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 下》简春安|(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19 15:26:52  182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 epub

图书名称:《社会工作理论 下》

【作 者】简春安
【丛书名】华人社会工作丛书.第一期
【页 数】 283
【出版社】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18.07
【ISBN号】978-7-5628-5318-3
【分 类】社会工作-研究
【参考文献】 简春安. 社会工作理论 下.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8.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社会工作理论 下》内容提要:

《社会工作理论(下)》从全面梳理全球社会工作理论流派及脉络,详细论述了存意义治疗法、功能派理论、女性主义、认知理论、建构理论、行为学派理论、精神分析理论、问题解决导向理论、任务中心模式、危机处理、系统理论、角色理论、生活模式理论、赋权理论、优势视角等社会工作理论。适合社会工作学生、研究者和一线实务工作者作为参考学习资料。《社会工作理论(下)》纳入“华人社会工作丛书”,是国内*套系统出版全球华人社会工作学术出版物纳入“十三五”上海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获得上海新闻出版专项扶持基金(图书出版)出版资助。

《社会工作理论 下》内容试读

混合哲学与

>第五篇

社会工作理论

第9章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工作

第9章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工作

9.1前言

话说芮奇蒙创立社会工作的时候,是以富有爱心的亲善访问者起家的。虽然也逐渐体会到在帮助穷人的过程中,就必须用系统、科学、调查的方法,以便“有效”地帮助穷人,然而当时自以为助人“专业”的亲善访问员,还是没被认定为一个专业,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理论体系作后盾。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当时的社会工作者,很自然地就向那个时期最方兴未艾、最受青睐的精神分析理论靠拢,丝毫不考虑社工专业与精神分析理论在本质上的差异。时隔

七八十年,请问社工专业的学者与实务界的同仁,对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处遇的运用果真驾轻就熟?果真比其他理论用得“实惠有效”?果真与社工的原则与精神紧紧相扣?答案若是否定的,我们应该也要默默地问自己,“原因出在哪里?”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要在哲学领域里帮精神分析理论找到“归宿”,其实也颇费周章。人文存在主义或认知理论与内省哲学相依;行为主义理论与实证或外观哲学相扣:社工自创的问题解决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及危机处遇模式可以在实用主义哲学的范畴里找到归宿。但要探究精神分析的哲学背景是什么时,可能会有“身世复杂”的感触,这个理论的哲学背景不能一言以蔽之。我们可以用“混合哲学”来称之,因为精神分析理论实在兼具内省哲学与外观哲学混杂的特质。说它与内省哲学有血缘有关,是因为“精神分析”所探究的当然是无法用肉眼所能观察的“行为”,它甚至钻研比人的心理底层还要深奥的角落一潜意识(要命的是虽然潜意识只是一个“假设”出来的“东西”,它言之有理,但永远找

·003·

●社会工作理论

不到证据说它就在“那里”)。弗洛伊德固然没有确切的证据告诉我们潜意识在哪里,但是我们却也不能推翻他,认为我们找不到,所以它就不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精神分析理论无疑是“属于”内省型的哲学,主要是因为它探讨人的内在精神(潜意识)世界。

但从精神分析“看事情”的态度来看,我们似乎看不出它对人的“本性”有多大的尊重,它与内省哲学相反,根本不用从“功能”的角度来看人。最严重的是它强烈的“决定论”观,点(Stream,1983:19;Fine,1979)。依弗洛伊德的论点,幼年(四岁以前)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并不是不见了,也不是忘掉了,而是隐藏在潜意识里,而且这个潜意识将影响他的未来行为,说得斩钉截铁,这就是决定论,潜意识影响个体的行为是决定论,性与驱力对个体行为的控制力也是决定论尽管弗洛伊德的三种我(本我、自我、超我)对人类的行为有很高的解释力;尽管自我防卫机制也道尽了人类行为种种不为人知、无法由外表来解释的奥秘;尽

管这一切假设都没有经过实际的验证,我们依然很难抹掉这“A一定造成B”的

因果哲学与决定论的色彩。

对性与驱力毫无保留的解释,让我们看到弗氏理论的“低心理能量的行为色彩”,这就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特色,名曰“精神”,但让我们感受更多的却是让人的理性无法招架的驱力与性的巨大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之下,人的自主性、道德性、意志性一个一个在性与驱力的攻击后倒地不起,这就是精神分析理论对“精神”最大的贬损,弗洛伊德看不起人的精神功能,比行为主义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这个角度来看,精神分析理论是具有浓烈的外观哲学“精神”的。

简而言之,精神分析理论所研究的“对象”或“分析的方法”属于“内省哲学”的范围,但是精神分析的“本质与精神”(看待事情的态度)则地地道道地属于因果式的、决定论的外观哲学。所以本书姑且称之为“混合模式的哲学”。

这种“混合”哲学,主要是看出它的内省哲学与外观哲学两大支柱,但是这种混合与实用主义的处遇模式不可同日而语。如后几章实用主义的处遇模式所述,问题解决模式强调让处遇有效化,尽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任务中心模

