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研究之旅》|(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8-19 11:54:01  6 epub

图书名称:《德育课程研究之旅》

【页 数】 223
【出版社】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2021.01
【ISBN号】978-7-5564-4228-7
【价 格】38.00
【分 类】德育-课程-研究
【参考文献】 德育课程研究之旅.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21.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德育课程研究之旅》内容提要:

《德育课程研究之旅》内容试读

一、修炼篇

修炼是一种功夫,修炼是一种职守。终身学习,终身研究。事业之舟在修炼的航道中远航…

德育课程研究之旅

哲学:最好的选择了我

1961年,我出道伊始,是哲学课程选择了我。哲学给我的生活和事业带来了极大、极丰厚的恩惠。

一、哲学与我牵手

人生充满了机缘。报考大学的一纸志愿,让我进人教坛。做教师是我无怨无悔的选择,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

大学四年我攻读的是历史专业。基于个人判断,毕业后进入职场,专业定向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随着毕业季日益临近,头脑中勾勒的青春画面:身处历史课堂的我,面对一大群少男少女,尽情地铺陈和渲染中华悠悠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我携带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将祖先、圣哲们创造的无数历史文化瑰宝向学子们一言表。然而入职报到时这些画面竟变成了幻影。

酷暑已过,天气依然炎热。按照上级的分配指令,我到地处长江、清江汇合处的鄂西古城的宜都一中报到。教导主任刘兴旺握着我的手热情地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欢迎陈老师加入教师队伍!针对时下学校岗位缺员情况,请陈老师到高三教哲学吧。”本是动情的话,在我听来,仿佛一声炸雷,心头为之一颤。“明明学的是历史,却要改行教政治,而且教哲学。岂不学非所用、用而未学吗?”这话没表露出来。处在人事安排没有选择空间的那个年代,领导一谈话,就算敲定了。我识时务,胸前佩戴的团徽似乎也发出了声音:“听党的话,服从组织安排。”共青团员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基于对组织的忠诚,我没说一个“不”字。只是稍稍停顿了一下,就主动向前从刘主任手中接过崭新的教科书一《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和一本备课本。至此,我的哲学教学生涯就揭开了序幕。

第二天,身为哲学教师的我正式上任。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是到书店和图书馆,购买和借来了一批哲学专著和相关参考书籍。二是重温了毛主席对留苏学生的讲话:“你们是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段话掷地有声,是我心中强大的精神能源。尽管工作分配带给我难以承受之重,但那时自己二十岁刚刚出头,朝气蓬勃,完全可以破难而进。当下哲学在头脑

2

修炼篇、

中还是空白。但一张白纸可以写最新最美的文字,画最新最美的画。如何“写”?如何“画”?唯一路径就是勤于自学、敢于自强。大学期间,教我们“历史要籍解读”课的张舜徽教授就是自学成才的。他原本小学毕业,通过年复一年的刻苦自学,终于成为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连续三届荣任中华历史文献学会会长一职。张教授自学自强的形象印刻在我脑海里,触及心灵,鞭辟我的行为。离正式开学还有半个月,我开启了先学后教、边学边教、以学促教、课后反思的哲学素养修炼模式。每天研读哲学著作到深夜。当时电力供应不足,晚上十点断电。我自备工具,天天挑灯夜战。这段时间我刻苦攻读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中共中央党校编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著作,写了大量读书笔记

9月1日开学后,白天除钻研教材、上课、写教案外,我还挤出时间,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社会科学副刊中的文章,都穷搜遍览,不漏掉一篇。

张教授的精神激励我,青年人应当怀有期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由哲学教学的生手转变为熟手,进而成为教学能手。这种期望诱引我苦练基本功。既练“内功”,志在建构、修炼哲学素养,扩宽理论视野;又练“外功”,意在追求板书、教学语言以及与学生沟通、交往的技巧和能力。这种修炼虽然艰辛,但充满获得感,亦有快乐和幸福相伴。两年时间,四个学期,七百多个日夜,没有寒暑假,放弃了星期天。除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批阅学生听课笔记和作业外,其余时间大多都用于攻读、钻研哲学专著和最新的哲学研究成果。修炼有三个重点:注重对哲学理论的自我建构;注重抓好哲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的对接;注重哲学课程实施中自我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的提升。

