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英)理查·威廉·丘奇著;李艳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22 14:48:25  10 中世纪欧洲 中世纪欧洲 epub

图书名称:《中世纪欧洲》

【作 者】(英)理查·威廉·丘奇著;李艳译
【丛书名】中画史鉴
【页 数】 590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8.08
【ISBN号】978-7-5146-1633-0
【价 格】168.00
【分 类】欧洲-中世纪史
【参考文献】 (英)理查·威廉·丘奇著;李艳译. 中世纪欧洲.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8.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世纪欧洲》内容提要:

《中世纪欧洲》是理查·威廉·丘奇“中世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影响范围和阅读群体极大,极具传承性的一部。本书讲述了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波澜壮阔的千年历史:蛮族入侵、黑暗时代、民族大迁徙、查理曼大帝时代、教皇与教权、神圣罗马帝国的盛衰、东罗马帝国的兴亡、十字军东征、百年战争、意大利大分裂、西班牙崛起、法兰西王国勃兴、美第奇门阀政治、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言有尽而意无穷开实验主义史学风气之先。

《中世纪欧洲》内容试读

第1章

伟大的罗马帝国

“罗马万岁!”“罗马不朽!”他们高呼口号,佩戴双头鹰徽,从欧洲北海岸到达亚洲和非洲。这些口号不仅是爱国口号,更是一种信念的表达:人类必将灭亡,个人抱负渐将消失,而罗马帝国不可战胜,亘古长存,它的名字所孕育的内涵更会永垂不朽。

在现代社会,有时提醒人们国籍还是有必要的,而罗马人从不会忘记继承罗马国籍。圣保罗要遭鞭刑时,大声宣布道:“我是罗马公民。”卫队长因为刚花了一大笔钱而获得了罗马人身份,所以未经审判前,他不敢动囚犯一根手指。

无论贫穷,还是手无寸铁,罗马人都可恣意行走世界,因为任何身处险境的罗马人都可受到保护。无论是富有还是社会地位高的非罗马人,在罗马人眼中都是“蛮族”,品性低劣,声名狼藉。

伟大的拉丁诗人维吉尔①说:“哦,罗马人,用罗马帝国的规则统治所有国家吧!”罗马人确实感受到了他们种族的天命。

①维吉尔(前70一前19),古罗马诗人,欧洲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大家。他被公认为荷马之

后最伟大的史诗诗人。他的代表作包括田园抒情诗《牧歌》十首,这是他早期的重要作品:《农事诗》四卷,发表于公元前29年:史诗《埃涅阿斯纪》十二卷,这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但丁、塔素、卡蒙斯、弥尔顿等诗人深受他的影响。一译者注

1

中世纪欧洲

罗马帝国向西扩张至西班牙和高卢的大西洋一一片广阔的“黑暗海洋”,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地球到这里突然消失不见;向东扩张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波斯和中亚的一些国家。古巴比伦、叙利亚犹太人聚居的巴勒斯坦、埃及、罗马①、迦太基®都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这些地方曾经的光芒因罗马帝国的辉煌而显得黯淡。

第1节古罗马的贸易线路

地中海曾经是各方势力角逐的战场,现在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满载谷物的船只从西班牙抵达埃及,供应世界中心③的市场。罗马帝国正如今天的英国,国内谷物种植无法满足本国人口的需要。于是,满载生活必需品的舰队与满载东方奢侈品一丝绸、珠宝、香水的帆船,从锡兰、印度到达红海之滨,然后由骆驼商队运抵亚历山大港。

除地中海外,其他贸易线路像蜘蛛网一样相互交错,形成一张巨大的陆路网,使罗马帝国的每一部分,无论远近都紧密联系,息息相关。沿途每六英里设置一个驿站,提供四十多匹马。往返于首都、携带重要消息的信差,可在任一驿站更换马匹,从而一路风驰电掣,保证消息及时送达。

历经19个世纪车流的碾压,罗马的交通道路至今还保持完好,仍在使用,可以想象当时的道路修筑得多么坚固。道路夯实坚固的秘密正是罗马缔造者的伟大之处,他秉持一个理念:任何手工制品不应只存世几年或人的一生,而应该像罗马城一样,他相信是永恒。

