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风湿病学 案例版》汪悦,周学平,钱先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19 20:57:43  27 汪悦 汪悦 钱先

图书名称:《中医风湿病学 案例版》

【作 者】汪悦,周学平,钱先编
【页 数】 229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12
【ISBN号】978-7-5214-2204-7
【分 类】风湿病-中医治疗法
【参考文献】 汪悦,周学平,钱先编. 中医风湿病学 案例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风湿病学 案例版》内容提要:

本书遵循中西医理论体系,从临床实用出发,较全面地介绍了常见风湿病的中医诊疗方法,突出诊治过程的辨证分析。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系统介绍了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常见症状和证候、治则治法、常用疗法、护理与调摄等;下篇各论详细介绍了包含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21种临床常见的风湿病,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每种疾病的中医诊治思路,通过案例形式呈现,辨证分析具体,内容生动,每种疾病包含案例、其他疗法、预防调护、要点概括、临证备要等方面,其中病案部分涵盖了病案详述、案例分析、疾病分析等。本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体例新颖,适合中医院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规培生和临床各级医师使用。

《中医风湿病学 案例版》内容试读

上篇总论

第一章风湿病概述

一、风湿病的概念

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韧带、神经等的一组疾病。

“风湿”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Rheuma'”,原意是流动的意思,是指特殊的黏液从头部流向关节等处而引起的疼痛。16至17世纪将风湿限定为运动系统疾病。18、19世纪人们对风湿热的病因有了较明确的认识。20世纪初到中叶提出了“胶原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的概念,泛指基本病变是胶原组织的类纤维蛋白变性,主要包括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多动脉炎等。20世纪60~70年代有了“结缔组织疾病”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用“风湿病”这一名称。

风湿病的范围很广,绝不能单纯理解为风湿热或类风湿。按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将风湿病分为13类80余种疾病:原因不明的多发性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

(RA)、强直性脊柱炎(AS)等;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

燥综合征(PSS)、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风湿热等;退行性关节病,如骨

关节炎;非关节性风湿病,如纤维织炎、腱鞘炎等;合并关节炎的疾病,如干燥综合征

(SS)入、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癜等;合并感染的关节病,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

霉菌、寄生虫感染等;创伤性或神经源性疾病;合并生物化学、内分泌异常的关节痛,如痛风等;肿瘤和肿瘤样疾病;变态反应和药物反应;遗传和先天性疾病;其他多种疾病,如白塞综合征、结节性红斑等。

风湿病的临床表现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主,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主要因风寒、湿、热等外邪痹阻于经络所致。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已有“风湿'

一词的记载,泛指外感风湿之邪所致的疾病,与现代“风湿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中医学对风湿病的认识

风湿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痹”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设有“痹论”专篇,并根据病邪的偏胜进行分类。《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其还根据

2

第一章风湿病概述

风、寒、湿邪伤人的季节与所伤部位之异,将痹证分为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

五体痹。病邪深入,内传于五脏,又可导致心痹、肺痹、脾痹、肝痹和肾痹五脏痹,如“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为心痹,“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为肾痹等。《灵枢》也有关于“痹”的论述,《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之中人也…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灵枢·周痹》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中论述了湿痹的证候:“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缓,此名湿痹。”《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更另立“历节”病名,指出其以“历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掣”“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为主症。

隋朝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一书,在《素问·痹论》的基础上,把痹证分为“风湿痹”“风痹”“风不仁”“风冷”“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等证候。《诸病源候论》云:“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为风湿痹也;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久不瘥,入于经络,搏于阳经,亦变令身体手足不随。”该书对历节病的论述也颇为详细,其日:“历节风之状,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击,故疼痛;血气虚则汗也;风冷搏于筋,则不可屈伸。”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云:“夫历节风着人,久不治者,令人骨节蹉跌…古今以来,无问贵贱,往往苦之,此是风之毒害者也。”这是对本病晚期病邪深入骨骱,使骨节变形的较明确记载。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在痹证、历节病之外,另立白虎病之名,其曰:“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畜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轻而夜发,发则彻髓,病如虎之啮,故名白虎之病也。”宋代《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也都既论痹证、历节病,又论白虎病,且多汇集前人之说,唯诸痹中明确地在风、寒、湿痹之外另立热痹一门。金元时期李东垣、朱丹溪则弃痹证、历节病、白虎病之名,而另立痛风一名。明清医家鉴于病名越来越纷繁,故多主张统一痹证、历节病、白虎病、痛风的病名。如明代孙一奎的《医旨绪余》对李东垣、朱丹溪舍痹证而言痛风提出批评,认为这是“因名迷实,为害已久”;清代张路玉的《张氏医通》亦指出,“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而其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以虚实归纳诸痹,“痹虚者,谓气血虚之人病诸痹也”,“痹实者,谓气血实之人病诸痹也”。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亦谓痹证“大抵不外寒热两端,虚实异治”而已。

对于痹证的病因,《内经》认为以风、寒、湿邪为主。《素问·痹论》指出:“所渭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同时,其还认为痹证的产生与饮食、生活环境有关,所谓“饮食居处,为其病本”。《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提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