这次入职后的改行,直接产生了两大效应。其一,是哲学课程选择了我,让我终生受惠。其二,促使我心灵深处孕育并建构了“倒逼机制”。即因应学生的学,倒逼我抢先一步学在前、学到手。同时倒逼我挖掘潜力,促使我的精神素养、思维品质等内源性力量迅速得以提升。在以后的教育研究事业中,常常自觉地运用这种“倒逼机制”,使我从中尝到了许多甜头。

通过两年的磨砺和修炼,我的哲学底蕴逐渐厚实起来,从而实现了我人生的第

一次蜕变。

二、教学哲学的虔诚与情趣

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对于哲学教学,我抱着虔诚和敬畏之心,每备一课都尽最大努力去发掘教学内容的价值和智慧元素,以便滋润学生的心灵。

哲学是一门抽象、生涩、思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教学时需走进学生的生活实践,深人浅出地阐释问题。我曾用聪明的妈妈给孩子做裤子要做得长一截来说明“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毛毛细雨湿衣衫”来解读

3

德育课程研究之旅

“由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这样深入浅出地解析,学生说“都钻到我们心里去了”。

我喜欢采撷古典名著、故事趣闻,点化哲理。有一次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我引用了明代文人笔记中的一则情境故事一有一处山冈,冈上建有一座庙,庙的山门前有一对瑞祥的石兽。有一年夏天大雨倾盆,导致了泥石流,将庙前的石兽冲进河中。十年之后,和尚收到一大笔功德钱,要重修庙堂,需要将石兽从河中捞起来。这是故事的前奏,关键要借助故事的后半截演绎哲理。我调了一下嗓门、卖了一个关子说:“捞石兽可以采用三种方案。其一,在庙的正前方河段捞,主要是考虑石兽之重;其二,在庙前河流的下段去捞,主要是考虑河水的流速;其三,到河段的上游捞。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采用哪种方案可以得到预期的结果?”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同学们人迷其中,纷纷发表了看法或见解,却莫衷一是。在这关键时刻,我提示学生采用前两种方案,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都以失败告终。第三种方案是一个有丰富实践经验、常年守护河堤的老兵提出来的。他的理由是,河床上的沙土很松软,水带不动石兽,只能在它的前方冲出一个坑。石兽稳不住就要往后翻。年长日久,石兽就如同翻跟头似的,由滚落的地方慢慢地爬到了上游。说到这里,我特意借助板画显示石兽向后翻滚的示意图。着重强调:“针对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感悟到了什么哲理?”同学们争相表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一切以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的灵魂”“实践出真知”等。这样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很快就实现了认识的升华,学生的思想得以敞亮。我认为教师对课堂应该有一种展示的冲动和欲望,有此情结,教学才会给学生带来美感和幸福感。

从1963年起,我的哲学课教学声情并茂、生动活泼,不仅有谐趣,更有理性的光泽。再加上板书字体大、舒展且刚劲有力,深受学生喜爱。教学进入佳境,声名鹊起,学校领导委任我为高三哲学课的把关教师。一届一届毕业生离开学校之际,当他们与学弟学妹口耳相传时,总会提及“陈老师的哲学课教得好,很会押题,令人景仰”。正是凭借十余年的哲学教学生涯,奠定了我教坛人生的根基,也是日后绽放教育智慧的泉源所在。1979年,当我接到教育局调令时,唯一依依不舍的就是课堂,念兹在兹的仍是这门熠熠生辉的哲学课。

三、研究哲学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哲学是一件快乐的事,而研究哲学更让人有通透、敞亮、大彻大悟之感。这种幸福感一方面来源于哲学自身的终极性思考,另一方面则是付出创造性劳动后所凝成的价值成果,总让人有一种幸福的体味。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研究本身就是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1985年,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引导学

4

修炼篇

生正确看待周围的事物,逐步培养他们判断是非和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的要求。我认真调查研究,在学校试点,摸索出了对小学生实施哲理启蒙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哲理,即智慧之花,是人们立身处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例如,教学“要尊重事实”,我指导教师借助两幅小兔吃奶的图画揭示哲理。第一幅是教材中的插图:母兔卧在地上,小兔趴在地上。第二幅是母兔站着,小兔不是趴着而是仰着吃奶,是生活在牧区的一位小朋友画的。究竟是教材中画得对还是小朋友画得对?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讨论,最后通过放映电影中小羊吃奶的真实镜头,同学们都明白了:还是生活在牧区的这位小朋友看问题真切,符合客观事实。如此,由具体到抽象,让儿童领悟到“想间题、办事情,都要尊重事实”这