①罗马城的缔造者罗慕路斯杀害自己的哥哥后建立的王国。一原注

②地中海沿岸的商业中心。一原注

③埃及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中心。一译者注

2

头6

亚历山大港位于埃及地中海岸,是欧洲与东方贸易的重要枢纽。绘者信息不详

中世纪欧洲

罗马有著名的罗马竞技场,它目睹了无数角斗士的搏斗与死亡。让-里奥·杰罗姆绘于1872年

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奥古斯都,宣称他接收的罗马是一座砖城,但他留下的却是一座大理石城。后世之君就像奥古斯都一样热爱建筑。罗马帝国的遗迹至今依然随处可寻一大排水沟、广场、公共浴场、庄严的柱廊…罗马有著名的罗马竞技场,它目睹了无数角斗士的搏斗与死亡;,其他地方如法国南部城市尼姆的小型圆形竞技场;西班牙塞戈维亚的排水沟;英格兰的浴场,还有一个小镇以该浴场命名;罗马帝国边界矗立的高墙。这些建筑工程无一不是出自天才设计师一奥古斯都之手。奥古斯都大胆规划,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耗费巨资和人力。

参观过苏格兰和英格兰边境的人都知道哈德良长城,它高二十英尺,宽七英尺。建造该长城的目的是抵御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入侵,

4

第1章伟大的罗马帝国

保卫北方的领土。敌人一旦冲上城墙,就会发现面前还有布满尖矛的壕沟。驻守的士兵们以火光为信号,沿着绵延七十英里的长城,通过各个塔楼传递增援的消息。为了让这里固若金汤,罗马帝国不

惜动用大量人力。

在中欧的莱茵河和多瑙河沿岸,罗马帝国修筑了同样的防御工事。这些河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们既是罗马帝国第三条重要的贸易线路,也是连接中世纪与近代的桥梁。铁路改变了欧洲的面貌,荒芜之地变成繁荣的工业中心:铁路环绕矿区、港口,穿越隧道,遍布欧洲。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已经很难想象世界没有铁路的样子。在罗马帝国时代,隔海的邻国之间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河运成为最早的交通方式。莱茵河向西北流,多瑙河向东南流:它们的流速不急不缓,适合航行,自然成为中欧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是罗马帝国和蛮族之间的天然屏障。

雄伟的边界墙把莱茵河和多瑙河的源头连接起来,并在每一个易攻之处建造坚固的要塞。英明的罗马皇帝希望以此守住罗马文明,防止蛮族染指。

奥古斯都警告他的继任者,要满足于现有疆域,开疆拓土会削弱帝国的实力。数个世纪之后的人们都赞同他的观点,因为他们知道若罗马帝国不断扩张,会像橡皮筋一样突然断裂,戛然而止,而罗马帝国时代的普通人相信罗马的版图可以无限扩大。

罗马的军队自豪地宣称“罗马的旗帜永不降落”。如果有蛮族渡过多瑙河,袭击要塞的前哨,罗马军队不仅要实施相应的报复,惩罚他们,而且要征服蛮族的领地,扩大罗马的疆域。如果征服的领地是沼泽和森林,罗马人就弃之不取;如果是牧场和良田,则必取之。很多罗马人离开喧嚣拥挤的意大利,涌向这些地方建立殖民

中世纪欧洲

地。商人也加快了步伐。因为没有河流、山川、大海等天然屏障保护征服的土地和移民,所以罗马政府的负担无形中增加了,比如征

服多瑙河北部富饶的达契亚,当时虽然显著增加了罗马的国土面积,

却成为罗马未来灭亡的根源。

第2节罗马帝国的政府

罗马帝国的皇帝被称为“恺撒·奥古斯都”,拥有至高无上的

权力,他是军队统帅,也是正义的化身。他被奉为神明,人们必须在祭坛上屈膝下跪,为他焚香。

罗马帝国的一个巨大进步就是实行共和制。它的元老院由各家族首脑组成,对人民负责。罗马帝国时代的史学家塔西佗回忆那个时代,叹息道:“那是一个愉快的时代,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用担心邻居告密,而现在家里、客栈里告密者无处不在。只要你稍不留心说错话或行为不谨慎,就会遭到揭发,被收监或判死刑。”随着罗马帝国四处征战、掠夺,独裁统治形成了。

治理一个小城市相对容易,欺骗、谋私很快就会曝光,但随着罗马帝国疆域不断扩大,政府雇用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寡廉鲜耻的政客出现了。在任期间他们大肆敛财。他们成为议员后,便不再代表人民的意愿,而是为少数富人谋利益。他们的家族成员起先在意大利任行省总督,但随着罗马帝国征战不断,其势力延伸至高卢、西班牙、埃及和小亚细亚,这些人就被派往这些地方任职。而议员和总督虽然名义上是普通公民,但实际上过着帝王般的生活,身边有成群的仆人侍奉。

令人奇怪的是,罗马人曾经如此崇尚自由,驱逐或流放压迫他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