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筋骨三针法治疗学》吴汉卿,吴军尚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19 21:31:58  156 中医微创

图书名称:《中医筋骨三针法治疗学》

【作 者】吴汉卿,吴军尚主编
【丛书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微创针法“十三五”创新教材
【页 数】 208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20.01
【ISBN号】978-7-5132-6426-6
【分 类】筋膜疾病-针灸疗法-中医学院-教材
【参考文献】 吴汉卿,吴军尚主编. 中医筋骨三针法治疗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0.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筋骨三针法治疗学》内容提要: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是由吴汉卿教授,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在水针刀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传统九针与特种针法中的针挑疗法、运动针法与太极针法相结合,根据中医筋经学说及现代软组织损伤学,人体生物学、病理学,提出了“人体软组织立体三角平衡原理”学说,总结了平衡三针法,进一步研究发明的一种中医微创针法。技术特色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既具有微创针刀松解结节、分离粘连、减压镇痛作用;又具有传统针灸补法泻法、留针侯气、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功能。该针法的特点:三点定位、交叉选穴、松解调整、对应平衡,概括为:定点准确、针法灵活、疗效确切、易于掌握。主要用于治疗骨伤病、疼痛病、外伤后遗症、中风偏瘫后遗症及脊柱相关病。

《中医筋骨三针法治疗学》内容试读

总论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中医筋骨三针法

针灸作为中医的瑰宝,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中医筋骨三针法是传承于针灸的新型学科,在治疗筋骨伤病、慢性疼痛病,以及脊柱相关性疾病与临床疑难病方面取得了确切疗效。

中医筋骨三针法,是吴汉卿教授经30余年临床潜心研究,在传统九针的基础上,结合家传太极龙关针法与运动疗法等,所创的中医特色新针法。吴汉卿教授总结了筋骨针法“三部九针十二法”,并将十二经筋区带与任督二脉的筋膜区带进行了筋膜解剖与生物力学、病理学的结合,创立了“十四经筋-肌筋膜区带与三关定位法”新的诊疗体系。该针法应用“三关定位法”与“循筋诊断”相结合,既有微创针法松解筋结、分离粘连、疏利经筋、通络止痛的作用,又有针灸通关过节、疏经通络、调整内脏的功能。

吴汉卿教授总结了三阳经筋治疗筋伤病、慢性疼痛病,三阴经筋治疗内脏病,督脉经筋治疗脑病相关疾病,任脉经筋治疗疑难病的十四经筋-肌筋膜区带与三关定位法,对中医针法沿经筋松解治疗筋伤病、疑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填补了传统经筋的空白,规范了中医针法的定点定位。

中医筋骨三针法主要治疗筋骨伤病、慢性疼痛病、脊柱相关性疾病、中风后遗症及临床疑难病等,具有定位规范、安全有效等特点。

中医筋骨三针法特点:三点定位,交叉选穴;松解筋结,疏通经筋;平衡阴阳,调整内脏;定点准确,针法灵活;疗效确切,易于掌握等。

一、针具创新

筋骨针针具是在《黄帝内经》所述传统九针(镵针、员针、提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基础上创新发明的中医微创针具。根据施术部位及作用功能的不同,筋骨针针具可分为皮部针具、筋膜针具、骨膜针具;根据针体的规格大小,可分为巨型筋骨针及微型筋骨针。临床中可根据患者体质、病证、部位所异,灵活选取相应针具,

上篇总论第一章概论

以提高疗效及安全性。

二、针法创新

吴汉卿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解剖学研究,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等原理,在太极龙关针法的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创立了筋骨针法“三部九针十二法”。

三、理论创新

吴汉卿教授在传统经筋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经筋解剖学与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并悉心研究太极龙关针法,总结了“任、督经筋-肌筋膜区带与阴阳三关定位法”,创立了“十四经筋-肌筋膜区带与三关定位法”,并总结出了“经筋走行,结于骨峰;骨突筋结,动静交融;骨突侧方,血管神经;关节骨突,三点相应;经筋结节,软伤疼痛;针法松解,筋结为宗”,为中医微创针法提供了新的诊疗依据。

第二节筋骨针针具介绍

筋骨针是吴汉卿教授在传统九针的基础上,结合清代时家传应用的龙关玉石针具、银针针具(图1-1-1,图1-1-2)与太极针具,进一步研究发明创新的针具。现具体介绍如下。