一重要哲理。1988年,我撰写了《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哲理启蒙教育》一文,总结了实施哲理启蒙教育的五大要决,即注重情趣性、增强透明度、善用对照法、突出实践性以及说理要辩证。这对推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具有较大的作用」

对于高中哲学教学,应单挑其中的难点进行探索,以解他人之困。哲学是1959年在高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教育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哲学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策略捆绑在一起。本应是问辩人生的哲学课堂,却看不到学生思想的发酵;本应是充盈激情和诗意的哲学课堂,却变得异常平淡和索然寡味;本应是教授世界观的哲学课堂,师生之间却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更缺少拨云见日的价值引领;本应是充满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哲学课堂,却丧失了应有的生机、活力和魅力,课堂上很少见到学生的“情动”和“心动”。针对数十年来哲学课堂的变味,为了从源头上把握哲学的价值,彰显其应有的魅力,2014年,我从哲学的智慧本性切入,到几所学校调研,并阅读了周国平等人的著述和大量文献资料。特别是从哲学源头上,总结了不少名师的经验。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沟通、知性与慧性相依存的视角围绕如何彰显哲学的智慧性、如何提升哲学教学的智慧品质,总结和提炼出了叩问批判、论辩、沉思、彻悟、反思等六种培育哲学智慧的教学形态及其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界的肯定,相关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中学政治与各科教与学》在显著版页上全文转载,这是我凭借多年积累而创造出的成果。研究哲学,在探索阶段必然有艰辛付出,而在收获成果时则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四、哲学的回馈

冯友兰先生说,哲学的功用“在于让人生发智慧,提高心灵的境界”。我就是深受哲学恩泽的人。

哲学助我立德树人,培养了一批具有哲学视野的弟子。我教了十余年哲学。

每一届四个班,先后有1700多名学生聆听过我的哲学课。这些学生毕业后,遍布各行各业,但他们对我的哲学课堂都有着依恋的情怀。在云南省气象局任党委副书

5

德育课程研究之旅

记、高级工程师的杜德艺曾感慨地说:“高中三年学习,有很多学科知识早已淡忘。唯有陈老师的哲学课仍记忆犹新。他讲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析和判断问题时要分清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想问题做事情要扣住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牛鼻子等哲理,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颇为受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陈蔚松教授在赴美前夕,曾写信致谢:“陈老师,您是我最敬佩的恩师。您在哲学课堂上富有磁性的引题、饱含思考价值的举例、彰显逻辑力量的论述、生动鲜活的语言和刚劲有力的板书,都在我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同学们每每聚会,您在哲学教学中的精彩表现都成了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对于同学们的赞誉之词,我在回函时总会说:“深情地感谢你!其实,我没有多大能耐,只不过起了一点中介作用,是哲学蕴含的智慧点亮了你的心灵。”

一哲学助我志存高远,在德育课程研究领域赢得了丰硕的创造性成果。哲学的通透性和辩证性思维,让我的视域在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之间穿越,通过对

一个个“可能性”的寻觅和探究,除了获得诗意性满足和专业成长的快乐外,同时还有精神成果的产出。哲学思想是一把利剑,让我不断开拓和延伸研究之路。在离开哲学讲坛后,我出版了3本专著,发表了500多篇论文。从源头上看,正是哲学乳汁的哺育,修炼了我敏锐捕捉问题的眼光以及透析问题的思考之术,而这正是我获得丰硕成果的奥秘所在。

哲学丰盈了我的思想和生活,是我追求和实现生命价值的栖居之所。在我

的德育人生中,每每遇到转折的关键点,或是遭遇种种困难和拦路虎时,唯一的法宝就是从养育我思想的根部—哲学中汲取智慧,从而做出成功的决断和应对。如此,我前行的路变得异常澄明和灿烂,并赢得了多种荣誉。诚如约翰·佩里教授所说:“哲学是一种馈赠。”哲学施予我如此丰厚的恩泽,不禁想起泰戈尔在《飞鸟集》中的一句名诗:“是最好的选择了我!”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