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疾病超声诊断学》徐辉雄,郭乐航,王撬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26 23:44:48  159 epub epub 主编

图书名称:《皮肤疾病超声诊断学》

【作 者】徐辉雄,郭乐航,王撬主编
【页 数】 227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03
【ISBN号】978-7-5478-4782-4
【价 格】88.00
【分 类】皮肤病-超声波诊断
【参考文献】 徐辉雄,郭乐航,王撬主编. 皮肤疾病超声诊断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皮肤疾病超声诊断学》内容提要: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介绍超声影像在皮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应用的图书。内容包括皮肤超声检查的方法,以及各种皮肤疾病的超声影像表现,包括灰阶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血管弹性成像、三维超声等声像图,重点介绍皮肤肿瘤的超声表现,并对皮肤美容外科中的超声应用也进行了重点介绍。本书了展示皮肤疾病的典型超声图像,总结了疾病的超声影像特点及国内外最新进展,可为超声科医师、皮肤科医师、整形外科医师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皮肤疾病超声诊断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

皮肤超声总论

皮肤超声诊断学

002

第一节·皮肤超声的发展及概况

作为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超声检查已经在消化、生殖、泌尿、心血管、甲状腺、乳腺等系统及器官的疾病诊断方面得到成熟应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早在1979年,Alexander等人首次将超声应用于人体皮肤厚度测量,开创了超声检查在皮肤科领域应用的先河。然而,由于成像原理限制,传统高频超声(探头频率<15MHz)分辨力较低,难以获得人体皮肤极浅区域(深度<10mm)的清晰图像,仅用于单纯的皮肤厚度测量或较深结节的观察,不足以分辨皮肤各层的精细结构,限制了其在皮肤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超声探头频率的进一步提高(探头频率≥20MHz),超声检查的范围逐渐向浅表方向扩展,从骨骼肌、筋膜、皮下软组织,逐渐扩展到真皮层及表皮层。更高频率的超声在保留了传统高频超声实时、简便、安全、经济、快捷等优点的同时,带来了更清晰的皮肤超声影像,使得应用超声影像进行皮肤疾病的精准诊断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若干应用,如皮肤肿瘤良恶性的鉴别,皮下植入物的定位及状态检测,创伤评估,异物检测,全身疾病皮肤改变的评估,皮肤手术的术前评估、术中引导及术后随访等,因此皮肤超声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皮肤科医师的关注和重视。

要息

·传统高频超声在皮肤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有限。

·皮肤疾病超声诊断需要更高频率(≥20MHz)的探头。

003

第一章·皮肤超声总论

第二节·超声波及超声成像

一、超声波

(一)基本概念

超声波(ultrasound wave)是一种振动频率高于20o00Hz的机械波,超过了人耳能感知的声波频率(20-20000Hz)。(二)物理特性

超声波是纵波,即在介质中传播时,质点振动的方向与声波传播的方向一致(图1-2-1)。质点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代表声波的强度或能量。声波传播过程中同一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相位相差为2π的质点间的距离为波长(2),即一个完

整波的长度。形成一个波长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周期(T)。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

次数,即形成完整波的数目称为频率(f),单位为赫兹(Hz)。

时间

图1-2-1超声波传播示意图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声速()。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固体中的速度>液体中的速度>气体中的速度,其在人体软组织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为1540/s,不同介质中的声速参见图1-2-2。在特定的介质中,声速(c)与波长(入)及频率(f)满足下列公式(1):

c=f·入

(1)

(三)传播特性

L.声阻抗(acoustic impedance,Z)

又称声阻抗率,单位为瑞利(Ryl),指介质在波阵面某个面积上的声压与通过该面积的体积速度的复数比值。声阻抗作为介质的声学特性用以表征声波传播的能量损耗,

皮肤超声诊断学

004

45001

408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450148015401550156015701580

1500

1000

500

330

空气

脂肪

软组织肝脏肾脏血流

肌肉骨骼

(平均)】

传播速度(m/s)图1-2-2不同介质中的声速

其与介质密度(p)及介质声速(c)密切相关,公式(2)如下:

Z=p·C

(2)

人体软组织的声阻抗值差别较小,约为1.524×103Ryl,但是声阻抗值在软组织与骨及软组织与空气之间差别较大。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不同介质之间的接触面构成了声学界面,当声阻抗差大于0.1%时,入射声波即可发生反射。声学界面的线度小于声波的波长者,称为小界面:大于波长者称为大界面。

2.反射、折射和散射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界面时,一部分超声波的能量从界面处朝同一介质另一个方向折返,称为反射(reflection):另一部分超声波能量进入另一介质中继续传播,但方向发生改变,称为折射(refraction)(图1-2-3)。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等于90°时,折射波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波,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total reflection)。反射的声波称为回声(echo)。超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小界面而向四周各个方向辐射的现象,称为散射(scattering)(图1-2-4、图1-2-5)。

3.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指声频率由于声源与接收器的相对运动发生改变的现象(图1-2-6)。由多普勒效应引起的探头发射的超声波频率与运动体反射或散射的超声波频率之间的频差称为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公式(3)如下:

005

第一章·皮肤超声总论

入射

反射

0=0

0

镜面反射

介质1

声学界面

介质2

09

散射

C>C

折射

图1-2-3超声波的入射、反射与折射

图1-2-4反射(A)与散射(B)示意图

图1-2-5超声波在表皮样囊肿内的反射(A)与散射(B)

6=±2vcos0

fo

(3)

公式中,f为频移;v为运动目标的速度,即血流的速度;0为声束与接收器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即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公式中的cos0通过分速度来获取血流的真实速度,临床应用中,0必须小于60°;c为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f6为探头发射超声波的频率;正号表示运动目标朝向探头运动,负号表示运动目标背向探头运动。

皮肤超声诊断学

006

发射器6

耦合剂

接收器f

皮肤

9

血流方向

多普勒取样体积图1-2-6多普勒效应

4.衰减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随着距离的增大,由于介质吸收、散射及热传导性等导致声波能量减小的现象称为声衰减,主要由反射、散射、吸收等引起,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声影。人体组织的声衰减系数见图1-2-7,其衰减量与超声频率和传播距离有关,公式

(4)如下:

衰减量(dB)=a·d·f

(4)

公式中,a为衰减系数单位为dB/(cm·MHz),指声波经过单位距离介质所减少的声强;d为传播距离;f为频率。

10.00

101

9

8

1

6

5.00

5

4

3.30

3

2

1.30

1.00

0.63

0.70

0.94

0.00

0.18

血液

脂肪

软组织

肝脏

肾脏

肌肉肌肉骨骼空气

(平均)

(纵断面)(横断面)

图1-2-7人体组织的声衰减系数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