3

中医风逢病学民脸

节黄汗出,故曰历节。”其认为痹证的病位在肝、肾,病因是汗出入水中,风、寒、湿合而为邪,伤及血脉,水湿浸淫筋骨关节,遂有历节黄汗出等症。对于其病机,张仲景又指出:“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肠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金代张子和的《儒门事亲》提出“痹证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的观点。元代朱丹溪的《格致余论》说:“彼痛风也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金代李东垣的《兰室秘藏》则认为痛风的病因主要是血虚,而朱丹溪认为其有血虚、血热、风、湿痰、瘀之异。《丹溪心法》日:“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瘦人肢节痛,是血虚。”朱丹溪已充分注意到患者的体质问题。明清医家对于痹证之属热、属虚者,颇多发挥。论痹证属虚者,清代喻嘉言的《医门法律》认为小儿鹤膝风,“非必为风寒湿所痹,多因先天所禀肾气衰薄,阴寒凝聚于腰膝而不解”。清代冯兆张的《冯氏锦囊》亦认为鹤膝风多属肾虚,以肾主骨,肾气衰弱,邪气乘之而得。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则谓痹证由“三阴本亏,恶邪袭于经络”所致。论痹证属热者,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认为痹证虽以风、寒、湿合痹为大则,但须分阴证、阳证,阳证即为热痹,“有寒者宜从温热,有火者宜从清凉”,他认为痹证确是“寒证多而热证少”。而清代温热学家对此有颇多非议,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认为痹证“因于寒者固多,痹之兼乎热者亦复不少”,“误用辛温,其害立见”。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对于热痹的病机有精辟的论述:“从来痹证,每以风寒湿三气杂感主治,召恙之不同,由于暑喝外加之湿热,水谷内蕴之湿热;外来之邪,着于经络,内受之郡,着于腑络。”其明确指出湿热痹与风、寒、湿痹病因各异。《顾松园医镜》则认为热痹不仅可由感受湿热之邪而引起,风寒湿痹“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痰,亦为热痹”。

对于痹证的治疗,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太阳篇论述了太阳风湿的辨证与治疗。如“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等。桂枝附子汤证为表阳虚而风邪偏胜,风湿相持在表:去桂加白术汤证为表阳虚而湿盛于里;甘草附子汤证为表里阳气皆虚,风、寒、湿邪痹于关节、筋脉。《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指出:“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其还提出用发汗的方法治疗,“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张仲景治疗痹证的许多处方,如乌头汤、防己黄芪汤、麻杏薏甘汤、桂枝芍药知母场、乌头汤等,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方剂。同时,《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搜集了大批验方,如独活寄生汤、犀角汤等,亦为临床所常用;其治疗方法也更加丰富,如灸法、酒药、膏摩等;并提出了用生升麻犀角、羚羊、麦冬、石膏、大黄之类甘寒或苦寒药治疗热痹的方法。宋代医家治疗痹证的药物,比前人更多地使用了动物药,特别是虫类药物,如蜈蚣、乌蛇、白花蛇、全

4

第一章风湿病概述

蝎、地龙之类,代表方如《太平圣惠方》的原蚕蛾散、《普济本事方》的密香圆等,都是颇有特色的经验方药。金代刘河间的《宣明论方》根据《素问·痹论》“风、寒、湿

三气偏胜”之说,分别拟定了防风汤、茯苓汤、茯苓川芎汤等方,热痹则用升麻汤。金代张子和的《儒门事亲》认为,本病早期应及时用汗、下、吐三法攻痹。元代朱丹溪在治疗上拟痛风通用方,又分上、下肢选择用药,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论治痹的原则时说:“三气合而为痹,则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此为邪中周身,搏于血脉,积年不已,则成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头发脱落。宜疏风凉血之剂。”明代龚廷贤的《云林神敦》主张“中湿一身痛,风湿邪在表,风药能胜湿,医者当分晓”,即以风药胜湿之治。明代李中梓的《医宗必读》云:“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藏者,养正为先。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散寒,亦不可缺,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李中梓在采用祛风、除湿、散寒的常规治法外,提倡行痹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着痹参以补脾补气之法。张岳认为,除了寒热之痹治有温凉之异外,血虚血燥者“非养血养气不可”。清代叶天士对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络脉。他还提出了“新邪宜速散,宿邪宜缓攻”和虚人久痹宜养肝肾气血的治痹大法,对后世影响亦很大。清代李用粹的《证治汇补》治不同痹证,药物加味较有特色:“风胜加白芷;湿胜加苍术、南星;寒胜加独活、肉挂;上体加桂枝、威灵仙;下体加牛膝、防己、萆薢、木通。”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载有宣痹汤方以清利湿热,宣通经络。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重视活血化瘀的方法,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痹证。

综上所述,中医历代文献中有关风湿病的论述极为丰富,历代医家以《内经》为纲领,在临证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使理法方药更加完备。

5

第二章风湿病病因病机

中医对风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在《内经》中已有论述。《素问·痹论》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代表了古代医家对风湿病外因的认识,同时《灵枢·百病始生》中提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指出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为发病之本,而风、寒、湿邪是发病的常见外因,为疾病之标。因此,将风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概括如下。

一、病因

1.感受风、寒、湿邪

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别。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从阳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化热。

2.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痹。

3.饮食药物失当

恣食甘肥厚腻或海腥发物,或饮食不节,饮食偏嗜,或过量饮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热痰浊内生,痹阻经脉气血而成痹证。

4.跌扑损伤,老年久病

外伤跌扑,损及肢体筋脉,气血运行失畅,痹阻经脉气血;或老年久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关节失养,均可引发痹证。

5.劳逸不当

劳倦过度,耗伤正气,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或劳后汗出当风,或汗后用冷水淋浴,外邪乘虚入侵,可导致痹证的发生。

6.体质亏虚

素体虚弱,平时缺少体育锻炼,或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入,从而导致痹证。正如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所云:“皆因体虚,膜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如因阳气不足,卫外不固,则风、寒、湿邪易于侵袭,表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