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中医临床学术经验集》张明,高利民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19 19:34:45  22

图书名称:《张明中医临床学术经验集》

【作 者】张明,高利民主编
【页 数】 138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01
【ISBN号】978-7-5478-4731-2
【价 格】38.00
【分 类】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参考文献】 张明,高利民主编. 张明中医临床学术经验集.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张明中医临床学术经验集》内容提要:

《张明中医临床学术经验集》内容试读

学术思想

张明长期从事临床工作,涉及内科、肿瘤及精神疾病,通过

四十余年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张氏强调辨病、辨证和辨体质相结合,重视天人相应,四时合参,治病同时不忘心理调摄。

一、强调辨病、辨证、辨体质相结合

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随着西医学的发展,中医辨证论治的局限性逐渐体现出来,特别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显得较为滞后,

影响疾病治疗原则的确立以及有效治疗方案制订,运用中医理论,辨病论治不失为辨证论治补充和发展。体质辨识是以中医理论主导,探讨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指导预防和治疗的一种方法。每一个人的体质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体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形成不同体质的因素有先天、年龄、性别、精神、生活条件及饮食、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因

0

素等,具有其内在演变的规律。西医学从传统的生物化学、细胞

学、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和胚胎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由此建立了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和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明中医临床学术经

成就。然而,从中医学理论出发,每一种疾病同样具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如中医证候学的辨证特征和中医的诊疗特点及相应的有效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体质所指目标主要是“人”,将人的体质作为研究的主题;辨证的指向目标是“症”,将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特点与规律作为研究的主体;辨病的指向目标则是疾病全过程的病理特点与规律。正由于“体质”“疾病”“证候”对于个体所患疾病本质反映的侧重面有所不同,所以中医学强调要“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辨体质与辨病、辨证

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体质为本,病、证为标,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制约和影响着证候的形成与演变,在病、证、体三者关系中,体质因素是主要矛盾。在“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中,辨体论治是根本,占有主导地位。

辨病论治,就是根据不同疾病各自特征做出相应的诊断,并针对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进行相应的或特殊的治疗。它是依据中医学理论,对某个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和原则的概括和总结。辨病论治是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而产生的,并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殷墟甲骨文已经记载有虐、疥、蛊等20余种疾病,长沙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所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疾

0

病100多种,到如今人类现有疾病分为2035类、18000余种。

0

2

《内经》中辨病论治的理论已经得到系统的确立,《伤寒论》将辨

病论治与辨证论治融为一体,阐述外感与内伤杂病,创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后世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今面对诸多西医学疾病诊断,人们不断探索其中医学诊断治疗的规律与方法,不断完善充实辨病论治的理论思想体系。

辨病是对某一疾病证候学特征,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中医

学辨证规律的概括与总结,要重视依据中医学理论,对病的全过

程研究,是对西医学疾病的深入研究的有效途径。中医学没有肿瘤的病理学诊断,面对病理报告结果,在临床上许多中医医生还是可以做出判断,合理处方用药,因为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辨证论治的经验,结合当下患者的辨证状况,足以支持论治。如张氏认为肺癌从体质辨识说,多见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其辨

病,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其本质是气阴两虚,标实为痰、热、瘀、毒,病位以肺、脾、肾为主,其发展是因虚致病,因虚致实,肺癌发生后,极易耗气伤血,伤阴损阳,机体抗癌能力进

一步下降,促进了癌症的扩散和发展。肺癌患者疾病发展是一

个邪正消长演变的过程,早期正盛邪实,抗病能力强,病势渐进亢奋,其气阴不足尚不明显。此期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通过扶正从而达到祛邪的效果;中期或化疗后邪正势均力敌,肺、脾气虚,阴液受损渐显,痰、瘀、热、毒渐渐深入。此期扶正与祛邪兼

重,以祛邪为主导,根据邪气强弱,调整扶正用药;晚期抗病力虚衰,多为脾、肺、肾气虚、气阴两虚或阴虚内热、阴阳两虚呈现,病势虽弱,却痰、热、瘀、毒已深入膏肓。此期已祛邪为主,邪气去则有助于正气生,以达到祛邪已扶正。再如胰腺癌患者体质多见湿热质、血瘀质、气虚质。其辨病,属“标实本虚”之病,以热

