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 新世纪第5版》赵霞,李新民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19 23:45:22  996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高等教育

图书名称:《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 新世纪第5版》

【作 者】赵霞,李新民编
【丛书名】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页 数】 354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21.06
【ISBN号】978-7-5132-6900-1
【价 格】85.00
【分 类】中医儿科学-中医学院-教材
【参考文献】 赵霞,李新民编.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 新世纪第5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 新世纪第5版》内容提要:

本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是中医院校的一门临床主干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尤其注重课程的临床实践性。《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 新世纪第5版》内容试读

平灵中S

第一章

中医儿科学基础

▣苏▣

▣范9

第一节中医儿科学术体系形成和发展

扫一扫,查阅本章数字资源,含

PPT、音视频,

图片等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医药防治方法为手段,研究小儿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中医儿科学起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随着整个中医学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荟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养育小儿和防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

中国儿科医学源远流长。远古时期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考古发掘出的“北京人”平均年龄只有14岁,所以说,中华民族早期的医学积累多数就属于儿科学的范围。在出土的4000年前商代殷墟甲骨文中记载了20余种病名,其中涉及儿科的有“龋”(龋齿)、“蛊”(寄生虫病),直接记载小儿疾病的有“贞子疾首”,是指商王武丁之子头部生病。我国古代史书最早明确记载的“小儿医”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扁鹊名闻天下…来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为“小儿医”的经历,他以针刺三阳五会(百会)穴治疗虢国太子“尸厥”,是儿科急症医学的早期记载。从秦到两汉时期,儿科已经有了最早的医案记载,如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婴儿“气鬲病”,东汉名医华佗曾以“四物女宛丸”治2岁小儿“下利病”。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五十二病方》中有“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所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为中华民族“爱幼”传统道德观的经典论述。《黄帝内经》建立的中医学体系不仅有效指导了中医儿科学,而且书中有不少关于小儿生理和儿科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法、预后和针刺疗法等论述。《灵枢·经脉》对人体生命孕育和形成过程的描述是“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素问·上古天真论》载有对小儿生长发育过程的描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灵枢·逆顺肥瘦》指出婴儿的生理特点是“肉脆,血少,气弱”。《黄帝内经》中还有不少关于儿科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说:“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日:手足温则生,寒则死。”《灵枢·逆顺肥瘦》说:“黄帝日:刺婴儿奈何…刺此

2中医儿科学

者,以毫针浅刺而疾拔针,日再可也。”这些经典论述,成为后世儿科学起源的渊薮。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论治外感病、脏腑辨证论治杂病,对后世儿科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论述了小儿脉法,认为“小儿

四五岁,脉呼吸八至,细数者,吉。”

南北朝时期,我国已有医学教育。据《唐六典·卷十四》记载:“宋元嘉二十年,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说明在南朝宋文帝时,已经设置了政府医学教育。始于南北朝的徐氏世医撰写了多部儿科专著,如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疗少小杂方》,徐之才的《小儿方》及《药对》所载的“十剂”等。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代~宋代)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了《诸病源候论》(610年),论小儿杂病诸候,共6卷255候。巢氏将小儿外感病分为伤寒、时气两大类,内伤病以脏腑辨证为主。提出了小儿夜啼、痫证、解颅、滞顾、遗尿、蛔虫、蛲虫、脱肛、胎疸、鹅口、口疮等诸多儿科病证的病名及其病因证候。该书倡导的“小儿…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常当节适乳哺”等小儿养育观,至今对儿童保健有重要指导意义。

624年唐高祖时,朝廷设立“太医署”,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培养儿科专科医生,并规定在学习五年后,考试合格者才能做儿科医生。这种医学教育制度为当时的儿科培养了专业人才。

唐代孙思邈所撰《备急千金要方》(约652年)首列妇人方、少小婴孺方,提出“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并对初生儿护养专题论述。该书将小儿病证分为

九门,列方325首。其晚年所著《千金翼方》(约682年)中卷第十一为小儿病。该书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儿科诊疗经验,为儿科病治疗提供了大量有效方药。

相传至今的我国最早儿科专著《颅囟经》,流行于唐末宋初。书中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对后世认识小儿生理特点产生了重要影响;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小儿惊痫、癫、疳、痢、火丹等疾病的证治。

