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牛广斌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19 20:28:22  31 《中医基础理论》

图书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作 者】牛广斌主编
【丛书名】2018考研中医综合考点速记掌中宝
【页 数】 124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7.06
【ISBN号】978-7-5067-9244-8
【价 格】16.00
【分 类】中医医学基础-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牛广斌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提要:

本书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的配套图书之一,由有多年教学和考前辅导经验的专家、学者精心编写而成。本书包括“高分考点速记”“历年考点必背”两部分内容。“高分考点速记”根据*大纲要求、以表格形式一目了然地呈现重点,帮助考生迅速把握考试规律;“历年考点必背”按照“一对一”“易混淆”“一对多”三种形式归纳核心考点。本书开本小巧、方便携带和随时随地学习,是参加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的*参考书。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试读

上篇高分考点必记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变革与发展

中医学的定义: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受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1.历代经典医著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②《难经》: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③《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著。确立了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④《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确立了六经辨证纲领。

⑤《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证,且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病因学说,对后世三因学说的形成产

11

上篇

高分考点必记

生了深刻影响。

⑥《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编著,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⑦《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著,提出著名的

三因学说。

⑧《小儿药证直决》:宋代钱乙著,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寒凉派

刘完素

主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用药以寒凉为主

攻邪派张从正

主张“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长于汗、吐、下攻邪之法

补土派李杲

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以补益脾胃为主

养阴派朱丹溪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

为主

3.温病学派

吴又可:明代,著《温疫论》,主张“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叶天士:清代,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清代,创三焦辨证。

王清任:清代,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121

绪论第一章

。。。

二、中医学理论中的唯物辩证观

定义

特点

①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的结果,人是

生命观:认为人

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禀天地之气而生,

②生命活动的本源一精气是物质的

强调生命活动的

③气的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

物质性

转化,即“气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①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精神活动和生理功能

形神观:认为形

②物质的“形”和精神的“神”的不

唯物观与神俱,不可分

离。形即形体,

可分离,形体为第一性,精神为第

二性

神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

③《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

总称

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谋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任何疾病不论多么复杂,都能从自然

疾病观:认为疾

界和机体内部找到原因,搞清其发病

病可知,又可

的内在规律,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

防治

治疗和预防。这种承认事物运动规律性的观点,是唯物观的体现

强调事物运动变

是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点的哲学

辩证观化和普遍联系的

基础,体现在中医学生理、病理、治

特点

疗等各个方面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

I31

上篇

高分考点必记

54,,

(2)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3)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体现了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2.辨证论治

证的概念: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证的含义: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运用:中医在辨证论治过程中,能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

141

第二章阴阳五行

一、阴阳学说

1.基本概念

①阴阳的定义: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②阴阳的特征: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任何事物虽然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区别,但必须指出,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

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有实际意义。

③阴阳的属性:一是转化性,如热极生寒,寒极生热;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二是无限可分性(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如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夜为阴中之阴,后夜为阴中之阳。所以从以上两个方面体现了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定义

举例

说明

①既是对立的,又是统

认为自然界的

一的,统一是对立的

一切事物或现

阴阳的对

上与下、左与

结果

象都存在着相

右、天与地

②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

立制约

互对立的阴阳昼与夜等

对立,主要体现于它

两个方面

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

151

上篇

高分考点必记

续表

定义

举例

说明

③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

认为自然界的

平阳秘

一切事物或现

上与下、左与④阴阳相互制约的过

阴阳的对

立制约

象都存在着相右、天与地、

程,也就是相互消长

互对立的阴阳昼与夜等

的过程,没有消长,

两个方面

就没有制约。“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即是对立制约关系的具体体现

①“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由于某种原因,阴和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受到破坏,也就是说,机体的物质与物质之间、

阴阳双方既相《素问·阴阳

功能与功能之间、物

互对立,又相应象大论》

质与功能之间的互根

阴阳的互

互依存,任何云:“阴在内,

互用关系失常,机体

根互用

一方都不能脱

阳之守也;阳

的生生不息之机也就

离另一方而单在外,阴之使

遭到破坏,甚则“阴

独存在

也”

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②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阴和阳可以在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着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

161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