石制龙关针具

镂花柄银制龙关针具

图1-1-1清代石制龙关针具

图1-1-2镂花柄银制龙关针具

一、皮部针具

该针具是在传统九针中的铍针、员利针的基础上所创制的新针具,其针体细如银针,直径0.3~0.6mm,长度1~1.5cm(图1-1-3,图1-1-4)。

特点:微创伤,无痛苦,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皮部筋骨针适用于表浅部位的病变,如皮肤麻木等,主要在皮部浅层飞挑叩刺。

4

中医筋骨三针法治疗学

图1-1-3微型筋骨针

图1-1-4一次性微型筋骨针

二、筋膜针具

其针型分为扁圆刃筋骨针、马蹄型筋骨针与棱形刺血型筋骨针三种,已获得国家专利。直径0.3~0.6mm,长度3~6cma

筋膜筋骨针适用于筋伤疑难病、脊柱相关性疾病、肌筋膜结节病变、软组织损伤、轻度颈肩腰腿痛、肌筋膜炎、肩胛提肌损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肱骨外上髁炎、咽喉病、顽固性失眠、小关节病变及年老体弱者、风湿痹病、中风后遗症、癫痫、面部美容、减肥和有心脑血管病及畏惧针刺的患者等。

三、骨膜针具

棱型筋骨针,直径在0.3~0.6mm之间,长度为6~9cm(图1-1-5)。其分为微型和巨型两种筋骨针针具,微型主要用于经络刺血治疗。

骨膜筋骨针适用于骨伤疑难病,外伤后遗症,颈、腰椎术后综合征,广泛的肌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神经卡压综合征,中风偏瘫,风湿痹病等。

J1771月wmm

图1-1-5棱型筋骨针

四、巨型筋骨针

巨型筋骨针源于九针中的大针、长针。该针具在吴汉卿教授家传太极龙关针法中应用较多,针体较粗,属钝性松解,松解力度大,能起到大面积松筋的效果(图1-1-6)。

巨型筋骨针分为扁圆刃筋骨针、锋钩型筋骨针、椎间孔筋骨针、筋骨减压针、圆头筋骨针、马蹄型筋骨针六种类型。

上篇总论第一章概论

扁圆刃筋骨针锋钩型筋骨针椎间孔筋骨针筋骨减压针圆头筋骨针马蹄型筋骨针

图1-1-6巨型筋骨针

(一)扁圆刃筋骨针

该针针体较长,针头呈扁刃状(图1-1-7)。其主要适用于软组织损伤、外伤后遗症、骨性关节炎、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骨股头坏死、减肥等,如臀中肌损伤、梨状肌综合征。

M1R5553

图1-1-7扁圆刃筋骨针

(二)锋钩型筋骨针

该针源于九针中的锋钩针,针头呈鹰嘴状(图1-1-8)。其主要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颈、腰椎术后综合征,外伤后遗筋结症,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神经分布处的软组织粘连等疾病。使用时用刀尖刺入软组织,刀背向后稍推进,然后向前割拉。

图1-1-8锋钩型筋骨针

(三)椎间孔筋骨针

该针又称勺状型筋骨针,源于九针中的员针、长针(图1-1-9)。其主要适用于神经

6

中医筋骨三针法治疗学

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使用椎间孔型筋骨针进入椎间孔外口、内口(侧隐窝),采用骶后孔旋转通透分离法,能够解除脱出物、钙化物对神经根的压迫。

图1-1-9椎间孔筋骨针

(四)筋骨减压针

该针又称棱型筋骨针,源于九针中的锋针、长针,针头呈三棱或六棱形(图1-110)。其主要用于治疗骨内高压症的钻孔减压及增生退变性疾病。

图1-1-10筋骨减压针

(五)圆头筋骨针

该针源于九针中的圆针(图1-1-11)。其主要适用于神经、血管密集部位及神经根周围的软组织粘连,进行钝性松筋。

图1-1-11圆头筋骨针

(六)马蹄型筋骨针

该针源于九针中的铍针,针头呈马蹄状,背有钝刃,故名马蹄型筋骨针(图1-112)。其主要适用于松筋较大的筋膜结节、外伤后遗症等。

图1-1-12马蹄型筋骨针

第三节中医筋骨三部九针十二法

针法是疗法的灵魂,是技术的核心。在针法创新方面,吴汉卿教授根据《素问·刺齐论》“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等原理,经长期的临床研究,在太极龙关针法六大针法的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等,创立了筋骨九针十二法。其包括“筋膜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