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诊断与治疗》杨峰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19 21:55:08  37 诊断与治疗 诊断与治疗 编著

图书名称:《中医特色诊断与治疗》

【作 者】杨峰编著
【页 数】 489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7.06
【ISBN号】978-7-5132-3957-8
【价 格】80.00
【分 类】中医诊断学
【参考文献】 杨峰编著. 中医特色诊断与治疗.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特色诊断与治疗》内容提要:

为了培养临床治疗有特色的人才及全科医生,给医务界人员架起空中桥梁,更好地解决困扰百姓的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等问题,杨峰医师本着广征博引、择善而从、尊重历史、传承创新的原则,在出版了《中药趣记速认有捷径》之后,编著了《中医特色诊断与治疗》一书。内容上精选古今文化,以讲故事的形式先例引导;以诗文、赋词、歌诀的形式,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让其能够更好地记牢中医、中药、方剂、基础理论等纲领性的知识;进入临床实践时,在明师指导下,以古今名医的特色诊断与治疗方法为指导,面对疑难杂症甚至绝症,追寻病因,重守病机,方药灵活运用,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医特色诊断与治疗》内容试读

古代明医诊病与治病的故事第一章

中医特

淅川县)人,曾任吏部尚书郎,后贬宣城太守时,删取各家记史之作,著《后汉书》成纪传80卷。

《后汉书》:范晔以《东观汉记》为主要依据,综合各家之长

而撰。今本120篇,分为130卷,记载了上起汉光武帝下至汉献帝196年的历史。

【释文】

集市之中有一老翁,他在店铺门前悬挂着一个大空壶,等到集市散去,就跳入壶中。集市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件事,只有管理市场的小官费长房在楼上看到此事,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前去拜望老翁,并送给他美好的酒肉食物。老翁知道费长房认为他是一位神人,便对费长房说:“您明天可以再来。”第二天,费长房又去拜望老翁,老翁便邀他同人壶中。费长房只见宫廷华丽庄严,美酒佳肴满桌,二人畅饮尽兴而出。后来,费长房愿向老翁学习医道,便跟老翁隐居山中。老翁欣慰地抚摸着费长房说:“您求学心诚,我愿意把医道方术传授给您。”后来,费长房终于把老翁的医术继承下来,在民间为广大群众治病。

【按语】

考“悬壶”这一典故有两说。

其一,晋·葛洪《神仙传》载: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也…时费长房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之识,卖药不二价,治病皆愈。每语人日:“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言无不效。常悬一空壶于屋上。日入跳入壶中。长房知非常人,乃日扫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不辞。积久,长房不少懈,亦不敢有求。公知长房笃信,谓曰:“暮更来。”长房如其言,公为传封符一卷,付之曰:“带此可主诸鬼神常称使者,可以治病消灾。”长房乃行符收鬼,治病无不愈者。

其二,《丹台新录》载:谢元一号壶公,即孔子三千弟子之数也。常悬一空壶市肆货药,日入之后,公辄跳入壶中。举世无人见者,惟长房于楼上见之,往拜焉,以师事之。

因而后世医生开业,竟以“悬壶”誉之。考“悬壶”一词,来源于此。

龙蟠橘井

【原文】

苏耽①,桂阳②人也,汉文帝③时得道,人称苏仙,公早丧所怙④,乡里以仁孝著闻。宅在郡城东北,距县治百余里。公与母共食,母曰:无鲜⑤。公即辍箸⑥起身取钱而去,须臾以至。母曰:何所得来?公曰:县市。母曰:去县道往返二百余里,顷刻而至,汝欺我也。公曰:买时见舅氏,约明日至。次日舅果至。

一日,云间仪卫降宅⑦。公语母曰:某受命仙录⑧,当违色养⑨。母曰:我何存活?公以两盘留,母需饮食扣小盘,需钱帛扣大盘,所需皆立至。

又语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橘树能疗,患疫者,与井水一升,橘叶一枚,饮之立愈。后果然,求水叶者,远至千里,应手而愈。

(选自汉·刘向”《列仙传》”)

【注释】

①苏耽:今湖南郴(琛)州人,生于西汉文帝时期。为人虔诚,

品德高尚,孝敬母亲,后人誉为神仙。因提出橘叶和井水治病,造成医学史上有名的“橘井泉香”这一典故。现在郴州市内尚有橘井,时后人

为纪念苏耽所建。

②桂阳:郡名,今湖南省郴市一带,包括来(垒)阳以南和广东

英德以北地区。

③汉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名刘恒,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57年在位。

病的

④早丧所怙:早年丧父。

5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