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方法导论 原书第2版》(美)金伯莉·纽恩多夫作;李武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7-28 16:15:36  211 epub epub 电子书

图书名称:《内容分析方法导论 原书第2版》

【作 者】(美)金伯莉·纽恩多夫作;李武译
【丛书名】万卷方法
【页 数】 416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2020.12
【ISBN号】978-7-5689-2443-6
【参考文献】 (美)金伯莉·纽恩多夫作;李武译. 内容分析方法导论 原书第2版.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0.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内容分析方法导论 原书第2版》内容提要:

内容分析方法是在社会科学界极其流行的一种研究方法,尤其是使用与传播学、政策学等学科。本书系统介绍了此种方法,对于优化我们国家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工作有重要意义。

《内容分析方法导论 原书第2版》内容试读

定义内容分析法

引言

作为量化研究方法之一,内容分析法备受欢迎,发展迅速。伴随着计算机应用和数字媒介领域的诸多进展,对讯息进行有组织的研究也更为快捷和方便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研究在质量上会“自动”提高。本书旨在介绍目前已有的对讯息进行内容量化分析的相关方法。

简而言之,内容分析法就是对讯息特征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和量化的分析。从实现方式的角度来看,该方法可分为人工编码分析和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Computer-aided text analysis,CATA)。从应用领域的角度来看,该方法可用于深入考察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分析各种媒介(从小说到网络视频)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利用计算机驱动技术探索新闻媒介以及政治演讲、广告、自媒体中的词汇运用,考察诸如视频游戏和社交媒体中出现的交互式内容,等等

一直以来,内容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和调查领域,包括被用于研究自然形成发展的语言(Markel,I998)、对温室效应的新闻报道(Miller,Boone,&Fowler,1992)、给编辑的来信(Perrin&Vaisey,2008)和电视中不同性别的人物特征刻画(Greenberg,I980)。内容分析法也经常被运用于非常具体的研究议题。比如,有学者利用该方法分析土耳其的小学数学教材(Ozgeldi&Esen,2010)、印第安纳西北部的绿道计划(Floress et al..,2009)、在医患互动中由病人本人和陪同者提出的问题(Eggly et al..,2006)、已故和在世的公共知识分子的网页的点击情况(Danowski&Park,2009)、社交网站评论的情感倾向(Thel-

/2

内容分析方法导论(原书第2版)

wall,Wilkinson,&Uppal,2010)。还有学者利用该方法对19世纪一位探险家在自杀前留下的作品进行语言学分析(Baddeley,Daniel,&Pennebacker,2011),对加拿大葡萄酒酿造厂网页的主题开展分析(Zhu,Basil,&Hunter,2009)。

通过内容分析方法,我们通常会得到所期望的结果,但经常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研究发现。一项针对好莱坞女星面部特征的分析项目,基于婴儿脸在著名影视女星中流行的程度来预测经济发展的稳健时期(Pettijohn&Tesser,1999)。Johnson(1987)从临床语言治疗视角分析波基猪(Porky Pig)的语言和发音,发现在每集动漫中出现口吃的词汇量在11.6%和51.4%之间,同时出现口吃的数量与某些特定的行为(如眨眼、脸部露出奇怪的表情等)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关联。Hirdes、Woods和Badzinski(2009)考察了一系列跟耶稣有关的商品销售所采用的说服性诉求手段。Atkinson和Herro(2010)通过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在报道Andre Agassi这位网球明星时会更多地提及他的年纪一“年轻或年老”(相对于网球这项竞技性运动而言的,而非平时我们所谓的“年轻或年老”)。Wansink和Wansink(2010)对在过去一千年中所画的52幅《最后的晚餐》中所展示的食物和人物头部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主食、面包和盘子的大小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呈线性上升趋势。本书的第9章将为读者详细地介绍内容分析法所应用的领域,也就是内容分析法应用的主要“情境(contexts)”。但是,上面的几个例子已经足以告诉我们内容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只要研究者具有足够丰富的想象力,就能将其运用得更为广泛。

正如一项以用户对线上健康论坛的注意力为研究对象的项目(Pian,Khoo,&Chang,2014)所展示的,内容分析法可以跟其他测量方法相结合。在该研究中,作者利用眼动跟踪系统首先确定那些最能引起用户注意力的文本,然后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这些文本信息的类型和特征。Himelboim、McCreey和Smith(2013)则将内容分析法和网络分析方法进行有机结合,用于考察用户对twitter上跨意识形态政治见解的接触度。具体而言,他们首先在twitter上推出了IO个具有争议性质的政治话题,然后确定用户的聚类情况(即确定具有高度关联关系的用户群体);同时确定可以通过分析讯息以获得其政治倾向性的内容,最后发现twitter用户不太可能从他们的追随者那里接触到跨意识形态的信息内容。换言之,同一类群体中的信息内容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同样地,对信源和信宿的分析中,通过内容分析法获取的数据结果也可以与调查数据和实验数据相结合。本书第2章将会详细地介绍内容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的“整合”路径。