0

0

毒、湿毒、瘀毒邪实为主,病在脾胃肝胆。其辨证分型有肝胆湿

热、肝脾不调、痰瘀互结、肝肾阴虚、脾虚水停等证型。胰腺癌初发诊断时多见湿毒、热毒壅盛,肝胆气机失调,治疗以清热化湿

明中

解毒,疏肝利胆为主,兼顾脾胃气阴;中晚期,邪盛正衰,瘀毒也重,治疗清热利湿,解毒化瘀,健脾益中。

临床学

体质反映了机体在发病前的一种潜在趋势和对疾病的易感

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

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体质决定疾病的易感性、疾病的病性和疾病的治疗,有助于临床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实现中医“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的预防思想,发挥中医的特色优势。

二、天人相应,四时合参

“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基本理论之一,强调太阳与地球相对运动所形成的四季气候和昼夜更替及地域差别等,与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生理调控机制、病理变化规律相通应。在临床治疗中要充分考虑四时气候、昼夜变化对疾病发生、转归和诊断治疗的影响,把握昼夜及四季生、长、化、收、藏规律,进行因时辨证治疗,择时用药。

四季有春、夏、秋、冬,四时之气有风、寒、暑、湿、燥、火,其正常变化,对人体是无害的,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产生一定的适应能力,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六气变化相适应。六气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加上人体不能适应则为六淫。张氏认

0

为人体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取决于人体正气充沛与否。《内

0

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然而肿瘤患者多属正气亏虚之

体,故每逢节气变化,六气变幻,当以药物相助。春季肝木当令,容易出现肝气郁结、肝木火旺,情绪受扰,或以抑郁,或以焦虑,易伤脾胃。所以在春季用药就不宜过于升发,当以疏肝理气,调理气机,调和脾胃,常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柴胡、薄荷等药物。

长夏季节,湿气盛行,易伤人阳气,阻滞气机,治疗多加佩兰、藿

香醒脾除湿之剂。夏季,遇到肝胆湿热患者,清热除湿之时,不

忘顾护津液,除湿不伤阴。秋季偏燥,易伤肺之气阴,因此在秋季治疗疾病,尤其是肺部疾病的时候,要避免耗伤肺阴的药物,可适量增加滋肺润肺药物,如百合、沙参等。

三、顾护脾胃,缓补肾气

张氏认为在肿瘤临床诊治中,恶性肿瘤多为本虚标实之症,

治疗常常标本兼顾,其本以肺、脾、肾、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标以痰、湿、热、瘀、毒病邪多见,治疗先以治标驱邪,但要时时顾护后天脾胃正气。整个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健脾和胃应贯穿始终,

补肾应相机而行。原因有:一是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精微生化之源,脾胃虚弱药不得进,再好的药物也难以达到治疗的目标;二是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本易养,而先天之本难养,需要在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能够正常运化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水谷精微吸收,滋养先天之精,所以临床治疗要注意先顾护脾胃,这个是最基础的。待脾胃运化、传输功能正常时,可以考虑缓慢补益肾脏,填充先天之精;三是补益肾脏的药物口味较差,容易碍胃,影响食欲,所以在没有养好脾胃的基础下,即使使用再多补益肾脏的药物,不能吸收也是枉然,反而影

0

0

响脾胃功能,甚至滋生邪气;四是补肾应循序渐进,缓缓补之,不

5

能操之过急。

四、养心治病,相得益彰

明中医临床学术经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除了受物理、天气等因素影响之外,还是个社会的人,与周边的生活、学习、工作等社会环境每天都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亦受到这些社会环境的影响,常常影响

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张氏临床诊治疾病,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张氏认为内伤杂病多与情志相关,治疗应当重视调适情志,疏解诱因。《内经》云:“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七情”本为人的正常情志活动,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节或失调则令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致病。七情生于五脏又伤五脏,两者互为影响,是七情与五脏的基本规律。刘完素指出“五志过极皆可化火”,即五志过度,势必精神烦劳,扰动阳气,所以都可以化火化热,火热亢盛又可以扰乱神明,而致情志失常;另一方面他又指出火扰神明而引发生各种情志病变。当下一些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常见的慢性疾病或肿瘤的发病,多表现为火热、湿热或痰热之症,七情内伤是重要因素之一。如甲状腺肿瘤,病位在颈部,其发生与情志内伤关系密切,表现为急躁,人称“急性子”,乃肝失调达,气滞血瘀以及饮食水土失宜所致,正如《济生方》曰:“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病矣。”所以甲状腺肿瘤患者,克服急躁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在胃癌的诊治中,张氏认为长期的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损伤脾胃是胃

0

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所以疏肝理气、调理气机应贯穿胃癌的始

0

终,这也是钱伯文治疗胃癌的主要学术思想。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