北宋钱乙,是当时最享盛名的小儿医。他的弟子阁季忠整理其理论和实践经验,于1119年编成《小儿药证直诀》,比西方最早的儿科著作要早350年。该书概括小儿生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特点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在儿科四诊中尤重望诊,特别是“面上证”“目内证”,对痘疹类发疹性传染病加以鉴别。钱乙创建了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各脏证有虚、实、寒、热之分,方有温、清、补、泻之别。论治法从五脏补虚泻实出发,又注意柔润清养,运补兼施善于化裁古方、研制新方,创134方,许多方剂至今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阐明了急、慢惊风为阴阳异证,认为急惊风属阳、热、实,治合凉泻:慢惊风属阴、寒、虚,治合温补,成为后世治疗惊风的准则。钱乙强调小儿体禀纯阳,患病后易从阳化热,所见阳证、热证较多,擅用甘寒柔润养阴,如泻肺之泻白散、清心之导赤散、凉肝之泻青丸等,慎用苦寒之黄芩、黄连;创立了补肾主方地黄丸,以金匮肾气丸去桂、附之温燥,存六味之润养。治疗小儿伤风用大青膏,热病神昏惊搐用凉惊丸、抱龙丸,《小儿药证直决·附篇·阎氏小儿方论》中的至宝丹、紫雪散更成为热病神昏抽搐的常用方,由此发展形成了儿科寒凉学说。钱乙被誉为“儿科之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

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基础3

北宋时期,天花、麻疹等传染病流行,山东名医董汲擅用寒凉法治疗,撰写了《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记录了用白虎汤及青黛、大黄等药物的治疗经验,是为天花、麻疹类专著之始。南宋刘防等编著《幼幼新书》40卷,整理汇集宋以前各种有关儿科学的成就,并有己见,内容详尽,取材广博,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同时期还有不著撰人姓氏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问世,从初生到年长儿童,各类疾病广泛收录论述,其中明确指出初生儿脐风的病因是断脐不慎所致,和成人破伤风为同一病源,提出了烧炙脐带的预防方法。南宋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论》(1241年)、《小儿病源方论》(1254年),注重固护小儿元阳,以擅用温补扶正见长。陈文中在《小儿病源方论·论风搐源因》提出:“盖真气者,元阳也。”小儿饮食“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养子十法中包括“要背暖”“要肚暖”“要足暖”“脾胃要温”等养育观念,这些都是固护脾肾,防止阳气受戕的具体措施。陈文中注重小儿生理上阳气不足和病理上易虚易寒的特点,在小儿时病和杂病的治疗中,时时顾护阳气,认为“药性既温则固养元阳”。他将温补法广泛用于多种病证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只要有阳气不足见症,辄即取之。指出小儿冷证的证候特点有“面觥白,粪青色,腹虚胀,呕乳奶,眼珠青,脉微沉,足胫冷”。包括了五脏虚寒之象,而以元阳虚衰为本。在治法上除八味地黄丸温壮元阳之外,又有多种变法,如脾肾并治之补脾益真汤,熔温阳、益气、助运、涤痰、祛风于一炉;十一味异功散、十二味异功散,均取肉桂、诃河子、肉豆蔻、附子之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陈文中治疗小儿痘疹等时行热病,对于邪盛正衰,病毒内陷之证,擅用温托培元,明确应用指征为:不光泽,不红活,不起发,不充满,不结靥,不成痂,而痒塌烦躁喘渴:及宣解太过,误食生冷,中寒泄泻,倦怠少食,足指逆冷等症者。陈文中的学术思想开创了儿科温补学说。明代刘防在《幼幼新书·序》中说:“宋以来吴之专家者,日陈日钱二氏,陈以热、钱以凉,故有火与水喻者。”可见儿科温、凉两大学派始于宋,陈文中与钱乙的学术观点对儿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元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金元四大家在儿科学方面各有特长,其中刘完素主张用辛苦寒凉法治疗小儿热性病,张从正治热性病善用攻下,李呆重视调理脾胃。朱丹溪倡导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注重养阴,对于儿科尤有建树,著《幼科全书》,治疗痘疹时,折衷了钱乙善用抱龙丸、百祥丸、生犀散等之寒凉与陈文中喜用桂枝、附子、丁香等之温燥,取解毒、发表、和中三者兼用,影响后世医家,形成了儿科折衷学说。

元代名医曾世荣编著《活幼心书》《活幼口议》,详论初生诸疾,是中医新生儿学早期的集中论述。曾世荣以调元散、补肾地黄丸治疗胎怯;归纳急惊风为“四证八候”,提出镇惊、截风、退热、化痰治法,立琥珀抱龙丸、镇惊丸等疗惊方;提出了“惊风三发便成痫”“瘀血成痫”等论点,对现今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明代儿科医家鲁伯嗣著《婴童百问》,将儿科病证设为百问,每问一证,究其受病之源,详其治疗之法。薛铠、薛己父子著《保婴撮要》,论儿科病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其中论及小儿外科,皮肤、骨伤、眼、耳鼻咽喉、口齿、肛肠科病证0多种,脏腑、经络辨证用药,内治、外治、手术兼备,对中医小儿外科学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明代世医万全,字密斋,儿科著作有《万氏家藏育婴秘决》《幼科发挥》《痘疹心法》《片玉心书》等。他倡导“育婴四法”,即“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形成了中医儿童保健学的系统观点。他在朱丹溪学术思想基础上,系统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即“三有余,四不足”的小

