坏、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故障

按照故障可能造成的后果

危险性故障

有可能引起人身伤害、车辆损坏及财产损失的故障,是故障诊断和预防的重点内容

二、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

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可用汽车故障率随汽车行驶里程的变化关系来表示。汽车故障率是指当汽车使用到一定里程时,在单位行驶里程内发生故障的概率。故障率也称失效率,它是衡量汽车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如图1-1所示为汽车机械装置的故障率曲线,它可以反映出汽车机械装置的故障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早期故倖期

汽车的早期故障期相当于汽车的磨合期。在此阶段,由于汽车零件的磨损量较大,因此

00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