本书将会介绍各种内容分析方法的技巧。在本章中,我们将会全面阐述内

1定义内容分析法

3/

容分析法的概念及其发展,包括如何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如何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以及怎么才能符合各种评价标准(如研究效度和信度)。同时,我们会在本章中确定内容分析法的标准,对于那些认为内容分析方法只是一种简单手段的读者而言,这些内容无疑会扩展他们的视角,丰富他们的知识。

内容分析法日益流行

不管是应用范围还是方法使用,内容分析法的技巧都在不断发展。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内容分析法可以说是在过去40年中发展最快速的研究方法(Yale&Gily,1988)。根据Riffe和Freitag(1997)的研究,《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刊发的应用内容分析法的论文数量在过去的24年内几乎翻了6倍,从1971年占比6.3%提高至1995的34.8%。该刊也因此成为发表应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大众媒体议题论文的主要期刊之一。Kamhawi和Weaver(2003)对十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学期刊在1980年至1999年的发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他们发现内容分析法深受传播学者的喜爱,利用该方法开展研究的论文数量仅次于调查法,两者的比例分别是30%和33%。Freimuth、Massett和Meltzer(2006)分析了《健康传播杂志》(The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自创刊以来头十年的发文情况。他们发现在所有运用量化研究方法的论文中,l/5的论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Manganello和

Blake(2010)考察了在1985年至2005年期间采用跨学科视角研究健康议题的相关文献。在分析了这些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的比例以及所采用的具体类型之后,他们指出利用内容分析法开展与健康有关的媒介讯息的研究项目的数量在稳步上升。

在内容分析领域,CATA(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软件的数据分析能力一直

在快速提升(参考本书第5章),尤其是伴随着网络数据库和在线文档库容量的日益增长(Evan,1996;Gottschalk&Bechtel,2008)。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能够稳定地访问如此大量的数字信息,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快捷而又准确的数据分析工作(至少对于基本的数据分析工作而言是这样的)。而且,学者和实践从业人员都开始尝试将内容分析(尤其是

CATA)的传统做法与目前蓬勃发展的一些领域进行融合和嫁接。这些领域包

括自然语言处理(Indurkhyaa&Damerau,2010)、计算语言学、基于大数据的文

/4

内容分析方法导论(原书第2版】

本挖掘、社会化媒体数据中的讯息利用,以及情感分析、奥论挖掘(Pang&Lee,2008)等。关于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请参考本书第5章。一方面,内容分析法已经走过了将近百年的发展道路,可被视为所有“讯息分析”的开山鼻祖;另一方面,内容分析法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内容分析法在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商学等相关领域的应用由来已久。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使用这种研究方法。White和Marsh(2006)指出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者也越来越青睐内容分析法。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学科领域,比如护理学、精神病学和儿科等诸多医学专业(Neuendorf,2009),以及政治学(Monroe&Schrodt,2008)。在性别研究领域,内容分析法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普遍认同,其标志性事件便是一份跨学科研究期刊—《性别研究》(Sex Roles)一在2010年和2011年刊发的两辑特刊

Rudy,Popova,Linz,2010,2011)

尽管内容分析法在各个学科领域都被认可,但是关于该方法的质量评价标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为之担忧。比如,De Wever等人(2006)观察到研究者经常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在正式的教育情境下借助计算机开展的非同步小组讨论的文本内容,但也指出这种研究“尚未确立任何评价标准”(p.6)。Strijbos等人也指出,在计算机辅助协作式学习领域,对内容分析法的使用存在严重的方法论层面的缺陷。

图1.1展示了内容分析法在不同研究领域的应用所呈现的“爆炸式”发展态势。借助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过去五十多年中(从1960年至2014年)所呈现出来的增长情况。这些数据来源于五个学术型索引数据库:PQD&T(ProQuest博硕士论文数据库)、PsychInfo(心理学信

息库)、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索引数据库)和SC

(科学引文索引)'。我们在这些数据库中能检索到许多题名、主题或摘要中包含“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的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和研究性期刊论文。