4中医儿科学

儿生理病理学说。《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证治》曾提出:“脾主困…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万全发展了钱乙的脾胃学说,进一步强调小儿“脾常不足”,指出“胃者主纳受,脾者主运化,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万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幼科发挥·原病论》)。特别重视饮食调节对脾胃的重要性,在治疗方面“首重保护胃气”。万全处方用药精炼而切合病情,认为“大抵小儿易虚易实,调理但取其平,补泻无过其剂”(《幼科发挥·小儿正诀指南赋》),用药平和折衷。这些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丰富了中医儿科学的学术内容。

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幼科》综述诸家论说,同时阐明己见,内容广博,是明代集幼科大成的学术著作。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小儿则》重视母乳与婴儿之间的关系,“大抵保婴之法…既病则审治婴儿,亦必兼治其母为善”;辨证重在表里寒热虚实;倡导小儿“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认为“脏气清灵,随拨随应”。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搜集了防治儿科411种病证的方药,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清代儿科医家秦昌遇是儿科折衷学说具有代表性的医家,撰《幼科折衷》专著以详述,认为“幼科诸书,非偏寒偏热之误,便喜补喜泻之殊,予故僭而折衷之”(《幼科折衷·前言》)。夏禹铸著《幼科铁镜》,认为“小儿病于内,必形于外,外者内之著也”(《幼科铁镜·望形色审苗窍从外知内》)。首重望诊,主张望形色,审苗窍,从外知内,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立论精当,条理分明,既适用于临床,又适用于教学。谢玉琼的《麻科活人全书》是一部麻疹专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期及合并症的辨证和治疗。王清任《医林改错》记载了小儿尸体解剖学资料,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阐发了活血化瘀法在儿科紫癜风、疳证、小儿痞块等病证中的应用。

陈复正,字飞霞,于1750年著《幼幼集成》。他对于儿科诊法及内治诸法叙述皆详,搜集了不少单方验方和外治法。将指纹辨证方法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风轻、气重、命危”,至今为临床所采用。吴鞠通撰《温病条辨·解儿难》,指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用药特点,以及六气为病、三焦分证、治病求本等观点。论述精当,方药切用,对儿科外感、内伤疾病辨证论治具有指导意义。

明清时期,我国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已广泛传播。《博集稀痘方论》(1577年)载有稀痘方,《三冈识略》(1653年)载有痘衣法。《痘疹金镜赋集解》(1727年)记载,明隆庆年间(1567一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的人痘接种法已盛行各地。后来,我国的人痘接种法流传到俄罗斯、朝鲜、日本、土耳其及欧非各国,较英国琴纳氏发明牛痘接种(1796年)早200多年,是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清代后期,随着西医学传入我国,儿科界也开始有人提出宜中西医合参。何炳元的《新纂儿科诊断学》中除传统中医内容外,引人检诊一项,用于检查口腔、温度、阴器等的变化:

民国时期儿科疾病流行,许多医家勤求古训,融会新知,如徐小圃擅用温阳药回阳救逆、奚泳裳善取寒凉药清解热毒,分别传承了温补学说、寒凉学说,救治了许多时行病危重病证患儿,至今被广泛学习应用。

四、中医儿科学发展的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健康,努力发展我国传统医学,促进中医学在现代科学技术支持下繁荣发展,中医儿科学与其他医学学科一样,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基础5

(一)学科建设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现代中医中等及高等教育,7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硕士生教育,8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博士生教育,21世纪初有了中医儿科学博士后。2016年以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安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学院等高校相继获批设立了中医儿科学专业,并开始招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卓越中医儿科班)、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硕儿科一体化)、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儿科学)]等设置了中医儿科学方向,为培养中医儿科学专门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二)教材编写

