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崔洪波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21 11:22:21  18 epub epub 编著

图书名称:《哲学》

【作 者】崔洪波编著
【丛书名】实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丛书
【页 数】 469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1992.08
【ISBN号】7-80091-166-7
【价 格】$7.25
【分 类】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 高等教育 学科: 自学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崔洪波编著. 哲学.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08.

图书目录:

《哲学》内容提要:

《哲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绪论是对哲学的一般问题,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内容、性质和特点的总的说明。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懂得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概括了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历史;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特点及伟大意义;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学习本章,应掌握的基本概念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可知论、不可知论。

学习本章,应重点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问题有:

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和其它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亲;

3.哲学的党性与阶级性的关亲;

4.唯心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认识论根源、社会历史根源;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1-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哲学的一般问题中,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对象以及它的基本问题。这样我们就能从总体上了解哲学这个学科的特点及其研究的基本问题。这对全书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哲学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这是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角度讲什么是哲学的。'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活动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每个人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具有自发性、朴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哲学正是在世界观的基础上产生的。哲学家将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提炼和升华,并用一定的概念按一定的逻辑形式表述出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这就是哲学。所以,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但不能说人人都有哲学体系。哲学是一种世界观,但世界观不是哲学。

(二)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这是从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角度说明什么是哲学的。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最根本、最一般的方法。一般地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三)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这是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回答什么是哲学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2

第一,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探求和回答有关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共同规律、一般规律;而各门具体科学是以世界的某一个别领域或某一侧面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回答和解决某一个别领域的特殊规律。所以,它们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二,指导和基础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密切相联。一

·方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没有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材料,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哲学也给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总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凡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派生出来的,就是唯物主义哲学;凡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便是唯心主义哲学。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人们的意识能否认识世界。凡认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便是可知论者。凡认为意识不能反映或不能完全反映物质,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的,便是不可知论者。

3

主义的结论。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它产生于古代奴隶社会。其基本特征是:肯定物质是第一性,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例如水、火、气等。它具有直观、朴素的性质,缺乏科学论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一般都是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

第二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它产生于17、18世纪。其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一般说来,它们的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和不彻底性(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第三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它对古代和近代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扬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

一,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形态。

(二)唯心主义的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及表现形态。

1.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1)认识论根源:

第一,人们的认识具有能动性。但夸大这种能动性,就会走向唯心主义。

第二,人们的认识活动具有复杂性。但把这种复杂性简单化,把认识过程的某些方面加以夸大或绝对化,就会走向唯心主义。

(2)社会阶级根源:

第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

第二,反动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总是需要唯心主—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