需要指出的是,对图1.1结果的解读要持谨慎的态度。首先,这只是一个对于单一术语的简单检索结果,可获取的文献最早回溯至1960年,同时没有任何上下文信息帮助我们判断研究者是如何使用“内容分析法”这一术语的。换言之,许多被标识为“内容分析”的研究可能实际上只是基于文本的质化研究,或者是其他的并不符合本书所界定的内容分析法概念的研究。另外,少量被

SCI数据库所收录的文章其实是对于化合物的“成分分析”(不过通过浏览发

现,这类论文在SCI数据库中的占比不会超过10%)。其次,上述五个索引数据

库在期刊和论文的覆盖方面难免会有所重复。如许多心理学领域的期刊会同

1定义内容分析法

5/

2200

1700

700

200

00900期

-300

屋器速湿鉴品金品监墨器荟鉴宝盆盛客爹囂高美美局食高

年份

◇PQD&To-Psychinfo-,SSCI-¥A&HCI SCI

图1.1运用内容分析法的文献所呈现的年度发展趋势来源:PQD&T、PsychInfo、SSCI、A&HCI和SCI

时被PsychInfo和SSCI收录。再次,我们可以明确地认为,内容分析法应用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这些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数量本身不断增多所导致的

但即使将上述因素考虑在内,事实还是很明显的。在研究文献中,内容分析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如此的重视,同时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众多学科的认可。只有艺术和人文学科的学者仍然对量化的内容分析法保持着距离。

关于内容分析法的谬论

对内容分析法的诸多看法中,存在一些明显的谬论,比如开展内容分析法比运用其他研究方法更为容易;研究者认为内容分析法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任何人都不需要经过培训或事先规划就可以运用内容分析法。还有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看法,即认为研究者没有兴趣或没有理由将内容分析法用于商业研究或非学术性研究。不幸的是,学术期刊的某些做法时常会加深人们对内容分析法的这些错误理解。这些期刊往往不像对待其他用于社会科学和行为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和参与性观察法)一样,要求内容分析法也达到同样的严谨程度。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参与过200多个内容分析的研究项目。鉴于这些研究经历,我认为在给出一个关于内容分析法的完整定义之前,

/6

内容分析方法导论(原书第2版)

首先要澄清人们对这种方法的种种谬论。

谬论1:内容分析法局限于简单分析层面

事实:内容分析法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这完全取决于研究者的需求。内容分析法不见得就比调查法、实验法和其他研究类型更为局限。

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的需求决定内容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和复杂程度,但不管其研究复杂程度如何,都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图1.2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由“简单”的内容分析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这张图摘录了Gottschall等人(2008)的研究发现,这是由31位合作者、编码员组成的研究团队。他们的研究任务是考察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其目的只有一个一确定这些民间故事中,用来描绘吸引力的相关词汇在女性角色和男性角色上的使用情况。具体来说,这项研究的测量包括:()表达“具有吸引力”和“不具有吸引力”的相关词汇(研究团队事先选好58个形容词及其变体,比如“漂亮、更漂亮、最漂亮”“丑陋、更丑陋、最丑陋”,然后统计这些词汇出现的频次);(b)这些词汇修饰的角色的性别(借助人称代词的使用进行测量):(©)借助检索人称代词的方法推算民间故事中女性角色和男性角色的大概数量,以探究这些描述吸引力的词汇数量和不同性别角色数量间的比例关系。整个研究只是测量这三个方面,因此对编码员的培训任务也相对简单。事实上,虽然有31位编码员,但编码员间的研究信度还挺不错的。

尽管这项内容分析研究的编码方案非常简单,但是研究者选择的样本非常庞大。他们从全球13个地区中选择了90卷民间故事集,需要进行内容分析的文本共有16541页(单倍行距),累计817万个单词

图1.2提供了这项研究最为主要的研究结果,即民间故事中女性角色和男性角色被吸引力相关词汇描述的“风险率”比例。这些数据已经将民间故事中男性和女性角色的大致数量考虑在内。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欧洲的民间故事具有最为明显的“性别偏见”一在他们的故事中,女性角色被吸引力相关词汇描述的概率是男性角色的8.81倍。总体而言,女性角色被这些词汇描述的概率是男性角色的6倍。在全球各地,没有一个地方的民间故事在使用与吸引力相关的词汇描述男性和女性角色上表现出性别平等倾向,男性的“风险率”都低于女性的(Gottschall et al..,2008)。

即使编码方案相对简单,研究者仍得到了较为宏观的结论。研究者认为,这种女性相对于男性的“风险率”在各个地区和文化中都存在一致性,这就“强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