这一时期,编写了不同层次的中医儿科学教材,整理出版了历代儿科名著,挖掘了一大批对临床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的可贵资料,出版了大批中医儿科学术著作。张奇文主编的《儿科医籍辑要丛书》1套6册,全面整理了历代中医著作,选辑其中对现代儿科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做了归类点注。20世纪80年代,王伯岳、江育仁主编了《中医儿科学》,该书精选古代儿科学术精华、梳理现代儿科临床经验,是现代首部大型中医儿科学术著作。随后,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江育仁、张奇文主编《实用中医儿科学》,分基础篇、临床篇、治法篇,紧密结合临床、总结名家经验,是一部实用价值较高的学术著作。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汪受传主编的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之《中医儿科学》,系统总结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全面反映了现代中医儿科临床和科研发展,提供了中医儿科学科研思路与方法。汪受传、俞景茂主编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儿科临床研究》是第一部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儿科学研究生教学使用的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已经发行至第10版,《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已经发行至第3版,这些现代中医儿科学教材和专著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了中医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进展,体现了中医学的传承与创新,中西医互相学习,融合发展。21世纪初,

《中医儿科学》网络课程的开设,以及一批视听教材、CAI课件的出版,促进了由纸质教材向多媒

体教材的转变,改进和丰富了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推动了中医儿科学的学术进步。

(三)理论创新

在中医儿科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关于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若干理论问题,如“纯阳”“稚阴稚阳”“少阳”“变蒸”,五脏“不足”“有余”等的学术研讨,促进了认识的趋同。关于小儿体质特点,现代在总结传统认识的基础上,明确了小儿体质形成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有关,提出了从阴阳、五脏、气血等不同角度划分小儿体质类型的方法,探讨了体质与亚健康、体质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为做好儿科疾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现代中医儿科专家还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面向现代临床,通过科学研究提供证据,提出了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江育仁教授提出了“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观点,认为现代小儿脾胃病以脾运失健者居多,应以运脾法为主进行治疗,还提出了“流行性乙型脑炎从热、痰、风论治”“疳证从疳气、疳积、干疳论治”等新观点,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王烈教授提出哮喘分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证治,根、苗之治并重。刘弼臣教授尊崇钱乙“五脏证治”,突出从肺论治,提出了多发性抽动症、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从肺论治”的学术观点。张奇文教授提出“肺胃肠相关论”“宣肺勿忘解表、清肺勿忘清肠、止咳勿忘化痰、化痰勿忘运脾、润肺勿忘养胃、标去勿忘

6中医儿科学

培本”的治则。汪受传教授提出“小儿肺炎从热、郁、痰、瘀论治”“胎怯从补肾健脾论治”的观点。时毓民教授提出“性早熟从滋阴降火论治”。俞景茂教授提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分感染期、迁延期、恢复期三期辨证论治,和法是防治该病的基本方法。丁樱教授提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因病机为热、瘀、虚,治疗采用清热凉血活血止血、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摄血止血

三步疗法。马融教授提出癫痫的病因病机概括为“风、痰、瘀、虚”,治疗遵循“豁痰息风以抗痫,益肾填精以增智,健脾顺气调体质,病证结合治童痫”的治则。这些学术观点的提出及其相应的研究成果,充实了中医儿科的学术内容,酝酿着中医儿科创新性理论的产生

随着时代发展,儿科疾病谱不断变化,免疫类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对于古代没有明确记载的许多疾病,如厌食、反复呼吸道感染、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谱系障碍、性早熟、手足口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艾滋病等,中医儿科工作者从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出发,用中医理论分析其病因病机,提出辨证论治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此外,中医儿科工作者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建立了一批行之有效的诊疗操作技术:如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董氏指压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推拿按揉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啄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引导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输合配穴针推法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肝强脾弱证)、头手足脊针推四联疗法、脊背六法、中药熏洗配合治疗小儿脑瘫等。这些简便有效的中医诊疗技术,扩大了中医特色疗法在基层的推广应用。

(四)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方面,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医儿科同道重视科学研究,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问题,找出研究热点,申报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代表的科研基金,近年来每年中医儿科都有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研究包括肺炎、腹泻、哮喘、肾病、紫癜性肾炎、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癫痫、性早熟等儿科各个系统疾病,大家从临床中找到中医药的切入点并深入探讨机理。其他科研项目如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省部级各项基金都有中医儿科学者的参与,学术研究成果不断丰富。

(五)学术交流

198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成立,全国中医儿科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学术团体。2009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建立了世界性中医儿科学术交流的平台,2015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成立,2018年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儿科分会成立,均开展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几十年来,中医儿科学术交流阵地不断扩大,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特色、探讨学科前沿理论、交流科研医疗教学先进经验,不断推动了中医儿科学术水平的提高。

(六)标准制订

近年来中医儿科学的标准化工作,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编写工作。该书包括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江育仁、孙浩、林软廉、俞景茂、朱大年等。标准中提出了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喘嗽等33种儿科常见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首次规范了这些疾病的中医诊断、辨证和疗效评价,在儿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又组织专家,由汪受传教授主持开展了《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的研究工作。在文献研究和专家问卷调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