式则将问题切割为一些可以逐项完成的任务;危机处遇则以协助当事者发现自己面对危机因应方式有了盲点,并且协助他能在短暂时间之内,能以全新而有效的因应方式来处理他所遭遇的问题为主。实用主义的处遇模式以有效性、时间性、具体性为考量,而精神分析理论则以探讨平日所未曾注意,而且无从“看

·004

第9章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工作●

到”的潜意识、童年经验或羞于启齿的性与驱力见长,所以精神分析模式无法摆在“实用主义”的范畴里。

9.2弗洛伊德理论的历史发展

一、前言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一1939),犹太人,生于捷克,居于维也纳,后至法国留学,逝于英国。为近百年中,对心理学界、行为科学界、哲学界,甚至艺术理论界里最有贡献、最受争议、也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其学说一反几百年来的传统与规范,想人之所不能(敢)想,言常人所不能言,加上理论内容的丰富、新鲜、神奇,对人类社会贡献非凡。

二、成长背景与丰富的理论来源

任何人都会讶异,弗洛伊德哪来的资料,哪来那么多灵感,能够想到这么多新奇的理论?可以回答的是弗洛伊德很会把自己的童年经验理论化。他坦诚地描写他母亲的美丽动人,也不讳言地提及自己对母亲的恋慕之情,这和他对父亲的憎恶及轻视形成强烈的对比。他甚至曾写道,“当我四岁时,我的欲望便会被母亲挑起,有次我和她一起旅行,晚上必须同宿时,我一定看过她裸体的样子”。他同时承认自己好多次梦到弑杀父亲,这带给他很深的罪恶感。恋母情结如此坦率的表露,连仇视父亲的潜意识也如此赤裸裸的宣告,的确不是一般

人所敢揭露的。他声称照顾他的女仆常来挑逗他,弗洛伊德称这个女仆为他的“第一个情欲的启蒙者”,在他叙述与母亲共宿的那段记载中,也提到了这个女仆,好似一想到与母亲的共宿经验之时,就有了微妙的情欲竞争关系出现,他形容这个女仆为自己一生问题的“始作俑者”。

弗洛伊德在自传中透露自己对弟弟和妹妹的嫉妒,因为弟弟和妹妹与他争

夺母亲,常梦到杀死他们,这强烈的嫉妒及梦境所带来的罪恶感,始终折磨着他的内心。根据弗洛伊德的自述及同事的旁证,他的人际关系通常是爱恨交织的,可能是他对父母及弟妹的爱恨之情,影响了他与朋友的关系,关系越近,爱

·005·

●社会工作理论

恨交织的情况越炽烈。若这些关系都属实,弗洛伊德的一生的确被这些奇异的童年经验影响颇深。难怪他的理论无时无刻都与这些早期的体验脱离不了关系。

三、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历史

弗洛伊德(1856.5一1939.9)自己说,“了解精神分析最好的方法乃是追跨其根源及发展过程”。篇幅所限,本书中我们简单地从精神分析理论发展的时间次序,做简要的了解,分为四个发展阶段(Bateman&.Holmes.,2001:4-8)。

(一)理论前期(1885一1897)

1886年弗洛伊德30岁,已婚,虽已经是著名的神经学家,但仍属努力养家

糊口的阶段。他在巴黎目睹夏卡特(Charcot)示范催眠法,珍妮特(Janet)以催眠法成功地治疗歇斯底里病患时,深深地被吸引,后来在密友布鲁勒(Breuer)的协助下,催生了精神分析理论。两人根据13个个案,合写了《歇斯底里研究》(Studies on Hysteria)一书,该书中的理论重点如下:

l.宣泄(cathartic):每个人内心的痛苦、不满或愤怒等负面情绪,能借由口语的表达来释放,或借一些行为与动作来加强时,则病人的压抑病情将可以被减轻。时至今日,在心理辅导领域,宣泄已是非常普遍的原则与技巧,让案主宣泄内心的压抑与情绪,对治疗的过程大有助益。

2.抗拒(resistance):抗拒是了解当事者病情最有效的工具。弗洛伊德将抗拒理论化,并把抗拒视为治疗过程中的正向因素。抗拒的原因必然是内心的冲突、本我与超我之间的交战;潜意识浮现与否的挣扎,对外界事件的刺激种种

自我防卫机制,无一不说明当事者正在挣扎、抗拒。

3.对催眠疗法的质疑:尽管弗洛伊德对催眠有浓厚的兴趣,但也逐渐产生了质疑。他发现有些病人无法被催眠,并且催眠过程太强调治疗师的主导角色而忽略了病人的自主性;催眠后案主容易出现移情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借着催眠,他发现病人的问题都与他幼儿时期“性”方面的悲惨经验有关。

(二)理论发展期(1898一1908)

此时期是弗洛伊德理论认知最辉煌、情感最脆弱的时期,奠定了精神分析理论与实务的基础。

1.放弃催眠治疗改为自由联想:弗洛伊德对催眠的观察与反省,使他放弃

·00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