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陈鹏,许立侠,邓佳英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21 11:53:41  155 哲学与人生

图书名称:《哲学与人生》

【作 者】陈鹏,许立侠,邓佳英主编
【丛书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精品教材.“互联网+教育”新形态教材含微课
【页 数】 118
【出版社】 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 2020.10
【ISBN号】978-7-5684-1425-8
【分 类】人生哲学-中等专业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 陈鹏,许立侠,邓佳英主编. 哲学与人生. 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2020.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哲学与人生》内容提要: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编写而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本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全书内容共分4章,具体包括“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教材,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用书。

《哲学与人生》内容试读

第一章

01

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

对于广大的中职学生来说,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前途,而且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都有所不同,这些客观条件影响着我们的人生选择。只有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立自强,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学习目标乙.

认知:了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发展的指导意义;理解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以及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Q态度:正视现实,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为实现人生理想不懈

努力。

Q运用:用哲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

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哲学与人生

第一节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思明理

2016年,一首说唱歌曲《马克思是个90后》火了,其歌词写道:“不为了权不为了钱,但是为了信仰我们一往无前…像叶孤舟行在山丘,那样地为真理争斗,像他一样疾恶如仇,像他一样不屑权谋。”这首歌指出了马克思和青年人之间的诸多共通之处:同样个性张扬,饱受争议,越不看好就越有勇气;同样干净、单纯,世界里没有灰色地带,喜欢或讨厌,泾渭分明,从不含糊;同样敢于尝试,敢于否定自已,怀疑一切,为真理斗争。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王衡说:“马克思是1818年出生的,他是个10后’。90后’走上社会了,00后’要上大学了,‘10后’的马克思永远和青年人在一起。”

思考

(1)你印象中的马克思是什么样的?

(2)王衡说:“‘10后’的马克思永远和青年人在一起。”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你认为我们现在是否还有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一词源于希腊文“philosophia”,由“爱”(philia)和“智慧”(sophia)两个词组合而成,词源含义是“对智慧的追求”,因此哲学也可称为“爱智之学”。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

哲学是什么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

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

第一章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

A

哲学探究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曾因好奇提出过一些问题,如“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天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动物会思考吗?”等。追问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与哲学发生了联系。由此可见,哲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你曾经追问和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吗?你为什么会追问和思考这类问题呢?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如:“我是谁?”“世界是怎么来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的存在而存在?是因为有我才有了

世界,还是因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世界和我相比哪个更‘厉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哲学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二、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那么,什么是世界观呢?

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然对所接触的具体事物或现象产生一定的看法,形成各种具体观点。随着实践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以及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些具体观点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最终产生质的飞跃,形成了不同于具体观点的世界观。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及人和世界

3

哲学与人生

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与具体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具体观点只是人们对世界局部领域内的具体对象的认识,而世界观涉及的不是某一具体对象,它是有关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一般认识。

哲学探究

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你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为举止体现着个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但哲学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世界观。人们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一般是不系统的,是缺乏理论论证和严密的逻辑性的。哲学则是少数思想家、哲学家经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将自发形成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概括抽象,通过一系列哲学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构成的思想体系。

·个智力健全的现代人,只要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总会形成对整个世界的某种根本看法,具有自己的世界观。但绝不是说人人都有哲学思想,只有接受过哲学思维的教育和训练才可能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

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但世界观不可能仅仅停留在“观”世界上,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事物,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因此,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虽有高度抽象概括的特点,但无论何种哲学,总要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或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哲学故事

几。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他的成功在于不自觉地遵循了哲学中的辩证法。他认为,质与量的统一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基础,自然界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他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但是,门捷列夫到了晚年则成了形而上学的俘虏。他为了证明社会发展变革的不合理性,竟反对自然界存在着飞跃,否认原子可分为“电子”,否认元素的复杂性。他竭力反对的原子结构的新发现,恰恰是对发展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律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第一章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

上启示

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家才可能取得成功。在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因陷入混乱而失败。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提出并探索了许多涉及整个世界的大问题,其中贯穿始终的便是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我在故我思

我思故我在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多方面内容,其中有两个最为突出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世界的本质是精神还是物质,是精神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精神。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被分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根本对立的基本派别。凡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都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同一基本派别的哲学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形态。唯物主义在长期发展中主要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构成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提出原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心主义大体上可被分为两种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说成是由主观精神创造的,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是由某种超自然的客观精神力量所创造的。二者具体说法虽不相同,但都坚持精神世界的本原,在这

一点上它们是共同的。

哲学史上,一切哲学派别,不是属于唯物主义,就是属于唯心主义,任何自称

哲学与人生

“独立”的第三派别,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当然,哲学史上,也有少数哲学家(如18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等人)称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本原,二者并行不悖,这种哲学称为二元论。但是,二元论是一种不彻底的折中主义哲学,最后它会倒向唯心主义。所以,就基本哲学派别来说,哲学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哲学探究

阅读以下材料,想一想,其反映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尚书·洪范》体现水、火、木、金、土是世界本原的观点

《坛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人的思维有没有能力认识客观世界,或者说,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用哲学的语言表述,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哲学史上称之为认识论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肯定思维和存在之间有同一性,属于可知论者:只有少数哲学家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者。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本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哲学以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精神和物质正是整个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两大类现象,作为哲学范畴的精神和物质是世界上切现象最高和最抽象的概括,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无疑是一切关系中最为一般的关系。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特别是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人类全部认识和实践的基本问题。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科学研究和各项具体工作,都存在着以什么为出发点的问题一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还是从思想观念出发,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而思想路线正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实际认识和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